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长梦传

第二百二十章 贪狼帮总部

长梦传 天海卧龙 11866 May 11, 2024 10:33:35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章节阅读:

    生活篇 第十四章 个体与社会--我不是个孤立的岛   
    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不论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每一场世界性灾难发生后,总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有“他们的”,只有“我们的”,因为我们都是共同的地球人。
    人们传达着爱心,一种出于人类悲悯同胞的天性。
    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惟有跨越狭隘疆界的爱,才能给在天灾面前显得渺小与脆弱的人类以尊严和生的希望。
    看到新闻报道那些不断刷新的死亡和失踪数字,我们会叹息,会落泪,会追思。
    这些超越国度、种族、阶层、文化、利益的情感层面的“感同身受”让人心震撼,也让“公民社会”、“世界公民”多了一份责任感。
    
    或许你和笔者一样的奇怪,为什么人们彼此伤害,又彼此帮助?
    是什么引起了那些社会冲突,又是什么让那些紧握的拳头变成彼此援助的双手?
    作家海明威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岛屿。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虽然看起来每个人是自由来往的,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是社会的一个支体,虽然从表面上看座孤立的岛屿,但是海平面下的陆地是相连的。
    
    我是谁?
    --最难“认识”的自己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和尚去边疆服役。
    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好。
    每天早晨上路前,都要把重要的东西清点一遍。
    他先摸摸包袱,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然后又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确定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我也在。”
    
    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
    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办法。
    
    晚上他们客栈里吃饭时,和尚把里长灌醉了,然后找了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
    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
    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
    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不断地问自己。
    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
    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
    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那么人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
    这就需要经常的仔细的反省,而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左右。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指的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
    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着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判断。
    
    安全感和什么成正比?
    --朋友的多少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聘请了一些女大学生来参加实验。
    沙赫特把被试者分为两组,给两组被试者分别不同的实验用语。
    对第一组,沙赫特想唤起她们高度的恐惧感,便对她们说她们可能受到相当强烈的电击,可能很痛苦甚至遭受伤害,但保证不是永久的伤害。
    对第二组,沙赫特只想唤起她们较小的恐惧感,因而沙赫特告诉被试者说她们将受到电击,但是受到的电击电流很小,只是感觉有点发痒或震颤,一点不舒服感而已。
    
    结果测量发现,不同的引导语引发了被试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第一组被唤起了高恐惧感,第二组被唤起了低恐惧感。
    在测量了恐惧唤起的程度后,沙赫特假装调试设备,告诉被试者让她们在休息室休息。
    期间,她们可以自由决定独自等待还是和他人一起等待。
    第一组感到更多恐惧的被试者60%以上都做出了与别人一起等待的选择。
    而第二组,没怎么感到恐惧心理的被试者大部份愿意自己独自等待。
    实验结果如沙赫特所预料的那样,高度恐惧的被试者比低度恐惧的被试者更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即更加合群。
    并且被试者的恐惧越深,合群倾向就越强。
    人越感到不安,想要和别人在一起的动机越强烈。
    所以,恐怖电影里越是面临生死抉择的紧急关头,越是有爱情故事的出现,而看恐怖电影的人,也容易抱成一团。
    
    与社会协调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人际、环境、情境   
    社会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较强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协调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
    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
    一般地,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两种。
    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
    狭义的情境受广义情境所影响和制约。
    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什么是众从心理?
    --多数听从少数的现象   
    1966年,法国社会心理学家S.莫斯科维克最早注意到群体中存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影响,认为社会影响一方面是少数人听从多数人意见,另一方面也存在多数人听从少数人意见。
    为此,他与他的同事对众从行为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实验程序是这样的,给参与实验者呈现一个清晰的物理刺激,并做出正确判断。
    其中假被试者有2名,而真被试者有4名。
    然后在一个简单的颜色知觉作业中,要求他们判断仅因发光亮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蓝色幻灯片的颜色,两个假被试者首先回答,每次均故意出错,说幻灯片是“绿色的”,结果,其他真被试者中有%回答幻灯片是“绿色的”,32%的真被试者报告说至少有一次看到了“绿色的”幻灯片。
    
