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至尊武魂陈枫洛城东

第五千五百一十六章 我要培养你到圣王境!

至尊武魂陈枫洛城东 洛城东 4372 Aug 6, 2021 1:16:01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章节阅读:

    考验就在眼前。
    苏澈忍不住思索起来,到底要如何解决?
    在他了解的历史中。
    朱元璋因此事格外震怒,一开始官吏们也没太当回事儿,因为大家都这么干,正所谓法不责众,您总不能把我们全部做了吧?
    要是搁其他皇帝呢,可能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但很可惜,他们碰到朱元璋!
    朱元璋是少有的一代雄主,他很清楚他在干什么,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在试图解决明朝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制度困境,也就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
    就空印案而言,明廷需要正式的财政制度,精准的搜集地方数据,如果任由你乱填,层层上报的数据都有问题,那么朝廷对整个国家就失控了。
    空印案后,摄于朱元璋的屠刀,人头滚滚之下,大家伙儿终于老实了。
    但问题是,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去解决有问题的人,这么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治根不治本。
    等到朱元璋死后,空白公文乃又流行了起来,一切努力依旧会付诸东流,为此流下的无数鲜血,也终究是徒劳无功。
    朱元璋的后半生,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效果,却是一件比一件差。
    甚至大多数事情,都是事与愿违。
    无论朱元璋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以及整个历史轨迹,就像是在和他开玩笑一样。
    所以。
    杀,固然能杀个痛快,但无法解决问题。
    苏澈思索良久,最终眼眸微微抬起,“把詹徽、郑士元、韩宜这几个人给咱叫过来。”
    前不久老朱废御史台、设立都察院。
    而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纠劾文武官员,辨别冤枉,监督下属各道。
    这几个人都是都察院的御史,此刻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他们当然责无旁贷。
    不多时,詹徽、郑士元、韩宜三人来到苏澈的面前。
    三人行礼之后,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发话。
    而苏澈也不废话,敲了敲桌子,让太监将这空印账本递给了这几个御史。
    最先递给的是郑士元,一旁的韩宜忍不住侧目去看。
    这二人在老朱的记忆中印象深刻。
    在洪武初期,朱元璋亲自任命了郑士元和韩宜可两个御史,可谓是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多查出来点大案要案,以震慑贪污。
    而这两人也的确查出来了不少关大案。
    比如定远知县朱桓是朱元璋的“皇侄”,在任期间,横征暴敛,贪赃枉法,强抢民女,无恶不作,可是因为和皇帝有亲,所以没有人敢告发他。
    监察御史郑士元向朱元璋检举朱桓的不法,最后证据确凿,要判处死刑。
    但朱桓的父亲曾经救过朱元璋,所以朱元璋想着饶朱桓一命。
    可是郑士元和韩宜可两人据理力争,最后朱元璋还是将皇侄处死。
    后来的功臣朱亮祖,尚书开济,户部侍郎秦升,驸马欧阳伦等人的贪赃枉法,都是被监察御史查出来真凭实据。
    此刻,当这二人看到这空印账本后,不由得瞳孔一缩,脸色瞬间变得格外难看。
    很显然,他们二人知道这是什么……
    空印账本!
    账本上空空如也,可那大印却做不得假,带着非常纯正的官气!
    无论是郑士元,还是韩宜,都很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空印账本。
    各地为了便利,延续了元朝就有的潜规则,所有人都很有默契的偷偷使用,上下联合,一起隐瞒这个消息,一直隐瞒到了现在。
    可谁想到,这账本,竟然出现在了皇帝的手上!
    一旁的詹徽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他瞥了一眼那两人手上的账本,明明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他们的脸色会如此难看?
    很快,当账本来到詹徽的手中,他立刻翻看了起来,这是一本空账本,可上面却印着官印。
    这是……空印!!
    毫无疑问,詹徽脸色也迅速变得格外难看。
    三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怎么不说话了?”
