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现言 叶无道陈雅芝

第2501章 结盟协议

叶无道陈雅芝 护国神帅 6235 Aug 6, 2021 2:55:02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章节阅读:

    拾取篇 第十九章 心理效应与定律--黄金法则1   
    人类渴望揭开心理世界的面纱,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人类已经超越了地球的吸引力走向外太空的时候,而我们的内心世界依旧还有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小宇宙”,而这个宇宙更加不为人所知。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为什么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
    
    为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为什么热切的期望会让你期望的人达到你的要求?
    
    为什么世界那么大,碰见认识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容易?
    
    为什么别人答应了你的小要求,就比较容易答应你的大要求?
    
    为什么当责任不分明时,团体中的个体就会出现卖力的情况?
    
    为什么我们可以很容易躲过一只大象,却很难躲开一只苍蝇?
    
    为什么做喜欢的事情如果得到物质奖励,反而降低做这件事的兴趣?
    
    ……   
    本章精选了一些心理效应与心理定律,以上的问题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仔细地阅读它,你将了解支配人类社会和行为的黄金法则,你将不会在错综复杂的人性森林中迷失自己,你将不用在黑暗中继续摸索着前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什么是晕轮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意思是如果我们喜欢某个人,就会连同他的屋子和栖歇在屋上的乌鸦也喜欢。
    谁都知道,乌鸦很丑,浑身漆黑,呱呱乱叫,一直被当做不祥之物。
    所以乌鸦怎么会讨人喜欢呢?
    就是因为我们对房子的主人太喜欢了,推及到他的房子不说,还推及到乌鸦身上!这其实是一种认识的偏差,这种偏差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是指太阳周围的一圈光晕,有扩大化的意思。
    
    晕轮效应就是说,人们在判断其他事物时,容易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即由一个优点推及得出所有优点,由一个缺点推及到所有缺点。
    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比如有时候我们到一家私人商店买东西,发现有件商品质量很差,价钱却高,我们可能就会不高兴地说:“都是奸商,没有一个好东西,唯利是图!”
    有时我们与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谈话,即便对方说的只是一些无聊的笑话,我们可能也会因此以为他是在含蓄地表达什么观点。
    有时候年轻的恋人因为喜欢对方的某个特点,就会看对方什么都顺眼,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为避免晕轮定律产生的弊端,我们应该养成客观全面看待事物的习惯。
    要知道事物并非完美无缺,有优点并不意味着就是完人,有缺点也不意味着一无是处。
    可爱的优点和讨厌的缺点,很可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并存。
    
    什么是熟人链效应?
    --六个人就可以建立联系   
    长时间以来一直流行着一种通俗心理学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只要通过五、六站中间关系,就可以属于一个共同的熟人圈。
    你肯定想到你会成为朱丽娅·罗勃茨或爱斯基摩人的熟人吧?
    只要你尝试,通过熟人的熟人的熟人的介绍,最多不会超过五、六站这样的熟人链,你就会成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任何一个人的熟人圈子里的一员。
    
    英国伦敦《卫报》记者Adam Luck想写一篇题为《中国时尚--**都市》的文章,想要采访最近在互联网上风头很盛的广州女郎木子美。
    Adam Luck先联系到了他的一个北京朋友L,L恰巧认识木子美在美国的高中同学W,通过W找到了木子美的好朋友M,M答应帮朋友一个忙。
    据说,通过这个渠道,Adam Luck顺利地联系到了远在广州的木子美。
    我们发现,将世界两端毫不相干的人联系起来竟然只需要短短几步。
    只要抓住几个关键人物,信息就能迅速地大范围传播开来,这就是熟人链效应。
    
    毋庸置疑的是,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灵活、开放。
    社会系统的开放性,使如今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任何别的地方,就如从一个村庄的东头传到西头那么迅速。
    这也使得人与人之间取得联系变得空前容易,既然人和人这样容易“联系”上,那么我们搭建自己广泛的人脉网,就不是很难的事。
    当我们拥有一个广泛的人脉网,在生活和工作中,当然会很容易得到朋友们的帮助。
    