    群体中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当群体中有少数人意见保持一致,并坚持自己观点的情况时,多数人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立场是否正确,在思想上动摇不定,一部分人首先转变态度,倾向于少数人的意见,然后多数派内部思想瓦解,越来越多的人转变立场,开始听从少数派的意见,使少数派在群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社会懈怠现象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都听说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三个可怜的和尚,成了大家讽刺的对象。
    但事实上,这种人性的弱点,岂止我们仨,天底下像他们一样的‘和尚’也不在少数,因为这其中有社会懈怠现象!   
    心理学家Ringelman是最早发现社会懈怠现象的。
    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他们的拉力。
    第一次让每个工人单独拉绳子;第二次让三个人一起拉;第三次让八个人一起拉。
    原以为拉力会随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结果却发现,单独拉绳的人均拉力是63公斤;三个人拉的人均拉力是53公斤;而八个人拉的人均拉力是31公斤,不到单独拉时的一半。
    
    面对确确实实存在的社会懈怠,心理学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出现的原因。
    有人认为当团体成员一同完成任务时,个人认为自己的努力被淹没在了团体当中,因此责任感降低,从而努力水平降低;也有人认为,个人的业绩是受外人影响的,当单个人完成任务时,他是众人的“焦点”,在压力作用下会更加努力,而与大家一起完成任务时,外人的注意力会分散到不同的成员身上,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减小,努力的水平也就下降;还有人认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在怀疑自己的合作伙伴可能并不像自己这么卖力,所以自己也没有必要很努力了……   
    虽然各家说法纷纭,但是,大家对消除社会懈怠现象却有着比较一致的观点,那就是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更多的价值和责任。
    如果你将来有可能成为一个管理者,有效地克服员工的社会懈怠恐怕是对自己的很大挑战,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为什么三人成虎?
    --曾参真的杀了人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也叫曾参。
    因这个曾参在外乡杀了人,一时间曾参杀了人的消息便席卷了整个费邑。
    曾家的一个邻居就对曾母说,说目击者在案发后得凶手就是曾参呢。
    曾母不太相信,自己家的儿子还不了解嘛,何况还是孔子的弟子呢。
    随后,又有一个人向曾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依旧不太相信,但是心里有点动摇了。
    又过了一会,第三个向曾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现在已经被官兵抓起来了。
    听到这的时候,曾母已经相信事情是真的了。
    邻居们劝她赶快逃跑,免得因受牵连被抓。
    这时,曾参回来了,一番解释才明白事情的真相,那个杀人的人只是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就发现了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并在实验当中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什么是从众心理?
    --“随大流”的倾向   
    这样的事情你是否遇到过:四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
    来一份炸酱面吧!”
    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
    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那就吃牛肉面吧!挺香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
    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
    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随大流”。
    生活中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所谓“入乡随俗”,以及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都是从众的表现。
    
    如何巧用从众心理?
    --聪明的服务员   
    正如上问所说,每个人都有随大流的倾向,然而也不可否认,众人有很多时候的确是对的。
    但实际上众人并不总是可靠的。
    有人在商店门口看见“长龙”,不由分说便排到了队尾,然后才问:“这里是卖什么的?”
    有人在马路上看见围观的人群,不管自己有事没事也要挤过去看一看。
    还有的时候,众人是错误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真理在少数人手里”的情况。
    在这种时候,往往由于从众心理,少数正确的人也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遵从众人。
    
    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
    美国某餐厅有两位服务员小姐,一位叫梅莉,一位叫珍妮。
    她们为了促使客人支付小费,都事先在各自收取小费的盘子里放了一枚硬币。
    不过,梅莉放的是10分的,珍妮放的是25分的。
    结果,两个小时以后,梅莉收到的小费,都是10分的硬币,而珍妮收到的却都是25分的。
    这是因为客人想支付小费的时候,大多拿不准以多少为宜,就需要以别人的做法为自己的标准。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乐于助人是人类的天性   
    一位富商死了,他的灵魂想要上天堂。
    
    上帝就问他:“你认为你有什么资格进天堂?
    你曾经做过什么好事吗?”
    
