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末世基因猎场

第618章 不详的预感(3更)

末世基因猎场 丙己戈 3538 Aug 23, 2021 10:38:45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盘说》章节阅读:


    黄昏。
    荒原。
    大地被炽烈的日光烤了一天,伴随着空气的不断翻滚,如一锅煮沸了的透明的八宝粥。
    整个荒原都在这锅粥里,红石、黄沙、浅草……荒原上的一切都是它的佐料,在蒸腾的热浪中,怪异地扭曲着。
    锅底的正中,凸起一方平台。
    靠近平台的边缘,有一棵树。
    树不高,就是荒原上常见的那种;但目力所及,只此一棵,从那边的斜坡爬上来后抬眼就能看见。
    所以你绝不会错过它,仿佛它活了过来扭着躯干撞入你眼中。
    树下,几只蚂蚁爬来爬去。
    一名中年男子,抵树而坐。
    他身旁,侧立着一名青年。
    破碎的黄袍半挂在青年身上,被干透的血渍染成黑色。
    而男子遍体鳞伤,粗重的呼吸似在扯风箱,胸前及大腿上两处伤口尤其扎眼,各长一尺,深可见骨。
    伤口不见血,泛着金光。
    青年木然地盯着地上的蚁兵,看了好一会儿,脸上忽而浮现出一丝苦笑:七人死里逃生残存于世,不正似这几只落单的蚂蚁么?
    中年男子同样望着蚂蚁,说了下到荒原后的第一句话。
    “蚍蜉小国,作何道理?”
    “彼不知我,”青年沉吟道,“犹我不知天也。”
    蚁不知人。
    人不知天。
    “蚍蜉若想撼天,又当何如?”
    “撼树犹不可,遑论撼天?”青年明显想起了什么,不禁缩了缩脖子,似在这炎夏傍晚的余晖中,有阵阵寒意自脚底直冲脑门,“老师……当真天意难违么?”
    中年男子闭目未答。
    压抑的沉默,被清脆的童声打破。
    “来这里干嘛呀?”
    “老师咋受伤的,又是族里的试炼么?”
    “不晓得哇……醒来的时候,正从那里出来哩。”
    五个娃娃齐刷刷抬头望天。
    高远的天空上,竖立着一道黑腔。
    天幕似被撕开,吞吐着银色电弧。
    黑腔的出现,不过是半个时辰前的事。
    陡然一现,黑腔便开始迅速闭合,本来宽阔无比,只因位置高离得远,从荒原上看时却显得狭窄。
    在四周云团的围绕下,黑腔诡异如蛇瞳一般凝视着大地,冷酷,恶毒,令人不寒而栗,不解而惧。
    荒原上的七人,正是从黑腔里来的。
    “哎呀,不好。”
    “不好什么?”
    “要是天眼闭上了,咱们还怎么回去哩?”
    “有老师和阿老哥哥在,不怕的。”
    “就是咯。不过已经不是眼睛啦,倒像别的什么。”
    孩子们凝眉苦思,你说像这、我说像那,七嘴八舌谁也不服谁。
    只当中唯一的那名女孩,衣着打扮与众不同,头戴面具、蓬发豹尾,似得了灵感,一声长啸后喊道:“蝴蝶,是蝴蝶。”
    夕阳越发赤红,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给原本灰白的云层涂上一抹酡红。若以黑腔为轴,则彤云飘散如蝶翼、云带蜿蜒如触须,晃眼看去,不正似一只浴火的蝴蝶?
    “火蝴蝶——火蝴蝶——火蝴蝶——”
    孩子们欢叫起来,一声接着一声,一浪高过一浪,浑不知自己眼中的这桩趣事,对树下另外两人而言,却意味着大恐怖。
    事实上,自打从黑腔里出来之后,男子与青年就很有默契地一直背过身去,仅凭五个孩子的谈话推衍黑腔的变化,从不曾回头看上一眼。
    并非不想看。
    实在不敢看。
    直到孩子们喊出两个字。
    ——“有光。”
    男子猛睁双目。
    青年浑身一颤。
    二人同时回头。
    成片的光晕从黑腔里喷薄而出,潮水一般奔流长空,飞瀑一样直落天际,沿着弯曲狭长的地平线,洒下一圈光幕,似个铁桶,将大地牢牢箍在当中。
    那光,是金色的。
    男子的伤口上,有同样的金光。
    血口上的金光愈发刺眼,仿佛活了过来,不断剜肉钻骨。
    中年男子咬牙瞪眼,不自觉把五指深深插入土里,似乎唯有如此,方能将身上剧痛缓解些许。
    “老师?!”青年颤抖着掏取一个玉色小瓶,抖了半天却不见有东西出来,话音里没来由带了一丝哭腔,“没了、没了,药怎么就没了呢?”
    “不要哭,我还撑得住。”
    青年擦了擦眼角,“要走么?”
    “怕是……走不了了。”
    男子望着铜墙铁壁般的光幕摇了摇头,自胸腔里艰难地榨出一口气,扶着树干起身,搭住青年的肩膀,抬脚迈出一步。
    ——扑!——
    轻微的破风声,似抖动一件碎袍。
    声起时,树下只剩两道残影。
    声未落,两人已站在孩子们面前,将五个娃娃紧紧护在身后,跟母鸡保护鸡仔似的。
    青年看着五双忽闪的大眼睛,强作欢笑道:“还记得阿老哥哥说的话么?要藏好,可别被抓去咯。”
    “老鹰捉小鸡么?”
    “好呀,好呀。”
    “老鹰在哪儿嘛?”
    “会从那里出来么?”
    孩子们挨挨挤挤躲在后面,探出小脑瓜朝天上观望,叽叽喳喳如一群欢快的麻雀。
    而中年男子与那青年却如临大敌,屏住呼吸死死盯着天上的光缝。
    金光愈发亮了,遮去了原本漆黑的空无,开阔的黑腔仅剩发丝粗细,眼见着就要完全消失,却从光缝里猛然探出一只金色巨手。
    好大的一只手!
