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叶凌月巫重

第3051章 神界的结婚证

叶凌月巫重 神医弃女:鬼帝的驭兽狂妃 10105 Aug 6, 2021 8:28:50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口才的魅力》章节阅读:

    当我在纽约旋转俱乐部时,曾出席了一次宴会。其间,一位杰出的政府官员要给我们作一次重要的演讲。由于他身居显位,大家自然对他赋予了很高的希望。于是,我们期盼着能够听到他的演说。在此之前,他已经许下诺言,要把自己的一些日常活动介绍给我们,而这些也正是纽约商界人士的兴趣所在。
    虽然对于讲演的主题,他早已了然于胸,但是他并没有为演讲进行一番合理的规划;也没有认真地选择自己积累的材料。于是,他仅凭着初生牛犊之勇,随意而盲目地开始了演讲。他并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只能信马由缰。
    他的大脑就像一个大杂烩,毋容置疑,他为我们提供的精神之餐也是如此。这如同吃饭时,先上了道冰激凌,紧接着就是一盆羹汤,随后,却又端上了鱼和干果。而且,更厉害的是,中间还有汤、冰激凌、红鲱鱼之类掺杂在一起的食物。在此之前我还真没有遇见过这样令人迷惑的演讲者。
    他原本想做一场即兴演讲,但没想到自己竟然无力完成。后来只好从口袋里掏出一卷儿笔记,然后坦诚地告诉他的听众,这是他的秘书为他整理的———在场的听众对此并不怀疑。显然,这些笔记就像平板车里的碎铁块一样,杂乱无章。这位政府官员开始在这些笔记中乱翻起来,抓紧一切时间梳理着它们之间的联系,他的样子就好像荒郊野外的迷路者,急切地想寻觅到一条回家的路。但这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他不断地向在场的人道歉,请求工作人员为他添些茶水。拿着杯子的手开始颤抖,语无伦次、重复再三。最终,他再一次将头埋进那堆稿子里……一分钟、两分钟,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艰难地流逝了,这位政府官员也越来越无助、迷茫、尴尬。他的前额顿时涌出大颗的汗珠,当他用手背擦拭头上的汗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手在颤抖。我们坐在那里,目睹这场演讲的惨败,自然产生一种怜悯之心,当然同时我们也保守煎熬、折磨———这是一种忍受着别人的尴尬的折磨。可这位演讲者仍然坚守在演讲台上,固执地坚持着吞吐地说着他那枯燥的话题。他也在挣扎,常常对着自己的笔记发呆,或者不停地道歉、喝水。全场只有他没有意识到当时的气氛早已陷入到一种灾难性的境地。就在他结束发言落座时,我们这些听众也都深深地吸了口气,备感轻松。
    在我所经历的演讲中,我想这次演讲中的听众是最不幸的,演讲者也是最差劲的。他的发言就像卢梭形容情书时所表述的:不知该从何说起,也不知所言何物。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所感受到的正是阿尔伯特·斯宾萨曾说过的那句话:“当一个人的知识处于无序的状态时,其知识越多,思想也就越迷惘。”
    聪明的人会“谋定而后动”,但前面提到的这个演讲者则在连最基本的提纲都不具备的情形下,就鲁莽行事,不失败才怪!
    有时演讲就像有目标的航海,一定要按计划行驶。对于一个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又怎么会到达终点呢?
