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炼气五千年方羽

第两千零三十五章 一只恶灵

炼气五千年方羽 李道然 2136 Mar 2, 2022 9:23:54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平原农场主王振》章节阅读:

    村里面发生的这些事情,王振并不知道。
    因为此时的他,正在陪着两个舅爷,以及不少村里面辈分比较大的村民喝酒。
    原因非常简单。
    如今王振在附近也算是名人了。
    不但帮朱家庄规划了发展,还与当村支书的二舅爷有亲戚关系。
    这种情况,村民生怕怠慢了他和王家人,那直接是按照最高规格接待。
    鸡鸭鹅鱼羊猪……
    样样齐全。
    红白喜事的师傅出手。
    三桌子菜把舅爷家的院子里面摆放的的满满当当,
    周围小孩环绕,爸爸,哥哥,舅舅不绝于耳。
    清一色的男人。
    每个桌子旁边都放了一箱白酒。
    至于王奶奶他们那些女人,在屋里专门开了一桌。
    这是北方的特色,
    女人不上桌,上桌也是单独桌。
    男人都喝酒,人人都喝白酒。
    一斤正常。
    两斤高手。
    三斤酒桌无敌手。
    吃饭算什么。
    开席二两白酒漱口。
    可以一场酒局下来,几乎都没在站着的。
    敬酒,采煤,行酒令……
    聊天的,听聊天的……
    你一句,我一句,天南地北,奇闻八卦,在酒桌之上应有尽有。
    尤其是作为酒局核心的王振,就更惨了。
    好家伙。
    辈分比他小的,要来敬他。
    一句好事成双,就是两杯。
    非分比他大的,他要去敬。
    同样两杯起步。
    相互一敬。
    那就是四杯。
    一个桌坐十个人,那就是四十杯,差不多就是两瓶酒。
    以一瓶酒一斤来算。
    三桌下来,那就是六斤。
    也幸亏王振是异能者,可以偷偷用水系异能把体内的酒精排出。
    不然的话,换成别人,估计早就送医院了。
    这就是北方的待客之道。
    要么自己醉,要么别人醉,要么大家一起醉。
    王振不想醉。
    于是一场酒局下来,酒桌上面的所有人都喝醉了。
    没办法。
    为了避免那些人会出什么意外,王振只能偷偷在暗地里偷偷用木系异能,给所有人都稍微改善了一下身体,他们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这是第一天。
    几乎都是在吃饭,喝酒之中度过。
    到了第二天,依旧有不少村民跑来邀请王振去做客。
    对此,王振并没有拒绝,和二舅爷拜访了不少村民,给他们讲解了一下有关于农村致富的经验。
    其实非常简单,
    门前有沟种荷花。
    家中有院养鸡鸭。
    院子地大种枣树,
    家有闲人猪羊搭!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的话,村民如果都这样做,肯定会产值过剩。
    可是现在的话,就不用担心了。
    第一,朱家庄走的是半游客路线。
    游客别的不喜欢,就喜欢农村的土鸡土鸭。
    那怕再多,东一个游客买一点,西一个游客买一点,到时候别说剩下了,恐怕还不够卖。
    第二,朱家庄有自己的商铺。
    许多养殖的东西,以及种植的东西,都可以放在商铺当特产去卖。
    因此只要按照王振说的说,根本不用担心赚不到钱。
    就这样,兜兜转转,又是一天。
    到了第三天以后,闲不住的王振,依旧是带着舅爷在朱家庄走走看看,跟着指导一下。
    比如,村旁边的那些人家,可以尝试着盖一些朝着路门面房,卖一些吃的。
    如果有修车手艺的,可以考虑弄一个修车店。
    甚至,朱家庄的麦场,也可以划分一些车位,给来往的车辆停靠。
    消费的免车位费。
    不免费的则可以收取少量的停车费。
    等等一系列上次没有想到的问题,这一次想到以后,王振全部说了出来。
    这让他身后的二舅爷简直高兴的合不拢嘴,那些小本子记了一天又一天。
    “好了,舅爷,在你们村都玩了两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十二月一日。
    这是第三天的日期。
    上午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下午吃完饭以后,王振开始向二舅爷告辞。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生老病死,人情世故,纷纷合合是常事。
    “这就走了?要不我就不过去了?”
    听到王振说走,姥婆有点犹豫的说到。
    老人家老了以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多想。
    姥婆也一样。
    原本待在王家的时候,老是要回来。
    其实虽然有一点是因为想家,可是更多的还是因为害怕在王家待太久,王家人会烦。
    可是她却不知道。
    王家人永远不会烦。
    因为天大地大,孝道最大。
    长辈,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却嫌弃她老了,不中用了,那还是人吗?
    王家人是人。
    以前没钱的时候,养活自己都难,根本谈不上孝敬。
    如今有钱了。
    当然是要把遗憾补回来。
    “姥婆,你就别想了,谁不过去,你都要过去!”
    “妈,那可不行,我还没孝敬你,孝敬够那!”
    “奶奶,你要跟我们一起回去,我家条件好,你可以多活几年,到时候说不定甚至都可以抱到玄孙”
    听到姥婆的话,王家人不干了,纷纷笑着劝说起来。
    “对啊,妈,你还是跟着双勤他们回去吧!”
    “妈,我们在家很好,你还是继续去妹妹家住着,等你想家了再回来!”
    “奶奶,你不用挂念我们,离的这么近,我们去看你,或者你来看我们,其实都非常容易!”
    不止王家人劝说,院子里面的大舅爷,二舅爷他们听到以后,也跟着劝说起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居住的环境好坏,可是关于人活得长久的。
    姥婆以前居住在朱家庄。
    因为住所,以及居住环境和吃食的原因,身体方面一直都算不上特别好,走路都要人扶。
    可是自从来到了罗家湾,那就不一样了。
    住的好,吃的好,睡的好,环境也好。
    再加上王振时不时帮姥婆补充一下生命能量。
    那种精气神,跟以前那是一点也不一样。
    别说扶了。
    走,跑现在都没问题了。
    这种变化,王家人看在眼里,朱家人看在眼里,两村的村民都看到眼里。
    因此,大家都觉得,让姥婆居住在王家,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只有这样,姥婆才可以活的更久。
    只有姥婆活的更久,子孙后代才可以更好的孝敬到她。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