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我的宗主太低调了

第663章 坦白

我的宗主太低调了 香瓜不甜 2094 Sep 20, 2022 1:30:16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明憨婿》章节阅读:

    与此同时,当艾买提擅自领兵南下的军情传到阿塞拜克那里的时候,阿塞拜克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火暴脾气。
    可是当他的情报人员告诉他,大明的驸马爷千岁亲征,已经收复失地,并且将哈齐尔麾下大军屠戮殆尽的消息时。
    阿塞拜克顿时感到一阵后脊梁发凉。
    他现在只求自保,只希望自己的解释能够得到大明朝的两谅解。
    至于他手下那个完全不听话,倒行逆施的艾买提!
    阿塞拜克已经将他抛弃了。
    所以,阿塞拜克听了哨兵的汇报,当下顾不得喝酒吃肉,就骑上自己的战马,带着麾下的文臣马不停蹄的去拜见大明的那位千岁爷。
    阿塞拜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诚心诚意的跟周显说明实际情况,然后希望得到周显的理解。
    阿塞拜克为什么不跟王明昭那样横在建奴跟大明之间跳舞?
    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主要是阿塞拜克跟大明朝的禁军交过手。
    他之前曾是皇太极麾下的贴心侍从。
    只不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之后。
    他见证明朝军人的气节。
    再加上他讨厌皇太极算计盟友那一套。
    所以就疏远了皇太极,转而跟当初的格格木一起亲和了大明朝。
    所以情况到了现在,阿塞拜克在明朝皇权面前示好的举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但是走了一半路的阿塞拜克忽然觉得哪里不太对决。
    毕竟如今的明军已经将草原大部当做了敌人。
    而且正在全力追杀哈齐尔呢。
    要是自己就这么贸然过去,还没有遇到明朝的驸马,却率先遭遇到明军的话,那还了得?
    以当前明军对入侵者的痛恨程度,很大概率是会二话不说将自己砍了再去周显那边邀功请赏的。
    越想,阿塞拜克越是倒吸凉气。
    他是去示好的,不是去送死的。
    所以,阿塞拜克带着使团在草原上兜兜转转了大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部落猥琐发育。
    等到大同那边的局面稳定之后,再去跟大明的千岁爷负荆请罪。
    那时候,明军的屠刀总不至于落在自己的脖子上了吧?
    为了以防万一,阿塞拜克也做了另外一手准备。
    那就是将自己迫切渴望觐见周显的意思用感人肺腑的文字表达出来。
    然后阿塞拜克又在称臣的奏折之中,完美彰显了自己大义灭亲的诚意,直接举报了艾买提的背刺举动。
    最后在奏折的尾部,阿塞拜克又极为肉麻的吹捧,赞美了大明朝的监国千岁。
    当他写完这封奏折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反复阅读了两遍。
    以防止哪里用词不太妥当,或者检查有没有表达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直到确保无误之后,他才将奏折用蜡烛封上。
    连夜派遣最信得过的心腹八百里加急,送到大同府。
    而此时此刻的周显正在享用着晚餐。
    他的晚餐也极为朴素。
    当地受灾饥饿的百姓吃的小米粥加馍,周显也是做了表率,自己也是如此吃饭。
    只不过麾下的部将不忍心,给他多加了一份咸菜。
    周显一边吃饭,一边翻阅着今天下午各方呈递给自己的情报跟奏折。
    他自然是看到了阿塞拜克的奏折的。
    对于阿塞拜克,周显相信他的诚意。
    毕竟薛刚那边反馈回来的情报是他斩了艾买提的八百多精锐。
    只有这么几百号人就想要支援哈齐尔?
    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阿塞拜克真要投靠哈齐尔也不足以证明他对哈齐尔的诚意。
    所以很大概率是艾买提不听从阿塞拜克的命令,然后执意南下投靠哈齐尔的。
    再加上艾买提本人在部落内部的声望也不高。
    所以他纠集了半天人马,应者只有几千。
    但是第二奏折,准确的说是第二本长篇大论,周显就完全看不下去了。
    这份奏折是顺义王王明昭也写给周显的。
    比起阿塞拜克的奏折,王明昭的奏折更加凸显才华。
    或者在周显看来,王明昭这个家伙大概率能做一位历史系的家。
    因为周显也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厚重的奏折。
    闭着眼睛想一想也能够大概判断出这本奏折的字数,至少是在两万到三万字之间。
    关键是王明昭那个家伙还完美的应用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以及结果。
    最扯淡的是,他在开头用了五六千字的笔墨,全部是歌颂跟赞美大明朝的好,接下来又是五六千字歌颂跟赞美当朝监国的驸马爷千岁。
    好家伙。
    两万多字的内容,开场白就是两个歌颂跟赞美。
    直接占据了一万多字的篇幅。
    接下来,才是对自己的辩解。
    王明昭用极为夸张的辞藻形容他对大明朝的忠诚。
    天地可鉴,日月可鉴。
    神鬼可鉴……
    等等毒誓一气呵成。
    这又用了五六千字。
    剩下的两千字是干啥的?
    两千字他大义凛然的怒斥了他的老下属拓跋横布和布兰图。
    并且气咻咻的用严厉的辞藻表达了他对拓跋横布跟布兰图的不满。
    最后,王明昭给这件事情做了一个总结。
    那就是自己完全是无辜的,是清白的。
    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拓跋横布跟布兰图。
    是他们两个给自己泼了脏水。
    是自己因为纯正无害,反而受到了他们的欺骗。
    他听闻哈齐尔犯上作乱兵发大同,当时就怒不可遏,觉得哈齐尔毫无底线。
    所以就派拓跋横布和布兰图这两人统帅五万精锐南下,帮助大明讨伐哈齐尔。
    结果,拓跋横布跟布兰图两人竟然跟哈齐尔沆瀣一气。
    他得知两位将军被刺的消息后极为愤怒,还专门派人前去拦截。
    但是那两人竟然无视他的命令。
    直到他们咎由自取,被大明的天兵镇压覆灭。
    为此,他还非常感谢周显为他清理门户。
    王明昭的整份奏折,就是这么一个格式。
    看的周显眼皮直跳,他愣是没想到有的人可以厚颜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周显没有给王明昭回信,而是给他的儿子王延业回了一封信。
    此时的顺义城内早已充满了恐慌。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