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沈湘傅少钦免费小说笔趣阁

第1863章

沈湘傅少钦免费小说笔趣阁 傅少的冷情娇妻 3438 Nov 3, 2021 4:37:02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唐:从咸鱼开始无敌》章节阅读:

    “这,我找老大和李二谈谈,应该会答应。”李世民说。
    李盛唐笑言,“李二一定会答应,他自己没有这个财力,还有江山永固啊!”
    李世民很无奈,点头道,“李二确实没有这个财力,不过贤弟,你庄子里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李盛唐笑言,“山人自有妙计,你只管在长安城宣扬,说李二要在漠北建立都护府;
    凡是长安城的商人,都可以运送材料过去,我会给他们开具证明,日后可以在都护府做生意。
    这些商人不傻,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大,到时候,所有的材料都有了。”
    房玄龄想来想去,好像李盛唐啥都没做啊。
    “小李道长,那你做什么?”房玄龄问。
    李盛唐笑言,“我出一个城池设计图啊,还有水泥,两个城池建成一样的。”
    李世民感叹这小子是一个商业鬼才啊!
    这就相当于,他只出了一个设计图和水泥,就把都护府的商业经营权给买下了,然后给其他商人发经营许可证,他坐收渔利。
    妙计啊!
    “贤弟鬼才,愚兄莫及。”李世民赞叹。
    钱姬走进来,问,“道长少爷,老李他们今日在庄子里吃饭吗?”
    李盛唐笑言,“他们哪次不在这里蹭饭吃。”
    李世民腆着脸笑言,“那是,谁让贤弟的饭菜好吃呢!”
    钱姬下去做饭。
    李盛唐说,“老李,我这有个以后要作大唐宰相的人;
    我虽然不愿意做官,但是碰到有才能的人,还是要推荐给朝庭的;
    他在我这里发挥不了作用,还需要你推荐给李二。”
    “啊呀,贤弟,太好了,太好了!”李世民激动与感动交加,站起拱手。
    这是李盛唐第一次推荐人才,李盛唐咸鱼不愿为官,他推荐人也好哇!
    能被李盛唐赏识的人,能差到那去,而且还是被李盛唐算定为以后的大唐宰相的人,必定有大才!
    李盛唐招招手,一个丫鬟出去,把马周带了来。
    马周幼年失去父母,家境贫寒却爱学习,尤其精通《诗经》《左传》,长大后因放荡不羁而不被乡亲尊重;
    游学长安期间,他父亲和常何有点关系,刚好要去找常何,人却不在家,被拒之门外。
    他身无长物,所有钱财基本用完,本想在常何那里混口饭吃,奈何人又不在长安,恰好被李盛唐撞见,便被李盛唐逮到庄子里来了。
    李盛唐给了他大量现代书籍看,这才把他的心牢牢拴住,从此在庄子里边学现代科学知识,边教幼孩启蒙。
    马周进来也不拘束,李盛唐叫他坐下吃饭,他就坐下,一点也不客套。
    李世民问,“你叫马周是吧,我这贤弟推荐你入朝为官,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如何让我大唐国强民富。”
    马周打量坐对面的李世民三人,心里“咯噔”了一声,看这三人的衣着气质,铁铁的大人物,道长少爷说过帮他入朝为官,只要这些大人物随便举荐一下就行。
    嗯,眼下机会来了!
    “回李掌柜,盐铁,丝绸、布匹、粮食等主要产业由朝廷经营,保证国库收入,防止钱流入世家口袋。
    打击土地兼并,变更土地制度,改革税法,便社会财富向贫者倾斜,耕者有其田,确保百姓的富足。
    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国富,国力才会无穷无尽。以严格的手段,整治税收,断绝逃税漏税的行为……等等。
    《道德经》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的是治理国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操之过慢,循序渐进。
    而杨广在位期间轰轰烈烈,无论是在军事、政治上,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显然,他是一位有为之君,
    只不过他办的大事太多,造成了许多的后遗症。
    举例来说,他创科举制,损害了士族的利益,这也为后来的士族起义埋下了伏笔,动了世家的奶酪,必然遭到世家打压。”
    奶酪?
    嘶!
    待马周说完,李世民、房杜二人瞪大双眼。
    这样的一套富国之策,如果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说出来,都不会令人惊讶,但出自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之口就大不一样了,他何来这么深远的见识?
    李盛唐果然没有说错,此为宰相之才啊,有本事,需重用。
    李世民道,“贤弟,厉害啊!”
    得到了认可,马周彻底对李盛唐信服。
    其中一些想法,他也曾想过,但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没有像恩师李盛唐说得这么透彻、深入。
    所以,经过恩师的提点,任督二脉打通,马周一肚子的本事被激发。
    如果这些举措真的能逐步实施落实,大唐的国力能翻上几倍,甚至还不止!
    李世民呼吸急促,充满渴望,这种大才,一定不能让其埋没。
