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春校园 说话不要太老实

第一章:会说话体现的是一种素质(2)

说话不要太老实 水中鱼 10286 Sep 8, 2021 3:18:33 PM
    第一章:会说话体现的是一种素质(2)   
    3、聪明人适时沉默,老实人滔滔不绝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沉默,但是有些时候,适时沉默比说话更有效果。
    当两个人话不投机的时候,就要少说。
    其实万言万当,很多时候都不如一默。
    忧愁烦恼,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保持沉默,即使想说,也要找知己诉说。
    
    聪明人的故事:   
    殷纣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不分昼夜地设宴饮酒作乐。
    有一天连当天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了。
    他问左右大臣,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
    于是,他就派人去问箕子。
    
    箕子是王族中十分贤能的人,他对身边的侍从说:“作为一国之君,日期都不知道,看来世道是该变变了。
    既然如此,别人都说忘了日子,如果只有我说知道的话,那么大王就会对我起戒心,我就很危险了。”
    这样,箕子就对来问日子的差使说:“我也醉得忘了日子了。”
    
    箕子巧装糊涂,明明知道也佯装不知,消除了纣王的戒心,从而也免遭了杀身之祸。
    
    老实人的故事:   
    从前有个干部特别爱长篇大论,有一次,他到农村开大会,召集了全村人都参加。
    为了让大家都能听到,他找一个农户借了个小板凳,便站在小板凳上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听得饶有兴趣。
    这个人看大家兴致还可以,于是继续讲了下去,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后来,陆续有人离开了,这个干部以为是自己没有讲好大家才离开,于是又把刚才讲过的东西重复了一遍。
    这时离开的人更多了,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老太太还在听他讲。
    于是他问那个老太太为什么这么愿意听他讲话?
    老太太说她只不过是想拿回他踩着的那个小板凳。
    
    ·话不投机,就要少说   
    如果话不投机,就要少说。
    但老实人经常忘记这条经验,越是话不投机,说得越多,生怕别人没有听清楚自己的意思。
    
    人与人对话很多时候是凭借感觉的,感觉对了,话语自然就多。
    同种性格、有相同经历的人往往共同话题多,原因就在于同样的性格和共同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同样的感觉。
    
    当感觉不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少说话,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对于别人来说可能都不值得相信。
    在交流中,话一多,就容易失言,更难取得别人的信任。
    有些时候,或许你想活跃气氛,但是别人却容易认为你轻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冷场就冷场,并不是你的责任,你没有必要通过自我贬低让场面活跃起来,话不投机的时候就要少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想交谈下去,就要找恰当的机会。
    话不投机很多时候还是因为机会不好。
    历史上,忠臣进谏有的容易采纳,有的却始终无法采纳,有部分原因是时机不对。
    其实谈话的最好时机是别人对你有所求的时候,尤其是请教你问题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说的话是针对他的问题而来,容易受到别人的重视。
    
    唐太宗到了晚年,由于天下太平日久,不像早年那样虚怀纳谏,魏征忧心忡忡,一直想找机会指出这一问题。
    
    贞观年间的一天,唐太宗笑着问魏征:“你看近来政治怎么样?”
    魏征回答说:“贞观初年,陛下主动引导人们进谏;几年之后,再遇到有人进谏也还能愉快接受;而近一二年来,则只能勉强接受一点意见,而且流露出了极大的不情愿。”
    
    太宗听了有点吃惊,便向他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魏征顺势说道:“记得刚即位时,陛下要判元律师死罪,大臣孙伏伽进谏,认为按照法律不应该判死罪,陛下就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的园子赏给了他。
    大家都说皇上赏得太重了。
    您说,‘即位以来,还没有人向朕进谏过,所以赏得特别重。
    ’这是您主动引导人们进谏。
    后来,柳雄假冒在隋朝做官的资历,被主管部门检举,要判他死罪。
    大理少卿戴胄说只应该判有期徒刑,他再三申述自己的主张,您终于同意赦免柳雄的死罪。
    当时您还对戴胄说:‘只要像你这样坚持守法。
    就不愁滥用刑罚了。
    ’这是您能够愉快地接受意见。”
    
