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都市之最强狂兵(又名:都市狂枭 主角:陈六合)

第0754章 高手间的博弈!

都市之最强狂兵(又名:都市狂枭 主角:陈六合) 大红大紫 3267 Aug 6, 2021 8:29:12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这是三国》章节阅读: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笔下的曹操是一个狡诈多疑、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奸雄形象。长久以来经过戏台不断的演绎,这一形象很是深入人心。但是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那样子的吗?其实并不尽然。三国时期,曹操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能人。
    曹操,字孟德,小名叫做阿瞒,因此年少时身边朋友都叫他曹阿瞒。曹操小的时候聪明又机灵,遇事会随机应变,出身还不错的曹操就和现在天生聪明但却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一样,调皮捣蛋,不务正业。从古至今,人们对学习都是十分注重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算出身士族也得追寻这一法则。不爱学习,劣迹斑斑的曹操自然不会引人特别关注,并且他对学业德行的不注重,让人们觉得他将来肯定不成大器,明珠蒙尘的时候只有两个人看到了曹操的才。他们便是桥玄和何顒。
    桥玄对曹操的评价“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顒也曾说过“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他俩都认为曹操是匡扶乱世的大才,并且他们也都没有看错,在太平盛世,曹操也许会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臣子,但是生逢乱世乱世,曹操就必然会是一个枭雄。
    这里所说的枭雄,不是《三国演义》里所说的奸雄,而是平定天下的枭雄。
    东汉末年的官场买官卖官的风气十分盛行,所以作为官三代的曹操在二十岁时,其家族为他谋一个郎官的职位,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曹操虽然是举孝廉出身,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曹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恰恰相反,作为世家子弟的曹操相当有才能。
    在当时的社会,只有世家贵族才能接触到最好的教育,而曹操先天聪慧机敏,又有着后天良好的教育,他可以说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物,而且他所成长的环境,接触到的身边人和事,让他的眼光自然比常人看得更远。
    年轻气盛的曹操虽知道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可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畏权贵,严格执法,一心做个好官。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抗庞大的贵族势力无疑是以卵击石,不过因为他是官三代,所以曹操只是被调到了基层。但不久后又因为有着亲戚关系的宋皇后被废,他也被牵连罢官回老家去了。
    但是作为官三代的曹操,其家族底蕴深厚,不到两年就又东山再起,出任议郎。虽然经历过官场挫折,但是曹操还是那个心里为国为民的好臣子,他想匡正这个弊病繁多的国家和社会朝政,所以他提出过许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过权贵的利益哪能受到侵犯,所以曹操的意见石沉大海。
    这是曹操初期的政治生涯,从政不行,那就换条赛道,曹操就想在军中寻找希望。
    乱世造就英雄,黄巾起义时,曹操能带兵讨伐贼寇,能爱护百姓,不畏权贵,公正执法,乱世将起,天子势微,曹操能保持本心,拒绝王芬、周旌等人谋反行动的邀请,反而规劝他们不要乱国,此举是为忠君。主要原因就是曹操认为他们注定会失败。而且结果也不出曹操所料,他们失败了,王芬自杀了。
    不过曹操虽然拒绝了王芬他们的邀请,但是他也没有举报他们的谋反行动,因为曹操也有了异心,朝廷**,乱世将起已不可避免,他既然不能做一个治世能臣,那就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谋一个前程吧。而且这乱世,也许更有助于曹操实现自己的理想。
    汉灵帝去世,以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把控朝政,刘辩、刘协的皇位之争,把这风雨飘摇的王朝彻底弄乱了。再加上董卓进京,也许是看上了曹操的才,邀请曹操“共商朝政”,董卓的野心也已是昭然若揭。
    不过曹操这次却逃走了,为什么呢?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董卓的做法直接把他自己钉在了乱臣贼子的位子上。但是曹操没有自己的野心吗?不。相反,他的野心更大,不过曹操看得更远,而且他所接受的教育是重视“正统”。他的“逃”能给他一个拥兵的借口,那就是讨伐国贼。现在的曹操虽有野心,但还算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大好青年。他和袁绍、袁术等人组成18路讨董军,讨伐董卓的联军的将领们可都是各有各的小心思,所以对于董卓的讨伐半途而废了,18路联军也解散了。1诸侯们只是借伐董卓来发展自己的势力。讨伐董卓以后的曹操变成了有官有权有军队,可还是无粮无地,漂泊无依。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过多久,曹操就带兵消灭了东郡的黑三贼和南匈奴,平了外患,然后就被发小的冀州牧袁绍推举当了东郡太守,(曹袁二人还算处在蜜月期)算是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又升为兖州牧。内有鲍信、张邈两位好兄弟的支持,外有强大的袁绍支持他。
