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三国:我,华雄,才不要打仗

第212章趁势出击剑指蓟城

三国:我,华雄,才不要打仗 打工人 3416 Aug 6, 2021 6:34:30 PM

    汉光武帝之所以要称帝,除了自己想要称帝以外,也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赤眉军、绿林军、公孙述、隗嚣、王朗等人纷纷割据自立,而更始帝华玄也是对此无有对策,难以号令天下,所以光武帝华秀才建号建武,登基称帝,开创光武中兴。
    而霍光则是接手了汉武帝华彻的遗诏,作为辅政大臣,辅佐汉昭帝华弗陵与汉宣帝华询,恰巧两位皇帝都是贤明之君,所以在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之后,再次开创出了大汉的昭宣中兴,堪称盛世!
    所以,华雄的话,也是相当的明白,如果天下大乱之后,当今的皇帝,值得辅佐,那么,华雄便会安心的辅佐他,如果当今的皇帝昏庸无道,那么华雄便是自立为帝!这也是他的目标,因为,他是汉室宗亲,中兴大汉也没有比这个方式更直接更有效的了。并且,华雄也是直言,自己不放弃称帝的想法,而是更加倾向于,如果有机会,就自己去称帝,所以说,这样的回答,已经是相当的直接清楚了,听到这样的回答,荀或也是久久说不出话来。
    因为,华雄清楚,历史上,荀或的思想,倾向于周公辅佐周成王、霍光辅佐汉昭帝、汉宣帝那样的中兴大汉的方式,但是华雄也是知道,荀或之所以在当时倾心于这种方式,是因为他那时的主公,是曹操,曹操是臣,是异姓的臣子,一旦称帝,那就是彻底的篡汉悖逆,试问大汉都没了,荀或的理想还在吗?
    看到荀或久久不语,华雄也是开口说道:“文若兄,我坦言,权势、地位、兵马,是我所喜欢的,天下大乱,我若有机会,称帝,自然也是悖逆,可是,就像光武帝当年,天下群雄并立,诸帝并存,那种时候,又该如何去应对昵?”
    “背弃一个昏君,而为万民祈福,这种事情,我华雄愿意去做,若真的有那么一天,光武世祖,便是我的榜样。”
    “往昔我曾与奉孝坦言,我所扶持的汉,绝不是当今陛下以前的那个宦官外戚交替专乱朝政,世家大族控制官路,豪门大户兼并百姓的大汉,而是光武、昭宣之时的大汉,如冲质二帝,如殇帝、桓帝,此类君主,虽有贤才,也不可能是天下之福,故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非特权之天下,非庸人之天下,文若兄,不知道,您认为我说的,可有道理?”
    从始至终,郭嘉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交谈,只有华雄与荀或两个人的交流,才更有作用,荀或的王道心结,也只有华雄才能给他打开,包括郭嘉在内,他明白,自己的这位师兄,自己是无法说服的。
    就这样,良久之后,荀或也是开口了,他站了起来,来到了大堂的中心,而后竟然直接跪拜了下去!
    “文若兄,您这是干什么?”
    “明公,我荀或苦寻良主多年,如今终于得见,明公如此至诚,世所罕见,面对帝位诱惑,如此坦然,深懂我心。”
    “荀或明白,天下无固定常法,不为尧存,不为梁亡,所以真正的英雄要善于顺遂大势,更要善于把握大势,善于拿捏大势,这样才是真正的英杰!”
    “故而老子曾言,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普天之下,祸莫大于不足,咎莫大于欲得,故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就是这个道理,以天下为己任,方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所以,天无常亲,而与善信,古人言明矣。”
    “我荀氏一族,世受国恩,势必终生扶汉,无有二心,明公所言,荀或理解,若当今圣上不可为,我荀或便辅佐明公,再造大汉中兴!”
    “今主公在上,请受荀或一拜!”
    说着,荀或也是直接拜了下去,闻言,华雄也是大喜过望,直接过去扶起了荀或,而此时的郭嘉在听到荀竣的话之后,也是眼角一动,不过,他也是明白,真有那么一天,他有着属于他的办法,帮助华雄、真正的走到那一步,也能使得荀或,真的也走到那一步!
    “文若,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哈哈,奉孝,今日你我三人,便是痛饮一番,如何?”
    “哈哈,师兄,他有伤在身。”
    闻言,荀或也是开口说道:“明公以天下百姓为念,自当爱惜身体,何故酗酒加身昵?”
    闻言,华雄看了看郭嘉,而后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哈哈,好,就依文若所言,不过,我们也是饿了,走,告诉公佑,我们去饱餐一顿,也还是没问题的。”
    说着,华雄再度牵着荀或与郭嘉,一个左手一个右手,直接走了出去,笑着喊道:“公佑、公佑、快快布置一桌饭菜啊,哈哈,我饿了啊!”
    此时,华辟再次蒙圈,看到了华雄如此,也是不由得想起了华雄当初的一个手势,默默地竖起了中指,哎,不对不对,竖起了大栂指,华辟也是紧急更换了自己的手势,哎呦,主公,不错哦!