    略微停顿了一会儿,魏征又摆出第三条根据:“近来皇甫德上书,说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是严重剥削老百姓,妇女流行高髻是宫中传出来的,而陛下却恨恨地说:‘这人要使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取一文钱,宫女都没有头发,才称心满意呢?
    ’当时臣说‘臣子上书,若不激烈直率,就不会引起君主注意,虽然激烈直率近于毁谤。
    ’当时陛下虽听从臣的话,赏他绸缎了事,但心里总不舒服,这就是陛下难以接受意见了。”
    
    太宗明白了,说道:“除了你,没有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一个人苦于自己不知道自己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是批评,而且是对圣上。
    同样的话,说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氛下,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而把握良机,选择最佳地点、最佳时间、最佳气氛,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环境进行说辩,则能达到最佳效果。
    魏征进谏批评太宗,就是趁太宗高兴和发问的时候,这时是接受劝谏的最佳时机。
    于是魏征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向皇帝进谏,说服了皇帝,自己也免遭责难。
    
    在别人不需要话语的时候,一两句他都会觉得罗嗦。
    当别人迫切需要指点的时候,你说千句万句,他都嫌不够。
    为此,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对方的需求,他们想听什么样的话,他们现在的忧虑在哪里,什么样的话能让他们感觉更好,什么样的话能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等等。
    这些点如果找到,然后针对这些点组织语言,说话往往能够起到最大的效果。
    
    很多时候话本身没有任何错,关键在于机会的把握和对谈话对象的把握。
    对所有人,在任何场合都说千篇一律的话,反响肯定是不同的。
    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时机组织语言,这是说话的大艺术。
    对于那些根本就不愿意听说话的人,那就不要说什么,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过于聒噪,对于那些愿意听说话的人,也应该选择好的时机,说些应当时风景的话。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有些人很会说话,说得很是得体,但是很多时候都不如沉默的人。
    因为巧言乱德,宁可显得笨拙,宁可显得沉默,也不要让人对你有所防范。
    
    在历史上,有一个能够适时沉默的人,当他的兄长无端被杀的时候,他都没有争辩,隐忍生存,最后终于为他的兄长报了仇。
    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小时候就愿干实事不尚虚夸,虽想出人头地,但从不露形色。
    为此,他的哥哥刘縯很是瞧不起他。
    一天,刘秀在书中读到“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从此便以这句名言规范自己的言行。
    
    刘縯的部将刘稷听说刘玄当了皇帝,心中十分不满,刘玄想收买刘稷,封他为抗威将军,但刘稷拒不接受。
    刘玄要杀刘稷,遭到刘縯反对,一怒之下将刘縯、刘稷一起杀掉。
    尔后,为了斩草除根,想伺机将刘秀杀掉。
    
    刘玄为找借口,便派人去对刘秀宣布诏书说:“太常偏将军刘秀英勇善战,特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还没等刘秀谢恩,接着又宣布说:“大司徒刘縯,一向图谋不轨,常有抗帝之意,所以把他杀了。”
    以此来试探刘秀的反映,如稍有恨意,便就地将其正法。
    刘秀极力克制住内心的杀兄之恨,慌忙磕头谢恩。
    
    宣旨人走后,刘秀捶胸大哭,誓报杀兄之仇。
    但在第二天,他又在刘玄面前言必称陛下,口必言皇恩浩荡,绝不提兄长之事,饮食谈笑和平常一样。
    
    终于,刘秀“以小忍成大谋”的表演使刘玄解除了猜忌。
    三个月以后,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身份被派往河北,从此摆脱了刘玄的监视和控制,他迅速招兵买马,网罗人才,扩充实力。
    很快具备了和刘玄抗衡的力量,便公开和刘玄分道扬镳了。
    
