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三国:我,华雄,才不要打仗

第228章乱世相争身不由己

三国:我,华雄,才不要打仗 打工人 3482 Aug 6, 2021 6:34:30 PM

    只要唤起了他的希望,或者说,给予他希望,便是能够再度唤醒他的斗志,他也才能因此出山,因此,华雄也才会坚持下来。
    “外面天寒,还请进来一叙吧。”
    田畴也是开口说道。
    “有劳了。”
    闻言,华雄与田豫也是作揖,而后前往了田畴的家里。
    “寒舍穷酸,委屈大人了。”
    “先生哪里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天上宫阙,世外桃源,也不及这大隐隐于市的此间风景。”
    闻言,那田畴也是笑了出来,而后开口说道:“阁下,就是安北将军吧?”
    听到田畴认识自己,华雄并不诧异,因为这就更加的证明,他的猜测,其实是没有错的,田畴不想隐居,他也在关注着天下大势,只不过,他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投奔于谁而已。
    “先生竟然知道小子名号,真是受宠若惊。”
    “奋威将军平暴乱,攘奸凶,靖北疆,惠民生,此等大名,谁人不知晓昵?”
    “先生谬赞了,先生通明豁达,才智卓绝,见识渺远,因此,我也就开门见山了,当今天下大乱在即,幽州民众,近年苦于灾荒战乱,流离失所,我志在安民,可谋此乏术,希望先生,可以不吝赐教!助我一臂之力!”
    闻言,田畴思索良久,而后开口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个道理,我并非不懂,今天刁难将军一天,也是田畴有意而为的,还望将军勿怪。”
    “先生哪里话,当年魏公子信陵君为求侯羸、朱亥,不也是如此吗?我虽然贤不如公子,但先生却是侯贏、朱亥一样的人物,难道我还不应该等候先生吗?”
    华雄也是真诚的开口说道,因为他明白,真正的人才的重要性到底是怎样的!
    “将军谬赞了,昔者幽州刺史郭利,刻薄寡恩,卒死于黄巾军之手,今者州牧华虞,表面仁义,实则寡断优柔,难成大事,至于辽东公孙璜,虽然枭雄,一世英豪,但此人不恤百姓,好勇斗狠,贪财志短,只可割据一时,定然难保持久,为人所吞并矣。”
    听到田畴的分析,华雄也是相当的赞佩不已,后人概括华虞假仁假义,寡断优柔,公孙璜不恤百姓、贪财志短,那是根据着他们一生的经历以及所作所为判断出来的,可是现在田畴竟然就将两个人分析的如此准
    确到位,华雄也不得不再次慨叹,古人的智慧与分析,当真是远见卓识!
    “而将军乃汉室宗亲,天下英才,爱民有度,掌军有礼,求贤若渴,心有大志,如当今乱世,自然是建功立业之时,华虞、公孙璜之流,焉能与将军相比?”
    “今蒙将军不弃,亲至寒舍,虚心问教,全无尊卑之别,田畴虽然是乡野村夫,却也深知,如此的难能可贵,田畴此生别无他愿,唯有遇一明君佐之,天下安则我心安,百姓乐则我心乐,仅此足以。”
    “主公在上,今者田畴,从此以后,愿追随主公南征北战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闻言,华雄也是大喜过望,直接牵住了田畴的手说道:“先生深明大义,我得先生,如大旱逢甘霖,枯木在逢春,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昵?”
    “主公仁义彰显,早晚威加四海之内,再造大汉中兴,我田畴,为此坚信着!”
    “先生谬赞,先生,今者我刚刚得到右北平郡,可是此地土地荒芜过多,人口稀少,赋税收入更是谈不上,加之此地近年遭受兵革之祸,又临近塞外,实属不易。”
    “因此,在下恳请先生出任右北平郡郡守,替我治理这一郡土地,还一郡百姓一个安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主公委任,在下敢有不从?主公勿忧,世人皆以为,右北平郡地辟荒芜,可是,此中却是人间宝地。”
    “主公,我们可以如此做,在白河与黑里河流域一带,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然后在南部临海一带,鼓励出海渔业,在北部俊靡一带,鼓励铁的开办。”
    “在边城一带,则是训练骑兵,学习鲜卑、乌桓,组织放牧,蓄养牲畜,如此一来,右北平郡从南到北四个方向,便都有了不同的从事作业。”
    “南部百姓依靠渔业,可以安居乐业,还可以市场贩卖,与青州隔海相望,中部百姓,适宜耕种,足以自给自足,然后内长城地区开办铁矿,弥补我军的战略储备。”
    “北部地区既可以训练骑兵,驯养战马,又可以吸收鲜卑、乌桓前来归附,到那时,右北平郡的面貌一定会别然一新的!”