    单是并排的五指,便塞满了光缝。
    男子一脸悲色,“真的在劫难逃?”
    话音未落,又一只金手。
    两手手背相抵,朝两边扒。
    咔——咔咔——咔咔咔!
    天幕破裂的声音越来越密集,霹雳一般落在二人心头。
    与此同时,亿万金芒光耀整个荒原,顿时瑞气千条祥云万朵;阵阵梵唱由远及近、从弱到强,响彻天地,刹那间令人意乱神迷。
    忽而,男子身上的碎袍无风自动,浑身青光流转,自体内飘出一口古钟罩下来。男子幡然惊醒,急急喝道:“我不看。”
    五个娃娃闭了眼。
    男子接着说:“我不听。”
    小家伙们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把小脑瓜晃得跟拨浪鼓似的,异口同声地碎碎念:“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男子又道:“我不语。”
    孩子们抿嘴不言。
    视之不见是无色,曰夷。
    听之不闻是无声,曰希。
    搏之不得是无言,曰微。
    希夷微者,独善惟我。
    故而不惑。
    说时迟那时快,古钟罩下,大人与孩子从金光与梵唱中清醒过来,再看天上时,那光缝已亮至鼎盛。
    当此之时,一座人相虚影浮空显现。
    虚影端坐宝莲,遮天蔽日。
    金色巨相气息庄严似笑非笑,那半睁半闭的双眸沉静深远,仿佛只见荒原上的七人,又似装下三千世界。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地上的中年男子满脸土色,眼中尽是绝望;却不察在浸染天地的磅礴金光中,凭空闪出一物。
    赤红。
    歪嘴。
    巴掌大。
    一个葫芦!
    与巨大的金色人像相比,葫芦渺如尘埃,但打金手时,却叫金手红似火烧猛缩回去。
    葫芦又打那弥天虚影,势如迅雷,从眉心一穿而过,顿见人相寂灭无踪,把禁锢天地的那圈金色光幕也随之消散。
    ——咚——
    光缝消失,天幕闭合。
    天色恢复如初,一切恍如错觉。
    “老师,”青年不解,“发生何事?”
    带着同样的惊喜与疑惑,男子蹙眉摇头,因为即便是他自己,也只见一抹异红,并不曾窥得葫芦真容。
    细究这当中的猫腻,得是很久之后的事了;而当下,两人仿佛听见彼此心中石头落地的声音,不约而同长舒一口气。
    “不知他们境况如何?”
    “阿老,”男子顿了顿,“从今往后,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老师的意思是,他们会再来?!”
    显而易见,青年口中的两个“他们”,含义并不相同。
    “此次大劫,吾族降生万万年以来从未有过。他们的手段远超预料,不可大意。浩劫再临之前,我们要积蓄足够的力量。”
    男子说着,慢慢摊开了手掌。
    光沫飞旋,凝聚成一部薄薄的扇形玉碟。
    晶莹剔透,纹理毕现。
    青年挑眉惊呼:“圣器?!”
    “也只是残片了……”中年男子低头寻找着地面上的蚂蚁,话锋一转,问:“你头一回随我入圣地试炼,便巧遇蚁象死战。你可还记得?”
    “从未忘却。”
    “蚁多咬死象,撼天当如何?”
    “再如何卑微,”青年释怀笑言,“但一只一只叠起来,便是蝼蚁,也总能触碰天际。”
    男子笑而不语,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凝视远方,似要把那轮红日看穿,乃至穿透即将降临的黑暗,进而抵达不久后必然伴随而来的光明。
    自此以后,中年男子时常这般凝望,成千上万载岁月从指间溜走,总把三千大千世界看了一遍又一遍。
    奈何宇宙之大,天地众多,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候,在某些不为人知的偏远角落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未曾被留意。
    比如,一名中年美妇捡起一名被遗弃的女婴,带回了山寨。
    与此同时,同一片土地上,远在东边数万里开外的荒原上,有只白毛母狼用嘴叼着,小心翼翼将一名一两岁的男婴放在了一位老者跟前。
    “纵是兽类,也见人性。”老者望着渐行渐远的狼群,“世间多少人,虽披人皮,却只有兽性?”
    看看男婴。
    看看挂在男婴脖子上的那根绳子。
    看看绳子上穿着的一面圆盘。
    “有趣,实在有趣。”老者蹙眉望着圆盘,忽而展颜大笑,“既是天意如斯,从此以后,就跟着为师游戏人间吧,如何?”
    老者说着,从腰间布袋里拍出一本册子,随手抖开一页。
    书卷老旧,页面无字。
    “这破书咋又没反应?”
    哗啦声响,书被老者提在手中甩来甩去。片刻后,泛黄的纸页上泛起阵阵光沫,浮空现出三列金色古篆。
    三月初七。
    宜远行。
    大利西方。
    “方向有了,叫什么名字哩?”老者收拾妥当,把男婴扛在肩上就走,走没多远便哈哈大笑起来,明显是有了答案。
    许是因此,老者浑不在意落在后背上密如鼓点的小拳头,一边轻轻拍打着男婴浑圆的两爿翘臀,一边随着节拍哼起即兴的调子:
    谋虎皮那个扯大旗/
    拣个娃娃唱大戏/
    ……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