    刘縯易于喜怒,专横跋扈,锋芒外露,成了更始帝的刀下之鬼。
    刘秀性格内敛,事不外露,城府深沉,容忍一时而不乱大谋。
    当刘縯被杀的消息传来时,刘秀为避免过早与刘玄发生正面冲突,极力克制自己。
    立即从出征的战场赶来当面向刘玄谢罪:他对自己所立战功只字不提,而且深深引以自责,也不为其兄服丧,饮食言笑如同平常,毫无丧兄之痛的表示。
    这番成功的韬晦表演,终于使刘秀转危为安、逢凶化吉,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加官晋爵,为其以后建立东汉王朝保存了实力,最终成就了东汉王朝的一统大业。
    
    沉默不仅是语言上的,而且是行动上的。
    沉默并不是懦弱,并不是不敢反抗,而是在积蓄力量。
    这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语言和行动上的一时优势,就忘记了长远的发展。
    历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时候,人需要沉默,这种沉默是最有力量的,尤其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
    
    ·忧愁烦恼,找知己诉说   
    人难免有忧愁烦恼,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选择说出来。
    但是你并不能向所有人都倾诉,真正能够听你的是你的知己。
    
    历史上有许多国君,在即位的时候很是年轻,又很长寿,国家的太子要等到很大的年龄还难以登基。
    这些太子们都难免有些着急。
    很多太子为了及早登基,往往通过不断蓄积自己的力量,最终谋夺皇帝的宝座。
    而他们的父亲们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会立即废掉太子。
    至于这些情况,父亲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大多是太子向别人抱怨诉说泄露出来的。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子们口风不紧往往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宋孝宗赵慎有三个儿子,在他即位后,立长子邓王为太子,封次子为庆王,封三儿子为荣王。
    太子因病去世,孝帝便再未立太子。
    
    过了几年,孝宗立荣王为太子、进封为魏王。
    赵惇荣立太子,心中高兴,恨不能第二天便即位称帝。
    谁知一等,竟然16年过去,仍没有当上皇帝。
    而孝宗却仍然身体健康,毫无让位之意。
    太子心中如火烧火燎坐卧不宁,有心劝孝宗让位却又难于开口。
    久而久之,他精神有些失常,时而暴怒,时而大笑。
    
    太后知道后,很是担心,又不知什么原因,便将太子近侍召来问话。
    “太子病了吗?
    为何性情无常?”
    近侍道:“太子当的时间太长了,心中着急所致。
    他盼望太后劝皇帝早日让位呢!”
    太后听了笑道:“这有何难,何不早说。”
    
    过了几天,孝宗到太后宫中,太后说:“官家年事已高,应该早图消闲,国事就让儿子去干嘛!”
    孝宗说:“我早有此意,只是惇儿还小,未有经历,故暂时还不能放手。
    若不是为此,我早就快乐几年了。”
    太后听了,也觉有理,便如实转告太子,让他再等几年。
    
    谁知太子一听就火了,当即将头巾摘下,怒冲冲地说道:“小小小!请您看看,我已40多岁了,胡子头发都白了,还以为我小,这都是翁翁的罪过造成的!”
    这里的翁翁,是指高宗。
    其意思是说,宋高宗真不该在孝宗到了盛年才禅位,使得赵惇年已40出头,孝宗还认为他小呢!接着,他以问安为名,来到孝宗宫中,对父皇说:“最近有人送我一些染胡子的药,我未动用,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孝宗知道他的意思,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胡子白了怕什么?
    天下人见了,以为你老成,何必要染呢?”
    赵惇讨了个没趣,只好怏怏退出。
    
    赵惇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皇帝只是责备他而已,很多其他皇帝都是直接废掉太子,甚至杀了他们。
    因为在他们看来,那就是谋反。
    
    人难免有忧愁烦恼,当有忧愁烦恼的时候,要学会找真正的知己诉说。
    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你的忧愁烦恼,才会为你排忧解难,因为他们关心你。
    
