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小说 此生应无恨

第242章寸草心与三春晖

此生应无恨 隔夜的蛋挞 2021 Aug 6, 2021 11:07:26 AM

  “父母?”黄天化疑惑地看着自家师父。
  自他记事起便与师父生活在山上,师父待他极好,在他的心中青峰山就是自己的家,师父就是自己的父亲。
  “天化啊……”清虚道德真君站起身来走到黄天化面前,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握住对方的胳膊,慈爱地打量了一番自己的爱徒。
  在他心中,又何尝不是将这位爱徒视作了儿子……
  他还记得,天化刚被他拐……咳咳,带上山时,才仅仅只有三岁,正是一个人类幼崽成长过程找那个最为麻烦的时期。
  三岁的黄天化本来已经断奶许久了,但由于清虚道德真君没有过带孩子的经验,根本不知道要给小天化吃什么,喝什么。
  就在他抱着饿的哇哇大哭的小天化满山乱转悠之时,正好看见了一头正在哺育幼崽的雌性食铁兽……
  清虚道德真君灵机一动,将小天化与那只刚出世没多久的小食铁兽放到了一起,用食铁兽的奶解决了小天化上山的第一次危机。
  就这样,小天化一直以山中的百兽奶为食,长到八岁才彻底断奶,改以谷物、灵果和肉类为主食。
  不过兽奶的味道始终萦绕在黄天化的脑海之中,所以他有时候也会趁师父闭关或者不在时,偷偷回忆一番儿时的美味。
  清虚道德真君回想起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地将这个徒弟拉扯大,不禁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那个曾经被他抱在怀中嘤嘤啼哭的孩童,如今已是比他还高上一头的壮汉……
  “师父……”被自家师父如此慈爱的目光包围,黄天化有些小慌地唤了他一声。
  “啊~”清虚道德真君这才从往日记忆里回过神来,恢复了平时的心境,坐回自己的座位才对徒弟道:
  “天化,你本是大商武成王黄飞虎的长子!
  当年为师途经朝歌,被你头上冲霄杀气阻住了云路……”
  “待为师按下云头查看,却发现仅是一个三岁童子!
  为师心中惊异,为你掐算了一番之后,方知你我还有此师徒之缘,故而将你带入山中、教你修炼……”
  清虚道德真君斟酌着自己的用词,在维护住自己师尊形象的前提下,尽量不对爱徒说谎。
  “而今你父亲于潼关受难,合该你这个长子出面搭救,也好父子重逢!”
  说着,他便自袖中取出了那柄之前还在杨戬面前显摆过的“莫邪宝剑”,亲手用一根布带将之绑在黄天化的背上。
  黄天化颇为欣喜地摸了摸从他右肩露头的剑柄,感受着剑中那浩瀚的力量,正要谢过师父。
  清虚道德真君却没给他出口的机会,又将一造型奇巧的花篮递了过来,并叮嘱道:
  “此花篮转破左道邪道各种阴损暗器,那潼关总兵陈桐不过倚仗左道之宝火龙标,你以此揽收他法宝易如反掌!”
  “是,师父!”黄天化双手接过花篮,按照师父教与的咒语法印,将花篮缩小后挂在腰间。
  “等等……”
  黄天化拜别师父,正欲下山救父,身后又传来师父的声音。
  他回头看去,只见自家师父面色纠结着什么,不过很快便又掏出了一根金色、有螺纹的钻头一般的东西。
  “师父,此宝您还是留着自己护身吧!”他与师父情同父子,自然知道这件宝物的来历。
  “哈哈哈!”清虚道德真君笑道:“护身,为师有一件混元幡就足够了,这攒心钉在你面对强敌之时,却有大用!”
  见师父执意如此,黄天化鼻头有些微酸:“谢师父!”
  “等等,天化……”
  黄天化还没走出两步,就又被自家师父喊住。
  “莫邪宝剑虽然举世无双,但终究是短兵器,你身强力壮,若要倚之纵横沙场,未免有些不足……”
  这么说着,他又变戏法似的掏出了两个西瓜大的“八棱亮银锤”交到徒弟手中,说道:
  “你天生神力,这一对八棱亮银锤你只需随意挥舞便有莫大的杀伤力,极其适合你在战场上与敌搏杀!”
  黄天化也不再推拒,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收下这些,师父恐怕会一直担心自己在山下的安全。
  “一,二,三!”黄天化心中默数着数。
  “等等……”
  师父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黄天化脸上充满职业微笑地转身回头,无比僵硬地问道:“师父还有什么叮嘱么?”
  “你……你如此下山,脚程却是太慢!”清虚道德真君拉着徒弟的手走出紫阳洞,伸手招来正在不远处趴伏着的玉麒麟。
  “这玉麒麟跟随为师多年,脚力极快,无论是追击残敌还是突围脱身,都是上上之选!”
  他轻轻抚摸着玉麒麟身上玉石雕琢一般的鳞片,一边对徒弟说出了心声: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界之中能人辈出,即便是为师在外行走之时也是如履薄冰……”
  “你切忌逞强好胜、草率轻敌,若是遇到不可匹敌的对手,莫要多想,跑就是了!”
  “知道啦,知道啦!”黄天化已经变成了一个点头工具人。
  “对了,此去你应会碰上你师兄杨戬,他是你玉鼎师伯门下,有勇有谋,你遇事多多听从他的建议!”
  “杨戬师兄?好的,弟子知道了!”
  黄天化抬头看见自家师父还在琢磨着自己缺什么,趁这一会儿的功夫,连忙爬上了玉麒麟,稍微一催,玉麒麟便驮着他化作了清风一杨消失在了师父面前。
  清虚道德真君就仿佛送儿女远行的父母一般,目光忧虑地看着徒弟远去的身影,生怕他在别人手下吃了亏、受了欺负……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