    什么是德西效应?
    --不公正的待遇   
    一位老学者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乡村里修养,那里非常宁静。
    附近的孩子总爱来这里嬉戏打闹,喧哗的声音让老人无法休息好。
    虽然他不时地阻止,但是根本不管用。
    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招到一起,并告诉他们谁嚷嚷的声音最大,谁就会得到最高的报酬。
    于是,孩子在那大囔大叫,当然他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
    就这样持续了3个星期后,孩子们来这里吵闹已成为一种习惯。
    这时,老人给孩子们的奖励减少,虽然有的孩子觉得奖励太少了,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然后,过了一个星期后,不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也拒绝给他们钱了。
    孩子们觉得这事真是太可气了,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
    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去老人的住处吵闹了。
    
    这一个效应是由心理学者德西发现的。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运用实验证明了这个效应的存在。
    他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请他们解决一些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一样没有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目的在于考察实验对象是否喜爱这项活动。
    结果发现,奖励组的被试,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而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
    这个结果表明,对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什么是贝尔效应?
    --慧眼识人,甘为人梯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
    但他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甘当人梯,提出一个个课题,指引别人进行研究,登上一座座科学的顶峰。
    于是有人把他这种甘为人梯的行动称为“人梯效应”,也称作“贝尔效应”。
    
    宋朝太尉王旦曾经专门在皇帝面前夸赞寇准的长处,推荐他为宰相,但寇准却多次在皇帝面前痛陈王旦的缺点。
    有一天,皇帝忍不住对王旦说:“你虽然夸赞寇准的优点,可是他经常说你的坏话。”
    王旦却说:“本来应该这样。
    我在宰相的位子上时间很久,在处理政事时失误一定很多。
    寇准对陛下不隐瞒我的缺点,愈发显示出他的忠诚,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有一次,王旦主持的中书省送寇准主持的枢密院一份文件,违反了规格。
    寇准马上将此事向皇帝汇报,使王旦因此受到责备。
    然而事隔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结果也违反了规格,办事人员兴奋地把这份文件送交王旦,以为王旦定会报复寇准,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把文件退还给枢密院,希望他们修正。
    对此,寇准十分惭愧,见到王旦时便恭维他度量大。
    后来,寇准升任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感谢皇帝对他的了解。
    不料皇帝却说:“此乃王旦的推荐。”
    寇准更加敬服王旦。
    王旦做宰相十二年,推荐的大臣十几个,大多很有成就。
    王旦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贝尔效应。
    其实,也不妨叫做“王旦效应”。
    管理者可以向贝尔和王旦学习一下,自觉运用贝尔效应。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以国家和民族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利益为先,发扬伯乐精神和人梯精神,慧眼识才、努力养才、放手用才。
    
    什么是群伙效应?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2009年的春节晚欢晚会,赵本山带着他的两个徒弟小沈阳和小毛,与毕福剑在台上带来小品《不差钱》。
    相信大家和笔者一样,被里面的台词逗乐,笑得前仰后合。
    甚至每每想起其中的语录,都能再会心地笑上一阵。
    随手就拈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笑归笑,但这句话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一般而言,人所经历的一生,都会见证或者遭遇很多的文化历史事件,文化历史因素会在成人个体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影响到成人的智力活动。
    心理学家将这种文化历史因素给智力活动带来的影响的现象,称之为“群伙效应”。
    
    所谓的“群伙”,指的是同一时代出生的人,如均为1950年出生者便可视为一个群伙,他们的基本背景相同或极为相似,如营养条件、受教育水平、大众媒介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风格的改变等。
    发展心理学家沙依对西雅图追踪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处于同一年龄的不同群伙在基本心理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被试的基本心理能力水平与其出生年份密切相关,出生越晚,基本心理能力水平就越高。
    沙依认为,这是由于社会文化历史不断发展导致的结果。
    人类社会总是越来越进步,人们的营养和医疗保健条件越来越好,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受大众媒介与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人类的整体智力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1996年,心理学家奈瑟组织了专门的研讨会对此效应进行解释。
    相当部分人认为应该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从文化历史变化角度去理解这种效应的产生。
    因为遗传进化的效果一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体现出来,而是往往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世代。
    一些研究者指出,产生这种效应的文化历史因素主要体现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童年生理疾患日益减少,父母为个体成长支付了更多的爱心、学校教育条件越来越优越等。
    