    苏澈的语气很是冷漠。
    “陛下……您这账本从何而来?”郑士元还试图周旋一二,想将这个事儿“解释”清楚。
    “你说呢?”苏澈冷笑一声,直接反问:“这种事情如果朕没有发现的话,是不是就一直如此了?你们就打算用这种法子,欺瞒朕一辈子?”
    “陛下,这是前朝旧习,因为没有明令禁止,正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下面的官员沿用了这种方法,也是情有可原,不过即便如此,这依旧是一个问题,如果陛下要处理的话,还请立下法令,如果再用空印,立刻进行追究……”韩宜连忙说着,他还试图将这个事情的罪责变得不那么严重。
    大部分人认为这并不是什么问题,觉得这是官场的潜规则之一,所以从不在意这些。
    如果真查起来,那牵连的人数那就实在是太多了!
    “这叫什么前朝旧习,这叫前朝旧弊!”苏澈质问道:“这大印直接印上去,损耗就随便损耗,账本就随便填,国家的账本和地方的账本完全对不上,这么严重的大事,难道你们真认为无足轻重?”
    这话一出,三人顿时吓得俯首,连忙说着:“陛下息怒!”
    苏澈继续说着:“息怒?你们说,这事情隐瞒了十几年,你们还打算瞒着朕多久?一直隐瞒下去吗?”
    “这不是欺君罔上,这是什么?”
    “图方便,所以用空印?”
    “难道真就是因为方便?”
    文官的嘴,骗人的鬼。
    借口冠冕堂皇,可做的事情却是龌龊之极。
    真说为了方便,那就是把别人当小孩子糊弄了。
    老朱不信,苏澈更不信。
    不过,他并不打算因此大开杀戒。
    此刻三人趴伏在地,瑟瑟发抖,大气也不敢出,更不敢说话。
    苏澈看着这三人,淡淡说着:“朕知道这里面的龌龊,你们不用解释,也不用辩驳什么。”
    “官字两张口,可仰吞国脂,俯噬民膏,亦可上护国器,下哺黎民。”
    “治理这天下离不开官员,但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就不可替代,那就大错特错了。”
    “朕原本的打算,是将这天下所有负责账本的财政官员全部杀了。”
    “既然你们认为这是前朝旧习,是官场的潜规则,那朕就把你们全给杀了,再换一批干净一些的就是。”
    “只要换一些手脚更干净的,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不就行了?”
    “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一出,杀机尽显。
    伏在地上的三人身体不断的颤抖。
    因为他们意识到,陛下并没有在开玩笑,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真打算这么干!
    此刻,恍惚之间,他们仿佛看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牵连无数,有罪的,无罪的,排着队送上法场,全被砍下了那大好的头颅!
    这是即将发生的一幕?
    特别是郑士元,恍惚之间,仿佛能看到自己被牵连其中,被关进大牢!
    这感觉是如此真实,仿佛是即将会发生的事情。
    三人清楚。
    这是预兆。
    是天子即将会做,并且真的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绝不是他们在白日做梦!
    想到这点,三人不由得头皮发麻,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苏澈看着眼前几人的反应,面无表情。
    三人之所以能看到这些,是因为苏澈让他们看到这些,是真有可能发生的一切,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后果是何等的恐怖!
    不过。
    那是朱元璋的做法,虽然杀了个爽,可苏澈不会那么做。
    苏澈缓缓说道:“朕虽然会这么做,但朕不准备这么做。”
    这话一出,就像是溺水者终于浮出水面、死刑犯在最后时刻被释放,詹徽、郑士元、韩宜三人浑身一震,终于能呼吸了,他们异口同声的喊着:“陛下英明!陛下圣明!!”
    苏澈并不理会他们的称赞,继续说着:
    “你们说得也算有些道理,这种事情并非明令禁止,但你们也说错了,有些事情,并不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
    “为官者,不应该游离在这种非法边缘,这不是官员应该做的!”
    “既然没有这条法令,那从今天开始,就有这条法令了。”
    “从此以后,账本不准任何涂改,更不准先印后写。”
    “伪造账本,空印账册,斩立决!杀无赦!!”
