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

第0281章国粹·书画3·偶像登场

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 曲末殇 2461 Aug 20, 2021 8:15:50 AM

  既来之,则安之。
  陈祎对大宋的山山水水并不是十分期待,而且陈祎也十分清楚,自己任务的目的是送葬。
  虽然系统没有明说,可陈祎心里十分清楚,这次任务的目标,应该是自己的偶像,有“苏仙”之称的苏轼。
  一想到自己要亲眼见证自己的偶像老死,陈祎就更没有心情游山玩水了。
  学习使我快乐。
  五一长假之前囫囵吞枣速记下来的资料和材料学、力学的教材,足以让陈祎消化很久了。
  闲暇之余,陈祎也会出去晃悠一圈,看看华夏大地上曾经存在过的云梦泽。
  在明清时代,以前那个方圆千里的云梦泽,已经萎缩成了小湖群,而到了张居正改革时,更是开渠填湖,让云梦泽彻底成为了历史。
  宋神宗年间,云梦泽的消退已经初现端倪,曾经烟波浩渺的湖面和沼泽,已经变成了荒草原。
  陈祎花了小半年时间,游遍了曾经的云梦泽流域。
  游历完之后,陈祎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是高兴还是悲伤。
  云梦泽在唐宋时期开始消退,而炎黄子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跨过已经干涸的云梦泽湖底,一路向南,修炼开发两湖两广。
  至于,云梦泽消退的原因,让人感觉很无力。
  地球的冰川期,气候变冷是主流,而全球气温下降,导致海洋蒸发量下降,陆地降水减少。
  当然,受到影响的,不光是云梦泽,还有华夏西北的广大地区:黄土高原上的植被因为降水稀少开始绝迹,蒙古高原的草场开始褪化,塔里木盆地中原本是湖水荡漾的罗布泊,开始长“耳朵”……
  而失去了植被庇护的黄土高原,再也难以阻拦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寒流。
  游历完云梦泽,陈祎老老实实地回到黄州城,卖膏药、卖感冒冲剂,肝课本。
  宋神宗元丰二年,大宋官场上的一场风波,不期而至。
  陈祎的偶像苏轼同学,在做工作总结的时候,吐槽了两句王安石变法,结果被御史台咬住了。
  “乌台诗案?!”
  北宋的御史台衙门里栽植的柏树很多多,容易招乌鸦,因此被称作乌台。
  陈祎见识过大明朝的党争,非我即敌,没有底线,见识过北宋的党争之后,陈祎也只能叹一句:“大宋朝的党争也不差。”
  而且,所谓的乌台诗案,明显带有某大清朝蚊子玉的性质……
  所幸的是,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祖训,案件盘桓了半年之后,苏轼被贬为了黄州团练副使,也就是黄州本地的民兵连副连长,俸禄很少,而且没有什么权利。
  得到消息之后,陈祎每天都会花钱顾几个小孩儿到城外的官道旁打听消息。
  元丰二年腊月的某一天,陈祎终于等到了前来赴任的苏轼一家,跟陈祎一起迎接的,还有黄州城里的几位粉丝。
  第一次见到活的偶像,陈祎自然是惊喜万分。
  当然,惊喜之余,也有几分心疼,从东京汴梁到湖北黄州,不光是路途遥,其中的艰险坎坷也难以想象。
  苏轼一家五口,见到黄州城门,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几位公子,请问一下,黄州县衙在何处?”
  透过苏轼那张风尘仆仆的脸,陈祎看到一丝迷茫。而迎接的一群粉丝,被苏轼这么一问,全都给问懵了。
  最后,还是陈祎反应迅速,带头上前鞠躬施礼:“苏大家,一路辛苦了!”
  “苏大家,一路辛苦了!”
  苏轼被这群粉丝黑社会马仔似的迎接给吓坏了。
  “苏大家,我们都是您的仰慕者!”
  苏轼苦笑,眼中带着一丝感动。
  几分钟之后,陈祎等人带着苏轼一家到了团练衙门,报了到。
  然后,一群粉丝差点没被气炸了肚子:团练衙门根本就没打算安排住处,人到了之后,就给安排到了城墙跟的定惠寺。
  “真是欺人太甚!”
  粉丝们刚想发作,却被苏轼给拦住了。
  等众人要离开衙门的时候,团练使将陈祎给叫住了。
  “陈先生,是在不是本官为难苏大人,”团练使面露难色,“实在是上峰有所交代……”
  陈祎笑了笑:“知道,跟刺配黄州差不多,只不过是没有刺字而已。”
  团练使苦笑:“本官……”
  “上面只是要求苏大人留在黄州境内吧?”
  团练使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安顿好苏家一家五口之后,众粉丝又在黄州最豪华的黄州为苏家举行了接风宴。
  晚会上,粉丝们的性质倒是挺高,不停地跟偶像交流着路上的见闻,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偶像的兴致显然不是很高。
  接风宴之后,众粉丝各自回家,继续从事自己的营生。
  倒是陈祎,见到苏轼来黄州,干脆将制药的工艺扔给了几个学徒,自己则赶着牛车,拉了小半车粮食赶到了定惠寺。
  “这可如何使得?!”
  苏轼拒不接受,陈祎只得换了另外一种方式。
  “苏先生,这些算是在下借给您的!”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纵然陈祎天天登门叨扰,苏轼也不好意思给陈祎脸子看。而且,苏轼本人在黄州人生地不熟的,也需要有一个本地的向导。
  黄州的冬天比较难熬,而定慧寺又在城边上,没有个遮蔽,再加上宋朝皇帝信道,年久失修,寺庙的僧舍四处透风。
  一场冬雨之后,苏轼找到了已经将摊子发展成铺子的陈祎。
  “明心小哥儿,可知城里何处有医馆,小儿叔党,染上了风寒……”
  还没等苏轼把话说完,店里的学徒们都乐了,把苏轼搞得一头雾水:“这……”
  “苏先生,我家先生是黄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名医,不信,您可以出去打听一下……”
  虽然陈祎没有将医学奉为主业,可架不住左邻右舍的,总有个头疼闹热的,时间一长,陈大神医的名头就在黄州城里传开了。
  见苏轼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陈祎苦笑着从柜台下面拉出自己的行医箱子,走出了柜台。
  儿子的感冒倒不是大问题,一副汤药就解决了,可眼瞅着年关将近,苏轼的脑袋重新大了起来:年货的问题还没解决呢!
  大宋年间,二师兄因为是非根的问题,骚气特别重,吃的人少,而且因为烹饪方式简陋,更加不受欢迎。
  这个年代,最主流的肉食是羊肉。
  可羊这东西,是吃草的,生长比起二师兄,实在是慢太多了。长得慢,供应相对稀少,价格自然就贵。
  黄州本地,倒是鱼米之乡,可周围的湿地星罗棋布,不太适合养羊,因此肉价自然比其他地方更贵。
  苏轼是摩羯座的,不太喜欢求人,因此就算是年底年货没着落,也好意思不开口,就是憋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