    富商很理所当然地回答说:“我曾经掉了十块钱,滚落在乞丐的帽子里,我并没有向他讨回,这也算是一项善举吧!”
    
    上帝又问:“只有这一件吗?”
    
    富商赶紧回答说:“不!还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老太婆快饿昏了,我就给她二十块钱!”
    
    上帝回头问问天使:“这两件事是否有在记录中?”
    
    天使回答说有,富商点点头,满脸期待的望着上帝说:“现在,我可以进天堂了吧!”
    
    上帝摇摇头,对天使说:“我们还他三十元,让他滚回地狱去吧!”
    
    不论富翁当初的动机如何,他把钱送给了乞丐和老太婆的举动,都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只是这种亲社会行为有着太多利己的痕迹,更像是一项投资举动。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
    这会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并有助于人们从友谊中获取很多的快乐。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利他、利己、集体、规则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解释:   
    利他主义:纯粹为了使他人获益,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安全和利益。
    
    利己中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某些人之所以帮助他人,是为了得到回报和报酬。
    
    集体主义:为了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妇女联合会、政党等的处境。
    
    规则主义:支持道德原则:有些人做亲社会行为是因为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E威尔逊认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在蜜蜂中,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
    这说明,工蜂虽然死了,但它却增加了峰群生存的机会。
    威尔逊同样认为,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须学习的。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互帮互助的现象,这对于维护与促进整个人类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当一个地方遭遇自然灾害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志愿者都奔赴那里,去帮助那些身处苦境的人,哪怕自己的利益会遭受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什么是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
    --场化效应   
    有这样一则笑话:   
    空中小姐在飞机上递了一杯酒给牧师。
    
    “现在离地面多高?”
    牧师问道。
    
    “二万英尺。”
    
    “我看我还是不喝的好……因为这儿离我们总部太近了!”
    
    牧师所谓的总部就是某个可以让人产生信仰的神圣之地天堂,当接近“总部”后,牧师自觉地按照“总部”的规则拒绝杯中之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便是心理学中的“场化效应”。
    
    所谓的场化效应就是由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个性特征,但是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后,便会被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自身不具备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
    比如,有的人本来对赌博并不感兴趣,但是当置身于赌场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赌博人群;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当参加一个气氛比较热烈的演唱会时,也会像那些疯狂的歌迷一样,与他们一起呼叫、高喊。
    
    产生场化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模仿、从众,不一而足   
    集体意向说。
    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
    该理论认为,群体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们接受社会传染,并模仿他人行动,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
    
    精神感应说。
    它认为同一群体的人,集中注意于同一个对象,很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举动。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不怕受到惩处,当然,人们也往往认为群体的要求总是对的。
    
    模仿说。
    这种理论认为,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其实质是模仿。
    社会学家布鲁迈是这一理论解释的提出者,他对社会传染进行研究后,指出:“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
    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
    
    循环反应说。
    它认为主要是循环反应过程导致了“场化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传染,导致大家趋同一致化。
    比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便会导致更多的观众喝倒彩扔东西,行为从个人波及到群体。
    
    责任扩散说。
    它认为置身于群体之中,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时胆小、怕事、保守的人便会做一些一个人不敢做的事。
    
    从众说。
    它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压力,如果个体不按群体规范行事,便可能被群体其他人员冷落、责难、孤立,为了避免这些恶性境遇,个体便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举动。
    