    这话一出,三人不敢反驳,连忙称是。
    他们很清楚,如果这时候还敢反驳的话,那这事儿真就结束不了。
    不过,也有头铁的,比如郑士元,他咬着牙,还是问道:
    “那陛下……运输途中,灵米损耗,又该如何是好呢?”
    这是问题的本质。
    如果这无法解决的话,那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并不是一书禁令,此后就相安无事了,途中损耗,是难免的事情,如果这不给解决了,那问题还是存在。
    这话一出,其他两人下意识看了一眼郑士元,这眼神很无奈,陛下都已经打算就此揭过了,你为什么还要追着不放???
    现在这事情只要拖过去就行了!
    这个事情,以后再解决也可以啊。
    现在最好别谈了!
    但这郑士元显然是个死心眼!
    二人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陛下,发现陛下似乎并没有生气。
    这个问题,其实郑士元不说,苏澈也打算好好说一说,如果问题不解决的话,那问题还是存在。
    苏澈缓缓说着:“此后一切灵米税收,实行一条鞭法。”
    “一切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宝钞!”
    这话一出,詹徽、郑士元、韩宜三人惊愕的抬起头,这话轻飘飘的一句,却是重若千钧!
    税务改革!
    而且合并征收的并非是灵石、灵银、灵金,而是朝廷刊印的宝钞!
    这又是什么意思??
    按照以往的惯例,朱元璋疯狂刊印宝钞,拿这玩意当钱来花,但别人如果拿宝钞抵账的话,他就是一百万个不乐意了。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也正是这种行为,让宝钞渐渐失去了信用度和流通的根本。
    在苏澈看来,这当真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了,宝钞这么好用的玩意,可以疯狂放水,为什么不用呢?
    所以,苏澈直接做出决定,围绕宝钞来建立全新的货币体系。
    这天下间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有了钱,什么事情都会好做很多。
    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在很多人看来,天下都是皇帝的,那皇帝一定是全天下最有钱,最不缺钱的人。
    但事实上,皇帝的确很有钱,可如果说皇帝不缺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反,皇帝是天底下最缺钱的人。
    为了解决财政危急,自古以来,各种手段都有。
    比如皇帝带头节俭开销。
    再比如制造直百五铢,大钱当千,乃至于宝钞。
    都是用收割韭菜的方式,来换取朝廷的收入。
    此刻苏澈要进行税务改革,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合而为一,全部征收宝钞,这么做非常大胆,稍有不慎就会将经济弄崩溃。
    但,风险与收益永远是并存的。
    一旦完成,大明的财务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缓解,很多事情都能去做了。
    所以与其坐以待毙,苏澈选择去冒险!
    只要这条政策一出,宝钞的价值将会直线上升。
    而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只要将宝钞彻底代替灵石、灵金那些常用货币。
    那宝钞将会和那些东西没有任何区别!
    这,则是苏澈的第一步棋!
    一条鞭法,金融改革!
    前者改革现有一切税收。
    而后者直接对货币体系进行了变动。
    这是两个重磅炸弹!
    此前。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税收制度是承袭唐宋。
    这一套税收制度主要是以黄册和鱼鳞图册为主。
    一开始并没有什么问题。
    朝廷一边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平民百姓开垦荒地和屯田,一边减轻徭役和赋税的征收,并且配合一定的工商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使得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稳定下来,一切蒸蒸日上。
    但问题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士绅阶层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赋税和徭役,从而使得一般的平民百姓税收负担越来越重。
    而一些官僚士大夫他们既不用向国家纳税也不用承担徭役,所以使得税收越来越不均匀。
    此刻苏澈实行一条鞭法,这来源于张居正的改革,而苏澈对此又做出了变化,加入了货币改革!
    他要将这两条政策,定为国策!
    而且还是那种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国之政策!
    此刻苏澈这话说完。
    天空之上,异象突生!
    雷龙涌动,咆哮声此起彼伏,风雨飘摇,天地变色。
    风雨之中,太阳却依旧在天空中之上,更有白虹贯日之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