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希腊的罗马之路王林

第1章地狱难度的开始

希腊的罗马之路王林 无尾熊a 2492 Oct 6, 2021 12:00:01 AM
    一秒记住【草莓】,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1882年,雅典王室的塔托伊庄园,坐落在雅典北部的山坡上,占地4500公顷,庄园里有茂盛的森林,绿草如茵的草地。
    清幽静谧的塔托伊宫是希腊王室的厦宫,盛夏时节国王一家会来这里消暑。
    王林坐在塔托伊宫花园里木椅上小憩,脑海中思索着这些年的经历,给人天方夜谭的荒诞感觉。
    王林本来只是21世纪时到希腊首都雅典去游玩的游客,疲惫时在希拉王国的旧址塔托伊宫,靠着一棵树休息一下。
    等他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婴儿,之后的日子里,王林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穿越了。
    现在的身份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儿子。
    乔治一世是希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王朝的第一任君主,1862年希腊国王奥托一世被废黜后,英国人选出当时18岁的丹麦王子乔治来到希腊做国王。
    乔治一世的母亲的祖先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的妻子),他是拜占廷(后人对东罗马的别称)帝国科穆宁王朝的后裔。
    经由他父亲的祖先萨伏依伯爵阿梅迪奥六世,他是拜占廷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的后裔。
    母亲是俄罗斯的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女大公,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的爷爷是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
    转眼间,君士坦丁已经在雅典生活了十五年,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但是每当想到自己的过往经历,还是不由得感叹世事之变幻莫测,浮生若梦。
    之所以起君士坦丁这个名字,是应希腊人民的请求。
    1571年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东罗马最后一任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嫁给了俄国国王伊凡二世大公,从此俄国王室就拥有了罗马王室的血统,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自称罗马第三帝国。
    乔治一世继位国王,这意味着君士坦丁拥有了罗马皇室的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罗马皇帝的血液。
    希腊人希望有一天,这个叫君士坦丁的王储,身体里流淌着罗马皇帝血液的国王,能够再一次统治那座和他具有同样名字的伟大城市,君士坦丁堡。
    而这座城市现在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
    她的名字现在叫做伊斯坦布尔,后世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大城市!
    在欧洲做君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在,尤其是小国弱国的君主,经常要受夹板气。
    1830年,希腊人民坚持不懈,英勇无畏的抗争,终于从拥有民族监狱之称的奥斯曼土耳其独立。
    提起希腊,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民主的起源地,诞生孕育了哲学家,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商业发达,搞民主的城邦雅典,禀赋强悍的尚武精神的斯巴达等等。
    然而这些东西对于19世纪的希腊人来说,已经是极为遥远的历史了。
    1881年,应希腊人民强烈的要求,俾斯麦组织的柏林会议同意把奥斯曼土耳其的色萨利割让给希腊王国,希腊王国原有的领土加上色萨利一起,面积也不超过5万平方公里。
    1882年的希腊是个彻头彻尾的欧洲穷困潦倒的小国,偏居巴尔干半岛的南部一隅,如果不考虑历史的话,丝毫不起眼。
    然而希腊人却有着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恢复以往的荣光。
    希腊地区自从被古罗马帝国征服后,到东罗马帝国衰亡前,一直在罗马的统治下,持续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年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中后期严重希腊化,希腊语成了帝国的官方语言,东正教传教使用希腊语,皇帝的称呼也不再是罗马式的奥古斯都或者凯撒,而是希腊语中的巴塞流思(希腊语国王的称呼)。
    希腊人作为罗马帝国的遗民,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300年,终于独立了。
    自然而然的,拥有数千年历史,文明灿烂文化悠久的希腊人,生出强烈的光复过往荣光的渴望。
    具体的表现就是收复领土,收回那些希腊人占多数,现在仍然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着的地方。
    收复仍然为外国统治的希腊人居住者的地方,也就是要把希腊恢复到当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的版图。
    这件事情成为希腊民众最关心的公共问题。
    1878年的希腊民族主义者,提出要实现伟大理想的土地和人口,他们包括:
    第一,奥斯曼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色雷斯,色雷斯居住者万人。
    第二,马其顿,有希腊人万人。
    第三,伊庇鲁斯,有万希腊人。
    第四,色萨利,万希腊人。
    第五,爱琴海和东地中海众多希腊人居住的岛屿,如克里特,科斯,塞浦路斯,米提利尼等加起来一共万人。
    第六,奥斯曼土耳其的亚洲领土,小亚细亚有希腊人万人,叙利亚,巴勒斯坦由希腊人15万人。
    以上这些加起来一共有晚希腊人。
    这几乎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所有核心领土了。
    想到这里,君士坦丁不由得摇头苦笑,手扶着额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只能在心里感叹道:真是志向远大呀。
    这个理想是如此的崇高和伟大,在这样的理想的感召下,希腊人心浮动,焦躁不安,酣畅淋漓的发泄民族感情。
    然而,现实和理想有多大的差距,希腊人的痛苦就有多么深厚。
    截止1882年止,希腊王国包含刚刚收回的色萨利,领土上生活的希腊人只有80万左右!!!
    希腊半岛多是山地,八成的领土是山地丘陵,适合耕种的土地只有16%左右,土地贫瘠,粮食作物收货量不高。
    独立以来连粮食都不能自给,每年还要大规模进口粮食。
    古希腊人为了生存,被迫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他们的土地因为不肥沃,只能大量种植葡萄,量成葡萄酒,用葡萄酒和其他手工艺品,向其他盛产粮食的地区,比如埃及,交换粮食。
    可以说自古以来,希腊这块土地就是出了名的贫瘠。
    本来希腊王国人口就稀少,雪上加霜的是,这块土地还不适合耕种,还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实在是太艰难了。
    如果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小国,安安心心搞发展,希腊未必没有机会实现理想。
    这是时代背景给与的机会,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
    19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号称西亚病夫,和东方的满清相互辉映,一时瑜亮。
    只是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高烧不退,在希腊人的心里,像猫爪子一样,挠抓着希腊人的心。
    君士坦丁深吸一口气,想要稳坐希腊的王位,并将希腊发展壮大,这个难度,真是地狱级别的开始呀!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