    就这样,华雄与荀或郭嘉也是一起吃了一顿饱饭,在吃饭的过程里,三人也是就当前的局势再度交换了意见,最终荀或给出了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富民生、蓄其实,筑其墙、练其士,观动向,待其机,以争天下!”
    可以说,荀或在安乐县所提出的这个宏观性质的方略,也是为华雄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定下了一个总体的方略性质的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一来,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对于华雄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方略,很显然,荀或的这一套理论,符合这个要求,总体简要的理解就是先让老百姓过得好,这样就有民心的支持、粮食军资的积累,然后训练士卒、整修防务战备,观察天下的动向,等待、抓住时机,而后逐鹿天下!
    此时,郭嘉也是开口说道:“子初,幽州偏北,虽然户数不如中原,财税不足用度,但是利在兵强,此诚南方不可与之争锋,而我们在内修文德武备的情况下,当广选人才,训练士卒,北和鲜卑、东连乌桓,先取幽州以立足,而后富民强兵,取并州以富甲兵,窥冀州以足户数,下青州而取财税,然后背靠燕代,南邻黄河,在整训兵马,编户齐民。”
    “此后,进关中,控徐、兖,我料十年,则北方可一举而定矣,彼时我们的战略空间大大拓展,即可冀青幽并诸州修整,以关中之众图川蜀,以徐、兖之众御荆、扬。荆扬临靠大江,且擅水战,不可先图之。”
    “至于川蜀之地,虽有山川之险,但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当效法光武,先取川蜀,占据三江上游,居高临下,在图荆扬,我料又十年,则天下可大定!”
    听到了郭嘉与荀或的谋划,华雄对于未来的方向,也是大大的明确了,有了这样的战略目标与具体的战略操作规划,想来未来的行事,也是会大大的方便起来的!
    因此,华雄也是开口说道:“昔日高皇帝有留侯张良下邳三策,得韩信、彭越、英布而足定天下,武帝得卫、霍为将,更是北平匈奴,南拓百越,今天听了文若、奉孝的安乐之对,我也是更加的明确了未来。”
    “二十年,来日可期,但我也深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还望文若、奉孝,我等共勉!”
    “诺,主公天纵明公,大业必成!”
    就这样,安乐之谋,也是成为了华雄集团的最终的战略指导策略,而在这之后华雄的一切行动,都是与这个谋略不可分割的了。
    就这样,两天后,在安排好一切事物之后,华雄与郭嘉、荀或等人也是做出了决定,那就是郭嘉身体不好,加之华雄已经逐渐的痊愈了,所以,郭嘉也是返回代郡高柳,继续镇守。
    而荀或则同样被任命为署府事,暂时留驻渔阳郡,全权都督相应的事务,而后调防李大目、陶祝进驻上谷郡,增强上谷郡南部的守卫力量,毕竟那里更加的接近广阳郡。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广阳郡北部的几个县,直接像是一块楔子一样,嵌入了上谷郡与代郡的结合部,所以,现在华虞既然到来了,那么,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华雄的一大防御重点。
    所以,华雄也是调防李大目与陶祝前往那一带驻防,而与此同时,荀或则是都督渔阳郡的户口、人才选拔、士兵招募、训练、赋税、开采铁矿等一切的事宜。
    郭嘉则处理与鲜卑等部落的互市以及开垦、招抚流亡等具体的事宜,当然了,也有相当重要的奇士府的开办、情报等问题的打探以及军事府的日常训练等。
    总之,随着荀氏一族的大批人才的加入,整个代郡、上谷郡、渔阳郡也是逐渐的完全的稳定了下来,而华雄在留下华辟继续防守安乐县以后,也是再度快马返回了平谷县,因为还有着五天的时间,他便是要去会会华虞了。
    因为,渔阳郡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应该有着一个解决方式了。
    两天后,华雄回到了平谷,此时,岑述的重装骑兵骁骑营也是进驻到了这里,而后,龚都也是征召了部分士兵,前往右北平郡的俊靡城与兴隆城,去支援高顺与张辽。
    “主公,您会来了。”
    此时,岑述与龚都也是走了过来。
    “叔约,玄会,这几天,有没有什么新的情况?”
    “启禀主公,华虞曾经派人前往右北平北部,不过只是个筒单的巡视,却并没有将那里当回事儿,而后,他竟然也是将所部汉军,陆续撤出了上垠城与徐无城,全部聚集到了无终城。”
    龚都此刻也是开口说道,语气之间颇多疑惑之色,闻言,华雄也是有些不解,好好地一个右北平郡,难道华虞是不打算控制在手里了吗?
    “玄会,你是说,华虞要撤防右北平郡?消息属实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