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典架空 拜见君子

第007章 圣道天下

拜见君子 连山易子 2608 Sep 25, 2021 11:52:14 PM
    眨眼间,又数天过去。
    封青岩并不知道,自己不仅被人找回心理平衡,还被人嘲笑和蔑视了。经过十余天的学习,他可以和人简单交流了,对于他来说,凡事只要开了头,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了。
    他语言进步神速,一日千里。
    还有,从日常观察和交流的点滴信息中,他终于窥视到世界的一角,这和他之前猜测的“圣道天下”差不多。
    圣道天下,百家争鸣。
    但是,这并不是他脑海中变得模糊的百家,而是掌控翻天覆地恐怖力量的百家,其中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广。
    至于恐怖到什么地步,凡夫俗子哪里知道。
    所以封青岩也无法判断。
    不过,圣道法则可以压制神位,说明圣人是顶尖的存在,要不然如何压制神位?
    接下来,他要考虑自己的路了。
    诸子百家,修哪一家的学说?或者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虽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是杂家的特点,但杂家却以道家思想为主,对于诸子百家的兼收并蓄,又显得过于庞杂了。
    而且,杂家是道家的前身。
    不过,他所指的杂家,是指全才。
    因为以他现在的认知来看,不管是儒、墨、法、名、阴阳等百家学说,都是有缺陷的……
    封青岩摇了摇头,发现有些想多了。
    这些认知都是他前世残留的记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前世世界的文人,只是一个普通人,但这个世界的文人却不是。
    况且,他现在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草堂。
    这段时间来,他不时看到有华贵马车出现在城中,出现在北葬道,出现在草堂附近。
    这些马车,自然是冲草堂而来。
    封青岩如往常般,早上来到草堂认真听课,但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在草堂的四周随意逛着。
    下午请来数位匠人,在距离草堂远处的山涧伐木造屋。
    仅三天,木屋就造好,虽十分简陋,却有厅、室、房、厨四间。当他再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后,卖药钱就所剩无几。
    他不得不再入葬山采药。
    其实,他木屋所在的山涧,也属于葬山所在。
    山魂见到封青岩十分高兴,一直跟着不肯离开,不时指出草药所在之处……
    ……
    “先生,冬官的楼船来了。”
    守门老人来到草堂前,对着正在授课的中年先生说。
    中年先生停下授课,让孩童自己温习就走出草堂,微微仰头看了一下天空。云海中,一艘巨大的楼船破开层层云雾而来,最后在星辰旗的上空停下。
    中年先生一步步踏空而上。
    在楼船顶层的亭子里,一个精神矍铄的白衣老人坐在茶几后品茶,亭外跪坐着数名白衣少年少女。
    此时,白衣老人见到中年先生就招了一下手,笑道:“知守,来,喝茶。”
    “修,拜见大司空。”
    中年先生见到白衣老人微微有些惊讶。
    这时,数名白衣少年少女皆站起行礼,目光灼热看着中年先生,恭敬道:“拜见安院主。”
    中年先生,安姓,名修,字知守,看着少年少女点了点头,就落在甲板朝亭子走去。
    白衣老人示意安修不必客气,还倒了杯茶,说:“书院就建在此?”
    “是。”
    安修走进亭子和老人相对而坐,欠欠身子说:“不想大司空亲来,修有失远迎。”
    “建书院可是大事,老朽岂能不来?”
    白衣老人一笑说,看了看安修忍不住赞道:“以文相之境,登八十一院主之位,天下几人能及?老朽有你这话,足矣。”
    “大司空谬赞了,修不敢当。”安修笑言。
    白衣老人只是摇头笑了笑。
    两人喝了一阵茶,就飞身下楼船落在草堂。
    早在他们喝茶时,就已经有数名冬官之人落在草堂,在草堂四周的山水间勘测起来。
    “知守,你对书院有什么设想?”
    白衣老人一边走一边说,接着眉头微微皱起来,“虽然位置尚可,但……”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安修选择把书院在此,此处的风景实在一般……
    安修微微摇头。
    “我听闻,你前些日子青鸟传书,说葬山有恶鬼披麻哭丧?”白衣老人突然想起就问。
    安修点点头,问:“可是有恶鬼突破了万里长亭?”
    “没有。”
    白衣老人说,“你所见恶鬼,多不多?”
    “数千上万之数。”安修说。
    “奇怪了……”
    这时,白衣老人蹙着眉头,自语:“难道是藏匿着的恶鬼,都来葬山了?”接着,他有些明白过来,看向葬山说:“知守,你把书院建在此,是为了镇守葬山?”
    ……
    山中积雪颇厚。
    封青岩背着一个大竹篓,和山魂在松柏、碑林间穿梭着。
    虽然他的身子羸弱,走上一段路都要休息一阵,但是心情十分不错,不时和山魂说说笑笑。
    他意外发现,山魂竟然能听懂他说话。
    这倒是让他有些惊讶,但山魂诞生了不知多少年,经过长年的日濡月染,能听得懂本地语言并不奇怪。
    “可惜,你还不会说话,要不然可以陪我说说话。”
    封青岩略微遗憾,看着黑影中隐隐出现的人影,问:“你应该快能化形了吧?”
    黑影动了一下,算是回应。
    “不知你有没有名字?要不,我给你起一个?”封青岩笑了笑,见黑影又动一下,说明没有名字。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此时,他脑海突然浮现一篇祭祀山鬼的祭歌,就情不自禁念出来,念完就有些愣住了。
    他沉默一阵,就看着山魂说:“名字叫‘九歌’如何?”
    山魂动了一下就“跪”下。
    “你……很怕我?”
    封青岩说,看着山魂沉吟一下又言,“还是因为,我助你登上山神之位?倒是不必如何,起来吧。”
    他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就是他背后的鬼门。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鬼门能够压制恶鬼,甚至对大凶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山神之位的法则锁链又扎根于鬼门上,导致山魂畏惧他倒不奇怪。
    山魂起来后,似乎十分高兴。
    “你喜欢这个名字?”
    封青岩感受到山魂的喜悦情绪就笑了笑问。
    山魂动了一下。
    “喜欢就好。”
    封青岩说,“走,继续采药。”
    ……
    【注】道家一词的出现,最早见过司马迁的《史记》,始于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在《史记》之前的文献中,从未见过“道家”一词。
    在《史记》后,才逐渐广为人知。
    先秦时期的道家学说,主要分为六派,一般称为黄老学说、老庄学说、杨朱学说、老子学说、宋尹学说等。
    在当时并没有道家学说的说法。
    道家学说是后人所称。
    其中黄老学说最盛,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对诸子产生巨大影响。
    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就以道家思想为主干,且融合各家学说,欲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后来秦始皇选择了法家思想。
    还有,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并不自称为杂家,杂家是后人所称。因杂家著作皆以道家思想为主,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
    封青岩所说的道家,不是指道家的哪派学说,而是指后面形成的,包括道家诸派学说的道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