    “我观察到,主公已经向右北平郡移民,并且也是调动了百姓们的积极性,这就是相当不错的一个开端,所以,主公勿忧,右北平郡,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到田畴的话,华雄也是大喜过望,因为此次,他不但有了大方向的规划步骤,更是对于右北平郡的具体安民步骤有了详细的一个安排,这样一来,用不了几年,右北平郡的面貌就真的会焕然一新的!
    因此,华雄当即也是起身,对着田畴行了一礼,而后开口说道:“先生大才,右北平郡百姓之福也,我华雄之幸也!”
    看到这一幕,田畴与田豫也是纷纷起身,而后开口说道:“百姓得主公的如此护佑,也是一种福分,是我大汉之福。”
    “先生,还请先生明天便是上任如何?”
    语,主公,在下谨遵主公安排!
    就这样,华雄与田豫也是没有就此离开,反而是华雄、田豫、田畴三人举酒夜话,讨论天下大势,以及幽州未来的局势以及发展方向,二人的才华与见识再一次得到了展现,华雄对于未来也是更加的清晰明确,更加的佩服二人的能力。
    就这样,三人也是决定,以徐无城,作为新的右北平郡的郡守,因为在田畴看来,公孙瓒在辽西必然是蠢蠢欲动不老实,一旦右北平郡的郡治距离辽西郡较远,那么势必对前方控制松散。
    甚至说在公孙璜派军进攻的时候,来不及支援,反应过慢,那样就会落入下风,因此,倒不如郡守亲自镇守徐无城,这样一来,反应的机制也会更加的迅速。
    另外,徐无城正好位于右北平郡的中心点,能够很好地控制住恰好属于南北走向的右北平郡,又因为徐无山环绕左右,地理形势相对险要,所以,这也就是最佳的郡治地点。
    而无终城靠近平谷县渔阳郡,所以,相对安全,因此,最终,华雄也是对田畴的提议表示赞同,而第二天,田畴便是正式上任右北平郡郡守的职位,开始着手治理整个右北平郡。
    而此时,在渔阳,荀或与郭嘉也是接到了来自华虞的指令,那就是调令华雄赶紧在右北平郡整顿军队,而后伺机进攻辽西郡,而不久后,华虞将亲自率领大军,前往那右北平郡,与华雄一起合力进攻辽西郡的公孙璜。
    并且,渔阳郡负责筹备大军所需要的粮饷,等到华虞大军经过的时候,方便收取粮食,以资军需用度的需要,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荀或与郭嘉也是陷入了沉思,因为,华虞的这个做法,实在是太诡异了,按常理来说,说不通啊。
    “师兄,若华虞真的亲征辽西郡,调令我军前往,就目前来说,我们似乎还不得不听从调遣,因为公孙璜与华虞虽然各自上书朝廷指责对方反叛,但是朝廷的风向,也是支持华虞。”
    “一旦我们过度的不遵从华虞的调令,不也是等于一下子把我们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了吗?而他身为州牧,责令我们准备军需,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也是不好推脱。”
    “但是,师兄,华虞的这种做法,筒直可以称之为昏招,凭借他的见识,真的可能这样做吗?”
    听到郭嘉的疑惑,荀或也是陷入了沉思,而后开口说道:“华虞在王政还占据着辽西的时候,不去支援,现在辽西完全的为公孙璜所有,而我们又实际占据了右北平郡,这样一来,在整个幽州北方的各个郡,便是没有一个直接属于他华虞的管辖。”
    “他一旦要进攻公孙璜,那么便是会路过我们的防区,此等环境下,出兵的各种不利因素,我想,那华虞在过于昏庸,怕是也会看得出来。”
    “而且,他本就不相信主公,此刻,又怎么可能放心率军深入我军腹地,并且让我们来提供粮饷昵?所以说,华虞此举,要么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安抚内部的人心,要么,就是别有图谋。”
    听到了荀或如此说,郭嘉也是恍然大悟,警觉说道:“师兄,你是说,华虞很有可能是假意借道我们境内,进攻辽西郡的公孙璜,而实际上的进攻目标,是我们?来一个声东击西、假途灭虢之计策?”
    “没错,应该不排除这种可能,奉孝你来看,华虞调令主公调兵云集在右北平等地,不正是把主公自己和大批的军力调离了我们现在的统治腹地吗?”
    “而他口口声声的要讨伐公孙瓒,也只不过是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降低防范意识,另外,他催促我们准备粮饷催促的这么急,不恰恰是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更加的相信,他可能要进攻公孙璜吗?”
    “因为他笃定我们不会安心的给他准备粮食,所以,他越是催促我们,就约会让我们相信他真的想要亲征辽西郡,到那时,他率领五万大军,直接来到渔阳郡,趁着我们那时不备,一举拿下渔阳郡,直接便是将主公隔绝在了右北平郡!”
    “我想,在这之后,华虞便是会联系公孙瓒,许诺公孙璜,来进攻主公,那个时候,我们各郡的处境,便是危险了!”
    听到荀或这样的分析,郭嘉也是深表赞同,因为,这才比较华虞的做事风格,发现自己做错了,就赶紧的去尽最大的努力弥补,丢失了辽西郡,固然是一个损失,但是若能够就此机会,拿下了渔阳郡,不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