首页 历史小说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第五十六章 整顿京营失败,先整锦衣卫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迷糊绿林 2431 Apr 22, 2022 1:15:52 PM
    交代完了这件事情,朱由检又把注意力放回到了京营上面。
    张庆臻把事情搞砸了,京营却还需要有个提督。
    在兵部和吏部的推荐下,朱由检又在文华殿召集了宁阳侯陈光裕、襄城伯李守琦、清平伯吴遵周、诚意伯刘孔昭四人。
    让他们各自谈谈整顿京营的想法。
    四人侃侃而谈,其中以李守琦谈的最有条理。
    汰老弱、惩虚冒、清占役、节马差、精练拔、严侵饷、习火器、备战车、娴弓箭。
    一条条说下来,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慷慨激昂。
    大有只要任用他,就能一扫京营弊政,还朝廷以十万精锐雄师之意。
    朱由检听了,也颇觉振奋。
    想不到武臣勋贵之中竟也有这等人才。
    当即任命李守琦总督京营。
    这李守琦上任之后,果然雷厉风行,杀伐决断。
    不到四天功夫就宣布清退老弱,计有三千多人。
    痛打冒名顶替者一百军棍,也有一千多人。
    又砍十几个在街市打架斗殴的营兵的脑袋。
    李守琦自以为这一番雷霆举动下来,就可以严明军纪,肃清队伍。
    这京营就可被他整顿的服服帖帖,如臂使指。
    忍不住上疏夸耀。
    不料才第六天,就有一队京营士兵,不知在谁的挑唆下,携带兵器,骑马在街上横冲直撞。
    喝了酒后,冲到店铺里抢夺财物,砍伤店主。
    又一直冲到靠近皇宫的大明门外,挥舞兵器,喧哗吵闹。
    锦衣卫出来查看询问,这些士兵宣称襄城伯让他们长长血性,谁敢阻拦?
    锦衣卫呵斥制止,这些士兵兀自反抗。
    最后是锦衣卫和巡捕营合力,才把二十多人擒拿抓捕。
    京营士兵,公然作乱。这不是小事。
    幸亏人数少,若是人数多,岂不是酿成大祸。
    就这样,李守琦上任第七天,就被停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作乱士兵不可能是受李守琦指使。
    只是他节制无方,激起营兵作乱,至少也可以按上一个无能渎职之罪。
    这京营总督自然又是当不下去了。
    就这样张庆臻之后,李守琦对京营的整顿也以失败告终。
    朱由检又找了一些武臣勋贵,询问这京营究竟怎么回事情。
    诚意伯刘孔昭叹息道,这京营的营兵久居京城,和京城内方方面面的势力都有联络。
    从贩夫走卒,到权势仆从,丛锦衣卫到太监宫女的家属乃至后妃外戚。
    要整治营兵谈何容易。
    朱由检身旁的锦衣卫百户高文彩也发言道。
    “京城流言皆出三大营官军,一人造谣进营,传之一队,一队传一营,一营遍传都下。不三日,传之满朝文武,传之内廷,足以煽惑视听。”
    恭顺侯吴汝胤苦着脸道,谁真下手整治京营,不过几天,真假流言就遍布京城,未等营兵被治,自己先被治。
    朱由检听了笑道,若如此说来,这京营是不可治了?
    刘孔昭叹气道:“难!难!”
    朱由检皱眉道:
    “若朕自己来治呢?”
    吴汝胤摇头道:
    “陛下日理万机,如何有空亲自治理京营?”
    “再者说……”
    朱由检追问道:
    “怎么?”
    吴汝胤叹气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营兵大多是几代久居京城,亲属勾连遍及各业。工匠酒食医药都有相关。若是暗处做些手脚。难查难防,便是陛下也难保万全。我朝武宗落水,熹宗落水,不久病死,谁又能说其中全无蹊跷?”
    朱由检低头皱眉,沉思不语。
    过了良久,才抬起头来,沉声道:
    “好!那就先不动京营。”
    朱由检显露的表情是无奈。
    但内心却觉得这或许给自己下面真正要做的事情,减少了一些阻力。
    第二日,朱由检派高文彩去昌平检查阎应元练兵情形。
    算起来,阎应元在昌平州幽都山下训练精锐的时间,也已有四十多天。
    这一日上午巳时,高文彩回宫向朱由检汇报训练进展。
    朱由检听到汇报后,决定启动自己预定的计划。
    要指望这支队伍现在就能上阵和建虏精锐厮杀,这四十多天当然远远不够。
    不过对于完成眼前的任务,这一百多由技击高手组成的精锐锦衣卫就已经足够。
    朱由检毕竟有皇帝的名义,可以四两拨千斤。
    而这一百二十人的精锐,就是他用来拨动千斤的四两。
    更何况朱由检知道,阎应元这一百二十人,真正对应的力量其实是一万两千人。
    他当即让高文彩回去,调阎应元率领一百二十人的新进锦衣卫精锐成员,火速进宫。
    当天下午申牌时分,阎应元统领着这一百二十人,穿着便服,分成十二队,分批骑快马返回京城。
    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毕竟京城勋贵达官云集,有些豪门的家丁,还有各种巨商雇请的保镖队伍,阵势也不比这个小。
    酉时,队伍全体已入京城,高文彩在一处秘密地点,让包括阎应元在内的一百二十一人换上锦衣卫制服和腰牌。
    然后按正常的宫内锦衣卫轮值换班的程序,让这一百二十一人进入皇宫。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宫内教场,接见检阅了阎应元率领的这一百二十人的队伍。
    只见他们人人精壮,个个强悍。每个人单独拿出来,都自带摄人气场,目光如冷电。
    朱由检很满意。
    深夜亥时初刻,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召集了一次小规模会议。
    阎应元的一百二十人已经布置在武英殿内外。
    出席会议的官员包括内阁首辅韩爌、次辅李标。
    兵部尚书王在晋。
    兵科都给事中熊奋渭。
    兵科右给事中董承业、兵科左给事中虞廷陛。
    兵科给事中林正亨、许誉卿、张国维、余昌祚,彭祖寿。
    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郑士毅、锦衣卫指挥使张道浚、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刘侨、理刑指挥佥事吴孟明、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徐本高。
    朱由检在人员到齐,行礼完毕后。
    站了起来,目光在众官员脸上一一扫过。
    殿内烛火通明,烛光摇曳。
    众官心中疑惑,不知道朱由检深夜特别召集这次会议,目的何在。
    韩爌、李标、王在晋、熊奋渭想得是,为何这次会议要召集这么多锦衣卫高官?
    难道皇帝要用锦衣卫做什么大事?
    五个锦衣卫高官想得是,皇帝已经把锦衣卫裁减一半人数,难道又要折腾什么新花样?
    朱由检看出众官心中疑惑,轻轻一笑,随即神色转为肃穆。
    沉声道:
    “朕召集这次会议,目的就是整顿锦衣卫。”
    韩爌等外廷官员心中一松。
    郑士毅等锦衣卫高官却一凛。
    朱由检继续说道:
    “如今天下多事,正是用武之际。
    “汝等自然知道前不久的事情,朕听从众官推荐,先后任用惠安伯张庆臻、襄城伯李守琦提督京营。毫无所成。
    “这足以说明,再如旧时那样只凭资历身份用人,难以济事。
    他说到这里,他瞥了一眼兵部尚书王在晋。
    王在晋面有愧色,不敢正视皇帝的目光,低下头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