    可以说此时的曹操是意气风发,但是花无百日红,知己鲍信战死,父亲被杀,好兄弟张邈背叛,袁绍又即将成为敌人,他成了“孤家寡人”了。真是验证了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处在这乱世当中,也正是这份“孤”成就了“枭雄”曹操。战争让人成长最快,战场的洗礼让曹操褪去了年少时的放荡不羁,变得成熟,变得多疑,手段狠辣。但那是正常的,生逢乱世,各路崛起的大人物,谁手中没有无辜人的血?谁没有为自己的前程利益杀过朋友?正如黄摩西所说:“从古英雄,岂有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但为什么后世人眼中的曹操是那么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派形象呢?因为每个时代看曹操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有的时代需要平庸,有的时代需要群英荟萃,而曹操恰恰推出了“唯才是举”的政策,而这不是那个时代需要的,所以历史上对曹操褒贬不一。无论是对曹操这个人还是对他所做的事,都会带上个人感**彩和时代的印记。不过客观地说,曹操真的算不上坏,他秉持正统,爱国爱民,爱惜人才,他是真君子,假小人,是治世能臣,也是乱世枭雄。
    枭雄曹操在这乱世之中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像各路群雄那样觊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想当皇帝?这个心思,不能说没有,我想曹操肯定也想过,毕竟时势造英雄。但是曹操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性格多疑之人,他是要一份霸业,是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基业,但他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他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他的所得。
    汉献帝刘协落寞逃难时,是曹操接纳了他,而曹操为的就是就所谓的“正统”。
    接下来我们看看曹操光辉的战绩史,讨伐董卓;平叛黄巾军,平定东方;伐韩暹杨奉平动乱;灭袁术、吕布、张扬、眭固;令张绣俯首称臣;大败袁绍;斩袁谭、高干,收服黑山贼寇;灭马超、成宜,安定边境。他攘外安内,功劳何其之多?
    所以他被册封为魏公,可另立一国魏国。有领土,有子民,可设宗庙,曹操的各种礼制等同于皇帝。这就是曹操用阳谋光明正大得到的,而对比之下袁绍、孙权、刘备等人都非正统,才是真正的“国贼”。
    曹操在兵法上有奇才,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且治军严整,法令严明,是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除了驰骋沙场的“武”外,他还有着治国安邦的“文”,他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施行租调制,让社会秩序渐趋稳定,经济生产渐渐恢复。这是曹操的为民为国,曹操是学习儒家思想的,他也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
    曹操的“文”在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他的文学与书法。文学大家都不陌生,曹操的诗歌如《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都是十分有名的。除了诗歌,曹操的散文也是清俊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连鲁迅都评价过,称他改造文章的祖师。
    但是大家不太了解是,曹操也是个优秀的书法家,历史上对他在这方面的着墨比较少。不过看过曹操书法的人都赞:“笔墨雄浑,雄逸绝伦。”这十分符合曹操的形象,而且唐朝张怀瓘在《书断》里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这可看出曹操有很高的书法造诣。
    曹操,并非是后世所言的“坏人”。相反,出自世家的他自有一番风度,他能看出了所处时代的弊病,他也想匡正,但是世家贵族的阻碍太大,在朝中从政并没有给他“治国”的机会,恰逢那时乱世来了,他便从了军,以汉天子名义征讨四方,攘外安内。而且这也让他当时未能实行的治国之策有了施展的机会,制定礼制法律,行为规范,奖农桑,兴水利,实行屯田制,建学校,视才授官,抑制豪强,推行法治,崇尚节俭等等。
    东汉末年著名评论家许子将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并没有错,但说他是“乱世之奸雄”就有些过头了。范文澜在评价曹操时说:“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本人认为,英雄还不足以概括曹操为人,他更像是一个枭雄。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