    为什么会有“猪孩”?
    --环境与模仿   
    据报道,曾有一个“猪孩”王显凤,1974年12月23日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一个农村家庭。
    母亲早年患大脑炎而痴呆;父亲是个聋哑人。
    王显凤从小没得到好好照顾,成天饥一顿饱一顿。
    后来有一回为了找吃的,她爬到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中间,本能地像小猪崽一样拱在母猪肚子下吃起了奶。
    老母猪似乎也不讨厌这个小孩,就这样,王显凤开始了与猪为伴的生活。
    她成天与猪为伴,终日与猪为友,看到的是猪的样子,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行为自然也是模仿猪的行为。
    到了11岁时,虽然在身体发育上和正常儿童一样,但经过智力测量,她的智商相当于3岁的小孩。
    
    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康拉德·劳伦兹,对鹅进行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
    他将鹅生的蛋分作两组孵化:一组由母鹅孵化,雏鹅出世后最先看到的活动物是它们的母亲,结果母亲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那儿;另一组由人工孵化器孵化,雏鹅出世后它们最先看到劳伦兹本人,于是劳伦兹走到哪儿,小鹅跟到哪儿,小鹅把劳伦兹当作“妈妈”了。
    随后,劳伦兹还把两群小鹅扣在一只箱子里,让母鹅就在不远处。
    当劳伦兹把箱子提起后,受惊的小鹅朝两个方向跑去:记住母亲的那些小鹅朝母鹅跑去,记住劳伦兹的朝劳伦兹跑来。
    这就是著名的印随学习,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动物或人出生后,在特定的敏感期受到什么样早期的学习方式很重要。
    
    2012年世界真的毁灭吗?
    --预言与认知   
    2009年底一部美国电影《2012》公映了,这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片,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和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
    从而也掀起了关于是否有世界末日的大讨论,甚至牵涉到宗教与信仰的浪潮。
    先不论这个电影中说的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是否属实,且听一个故事。
    1954年9月,一个笔名叫玛丽安的家庭主妇在美国的一份报纸上宣称,12月21日整个北半球将受到大洪水淹没,除了少数有信仰的人之外,其他的都被淹死。
    到了12月21日时,所谓的信仰者的飞船没来,洪水也没来。
    而她又对外宣称,是由于信徒们的善良和忠诚感动了上帝,上帝决定不再降临灾难了。
    听到这个信息后,信徒们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原本将信将疑的人,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的失败;另一种是信仰坚定的信徒则更加死心塌地信仰着玛丽安传达的真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由此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爱夸夸其谈,但你依旧恭维他;或者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烟瘾,但你的好友递给你香烟时,你又抽了,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什么是传播扭曲?
    --流言蜚语   
    央视某娱乐节目曾做过这么一个游戏:让几个人站成一排,甲向乙耳语一句话,乙再传给丙,丙传给丁,丁再传给戊,最后,让戊说出是什么事。
    结果戊说出的话与甲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变了样,令观众捧腹大笑。
    
    这个游戏说明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常会被层层扭曲,甚至最后面目全非(而且多是夸张、增值而非缩小、减值的)。
    这种现象叫做“传播扭曲”。
    所谓的流言就往往是“传播扭曲”的结果。
    流言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据的消息。
    流言本身并不一定怀有恶意,其不确定性往往是无意讹传所致。
    有的流言的后果可能很恶劣,比如引起社会混乱或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等。
    
    流言传播的特点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一直传播到面目全非。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减去一些内容,有的则增加一些内容,这种加墨润色使流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
    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
    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播扭曲的危害,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要学会冷静地分析判断问题。
    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什么是社会促进?
    --一起做简单的事会提高个人效率   
    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比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比赛成绩更好。
    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
    结果发现,跟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
    
    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把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比如:你在一条空旷的马路上散步,当另一个人在你身后急匆匆地赶过你时,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
    你骑车上街买东西,当你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你靠近,并正要超越你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
    