    拿破仑曾说过:“战争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战争过程中,如果没有战前的精确计算和思考,那么就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我真希望将拿破仑的这番话用火红的字体喷写出来,然后放置在公共演讲学员常常经过的门廊口处。
    可以说这是战争的真谛,同样,也属于演讲的真谛。但演讲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了呢?或者他们早已意识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按这个要求去做呢?很遗憾,几乎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大多数演讲也仅仅是略加计划和整理罢了。
    那么,应该如何最好且有效地将你的思想整理好呢?我们都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研究这些思想前,并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方法。对于任何一位演讲者来说,这都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但它却是需要不断给出新的回答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具体事例相结合,简洁地说出什么是有效的整理。
    向最优秀的演讲致敬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篇演讲辞,它是许多年前,在不动产委员会全国协会上所作的。这一演讲与当时其他城市的二十七个参赛演讲相比,可以说是独占鳌头———若把它放在今天的众多演讲中,也一定会脱颖而出的!因为这篇演讲构思精巧,所举的事例鲜明、充实,内容更是生动、有趣,而演讲者也饱含激情,气势如虹。因此,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和研究。亲爱的主席先生、朋友们:
    追溯到一百四十四年前,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我的故乡费城诞生了。毫无疑问,这座具有如此重大历史意义的城市拥有了最强的美国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费城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而且它还成为世界上最美、最大的城市之一。
    费城约有二百万人口,面积相当于将密尔沃基、波士顿、巴黎和柏林四个城市加在一起那么大。就在这片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开辟了八千英亩土地建设了美丽的公园、广场和林阴大道。从此我们有了消遣、娱乐的最佳去处。而这些,都是属于我们每一位神圣的美国公民。
    亲爱的朋友们,我的故乡费城不仅是一个清洁、美丽的大城市,而且它还以“巨型世界车间”的美名被世人知晓。它之所以会有“世界车间”这种雅号,是因为我们有四十余万工人和九千二百家工厂,在那里,它们每十分钟就能够生产出价值十万美元的商品。而且,根据威统计表,费城的羊毛制品、羽制品、编织品、纺织品、毡帽、五金器皿、精密仪器、蓄电池、钢制船舶以及其他许多商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一辆铁轨机车仅在两个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全国一半以上的人乘坐的有轨电车都是费城制造的;我们能够在一分钟内制造出一千只雪茄烟。去年,费城的一百一十五个袜子工厂为全国每个人生产了两双袜子;而我们生产的地毯和毛毯要比英格兰和爱尔兰所生产的面积总和多得多。其实,我们去年的工商业交易量数目就十分惊人,银行的票据交换额也因此达到了三百七十亿美元,这笔钱若用来支付全国的自由债券都绰绰有余。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不仅以自己杰出的工业成就而自豪,我们还以费城是全国最大的医学、艺术、教育中心而深感自豪。更令我们值得夸耀的是在世界任何城市中,费城的家庭数目是首屈一指的。这里共有三十九万七千个独立的家庭,如果将他们间隔二十五英尺排成一行的话,那么其庞大的队伍可以经过堪萨斯城的会议大厅直至多佛,总长约一千八百八十一英里。
    事实上,费城并不是欧洲无政府状态的沃土,我们的家园、教育机构和巨大的工业都蕴含着真正的美国精神,而且这种精神也是发源于我们这座城市的,它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最珍贵遗产。费城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城、美国自由的发祥地。第一面美国国旗就是在这里升起的;第一届国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这里还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地方;美国人最珍爱的遗物———自由之钟也在这里。它唤醒了美国民众,使我们坚信,我们神圣的使命并不是崇尚那金黄色的牛崽,而是要播撒美国精神,燃烧自由之火;让我们满载着上帝的旨意,让华盛顿、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的政府成为人类的灯塔。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演讲,看它是怎样构思的,是如何达到完美效果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演讲辞首尾呼应,这是演讲辞一个十分珍贵的优点———而它的珍贵之处可能超出你的想象。一开头就直奔主题,丝毫没有偏离中心,或者浪费时间。
    而它的内容却又是新颖、极富个性的。演讲者从讲述自己的家乡入手,从而说出费城是整个美国的诞生地,这也就决定了演讲者与众不同之处。
    当然,很对演讲者都会说费城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但他们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具体的事例和新意。这种空洞的说教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位演讲者却对此深有感触,所以为使听众感官形象化,他将费城的大小描述成“等于密尔沃基、波士顿、巴黎和柏林四个城市加在一起那么大”,这样一来,费城的大小也就变得确定、具体且形象化。可以说,这种表述是妙趣横生的,不仅使听众对这个“大”感到惊讶,而且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说法自然比通篇列举一些枯燥的数字要有说服力。
    接着,演讲者宣称费城是以“巨型世界车间”闻名于世,听上去有些夸大其辞,似乎是在为自己的家乡做宣传,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如果他就此不再加以证明,那么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演讲者并没有跳过这一话题,而是详细地列举了费城领先世界的诸种产品:羊毛制品、羽制品、编织品、纺织品、五金器皿、精密仪器、蓄电池、钢制船舶等。
    此刻,你还认为这个“世界车间”只是一个宣传语吗?
