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回到三国当皇帝

第1560章徐庶来投

回到三国当皇帝 疙瘩 2046 Nov 5, 2021 8:30:22 AM

李琛这个时候并未打算对刘表下手,但是表面上却在接见刘表的使臣的时候,态度非常强硬,怒斥了刘表去年派兵进犯南阳的举动,声称一定要施以报复,并且还做出了军事调动,调集兵力向汝南郡南部和南阳一带集结。
这一下把刘表有个吓得不轻,于是最终只能低头服软,被李琛狠狠的敲了一笔竹杠,赔付李琛三十万斛米粮,另外还答应开放荆州和豫州之间的商路,准许荆州的商贾向豫州贩运米粮。
而李琛也非常“大度”的接受了刘表的歉意,并且作为回报,答应向荆州开放食盐买卖,准许荆州从他手中大批量的采购食盐,价格方面可以比目前市面上便宜两成!
刘表听罢李琛的回复之后,还很高兴,以为这是李琛向他释放的善意,因为现在食盐这种东西着实很贵,李琛却愿意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向荆州发卖食盐,这么一来他还沾了不少便宜。
但是刘表又哪里知道,李琛现如今建立了盐田,改进了制盐的工艺,采用了晒盐法来制取海盐,使得制盐的成本得到了大幅的降低,他年初在郁洲岛上新建的千亩盐田,一旦开始出盐,一年下来,恐怕随随便便就能给他产出数十万斛的海盐。
即便是这些海盐不进行提纯,直接发卖,也会让他获利颇丰,成本不及之前的海水煮盐的十分之一,充其量就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人工和运费罢了,他现在只怕未来这些盐卖不出去,所以才会很“好心”的压低两成盐价向荆州发卖。
当李琛在南阳获知了郁洲岛盐田已经收获了第一批成品海盐之后,也是心中大喜过望,当即便准了程普的所请,下令将黄盖也派往郁洲岛,协助程普组建水军。
另外之前他在沛国已经有了几座造船的船寮,这些年来已经为他打造了不少的船只,虽然都是在内河之中行驶的船只,可是却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造船经验,培养了不少造船工匠。
海船嘛!他早已是胸有成竹,提前就绘制出了一种“新式的”沙船,这种沙船船底平坦,船上装有几根桅杆,可挂几张帆借风力在海面上航行,因为船底平坦,不容易搁浅,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驶入到江河之中。
这种沙船载重量比较大,小一点的可以载重万斤左右,中型的可以载重数万斤货物,大型的可以载重十数万斤的货物,如果用来装载兵卒用作作战使用的话,轻型的可以装载数十人,大型的可以装载数百人之多。
所以李琛现在既然郁洲岛盐场已经出盐了,那么造船的资金也就有了保障了,接下来就可以大举建造这种可以军民两用的沙船了,那么用不了几年时间,他便能拥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水师了。
于是李琛在南阳得到了程普和陈贺的禀报之后心中大喜,大笔一挥便拨出数百造船工匠赶赴郁洲岛,开始在郁洲岛上建立船寮打造船只。
而李琛在南阳期间,还另有收获,那就是多年不见的徐福,现如今已经改名徐庶,终于现身在了南阳。
徐庶直接到了宛城登门求见李琛,自报出了家门,并且让侍卫禀报李琛,他是来向李琛索要当初李琛答应送他的宝刀的。
李琛在宛城的临时府邸之中,听闻了徐庶求见,顿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命人立即通传,请徐庶入府来见,而他则起身亲自到堂前迎接徐庶。
当徐庶被带到李琛面前的时候,李琛见到徐庶现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褪去了当年少年时期的那种青涩和毛糙,变得沉稳了许多,但是同时双眼之中还充满了一种自信,身材也长得高大了许多,现在已经起码七尺有余了。
当看到李琛的时候,徐庶立即紧走几步到李琛面前,拜倒参见李琛,李琛伸手将徐庶搀扶起来,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把徐庶带入到了堂中坐下,开始询问徐庶这些年来的经历。
原来当年李琛在阳翟见过了徐庶之后,徐庶被李琛一番教训,终于放弃了当游侠的念头,弃武从文,开始埋头苦读。
而且在李琛刻意的暗中关照之下,有人给徐庶送了不少的书籍供徐庶研读,后来徐庶觉得,只是自己在家读死书是不成的,李琛曾经给他指点过,需要通过游历,并且去拜访名师,方能学有所成。
还有李琛也曾经告诉徐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以通过游历,去体验世间的人生百态,看世间的冷暖,方能更有所获。
于是徐庶在苦读了两年之后,便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司马徽原本就是阳翟人士,乃是一个隐士,后来离开了阳翟到了荆州游学,徐庶拜了司马徽为师之后,跟着司马徽前往了荆州,在外游学多年,现如今自认为学业有成,便拜别了司马徽,准备回来找李琛。
但是途经南阳的时候,徐庶听闻李琛正好就在宛城,于是便直接来宛城见李琛。
李琛于是便考校了徐庶一番,发现徐庶现如今确实已经算是学有所成了,不管是在才学还是应变方面,都表现的很是机敏,对于李琛提出的不少常识性的问题,都可以做到对答如流。
当然也不能说徐庶现在已经是无所不知,以他目前的眼界,和李琛相比还是相差很远,但是在同龄人之中,徐庶的表现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起码在应变能力方面,徐庶的表现不弱于他手下的几个谋臣。
于是李琛大笑了一番之后,当场兑现诺言,将腰间的宝刀赠给了徐庶,徐庶拿到李琛所赠的宝刀之后,不由得激动的难以自己。
这些年来,他日思夜想的就是能拿到李琛的这柄宝刀,来证明他自己,李琛当年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李琛当年的教诲,徐庶不知道自己现如今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