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狼与兄弟王赢姚雅

【3050】突发事件

狼与兄弟王赢姚雅 纯银耳坠 2233 Aug 6, 2021 4:07:18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神医从医院签到开始》章节阅读:

    “马主任,外面还有不少患者,”江寒说道:“我中午还想继续,您看?”
    原来,江寒是不准备午休了,加班干活啊。
    工作态度如此积极,怎么能不支持呢?
    “好,好。中午继续。宁让医生等患者,不让患者等医生。”
    马昆扫了一圈,发现中医科的骨干基本到齐,口气就严肃起来了:
    “我们中医科,就得有这样为患者着想的态度,就得有不舍昼夜的忘我工作精神。”
    最先响应的是副主任方洪昌。
    方洪昌马上安排点外卖。
    大家算是看出来了,马昆这是在树典型。
    马昆准备把江寒打造成中医科的一张名片。
    江寒出名了,中医科就出名了。
    中医科出名了,来看病的就多了。
    来看病的多了,收入就提高了。
    这一是条再也正常不过的逻辑。
    大家再看向江寒的时候,眼神里各种羡慕。
    以后见了江寒,能搞好关系就搞好关系。
    看看人家邹康,多会抓住机会!
    还有郭新方,一个住院医,都愿意给一个实习生打下手!
    外卖正在路上,江寒继续诊病。
    “手指间或麻木,颈椎活动不利。诸颈强项,皆属于湿。宜升阳散寒,导湿下行。针鱼际穴。”
    江寒说完,看向几个实习生:
    “你们谁试一试,我说,你们施针。”
    6个实习生互相看了看,谁也不敢站出来。
    平时,如果有这样的上手机会,他们巴不得呢。
    但现在,这么多人看着,万一出丑了怎么办?
    江寒的针灸这么溜,自己出来扎,压力太大了。
    “我来吧。”
    一个人站了出来,拿过银针。
    居然是,方洪昌。
    我的天,今天是怎么了?
    怪事一件接一件,连绵不断。
    郭新方,一个住院医,肯给实习生当助手,已经够劲爆了。
    然而,更加劲爆的,还在后面。
    方洪昌,是主治医师,是中医科副主任,甘愿受实习生江寒的驱使!
    没看错,没听错!
    方洪昌,在实习生江寒的指导下,给患者施针,一丝不苟。
    赵小麦对昨天江寒对他说的话耿耿于怀,但现在都抛之脑后。
    江寒,是最帅的男神!
    看看,郭新方给他当助手!
    方洪昌给他打下手!
    赵小麦早就拍下了这一幕,发了出去。
    方洪昌正在扎针,江寒说道:“方主任,认穴准确,手法精到,不错,不错。”
    方洪昌不由得脸一红。
    他自认为针灸水平在中医科仅次于马昆。
    但好多年了也没有得到过如此表扬。
    主治医们相互不服气,住院医们不敢妄下评语,其实也害怕他。
    实习生们表扬?你们有资格评价吗?
    今天,倒是被江寒给表扬了。
    不得不承认,江寒的针灸水平甚至还超过他了。
    所以,刚才方洪昌也没有顾及身份和层次的问题,直接出面给患者施针。
    现在被江寒这么一表扬,方洪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不仅是方洪昌,众人也觉得怪怪的。
    是啊,一个实习生表扬副主任做得不错,听起来就很荒诞。
    江寒表扬完副主任,就又叫下一个患者。
    表扬方洪昌的针灸,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奉承,只是实话实说。
    外卖来了,从马昆、方洪昌到护士、实习生,马上抓紧时间开动。
    吃完饭,实习生们收拾完毕,江寒继续诊治。
    赵小麦拍的照片和视频在省医的各种群里转发着。
    中午正是休息的时候,从早上一直忙着的医务人员这才顾得上看一看手机。
    这才发现,省医中医科出现这么轰动的事情。
    一百多人排队,指名要一个实习生看病。
    后面还有几千人在等着。
    想让这个实习生看病,没空。
    因为有几千人都已经预定好了。
    预约排号,几个月之后,这是专家才有的待遇。
    一个实习生,几千人排号。
    省医最牛的专家,也不止于这么夸张!
    更为夸张的是,这个实习生看病的速度超快!
    他硬生生地把中医科诊室,变成了工业流水线。
    五分钟一人,出去的人还特别满意。
    这,不是作秀?
    如果是作秀,岂不是神秀?
    造化钟神秀!
    再一看,这不是那个最帅的实习生江寒吗?
    我看到了什么?
    急诊科主任廖中民也在,他居然到中医科去观摩!
    中医科的副主任,在江寒的指挥下给患者施针!
    确定,这不是在演戏?
    对啊,江寒这么帅,不去演戏可惜了!
    微信群里顿时热闹起来,医生、护士秒变自来水:
    咱医院是在拍宣传片吧?
    别说,江寒就是挺帅的。
    江寒的医术很高,特别是针灸。
    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他却偏偏靠才华。
    ……
    越来越多的医生来到中医科,看看传闻是否属实。
    后来,中医科病区已经站不下人了。
    陈松奇听到马昆报告,马上打电话,向中医科增派保安力量。
    同时向全院发出通知,各科室立即召回人员,非必须不外出!
    非必须不外出?
    这个命令好熟悉!
    这是战时机制的一部分。
    中医科已经热到这个地步了吗?
    命令一下,廖中民这才离开中医科。
    省医一些正在外面的人员接到电话,紧急返回、领导查岗!
    出什么大事了吗?
    大家纷纷往回赶。
    原来是!
    一切,都是中医科给闹的!
    院里的这一通操作,几乎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名字:江寒。
    一个下午,江寒像一个机器人在工作。
    一个接一个患者离开。
    马昆带着中医科的人,陪着江寒。
    江寒的诊断速度越来越快。
    看方洪昌针灸不过来,他也亲自上手。
    不仅仅是针灸,江寒开的方子不仅都有出处,而且他居然还会酌量加减。
    盛和集团的秦子明告诉他,江寒已经看了150人。
    这速度,这场景,注定要载入省医的史册。
    再牛逼的医生,也不可能让患者人人满意。
    有的患者就算是好了,他也认为医生是应该做的。
    而江寒看过的这150多人,没有一个不满意的。
    无一例外地都对江寒说着感谢。
    这就牛逼了!
    这简直是堪称壮举!
    不管是哪个医生,做到这一点,够吹一辈子!
    马昆心想,是不是让江寒明天再看?
    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持一个纪录:
    一天之内看完150名患者,无一人不满意。
    今天继续诊治的话,万一有哪个患者不满意,就相当于燕窝里掉进一个老鼠屎。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