    费城“一辆铁轨机车仅在两个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全国一半以上的人乘坐的有轨电车都是费城制造的。”读到这里,我们不禁地陷入一种思索中:对此,我之前并不了解,也许,我昨天到城里时乘坐的那辆有轨电车就是这里生产的呢,明天我要留意一下,看看我们是从哪里买的这些电车。
    “一分钟内制造出一千只雪茄烟。”
    这更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也许我最钟爱的雪茄烟就是这里生产的,另外还有我穿的袜子……
    那么接下来,演讲者又说了什么?他是否对费城的面积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并不是。每当提到这一点,他都力求透彻阐述,避免反复。这也正是这位演讲先生心存谢意的地方。不然,假如演讲者语无伦次、逻辑混乱,就像黄昏时飞行的蝙蝠,那么所有的听众都会被他说的头昏脑胀、迷惑不解。然而,事实上,很多演讲者就是如此,他们并没有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种层次分明的方法陈述观点,而是像足球场上的队长那样,随机叫号———“27、34、19、2……”。更严重的是,有些演讲零乱、重复,就像这种无规则数字———“27、34、27、19、2、34、19”。
    而这位演讲者就像他所说铁轨机车,一只沿着笔直的路线向前行驶,没有停顿、掉头、转向。
    但是,在这个演讲中,也存在着一处最薄弱的环节:演讲者宣称,费城是“全国最大的医学、艺术和教育中心之一。”然后他并没有对此进行说明,而且立刻跳到了其他内容上———仅仅用了十六个字来使这一表述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剩下的文字相比,这十六个字自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因为人们的大脑不会像钢制履带那样,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鲜明的印迹。由于他运用了较少的时间,并且表述也有些笼统、含糊,似乎都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记,也就谈不上给听众留下影响了!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正确的呢?他应该知道对此处的论证就要向“费城是一个世界车间”那样,采用与其类似的方法,加以说明,但他更知道,他只剩下五分钟了,要么在这里点结束,要么忽略别处,他没有别的选择。
    “费城的家庭数目是首屈一指的。”对此,他是如何使人们印象深刻并信服的呢?首先,他列举了这一数字:三十九万七千;然后,他又使这个数字形象化:“如果将他们间隔二十五英尺排成一行的话,那么其庞大的队伍可以经过堪萨斯城的会议大厅直至多佛,总长约一千八百八十一英里。”
    或许,在他还没有将这个句子讲完,在座的听众就已经忘记刚才的那个数字了,但是,他们却可以跟随着演讲者的思路,将这一数字形象化。
    对于这篇演讲的客观事实材料就分析到这里。但我们知道,一个演讲仅仅靠事实材料,是不会营造出雄辩的气势的。所以,这位演讲者始终酝酿着将它推向**,以此震撼听众的心灵,激发出他们的感情。因此,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演讲者加入了感性材料。他赞扬费城是“美国自由的发祥地”。
    自由,这是一个多么富有魔力的词,它使人充满了激情,也正是由于这种激情,数百万人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只是从本身说这个词,那自然不会错,但如果将它与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宣言、珍爱、神圣结合在一起,那就会好过上万倍,更能激起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第一面美国国旗就是在这里升起的;第一届国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这里还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地方……自由之钟……神圣使命……播撒美国精神……燃烧自由之火;让我们满载着上帝的旨意,让华盛顿、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的政府成为人类的灯塔。”
    我们知道,尽管这篇演讲从其构成角度分析存在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如果我们用一种平静的语态和举止,不带激情和活力地去表述,那么它将成为一场令人十分失望的演讲或者是毫无意义的演讲。这位演讲者在讲演时,他那种激情和忠诚,就像在讲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样。由此,演讲荣膺第一也是不足为奇的。
    设计演讲
    就像我前面说过的,对于演讲最佳的整理方法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一种设计或方案或格式能够使用于所有的或大部分的演讲。但下面这些演讲设计在某些场合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去世不久的著名《钻石天地》的作者罗塞尔·肯沃尔博士说过,他曾经以下面这个提纲为基础,作了许多成功的演讲:
    1.叙述事实;
    2.论证事实;
    3.呼吁行动。
    大多数演讲者发现,下面这个设计也颇有帮助:
    1.列举问题;
    2.解决问题;
    3.呼吁合作。
    有时还可以换成另一种表述:
    1.出现了需要解决的情况;
    2.我们应该采取某些措施应对这种情况;
    3.你为此行动的理由。
    下面是一个演讲的简洁设计提纲:
    1.获得有兴趣者的关注;
    2.赢得人们的信任;
    3.叙述事实,教导人们关注你提仪的价值;
    4.号召人们为达到你的目的而行动。
    著名人士如何构造演讲
    《公共演讲的艺术》是前参议员阿尔伯特·比沃瑞兹创作的一本短小却实用的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里,这位著名的政治运动家写道:
    演讲者必须以演讲主题主人的身份出现在听众面前,这就意味着他要对一切演讲的事实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消化———不仅要收集这一方面的材料,还包括主题的另一方面材料,甚至是各个方面的材料。同时还要确保这些材料都具有真实性,而不是一些禁不起推敲的假设。
    所以,演讲者应该对每一份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核实。这是一项辛劳的研究,但最终得到的却远远超出那个仅仅知道“这是什么?”的范围———难道你就不梦想着给你的同胞解释答惑、提出建议吗?难道你不想成为一名权威专家吗?那么就努力争取吧!
