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199章改革九边

我在明朝当皇帝 你个小老头子 2120 Oct 8, 2021 10:58:31 AM

    “军户如同匠籍都是世袭,也就是说一旦某个百姓被征召入伍。
    他们一家就都成了军户,世代相传,直到没有男丁诞生…….”
    “而且,军户战时既要卖命打仗,闲时还要耕种,兵器盔甲还要自备,压力之大可见一般……”
    李天频频点头,杨荣的想法已经很接近了。
    得到李天的任何。
    杨荣说的更起劲了。
    “还不止如此,军户每年还要服劳役,中的军田还要征收田税。”
    “若是年头好,还能坚持,若是碰上灾年。
    一家人连吃饭都吃不饱,还有什么力气去打仗,服劳役缴税?”
    好个质问三连。
    说的其他其他几人也都点头不止,深表赞同。
    “就是不知子荣觉得,该怎么办才能减轻军户的压力呢。”
    杨荣对李天一拱手道。
    “陛下已经决定开始征收商税,相比之下,军户所贡献的那点赋税就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臣认为,要想解决军户外逃的问题。
    首先是要提高他们的收入,免除他们的赋税。
    其次就是免除他们的劳役,让军户专注耕田打仗…….”
    杨荣慷慨激昂的讲述,自以为这个主意定然会得到满堂的喝彩。
    却出乎他的预料,几人反应并未如他想象中那么热烈。
    黄准更是直言道,“子荣可知,天下共有军田多少。”
    杨荣缓缓摇头道,“详细数据子荣并不清楚。”
    黄准继续道,“至洪武二十一年,军田就已经达到了九十万倾。
    余粮更是多达两千七百万担,这么多粮食养活大明三百万大军一年有余。”
    “若是减免了这么多税负,你可知道会给朝廷造成多大的压力。
    现在商税还未见到成效,谁敢保证就能补齐了减免军田税负之后的空缺。”
    杨荣脸色一暗,他只顾着出主意,并未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但他并不甘心,坚持道,
    “即便不能全部减免,至少也可以逐步的减免啊!”
    杨士奇却是摇头道,
    “子荣你想的太简单了,有个道理你要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的地方减免了税负,有的地方却还是原样。
    你让那些还在缴税的人心中作何感想,一个弄不好,恐怕还会引发更大的灾祸……”
    见他们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说到点子上。
    李天有些不耐烦了。
    淡淡的说到,“难道你们就从来没想到,为何不让军户如同匠人一般也脱去了军籍呢!”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众人色变。
    杨士奇急道,“陛下此时万万不可,卫所制度,乃太祖定下,万不可随意更改啊。”
    “为何?匠籍也是太祖定下,为什么匠籍能改,军籍就不能改。”
    “这……这如何能一样,匠籍免了也就免了,对天下大势影响并不大。
    可几百万军户是我大明九边之根本,万万免不得啊。”
    这时,众人送算是明白了李天的打算。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天居然闷声不响的一下抛出这么一个重磅炸弹来。
    将他们所有人都炸的是外焦里嫩,神魂渺渺。
    杨荣认为刚刚自己的建议,已经算是够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了。
    却怎么也没想到,李天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么匪夷所思的一个想法来。
    杨士奇更是率先跪倒,以头抢地。
    “陛下三思啊,卫所此时虽有小癣,可也未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冒然废除,恐怕天下会立马动荡啊。”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若是陛下执意如此,老臣……老臣唯有当场撞死,来捍卫太祖遗训啦…….”
    其他几人也是如此,跪在地上磕头不止,看样子是李天若是不收回成命,就跪地不起了。
    李天早就预料到他们会是如此。
    却没想到,他们反对的竟然如此坚决。
    心想,卫所改革,就连目前最为亲近最为信任的几个阁臣都如此反对,看来的确是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
    他脸色有点挂不住的,哼了一声,
    “好了,都起来吧,朕不过是提一个构想,并未真的打算执行。”
    闻言,几人几乎是同时瘫倒在地。
    不带这么玩人的吧,这一会天一会地的,弄不好可是真的会死人的啊。
    “哈哈,看你们几个吓得那样,还有一点阁臣的样子吗!”
    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李天故意大笑着说到。
    杨士奇哭丧着脸道,“陛下,今后这种玩笑还是少开点吧,老臣的心实在是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好半天,几个人都恢复的差不多了。
    李天再度板起脸来说到,“军户籍暂时可以不用废除,可是此事还要寻个稳妥的办法才能遏制。”
    “现在还只是一个大同军户所出了问题,若是九边都是如此,那卫所存不存在就没什么意义了。”
    “陛下所言甚是,老臣以为,党务之急不是清查天下卫所。
    而是应该商议一下到底该怎么处理,此次贪墨大案中涉及到的边军将领们。”
    杨士奇生怕李天又搞出什么幺蛾子,连忙将话题岔开,将他引到其他的问题上。
    “关于这点,朕也有了点想法,你们看看如何。”
    “陛下请说,我等洗耳恭听。”
    李天清了清嗓子,慢慢的说到,
    “究其原因,武远伯朱荣等人指使郭文玉贪墨官粮,还是因为卫所出了问题,导致边军粮饷不足。”
    “念在武远伯等人有战功在身,朕可以小惩大诫,罚他三年俸禄,降爵等方式作为处罚。”
    “不过,根本原因还是出来卫所上。”
    “所以朕决定,发布一道诏令,对边军进行一次改革。
    譬如不再强制正好军户子孙入伍,在军中服役超过二十年的军户可以申请脱籍等等……”
    几人闻言,脸色还是不由的一变。
    李天的这次的决定,虽然没有先前,直接免除所有军户军户籍来的震撼,其实相差也不多。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揪住军户不放了呢。
    杨士奇苦着脸道,“陛下,改革九边实在是太过重大,此事就不能暂缓执行吗!”
    李天扬起了脸,有些不悦的道,“此事朕意已决,尔等只需要听命就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