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小说 此生应无恨

第70章玉虚昆仑拜天尊

此生应无恨 隔夜的蛋挞 2165 Aug 6, 2021 11:07:26 AM

    杨戬曾在昆仑随玉鼎真人学艺近三年,却只是宅于深谷,埋头苦练武艺和神通法术,今日还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麒麟崖下,抬头向山上望去,只见得: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时闻仙鹤唳,每见瑞鸾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瑞鸾翔处,毛辉五色彩云光。白鹿玄猿时隐现,青狮白象任行藏……【1】
    杨戬暗赞一声:不愧是玉虚宫所在之地,果然是仙家圣境。本着礼多人不怪的原则,杨婵对着这座势不可攀的麒麟崖诚心诚意地微微一礼,便踏上了一条盘山而上的玉石阶梯。
    踏上的条仙气十足的“天梯”,杨戬仅仅跨出了一步,却猛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站在了一处极为开阔的广场前,不远处便是一座座林立的仙家殿宇。
    回头往来路看去,是延伸到云层下面的玉石阶梯,杨戬心中微微一惊,叹道:这便是天尊的手段吗?自己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
    “来者可是杨戬师弟?”
    一个身穿白衣、头上扎着道髻,看上去如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道童笑着朝杨戬跑了过来。
    “正是杨戬,未请教仙童如何称呼?”
    杨戬其实已经心有猜测,这个白衣童子曾在自己欲要降服三首蛟时,好心提醒过自己。
    白衣童子笑道:“杨戬师弟,不用这么客气,家师南极仙翁,你直接叫我白鹤或者师兄,都行……”
    白鹤童子与杨戬互相见礼一番,便算是认识了。
    “白鹤师兄,我身上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杨戬敏锐的注意到,从刚刚开始,白鹤童子看着他的眼神就有些古怪。
    “噢,没什么……”白鹤童子摆手尬笑道,同时眼神再次扫了一眼杨戬脚上穿的那双鹤羽踏云靴。
    “对了,师弟,你可是曾经遇到过云中子师叔?”白鹤童子状若不经意地问道。
    “云中子师叔?”杨戬何等聪慧,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穿着这双云中子出品的鹤羽踏云靴,光听这名字,杨戬就知道这双鞋的主材料是什么了。
    “不错,小弟确实曾经遇到过云中子师叔,有幸得了师叔的青睐,送予了小弟几样宝物……”杨戬微笑道。
    “原来如此……”白鹤童子下意识地挠了挠自己的胳膊。
    “玉鼎师叔已经闭关了,掌教老爷知道师弟要来,便命我来此迎接师弟,请师弟这就随我去面见老爷吧,别让老爷久等了!”
    “好,劳烦师兄为杨戬引路!”杨戬抱拳谢道。
    师祖元始天尊召见,二人也不敢怠慢,由白鹤童子领着杨戬,二人一前一后地来到了玉虚广场后面的一座主殿外。
    “师弟稍等,我先进去通禀老爷一声……”
    白鹤童子对杨戬施了一礼,让杨戬在殿外稍候,便转身进殿通禀。
    在白鹤童子离去这会儿,杨戬规规矩矩的站在原地等待,没有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左右观瞧。
    自从踏上昆仑山的那一刻起,杨戬就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师祖元始天尊看在眼中,当然不能在这最后一刻掉链子了。
    “师弟,师祖请你进去!”
    正在杨戬抑制自己的心猿之时,便听到了白鹤童子的声音响在耳边。
    “徒孙杨戬,参见师祖。”
    杨戬在白鹤童子的引领下进入殿宇,只见殿中的云床之上,侧卧着一位满头白发、面带圣光的中年道者,当即行礼参拜。
    “起来吧——来吧——吧——”
    自带环绕立体音特效的威严声音在耳畔响起,听得杨戬头皮略微发麻,好在只有这第一句话的特效比较强,之后……
    杨戬就已经适应了。
    “吾虽喜欢知礼有节的弟子,但凡事有度,太过多礼,反而显得过于生分,没了人情味儿——人情味——情味——味儿——儿——”(最后一次,下面就不这么明显的水字数啦)
    元始天尊就这么侧躺在云床之上,以右手拄着头,虽然脸上带着圣光,但是明显可以让人感受到,祂此时是笑着说话的。
    “徒孙谨遵法……”
    杨戬下意识地回答到一半,才理解到了自家师祖话中的意思,转而回道:“徒孙知道了。”
    “嗯,悟性不错……白鹤童儿,持此符箓,且将麒麟崖下那块金刚石为你‘杨戬师兄’取来……”
    元始天尊左手微微一抬,一张金色的符箓便出现在了白鹤童子面前。
    白鹤童子恭敬的双手接过符箓,转动着一双滴溜溜的小眼睛,幽怨的看了一眼杨戬:我这师兄刚做半天,就变成师弟了……
    杨戬看着此时鼓着腮帮子,极为可爱的白鹤童子,有些忍耐不住地想来个摸头杀——之前还困于白鹤童子是自己师兄的身份,没想到,此时自己居然被师祖亲口“任命”为白鹤童子的师兄。
    而白鹤童子作为昆仑山玉虚宫中,从小被摸头摸大的师门之宠,看着蠢蠢欲动的杨戬,警惕的拉开距离,对元始天尊一揖:“徒孙这便去为杨戬‘师兄’将宝石取来!”
    说完,白鹤童子便转身出了大殿。
    “杨戬,你母亲瑶姬,如今灾愆未满,如若单单倚仗神兵,强行劈开桃山,对于你母亲和三界众生,恐怕都是祸非福啊!”
    “徒孙深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
    杨戬仔细揣摩自家师祖话中的意思,似乎并没有完全否定自己现在救母的计划,只是“单单”二字,便可知道师祖的态度。
    因此,杨戬先扯了一段谋论,表明自己并非莽夫,不会一时冲动就去和天庭死磕——顶着天庭的炮火,强劈桃山。
    “此次救母,神兵与术法皆不足恃,徒孙自当以谋为先,谋定而后动……没有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徒孙不会拿母亲与天下苍生的安危去冒险,还请师祖放心。”
    “如此甚好,不要辜负本尊对你的期望……”
    …………分割线…………
    【1】摘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姜子牙一上昆仑山”。
    【2】摘自[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最近有点卡文,作者在这里说一声抱歉,还请书友们见谅。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