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小说 最强屠龙系统

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魂魄

最强屠龙系统 一眉道长 2739 Oct 3, 2021 8:14:42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章节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4月2日,早上。
    方言等34名学员集聚在会场,探头探脑,看着所里的老师们陆陆续续进来。
    时不时就有人在问,“人来了没有?”
    正当众人交头接耳时,前去迎接的李清泉和徐钢,引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领头的就是陈荒煤吧?”
    “曹公、丁铃先生、肖老他们都来了,慢着,慢着,怎么不见艾老?”
    瞧着他们宛如追星族的样子,方言站在茶几的一侧,瞥了眼和他一起当服务员的铁甯。
    “水倒好了吗?”
    “都倒好了,温度正合适。”
    “那我们上吧。”
    方言小心地端起摆满茶杯的脸盆。
    茶话会,没有茶怎么能叫茶话会。
    可是文学讲习所什么都缺,连茶壶都没有,有人干脆提议把茶叶放进暖水瓶。
    方言劝了下来,茶叶本来是低档的,搁在暖水瓶里泡,与其喝这茶,倒不如多喝热水。
    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搪瓷杯里放上茶叶,先倒入三分之一的热水把茶叶泡开。
    等领导和老师们来了,再往里加热水。
    方言试验了2次,味道凑合,水温正好。
    方案立刻被李清泉采纳,还特意点名让他和铁甯端茶送水,就见陈荒煤、沙汀、冯木等作协领导,以及文坛大佬们,直接入座。
    两人凑了上去,男女搭配,一个拿着脸盆,一个依次把搪瓷杯摆在老同志们面前。
    “这位小同志是铁甯。”
    李清泉趁着他们端茶的空隙,向在座的陈荒煤、丁铃、万佳宝等人介绍,“来自冀北的女作家,非常好的苗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您看人真准!
    方言正胡思乱想,耳边突然听到慈和的老太太声音:“这我认识,曹公,他就是方言。”
    “曹公好,丁铃先生好。”
    方言弯了下腰,面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就是讲习所的创办人兼第一任所长,丁铃。
    身边这位戴眼镜,西装领带,一丝不苟,就是写出《雷雨》等巨作的万佳宝(曹禺)。
    “喔,小方,你好年轻啊。”
    万佳宝上下打量了一番。
    “巴公第一次见到小方,也发出跟曹公同样的感慨。”李清泉颇为欣慰地盯着他看。
    巴老?!
    铁甯心里泛起波澜,余光瞥向方言。
    一圈送茶下来,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
    这些文坛的前辈们对待方言的态度不一般,眼神里流露出几分欣赏和呵护之色。
    要不是知道他的背景,还以为是文二代!
    “我们该撤了。”
    方言提醒了一声,铁甯才如梦方醒。
    两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会场安静下来,茶话会正式开始,徐钢站起身主持。
    第一项内容,就是悼念李纪同志。
    也就是他替文学讲习所争取到了恢复办学,也是他任命了徐钢、古剑之等人组成筹备小组,做出的批示是“边筹备,边办班,先办個小说创作短训班”。
    本来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他理当出席。
    只可惜造化弄人,李纪误喝了儿子外用治关节炎的药酒,心脏病突发而亡,没来得及看到恢复后的讲习所以及招收的34名学员。
    默哀结束,全场所有人坐了下来。
    紧接着,轮到陈荒煤简单地讲几句。
    “我谨代表作协,对文学讲习所此次时隔了22年的开学典礼,表示热烈的祝贺。”
    “文学研究所恢复办学来之不易,所里的同志们更不易,由衷希望可以越办越好!”
    “刚才我看到一个横幅,‘重铸文学荣光,我辈义不容辞’,这是哪位学员写的?”
    话音落下,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方言。
    “是你啊。”
    坐在前排的领导和老师扬起一抹轻笑。
    “小方同志写得到位,但最好再加几个,重振文坛雄风、共襄文艺事业,这些都是你们这代作家的使命,千万不要辜负了李纪同志、广大同仁、以及所里同志的一片良苦用心。”
    言简意赅,四句话赢得了众人的掌声。
    冯木等人也延续了他的讲话风格,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把时间和舞台都留给了李清泉。
    “从文学讲习所创立的那一刻起,办学目标始终不变,就是丁玲先生提出来的,‘学员经系统的学习研究,提高一定的政zhi及业务水平,掌握时代文艺方向进行创作,在学习期间,尽可能写出一部能出版的作品’。”
    “所以,我们对你们在座的34名学员的要求也是如此,希望你们在讲习所这段期间,至少写出一部中短篇小说,发表在文学期刊。”
    “有能力的,争取写出一部长篇小说!”
    这不巧了不是!
    方言挑了挑眉,《暗算》还没投稿呢。
    这算不算提前完成学期目标?
    茶话会很简短,目前就是师生见个面。
    “岩子,你来一下。”
    王朦招了招手,把方言喊了过去。
    莫伸、古桦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就见他走到了万佳宝、丁铃、冯木等前辈的面前。
    “听李老说,这些横幅、对联是伱的主意?”冯木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他。
    “嗯。”方言点了下头。
    “好!写得很好啊!”
    冯木、丁铃他们赞赏有加。
    “那都是大家的功劳,主意虽然是我出的,但内容是大家想的,是集体的智慧!”
    方言自谦地摇头。
    万佳宝满意地点点头:“说来也怪,本来第一个想见你的是艾公,没想到阴差阳错,我们却占了先机,先见着了你。”
    “其实真要论先的话,巴公比您和丁先生都要早,应该算第一个。”李清泉笑道。
    “是这样吗?”
    万佳宝左看看,右看看。
    丁铃肯定道:“前不久举办的全国短篇小说奖,老巴就在颁奖大会见过,还特意约小方写篇稿子给《收获》。”
    然后望向方言:“你写得怎么样了?”
    “初稿已经写好了,正在修改打磨。”
    方言如实回答。
    王朦透露道:“他啊别出心裁,从反特电影里获得灵感,要写一篇谍战题材。”
    “谍战?”
    万佳宝、丁铃等人头一回听到这个词,在听完方言的解释,立刻明白了,毕竟当年文化战线和隐蔽战线没少合作,一个个态度一致:
    “写!”
    “不仅要写,还要写好!”
    “请老师们放心,我一定写好!”
    方言信誓旦旦地保证。
    李清泉仿佛猜到了他的小心机,“小方,你这部作品是在入学之前写的,所以不能作数,这段时间,你争取再写出2篇小说。”
    2篇?您是领导,不服不行!
    方言无奈地笑了笑。
    有李清泉和王朦的照拂,再加上上辈子历练的人情世故,方小将在文坛大佬堆里混得如鱼得水,几乎相当于“团宠”的存在。
    聊了一会儿,领导和讲师们离场,所里的老师跟着相送,34名学员就留在了会场里。
    “岩子,你藏得可够深的啊!”
    莫伸嗷一嗓子,声音回荡在屋里。
    “什么?”
    方言剥开花生,丢到嘴里。
    “你竟然认识李老、丁先生、王老师他们?”莫伸等寝室三人都盯着他看。
    “李老、王老师是《燕京文艺》的两人主编,都是我的老领导,至于丁先生……”
    方言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那巴公呢?”
    铁甯突然横插一脚。
    莫伸道:“没错,我刚才隐隐约约听到了,你的新作要发表在《收获》上了!”
    《收获》一出,其他学员的目光瞬间齐聚在方言的身上,这可是目前华夏殿堂级纯文学期刊,被称为“当代文学名家圣地”。
    好你个方言!
    我们还没开始,你自己已经偷跑了!最新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