    说话的大智慧:   
    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聪明人不揭人短,老实人哪壶不开提哪壶   
    与人交谈,应该照顾别人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
    学会体贴别人,善于施惠,短短几句话就可以做到。
    聪明人在交谈中会给别人留情面,有时候,还要自己巧装糊涂,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用情理服人,而不是用话语压人,因为他们知道,压人不会产生愉快的效果。
    我们要坚持人人平等,不论处在什么状况,都不要有优越感。
    不要轻视任何人,要学会通过诚意来打动他们。
    有些时候,言语伤人比刀子还锋利,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组织我们的语言。
    
    聪明人的故事:   
    一次在酒家里,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菜,顺手把制作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插入”自己的口袋。
    
    这时,一位服务小姐看到了,但她并没有当场给顾客难堪,而是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只装有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说:“先生,我发现您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喜爱之意。
    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
    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经经理同意,我们把这双图案最精美的景泰蓝食筷赠送给您,并按‘最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上,您看好吗?”
    
    那位外宾自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音。
    在表示谢意之后,他借口喝了两杯,误将食筷插入衣袋。
    从而,借此下了台阶。
    
    老实人的故事:   
    有一群人在看电视剧,剧中有婆媳争吵的镜头。
    张大嫂便随口议论道:“我看,现在的儿媳真是不知道好歹,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
    也不想想以后自己老了怎么办?”
    话未说完,旁边的小齐马上站了起来,怒声说:“你说话干净点,不要找不自在,我最讨厌别人指桑骂槐!”
    
    原来小齐平素与婆婆关系失和,最近刚从家里搬出另住。
    张大嫂由于不了解情况,无意中揭了对方的短而得罪了小齐。
    
    ·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很多现在已经很有地位很是成功的人,过去可能有并不光彩的经历。
    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揭人短,要总有不少老实人爱犯此类错误。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很多昔日的朋友到京城找他。
    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
    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
    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
    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
    怎么,不记得啦!”
    
    这人还在那儿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那儿搁。
    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朋友杀了。
    这就是戳人痛处的下场。
    
    在为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能说,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为人处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痛处和缺点,大作文章。
    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
    “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为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破裂。
    
    且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位年轻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减肥药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
    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
    
    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
    不吃你,不喝你,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小张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
    
    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找麻烦才怪。
    
    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戳人痛处。
    
    与人谈话,千万不要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对于别人已经发生的笑话或者故事,也不要老是提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即使是最喜欢开玩笑的人,也很忌讳别人拿他的过去说事。
    如果我们总是因为一件事情而遭到别人嘲笑的话,我们心中自然很不好受。
    事实上,别人也未必安了坏心,只不过是随口提起。
    
    我们要学会打心底尊重别人,就不要揪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很宽容,对别人过去发生的不快,从来不会提起。
    试问,谁又愿意和一个经常揭开自己伤疤的人交往呢?
    
    每一个人生活中都有很多的无奈,过去的日子或许并不光彩,现在成功了,有地位了,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对于过去的日子也很忌讳。
    因此,我们不要揪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老是取笑人家。
    即使你的取笑是无心的,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却听得十分刺耳。
    而那些依靠小辫子威胁和敲诈别人的人,不仅道德上让人不齿,他们自身也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
    你让别人感觉到了威胁,别人一定会威胁你,因为没有谁弱小到失去报复的能力。
    
    ·给人情面,不要咄咄逼人   
    任何人都是讲究面子的,很多时候面子和自尊是等义的。
    人性很奇妙,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面子”的亏,要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到这一点。
    那些老于世故的聪明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
    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足你的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老实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自己则大呼痛快。
    其实这种举动正是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
    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学会给人面子。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那就是别人保存了面子,你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聪明人说话,会把别人的自尊、面子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康熙即位后颁诏天下,令地方官员举荐有才学遗老遗少到朝廷当官。
    但是,知识分子素来讲气节,没有几个人愿意应召。
    