    每一次来李家庄,所得到的东西都会颠覆他的认知,这个贤弟似乎真的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不止如此,李盛唐轻描淡写地挥挥手,“别激动,别激动,还有呢,马周继续、继续。”
    马周受到了鼓励,说道,“那我就给大家讲讲恩师教导的小有产者理论吧。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按照这个理论,实施我们的治国之策,那么,大唐就真的能江山永固。”
    保证江山永固的秘诀啊!
    李盛唐终于把绝密的东西,拿出来了!
    这家伙绝对是上天指定来帮朕的,江山永固的秘诀啊,李世民热血上头,这可是他一直困惑追求的啊!
    小有资产理论,可是一千多年后现代社会的理论,怎么能不先进?
    “各位,请看这是一个三角形,以往这最下层都是最贫穷的人,也就是庶民草根阶层,这些人在以前是最穷的。
    但是这种结构,它不好啊,这就是以前一些朝代二世而亡的根源,因为穷则思变,所以他们都是干柴。
    所以,只要这世上有人振臂一呼,就有许多人跟从,起来造~反;
    因为有许多人,都想着改变现状、成为有产阶级,哪怕是小有资产,也是好的。
    那么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占整个社会人数最多的庶民草根,变成小有资产者,也就是让他们也富裕起来。
    这些草根有个特点,容易满足,只要吃饱、穿暖,有屋住,就不会造~反。
    也就是说,社会中拥有大量小有资产者,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如果这个草根阶层都比较富裕,那么他们就不造~反,这个社会就稳定,皇族的统治也就稳定。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草根阶层出现大量的小有资产者?
    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把社会财富向草根阶层倾斜,各位有朝一日,我大唐会取消农业税,你们信不信?
    取消农业税的目的,就是让世间财富向最底层的广大穷苦之人倾斜,让农民成为富裕的人。
    也就是说要在最广大的人群中——农民阶层,造就大量的小有资产者。
    而取消农业税的关键,则是建立大量的工坊;
    以从工坊收取的税入,补上朝庭取消农业税的税入损失。”
    对啊,这些草根全变成了小有产者,原来的干柴,就变成了湿柴,你点的着吗?
    你再振臂、再怎么高呼,可就是没人响应跟随,你造个鸡子的反!
    李世民恍然大悟,我勒个草,这个理论居然是如此地先进,又是如此的简单。
    而马周说得又是如此的通透,三言两语,就把朕苦苦思索了那么长久的问题,说得清楚、说得透彻。
    这些草根阶层,瞧瞧李家庄就知道了,许多的庄户都富裕了,还有许多很赚钱的工坊;
    至少能吃得饱、穿得暖,建得起房、有屋住;
    既然生活的比较好,那他还会盲从地跟着人造~反吗?
    肯定不会了!
    嗯,这个理论不能仅让朕知道,还得让其他宰相也要知道,这样他们在理政之时,才能有方向。
    于是,李世民就看着房杜二人,不断地使着眼色。
    明天把众位宰相都请来,由朕再装比一把,给他们讲讲这个金字塔、小有资产理论;
    让他们知道知道,治国理政、江山永固的真谛!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李世民一直思索的;
    也是李世民为什么在选择李承乾与李泰,在继承大统上一直摇摆不定的问题。
    那就是大唐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是像魏晋时期一般,依靠着世家大族继续治理天下吗?
    还是改弦更张,做出一个新的选择?
    当然,这个新的选择,也许会酝酿极大的风险,它极可能会像隋炀帝一般,最后让这天下变成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两个儿子,秉性不同,无所谓好坏,终究手心手背都是肉。
    在后世,人们总将李世民在儿子的选择上,视作是维护自己统治的权术。
    可实际上,他们还是太小看李世民了!
    一个常胜不败的帝王,在位期间扫清了一切敌人,军中充斥了关于他的传说;
    所有的将军几乎都是被他提拔起来,百姓们在当时对他敬若神明,这样的一个皇帝,会忌惮自己的儿子?
    说的再难听一点,他李承乾或者李泰,配吗?
    李世民有着更深沉的考虑,这个考虑,就是大唐的国体。
    大唐的国体,本质是沿袭了隋朝,虽是皇帝换了人,功臣变了姓氏;
    可本质上,统治万民的,还是这么一些人,从来没有改变过。
    甚至再把时间线拉长一些,其实大唐和大隋,再到北周、北魏、西晋,又有甚么分别呢?
    李世民知道,沿袭这样的国体,是可以让大唐继续延续的;
    只是能延续多久,他却无法保证,他最怕的就是二世而亡。
    内心深处,他希望大刀阔斧地改革,只是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人心还未完全依附,百姓们对于李唐,并没有过于深厚的情感。
    江南还怀念着南朝那些美好时光,关东的士族们只要把持着自己的利益,无论谁来做天子,他们并不会觉得有甚么不妥。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选择稳定,做出让步。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