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现言 错嫁成婚:娇妻宠上天

第1560章

错嫁成婚:娇妻宠上天 简博尧舒唯伊 3202 Sep 2, 2021 6:46:32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在那梨花盛开的地方》章节阅读:

    田坡村村民大多数是哈尼族,哈尼姑娘以生俱来的刺绣天分让她们有了刺绣的基础,最小的五六岁开始学习刺绣,大的九十多岁还能眯着眼穿针引线。
    哈尼族的刺绣以强烈的色彩撞击为主色,红蓝绿黄相互交错,精湛的刺绣在黑布或者红布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前,她们缝制衣裳,腰带或者是头饰。黄佳艾觉得他们刺绣的种类太过单一,缝制衣裳耗时费力,工程浩大不说,而且价格卖的高便很少有人卖,要是价格定得低,又和付出不成正比。
    “我的建议是做些小玩意儿。比如说荷包、团扇、或者是一些挂件,耳饰,发簪。”
    “可是我们的刺绣只能在大的地方绣,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我们的刺绣都是画,表达的意思都不同。要是做成小件,那本表达的东西就不会完整。”
    黄佳艾拿着刺绣的样板:“荷包,挂件,还有耳饰发簪,这些小物件一朵花、一只蝴蝶就能完成。当然我们传统的工艺也不能丢,以刺绣小玩意儿为主,但是卖手工艺品的店,也要有自己的‘镇店之宝’。我们一旦开发旅游业,面向的人群不止是棠川县,还有外面的省份,以及国际的友人。很多国际友人喜欢的并不是大城市,反而更喜欢我们这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喜欢的肯定也是这些特别又惹眼的小东西。”
    “外国人?咱们都不会说外国话。”
    黄佳艾说道:“科技正在发展,以后的翻译机多的是。”
    “嗷。”
    黄佳艾把手里的刺绣样板举高:“好,你们听懂了吗?我的意思是,我们开始做一些小东西,然后价格标底一些。等我们的梨花谷开业,人流量肯定大,来旅游的人都会留下一些纪念品,有时候哪怕是贵一些他们都会买,更何况我们并不打算把价格标多高。”
    “那我们标多少才合适?”
    黄佳艾指着样板上的一朵花:“像这朵小梅花就可以绣在香囊上,标个十多块钱肯定有人买。这么一朵小花,你们应该要不了多少时间吧?”
    “要是不休息,一天还是能绣好几朵。”
    “那就对了。我预计我们的梨花谷在明年3月份就要开业,下半年我们要对梨花谷做足够的宣传,把我们的梨花谷推销出去,再一个今年鲁沙梨也能结果子,有得忙活的。如此一来,下半年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活,我们这些手工业的准备只能在年中就要完成。”
    “我知道。”
    黄佳艾说道:“大家现在有能力的就多绣一些,到时候我想办法,是统一收回来一起卖,还是大家各自卖各自的。”
    “统一卖吧。我们毕竟还有工作,田里的梨树也不能不顾,绣工艺品只能在空闲的时候进行,一家人绣半年也完成不了多少。”
    黄佳艾觉得她说的有道理:“绣手工艺品就是咱们村里的女人眼下的工作,大家一定要努力些。梨花的花期毕竟短,旅游的时间大概就在每年的3月,4月。咱们的梨花谷不像水泡梨合作社一整年都在运作,每年赚钱的就是这两个月,大家打起精神来。”
    “总觉得这梨花谷……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
    “是这么个理。赵姐,村里的妇女主任是你吗?”
    女人点点头:“对。上次水泡梨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我都没选上,前不久我被选举成洗梨部的主任。我也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只是大家一直都对这个头衔没怎么看中。咱们村的妇女,以前除了在家带娃,好像也没什么要做的。”
    “那是以前。现在的社会早就男女平等,那种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宅家养娃的思想早应该摒弃。女人也得搞事业,只有两人一起奋斗,才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你既然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关心村里的妇女,动员她们出来工作,用她们手里的一技之长闯出一片小天地。”
    “小黄,我觉得做衣裳好像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没想到有朝一日真的能成为我们赚钱的本事儿。”
    黄佳艾听妇女主任说完,又继续交代后面的事情:“刺绣对于你们来说很容易,不过要做成精美的手工艺品,且达到出售的水平,仅用这点本事是不行的。我已经联系到几个有名的裁缝和会做手工的老师。”