    这时候,陕西总督推荐了关中著名学者李喁,李喁以有病为由,坚决不肯入京做官。
    康熙并不介意,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恭敬,派官员们不断看望他,吩咐等他病好后再请入京。
    
    官员们天天来探视,可是李喁卧在床上,十分顽固。
    这些官员让人把李喁从家里一直抬到西安,督抚亲自到床前劝他进京,李喁竟以绝食相威胁,还趁人不注意要用佩刀自杀。
    官员们没办法,只好把这些事情上报康熙。
    康熙再次吩咐官员们不要逼迫他。
    
    有一次,康熙西巡到西安,想亲自前去拜访他,李喁仍称有病无法接驾,康熙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和颜悦色地表示没有关系。
    
    其实,李喁内心早已臣服于康熙了,只是被虚名所累,而且以前的姿态摆得太高,一时没办法下来。
    于是,李喁让儿子带上自己写的几本书去见康熙,实际是向康熙表明态度:他是大明臣民,不能跪拜康熙;而他儿子是大清臣民,可以跪拜康熙。
    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脸面,又回应了康熙给他的面子。
    
    康熙召见李喁的儿子,得知李喁确实有病,也就没有勉强,于是对李喁的儿子说:“你的父亲读书守志可谓完节,朕有亲题‘志操高洁’匾额并手书诗贴以表彰你父亲的志节。”
    同时还告诉地方官对李喁关照有加。
    
    康熙此举,可谓深得读书人的心。
    那些表明誓不降清的人,早就没那么顽固了,而那些本已臣服的人,更是乐意为朝廷效力。
    康熙给足了别人面子,实际上也为自己捞足了面子。
    
    在生活中,当我们头脑冷静时,一般还能注意到维护别人的面子。
    若是别人犯了错,或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绪一上来,就只顾自己发泄,而考虑不到别人的脸面了。
    这正是聪明人应尽力戒免的事。
    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保持从容气度,不会伤及他人面子。
    
    宋朝宰相韩琦在军中带兵时,有一天晚上批阅公文到夜深。
    那位为他举烛的卫兵实在太困了,不小心将韩琦的头发烧掉一绺。
    韩琦只是摸了摸头发,一言未发,继续批阅公文。
    过了一会,他抬头一看,卫兵换了人,马上意识到刚才那个卫兵已被卫队长叫出去责罚了,忙走出去,对卫队长说:“他已经知道怎样拿蜡烛了,不要惩罚他。”
    并好言安慰那位犯错的卫兵。
    
    还有一次,韩琦宴请下级官吏,并拿出一个玉杯请大家欣赏。
    这对玉杯价值连城,韩琦十分珍视,平日是轻易不肯拿出来的。
    不料,一位下官喝醉了,不小心将玉杯碰落在地。
    他吓得酒都醒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称“死罪”。
    谁知韩琦只是淡淡地说:“大凡宝物,该有它时它就来了,不该有它时它就走了。
    天数如此,这不是你的错。”
    经此一事,朝中上下无不传颂韩琦气度过人。
    
    在生活中,我们稍加留意,即可发现,越是地位崇高的人,越是谦虚待人,处处照顾别人的面子;越是地位低下的人,越是趾高气扬,不把别人的面子放在心上,甚至不惜践踏别人的尊严。
    并非地位高了自然会照顾别人的面子,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善于照顾别人的面子,才可能成就今天的地位。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情面,千万不要咄咄逼人。
    当你咄咄逼人的时候,只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口才有多好,这种炫耀本身就是让人厌恶的。
    咄咄逼人很多时候都会让人产生刻薄的印象,试问,又有几个人愿意跟刻薄的人交往?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要学会不说偏激的话,不要多说批评的话,即使批评也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要针对过于泛泛的群体,因为这个泛泛的群体很容易就包括了你的谈话对象。
    其实在谈话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恶也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因为你所厌恶的东西可能正是别人喜爱的东西,而你所喜爱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惟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因此要想不在言语上有所缺憾,不但要学会少言,而且要学会话语的柔和。
    