    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人总是有惰性的,单独一个人时,无所谓输赢、好坏,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和你比较,你就觉得怎样都可以。
    当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人,甚至更多人时,你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你会认为有人在看着你。
    你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可能正在评论我干得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
    在任何社会环境中,人们都会有害怕被抛弃的感觉,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
    很明显,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别人在身边时,你总认为别人可能正在观察自己。
    也许,你根本就不认识身边的人,但你却可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你进行着评价,而社会中的我们又是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就不安起来,也会更加把劲了。
    如果对方碰巧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就会让你感到一种竞争的存在,人都是好胜的,谁也不想被别人比下去,你于是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不知不觉便提高了效率。
    
    什么是社会促退?
    --一起做复杂的事会降低个人的效率   
    有旁人在场,是不是都会引起社会促进呢?
    并非如此。
    社会促进并不是总会发生,有时,身边有别人在场,反而会引起我们效率的下降。
    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促退”。
    
    凡是到过日本京碧寺的人,都会见到寺门匾额上的“第一议谛”四个大字。
    这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灵韵非凡,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欣赏。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幅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来历。
    大约两百多年前,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庙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
    洪川大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真可谓呕心沥血。
    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个和尚,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
    洪川的一勾一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都会被他“挑剔”出来。
    
    洪川耐着性子先后写了84幅“第一议谛”,都没得到这位和尚的赞许。
    最后,在这位“苛刻”的和尚离开去如厕的空隙,洪川松了一口气,在无所顾忌的情况下,一挥而就写成了这四个大字。
    那位和尚从厕所回来一看,跷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神品!”
    洪川开始时写不好字,就是社会促退的作用。
    
    关于社会促退,心理学家皮森在1933年的实验中进行了证明。
    他发现,有一个旁观者在场,会降低被试有关记忆工作的效率。
    心理学家达施尔也提出,有观众在场时,被试者即使是做简单的乘法,通常也会出现差错。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看来社会促进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对于那些做简单工作的人来说,有他人在场,会激发个体竞争的动机,而增强的动机有利于个体加快做事的速度。
    但如果这项工作对个体来说是新接触的,还很不熟悉,或个体还很难做好,还需要动很多脑筋,这时候,旁人在场会引发动机的增强,从而导致个体的紧张和焦虑,个体便更容易表现得手忙脚乱,反而做不好。
    
    什么是社会感染?
    --感人场景中人的行为失控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很善于在大型集会中,举行煽动性的演说,以此来煽起民众的“大日耳曼主义”情绪。
    群众对希特勒报以近乎疯狂的欢呼,在场的每个人都做出了平时羞于做出的夸张动作,并喊出平时无力喊出的歇斯底里的叫声。
    这种个体在感人场景感染下,表现出情感和行为上不同程度的失控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社会感染”。
    
    引起群众争相仿效的社会感染一般有两种,一是情绪传染,个体自控能力下降,表现为各类过激行为。
    二是行为传染,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当参与者具有共同的态度、兴趣和价值观时,社会传染最有可能发生。
    特别是在球场的大环境中,作为松散的无组织的社会共同体,同仇敌忾的球迷不约而同地跟随他人而行动。
    当人们对比赛的进程、比赛的结果或者比赛中的球员、裁判有意见时,不满的情绪被煽起,并迅速扩散,只要有一个人向赛场扔东西,其他球迷也会扔东西,一下子掷抛物会像暴雨般地向下飞去。
    同样,那些冲动的暴力行为也会迅速引起共鸣,从而引发球场骚乱。
    在“社会感染”中,个体感到丧失了个人身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表现出与内在标准(主要是道德守则)的不一致,还会做出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发生的行为。
    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匿名效应--就是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人们才敢这样大胆。
    
    社会传统的是如何形成的?
    --仪式的一部分   
    一名主教到非洲的一座教堂参加祝圣仪式。
    由于教堂的椅子不够,主教不得不坐在一个装肥皂的木箱上。
    仪式开始不久,木箱突然破了,主教尴尬地跌倒在地,然而对于主教的遭遇,教堂内没有一个人失声而笑。
    
    仪式结束后,主教对该教堂的神父说:“你们这里的人真有礼貌,我本来以为自己摔倒在地上,会引起所有人大笑呢。”
    
    神父回答:“噢,他们还以为那是仪式的一部分呢!”
    