    什么是门槛效应?
    --让人答应你的“大”请求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
    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研究者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又要求她们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
    结果也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他们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
    这样依层次逐步地对他提高要求,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种情况比乍一上来就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更容易被接受,心理学家把这叫做“门槛效应”。
    
    这个效应比较多的应用在推销上。
    比如一个推销员敲开门,可以跟顾客进行交谈时,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
    此时,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也会被满足。
    再比如,有的孩子向妈妈请求可不可以吃颗糖果的时候,如果妈妈答应了,他可能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那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
    妈妈经常也是会答应的。
    这个心理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时,可以不直接提出,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被拒绝。
    你可以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一旦被答应,你再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就会有更大的被接受的可能。
    
    什么是地位效应?
    --地位决定影响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突然大喊:“彼得,彼得,快来!”
    
    彼得听见了,立刻不顾一切地往山顶上冲。
    由于观看的人很多,彼得必须推开拥挤的人群和武装的罗马士兵。
    费尽千辛万苦,彼得终于到了耶稣的脚下。
    
    “我的主呀,什么事?”
    
    “彼得,从我这儿可以看见你家!”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试想如果呼唤彼得的人不是耶稣,而是一个庸常之辈,彼得还会不会如此马不停蹄地飞奔到耶稣的脚下?
    这则笑话,体现出了心理学中的“地位效应”--在人群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处于不同地位而提出的意见、办法而产生不同效应的现象,称之为地位效应。
    
    在职场中,很多的小人物都产生过这样的无奈,当你提出一个想法后,大家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小人物的狂想,但是同样的观点经由你老板之口说出后,大家便会认为这一观点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由于职场地位不同,同样的意见和方法产生了大相径庭的影响力:地位高的人所提意见、办法会被多数人认同、赞成,并执行,而地位低的人所提意见、办法、哪怕是正确的,或与地位高的人一模一样,而很少会被人认同、赞成,更不会去执行。
    
    美国心理学家托瑞是“地位效应”的提出者,他曾做过一个佐证实验:让飞机场空勤人员(其中有驾驶员、领航员、机枪手)一起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每个成员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把全组同意的办法记录下来,发现绝大多数成员同意领航员的办法而很少同意机枪手的。
    当领航员有正确办法时,群体会100%同意;而当机枪手有正确办法时,群体只有40%的人同意。
    --实验充分证明了地位效应的存在。
    
    什么是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
    
    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
    它是由怀疑引起的对别人人格的歪曲。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效应的典型写照。
    当别人的想法或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从而认为别人是错的。
    喜欢嫉妒的人常常认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嫉妒。
    
    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
    
    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与旧睡袍别离后的烦恼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
    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协调: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
    可他后来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他把这种感觉写到一篇文章里--《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两百多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提出了“狄德罗效应”。
    就是说,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这种规律也叫“配套定律”,生活中的“配套定律”是随处可见的。
    例如,别人送了一只高档的手表,如果要戴的话,就要配相应的衬衫、西裤、外套、皮带、皮鞋、领带,皮夹子也要换成真皮的。
    再比如人们说“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那么一件衣服”,“那一件”就是配套定律中用来和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鞋子、不同的首饰、不同的手提包相搭配的衣服。
    又或者人们买到一套新住宅,为了配套,要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配红木家具,出入如此住宅,自然还得“拿得出手”的衣服与鞋袜……如此“狄德罗”下去,也许有一天会忽然发现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就可能走上离妻换夫的道路。
    
    这种现象本质上倒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大方面来说,它刺激消费和“内需型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件好事。
    但从个人来说,我们要意识到人的**没有穷尽,而我们在一定阶段的财力是有限的,虽说“人往高处走”,但也应把握“适度原则”,避免环环相扣的“配套”,让自己透支。
    比如购物时先给自己一个定额,钱花光了就停止刷卡;一个时段制定一个要求标准,暂时达到了,就停止进一步的需求。
    今天的一些干部身上,仍可见到类似的现象。
    有的干部到了一定级别,不是先考虑如何尽职尽责,而是先讲究办公室要有多大,汽车排气量要达到多少,出差住的饭店是几星。
    如此“配套”下去,个人待遇和消费水平倒是配套了,只不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观念却不知跟谁配了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