    ·巧装糊涂,给人台阶   
    人最好不要树敌。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巧妙的言语,甚至是看起来很糊涂的言语,给别人台阶下。
    
    古时有一位国王,在领兵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抵抗。
    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国王。
    这位武士骁勇机警、行动敏捷,他躲开岗哨,想从马棚偷偷溜进国王的卧室。
    不料,国王的马见有异客入侵,便嘶叫起来。
    这个情况是武士事先没想到的,他拿不准应该杀马灭口、继续冒进,还是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国王听见马鸣声有异,估计出了情况,手持宝剑出来察看,发现了刺客。
    他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刺客扑去。
    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却已经来不及了,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
    
    这时,卫士长跑过来,一面向国王自责疏于防范之过,并请示如何处置这名刺客。
    
    国王走到武士身边,厉声问:“你是来偷马的吗?”
    
    武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答应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国王回头对侍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
    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
    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国王说:“他明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他是刺客呢?
    我看他也是一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
    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无奈,只好把刺客给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国王心胸宽广、爱惜人才。
    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涌来投奔他,他的军队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后来,国王统一了北方各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
    这位国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量。
    圣经说:“原谅你的仇敌。”
    这并非道德说教,而是经验之谈。
    因为原谅仇敌可能带来很大好处。
    但是,原谅仇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很难克制自己的仇视心理;一方面,在操作上很难做得恰到好处--带着鄙视、不屑心理予以原谅,反而成为新的仇恨的苗头。
    只有带着尊重的心理予以原谅,才可能完全收缴对方心中的锐器。
    
    总而言之,“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在世界上,有一个敌人不算少,有一百个朋友不算多。
    所以,要尽量让别人对自己有所依赖,或者让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
    这样你就有很多朋友而少有敌人。
    既使与人竞争,也要带着公平竞争心理做事,而不要带着仇视心理,非消灭对手不可。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人们在言语上假装糊涂。
    假装糊涂是一种大度的表现,这种表现往往能感化别人。
    
    从前,有两个国家打了一场大仗。
    打完后,胜利的那个国家的军队开始打扫战场。
    有一个士兵发现敌国的一个士兵躺在地上,嘴里一个劲地说要喝水。
    这个士兵发了善心,于是找了一壶水过来,递给了这个敌国士兵。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敌国士兵拿起身边的一根长矛朝着这个递水给他的士兵刺了过去。
    士兵手臂被刺中了,血流了出来,这个士兵很是生气,十分愤怒地对着敌国士兵喊道:“你这个家伙,本来是想给你一壶水的,现在你居然刺伤我,我只能给你半壶了。”
    说完,自己就喝了一半,把另一半递给了敌国士兵。
    敌国士兵顿时感动得眼泪就流了出来。
    
    当拿起长予的时候,敌国士兵本身就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但是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如此大度,不但不计较,反而还假装糊涂地生气了。
    这种大度让敌国士兵没有想到,因此十分感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难免会树一些敌人。
    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想化敌为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糊涂。
    如果你化敌为友,别人一定会认为你有更大的企图。
    其实假装糊涂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并不会损失什么,相反在这装糊涂的过程中,还显示了我们的胸怀,也感动了我们的敌人。
    
    古时候的智者,很多事情都看见了,但是他们假装不知道。
    很多事情都知道了,但是他们假装不相信。
    这种假装不是虚伪,而是为了不让别人过于难堪。
    一个人不但要懂得大度,而且要懂得如何大度,如果一个人只是嚷嚷着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没有行动,尤其是那种给人情面的行动,那么化敌为友绝对不可能成功。
    因为人到最后,很多时候都是在争一口气,而并不是争事情的是非结局。
    所以应该学会给别人情面,给别人台阶。
    
    说话的大智慧:   
    每个人身上都有几片“逆鳞”存在,唯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才能保持圆融的人际关系。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