    如果教堂里的人不是第一次参加祝圣仪式,对于主教的失仪之举或许便会捧腹大笑了,此时,大家都从众而不笑,是因为他们认为不笑才是这种场合的正确反应方式。
    
    谢里夫·穆扎法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曾做过一个与自主运动效应有关的实验。
    实验中,他要求参与者判断一个光点的运动量,该光点出现在一个全黑的背景上,没有任何参照点,虽然它实际上是静止的,但看上去是运动的--这便是称之为自主运动效应的知觉错觉。
    在最初的时候,谢里夫让参与者单独做出判断,个人判断的差异很大。
    然而,当参与者被召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判断时,他们的判断就趋向一致。
    他们一致认为看到光点朝着同样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量也相同。
    随后,谢里夫让参与者结束集体观看之后,独自回到同样的暗室,让他们重新判断光点是否移动,实验发现他们仍然遵从刚刚形成的群体规范。
    
    当群体解散后,那些参与者独自回到暗室后,仍然遵从既已形成的群体规范,这正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是怎么形成的。
    因为随后的研究发现,关于自主运动所形成的群体规范在一年后的测试中依然存在,即使最初创立规范的小组成员都离开后,最初所形成的关于自主运动的观点仍然经过几代的小组成员传递下来。
    通过这个实验,你便会明白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为什么至今仍然操纵着现代人的生活了。
    
    附:人缘测试   
    所谓“人缘”,即是指同领导、群众、同事、朋友的关系,那么你的人缘怎样呢?
    通过对下面试题的选答,相信你就会有一个基本的评价。
    
    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选A得1分,选B得2分,选C得3分。
    
    1.你最近一次交朋友,是因为   
    A.你认为不得不结交。
    
    B.他们喜欢你。
    
    C.你发现这些朋友令人高兴、愉快。
    
    2.当你度假时,你是否   
    A.喜欢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
    
    B.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往往很难做到。
    
    C.通常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
    
    3.你已经定下一个约会,可到时你却疲惫不堪,无法赴约。
    这时你的处置方法是--   
    A.不赴约了,希望对方会谅解你。
    
    B.去赴约,但问对方如果你早些回家的话,是否会介意。
    
    C.去赴约,并且尽量显得高兴。
    
    4.一个同事向你吐露了一件极有趣的个人问题,你常常   
    A.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别人。
    
    B.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告诉别人。
    
    C.为同事保密,不把这件事再告诉别人。
    
    5.当你的同事有困难时,你发现   
    A.他们不愿意来麻烦你。
    
    B.只有与你关系密切的少数朋友才来向你求助。
    
    C.他们愿意来找你请求帮助。
    
    6.对于同事的优缺点,你的处置方法是   
    A.我喜欢赞扬别人的优点,缺点则尽量回避。
    
    B.我相信真诚,所以对于我看不惯的缺点,我不得不指出。
    
    C.我既不吹捧奉承,也不求全苛责他们。
    
    7.在你选择朋友时,你发现   
    A.你只能同你趣味相同的人们友好相处。
    
    B.兴趣、爱好不相同的人偶尔也能谈谈。
    
    C.一般说来你几乎能和任何人合得来。
    
    8.对于同事们的恶作剧,你会   
    A.感到生气并发怒。
    
    B.看你的心情和环境如何,也许和他们一起大笑,也许生气并发怒。
    
    C.和他们一起大笑。
    
    9.对于同事间的矛盾,你喜欢   
    A.打听、传播。
    
    B.不介入。
    
    C.设法缓和。
    
    10.每天上班以后,对于扫地、打开水一类琐事,你的态度是--   
    A.想不到做。
    
    B.轮流做。
    
    C.主动做。
    
    评分标准:15分以下,你是一个不大合群的人,如果你确实想把自己的人缘搞得好一点,你就需要改善一下你同周围人们的关系了。
    
    15~25分,你的人缘还算可以。
    
    25分以上,你的人缘很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