    当你将某一问题的事实收集整理后,你就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将几个事实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你的演讲必然会充满创造性和个性魅力———这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忽视的。此时,演讲会变成你的化身。然后,你只要清楚、符合逻辑地将你的思想写出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对于事实材料,最好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得出更清楚确定的结论。
    当问到伍德·威尔逊有关于演讲构造的方法时,他回答道:
    第一步,我会列出所要谈的话题,然后在头脑中,按照它们的自然关系将它们组织起来———这也就是我演讲的骨架;接下来,我会用速写的方法将我的演讲内容写出来。当然我早已经习惯了速写,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后,我对演讲词进行修订,更换修辞、纠正句子、不断加进材料,最后一步就是把它打印出来。
    在演讲前的准备工作中,西奥多·罗斯福有其独特的罗斯福式方法:首先,他会不断地回味、评估、确认自己收集的所有事实,从而得出一些准确无误的结论。接着,他会在自己面前放一摞笔记,然后开始口述自己的演讲稿。他口述时的语速很快,这样是为了保持流利、自然和生活的本色。随后,他也会将演讲稿打印出来,然后对之进行修订———常常用铅笔在上面添加或删减一些东西。然后,重新口述一遍演讲稿。“没有艰苦的劳动、缜密的判断、细心的设计以及长时间的准备工作,我必然一事无成。”他总结道。
    他常常面对一些评论家朗诵自己的讲稿,但他从不和他们争论,因为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演讲上,并且矢志不渝。当然他殷切地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忠告———这些忠告不是关于表达什么,而是要如何表达。一遍一遍地,罗斯福浏览着打印文稿,不断地加工、润色,最终,成为报刊纷纷印刷的演讲稿。当然,他不可能对整篇演讲稿完全成诵,所以他的即席演讲,难免与印刷出版的那份讲稿有些出入。但正是由于亲手书写和反复修改的出色准备工作,使他充分认识到演讲材料及其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使其明察秋毫。所以他的演讲才会如此流利、确信、优雅,而这一点却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获得的。
    记得奥利弗·劳兹先生曾对我说,口述自己的演讲稿是一项极好的训练和准备方法。因为在你口述时,你要保持语速,做到言之有物,就像在公众面前演讲一样。
    许多演讲学员在面对录音机口述演讲稿后,都会回过头来听听自己的讲演,顿时有所启迪。的确,你还会因为发现自己的缺陷而恍然大悟。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讲练习方法。
    当你将心中的所感写出来后,它便会激发你去思考,然后将它们刻在你的脑海中,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你内心的疑惑,使你的口述水平不断提高。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讲述了他是怎样提高口述水平,如何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怎样自学、整理思想。这本传记堪称为文学经典之作,而且,它还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范本。每一位准演讲家和作家都会从中获得一些帮助。下面这段文字就节选于这本传记: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发现了《旁观者》的第三集,而我却没有找到其他几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反复阅读,从中享受到了巨大的乐趣。这本书写得真是精彩极了,我甚至很想摹写它。由于这种冲动,我拿起了纸、笔,几天后,我便将书中的感情线索全部整理出来了。然后,我将这本书放在一边,凭借着我所整理的感情线索,用最贴切的词语将文章重新补充了起来,连缀成篇。后来,我将自己的稿子与原版《旁观者》相对照,发现了很多错误,把它们逐一改正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鲜的词语。而且在对它们进行思考和使用时,我又获得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果我能够坚持写诗,我想我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具备这种能力。因为,诗歌对句子的长短以及韵律、节奏的要求会使我学到并掌握各种词汇。从此,我常常摹写一些故事小说,有时,我还会深深地陷进众多感情线索的纠缠之中,然后要花费几周的时间才能理清线索、补充句子使之连贯成文。很快,我就学会了整理思想的方法。通过比较摹写的文章与原作品,我发现了更多的缺陷并对它们加以修正。由此,我真的提高了语言的有序性,快乐地沉浸在这种幸运、幸福之中。我还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位不蹩脚的英文作家,完成我的衷心夙愿。