    赵春芳有些不开心:“小黄,你是不信我们吗?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刺绣,不管啥图案,只要能画出来,我们就能绣出来。为啥还要花多余的钱去找老师?”
    黄佳艾见她急了,说道:“赵姐,你的意思我懂。我请老师并不是怀疑你们的刺绣能力,而是有我自己的想法。刚刚我才跟你们说过。你们要做的手工艺品有荷包发簪、耳饰,发圈,或者是一些背包的挂件。你们善于刺绣,但没做过我说的这些东西。珠子和刺绣的融合,吊坠和刺绣的搭配,团扇的制作,这些是村里面之前没有的,我得让你们的手工艺品多元化。让这些手工艺品能够寻常的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而不仅仅是秀成一块儿布就这么摆着。”
    赵春芳神情严肃,手里的铅笔在她的指间旋转:“小黄,你的想法自然是极好的。请老师的钱……应该很高吧?”
    黄佳艾茅塞顿开:“原来你是在担心这个?”
    “嗯,城里的消费不比这里,请老师……我怕请不起。”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有一个同学在手工上颇有造诣,虽然不算什么名家,但她很爱好手工。我昨天才跟她通过电话,她晓得我们村的情况以后,特别乐意帮助我们。”
    赵春芳豁然开朗,转忧为喜:“这样吗?那真是太好了。老师啥时候给我们上课?我们村里的妇女在水泡梨合作社工作的很多,那要是上课时间对不上可咋整?”
    一时间她的脸上表情变化万千,引得黄佳艾失笑:“这个我会去跟理事长协调,实在不行还能录屏。到时候我把她授课的内容用手机录下来,等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再放一次。”
    “好啊!还是希望能去上课,扣一点工钱没关系。小黄,那你解决的只是手工老师,还有裁缝老师呢?”
    “这个也不用担心啦!我和县上沟通过,领导对于我们自立自强做法非常的赞许,他们会给我们请老师。”
    “太好了!小黄!有你在,真的太好了。所有的事情都帮我们办的妥妥帖帖,打消我们的顾虑,做到了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黄佳艾被赵春芳夸得不好意思,赶紧说道:“也是我们村里的村民都有一颗向上的心。”
    长长的丝线在绣娘们的手里犹如肆意挥洒的笔墨,绣布成了他们上的画纸,细细的一根针就像画家手里的彩笔,针起线落,一针一线留下田坡村妇女对于未来的美好希望。
    田坡村大多数人在这半年忙的不可开交,就像从未停歇的陀螺,在水泡梨农村合作上着班,下班之后还得照顾田里的鲁沙梨树,妇女就更忙了,晚上回家还得缝制绣品。
    黄佳艾还记得第一次来这里的情境,女人们都喜欢坐在自家门口缝衣绣花,男人们睡到日上三竿,然后提着弹弓去山里打野鸡,几个四五十岁的老人慢悠悠的在田里弯着腰刨刨地,好像每一天都没什么重要的事。
    与其说日子过得惬意,不如说是散漫。
    如今村里的乡亲们有了目标,每天醒来就是工作,赚更多的钱,跟随着中国**的领导,早日脱贫致富!
    村里的几个五保户乐呵呵的看着村里面的年轻人,有时候也会懊恼自己为什么不再年轻,为啥什么都做不了,在村里拖后腿。
    黄佳艾生怕他们产生自责的心理,经常会去给她们做心理辅导。在她的劝说下,几个五保户独居老人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提着扫帚去扫扫厕所,或者是拎个小桶和抹布,去擦擦村头的广告牌。
    在黄佳艾和众多村委工作者的带领下,田坡村村民干得热火朝天,连着的小勺冲和水箐也有不少村民进入水泡梨合作社工作,即便回家的路途遥远,也阻挡不了他们奋进的热情。
    李村长和黄佳艾在第一批梨树发放的时候,在村委办公室门前种下的那棵梨树如今亭亭玉立,好似一根坚挺的风向标喻示着今日的改变。
    “乡亲们加油!今天的努力,是明天的成功。”黄佳艾抚摸着门口的那棵树说道:“李村长,你说咱们田坡村多久才能脱贫?”
    “快了,就快了。”李村长手上还拿着一叠数据:“水泡梨农村合作社销量一直在增长,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村民们贷的款明年就能还完,根本不用等三年。”
    “我也希望他们快点还完。明年梨花谷就快开业,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脱贫。”
    李村长拍拍黄佳艾的肩头,但并未很快放下手,他定定的捏着她的肩膀:“小黄,谢谢你。这就是我早就想看到的景象,只是我努力了很久,却没达到这种效果。田坡村能有今天,全是你的功劳。”
    黄佳艾也很是感动:“村长,是我们大家努力的结果,也是乡亲们努力的结果。感谢在这条路上,我不是孤军奋战,一路有你们真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