    让你的笔记成为璀璨的钻石
    在前一章中,我建议演讲者做好笔记,将你的所有思想和收集的事例都记在纸片上,然后将它们成为你所需要的“钻石”———按其内在的联系将它们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也将成为你演讲的主要要点。然后,你需将这些部分细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如果采用了正确的准备方法,那么他一定会对所拥有的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
    在走上台发表演讲之前,演讲者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对讲稿的精益求精,即使演讲结束了,演讲者也应该对这份稿子进行再三思考。
    优秀的演讲者在完成演讲后,一般都会有四个不同版本的演讲稿:一个是他自己准备演讲时写的;一个是走上台演讲时用的;一个是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最后一个则是他心中所希望的。
    必要时借助演讲稿
    作为一位出色的即席演讲家,林肯在进入白宫后,除非对自己的讲话进行一番周密的准备,不然他决不会对自己的内阁随便发表演说,即使是一次非正式的讲话,都如此。当然,他必须宣读自己的就职演说。而宪法中的具有历史性质的文件,所运用的措辞用语要求极高的准确性,这是毋容置疑的,而且也不允许即兴演讲。然而当我们回首林肯在伊利诺斯的那段时光时,我们就会发现,他在演讲时从不使用演讲稿。因为林肯认为:讲稿或笔记会令听众感到厌烦。
    对此,或许所有人都同意他的观点:难道在演讲中使用笔记不会让你感到繁琐多余吗?难道笔记会促进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亲密交流吗?难道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虚假的行为吗?不会使听众感觉演讲者是缺乏自信、力量的人吗?
    我要强调一点,在为演讲做准备时,我们离不开笔记———这些笔记或许还是珍贵、大有用处的。因为在你单独练习演讲时,它们可以为你起到参考辅助的作用;在你面对公众演讲时,它们也会使你稳心定神。但是,就像火车里的锤子、锯子、斧子,它们仅仅是紧急备用的工具,只有当火车发生碰撞、损坏或面临灾难时,才会用上它们。
    如果你必须要用笔记,那么你一定要用一张宽格纸,然后用极为醒目的字体简洁地记录你所要说的东西。然后提前到达演讲现场,将笔记藏在桌子上的书籍后面,一旦在演讲中要,你就可以瞥一眼,但一定要掩人耳目。
    虽然我反对使用笔记,但有时,这却是种明智的选择。例如,许多演讲者在开始演讲时由于过度紧张而大脑空白,甚至将自己准备好要演讲的东西完全忘了。这样一来,就会使你离题万里。所以,初次演讲的人,还是带一些精缩的笔记为好。就像初学走路的孩子,会借助家具一样。但这种情形不要维持太久。
    切勿死记硬背
    不要认为将自己的演讲稿一字不漏地记诵下来是好事,有时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还有以失败告终。但往往会有很多人不顾这句忠告,仍然试图背诵自己的讲稿。那么当他们面对听众时,其脑海里所浮现的是什么呢?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感想吗?遗憾地说,答案并非如此。站在演讲台上的他们只是在努力地回忆自己记诵的语句,其思维似乎与人们的正常思维相反,不是向前,却是往后的。这必然使演讲很僵硬,没有生机与活力。因此,我希望有这种想法的演讲者,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些徒劳无功的事情。
    当你出席重要的商业会晤时,你是否还要逐字地默记所要说的话,然后再表述出来呢?当然不能这样。事实上,你会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主旨大意,然后有所表示。那么在会晤期间,你或许会做一些记录、调查,有时会想:“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完成这件事的理由有哪些?”然后,你会将自己的看法发表出来,并论证其合理性。这也就是准备商业会晤发言的方法。那么我们为何不将这种方法应用在演讲的准备之中呢?
    在阿帕马特斯时的格兰特
    当格兰特将军接受命令拟定投降书时,他的统率求助于帕克上将,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些写作材料。后来,格兰特在其《回忆录》里记述道:“在我提笔写这份文件时,我真不知要如何使用措辞,虽然我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但我却不能清楚无误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实际上,格兰特将军根本不需要为措辞踌躇,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信念,而且还有述说并力求清楚的愿望,这必然会使他在无形中以符合自己想法的方式文思泉涌。而这种情形适合每一个人。如果你对此表示极大的怀疑,那么你可以将一个人打倒,然后看看他站起来时是否无话可说。
    大约两千年前,赫瑞斯曾写下了这句话:
    不要为辞藻搜肠刮肚,而要为事实和思想做全身心的投入。这样,每当下笔,都有如神助。
    只要你有所感悟,无论是守着茶壶等待水开,还是在街头漫步,或者是等电梯,你都可以默默地、感情饱满地练习讲演;当你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时,你可以激发出生命的激情,绘声绘色地练习演讲。卡耐·劳克斯·雷特尔说过,一位牧师在多次讲授同一个布道后,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的真谛。那么,你又怎么能奢望在没有练习的情况下就取得讲演的精髓呢?练习的时候,你要想象着面前站着你的观众,这样,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站在听众面前演讲时,就会信心百倍、游刃有余。
    林肯“极为懒惰”
    假如你可以像上面说到的那样坚持锤炼自己,那么,迟早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位著名的、备受瞩目的演讲家。
    劳德·乔治出生于威尔士的一个小镇。在他成为当地演讲协会的一名会员时,他常常漫步在乡村的小径上,然后对着身边的树木和栏杆发表激情的讲演。
    年轻时的林肯,为了听一位著名演讲家布莱肯瑞兹的讲演,经常步行往返三四十英里的路。每次听完演讲,他都热血沸腾,立志将来成为一名演讲家。因此,他常把雇友们召集在田野里,然后自己站在一个土堆上,不是发表演讲,就是给大家讲述传闻轶事。为此,他的那些雇主怨声载道,认为他是当地最懒惰的人,因为,林肯的演讲或故事使其他雇员不再受雇主的摆布。
    当阿斯奎斯加入哈佛演讲联合协会后,真正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后来,他自己组建了一个演讲协会。
    亨利·沃德·比切尔、布克、安特尼特·布莱克威尔和卢西·史东尼等人都是这样。埃利胡·卢特在成名前,也是在纽约二十三大街的一家文学协会上反复练习讲演。
    在研究了著名演讲家的经历后,你会发现,他们拥有走向成功的共同秘密:那就是坚持练习。同时,你还能得出另一个结论:练习得越多,进步就越快。
    假如没有充足的时间联系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是这样,你可以采用宙斯夫·乔里特的方法:在早上上班的路上买一份晨报,然后装作沉浸于其中的样子。事实上,他并不是在看当天的小道消息,而是在思考、设计着自己的讲演。
    查恩西·戴普尤是铁路业的总裁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参议员,整日都忙忙碌碌的。但他几乎每晚都要举行一场讲演。“我不会让讲演干扰到我的事业的,”他说道,“因为每天傍晚时分,就在我离开办公室回家前,它们就已经被准备好了。”
    一天之中,我们自然会有几小时可自由支配,但达尔文丝毫不顾及自己已经不健康的身体,还要将这些时间奉献给他的工作。就是这区区的几小时,使他闻名于世。
    身居在白宫的西奥多·罗斯福常常要在午前安排一系列五分钟的会晤,即使在这种情形下,他的身边从未离开过书———利用会晤的间隙进行研读。
    如果你总是争分夺秒,工作很繁忙,那么你可以阅读一下阿劳德·比耐特的《怎样利用一天中的24小时》。你可以取其数页,把它们装在你的裤兜里,一旦有空暇时间便可以拿出来翻阅。我就是利用了这个方法,仅用了两天就把它读完了。这本书会告诉你怎样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工作之余,你也要学会放松、调节,当然演讲的练习也应如此。你可以与家人做一些即席演讲的小游戏。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