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诸天盗梦者

第三百四十六章九鼎

诸天盗梦者 爱吃糖虫子 4394 Jun 14, 2022 9:04:49 PM
    排除一些不符合自己人物设定的题材。
    现在许多火爆的题材,比如宗教或者是暴露医学类,都是佩顿不了解的。
    或者说,即便是了解,内容写出来也不够惊艳,难以做到与那些成名的作家抗衡、争锋。
    不要想着在别人的领域,挑战别人!
    从心一些,挑选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创作才是最好的。
    ……
    思来想去,佩顿选择了一个题材,悬疑推理、侦探。
    这个类型,佩顿很熟悉。
    上辈子他也算是一个侦探迷,主要原因或许是从“柯南”开始的。
    后来渐渐对这方面感兴趣了,他也看过许多的悬疑推理的、电影、电视作品。
    从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开始,到黄金时期的三大巨头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等人的作品,
    当然,松本清张、东野圭吾、紫金陈、宁航一、雷米等人的作品,他也拜读过。
    美国三四十年代正是推理侦探的黄金时代,三大巨头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到达自己顶峰。
    在黄金时代,这一题材基本上占据了美国通俗的半壁江山,
    到如今,五十年代,通俗百花齐放。
    推理虽然不敢说依旧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通俗文学的领域依旧是最大的分类之一,只有言情和科幻题材才能够与之争锋。
    同时侦探推理涉及到犯罪,有一个警察局局长父亲的佩顿,能够最完美的收集素材,并且满足人类对于他能在这个年纪阶段写出的逻辑推导。
    家学渊源,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能将之概述,为何他能在这个年纪写出这样的作品。
    心中想着,佩顿觉得创作思路足够清晰,立即开始对自己的第一本开始构思。
    佩顿不打算写传统大侦探,有着福尔摩斯系列朱玉在前,这条路不好走。
    而且佩顿没有名气去写大侦探。
    当然有名气也很难,即便是阿婆的大侦探波洛系列也要被福尔摩斯遮掩光辉。
    同时,这条路对于作者也不友好,传奇的大侦探还会遮掩作者的光辉。
    举个例子,提起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许多人会想到《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
    提起福尔摩斯的作者,有的人搜了搜百科,才会知道阿瑟·柯南·道尔这个名字。
    福尔摩斯光辉太盛啊!
    想了想,佩顿放弃传统侦探,主要刻画故事,侦探这个角色也可以去掉,读者才是真正的侦探。
    有过计较,佩顿开始下笔。
    悬疑推理一定要足够惊艳,凶手让读者猜不到,让他们感觉到足够的反转,足够的烧脑,直到最后的那一刻,解密出来,给以最大的震撼。
    前面绝对不留下丝毫的破绽,达到完美犯罪的形态,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足够惊艳。
    很快,佩顿开始自己的几个前提设定。
    当然只是前提的设定,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之后的种种设定逐步增添,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形象、语言,一切逐渐丰满起来。
    随着设定开始完满起来,开始编写大纲,填补内容,推动故事的合理发展,让故事变得紧凑,经得起推敲。
    故事前提设定为密室杀人。
    这个设定很古老,一度被写烂,但是富有仪式感,推理犯罪的现场,与密室往往更配。
    制造密室:一场连绵不断的暴雨,十个人相继被困在旅店。
    想了想,佩顿开始设定自己的第一个人物——教授老者。
    教授,画龙点睛,增加的内涵,智慧的象征。
    智慧、神秘、少言,但是语出惊人,这几个标签暂时被贴到教授的身上。
    有时候,他的有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对这个故事有更多的联想,写作者最喜欢的,就是各种读者脑补。
    教授角色可以通过动作指引、语言,让读者有更多的脑补。
    而且这几年魔幻题材很火热,其中的先知乃至是贤者,都是人气角色。
    在这些贤者口中,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贤者的名言被反复的引用,这里佩顿也打算借鉴一下,也算是提升格调。
    同时教授这个角色这也是作者的化身,通过这个人物将节奏顺利的控制在手上。
    综合考虑,佩顿有意增添了这样一个角色。
    然后开始制造第一个最明确的凶手——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了人的犯人被一个警察押送前往剑狱,结果因为沿途的暴雨,从而不得不困在旅店。
    故事的开始——杀人犯挣脱了束缚,紧接着大家发现第一个死者。
    想了想,佩顿打算将这死者设定成为一个富二代。
    为钱杀人。
    在众人的推断中,杀人犯逃跑,在这之前,想要得到一笔路费,于是杀了富二代,方便跑路。
    若是以此为思路推理下来,这很正常。
    故事继续——众人开始在警察的带领之下寻找杀人犯,在教授的提醒之下,大家都没有分散,三五个人集合在一起,保持着对这个杀人犯充分的戒备。
    警察的身份,想了想,佩顿打算之后反转一下,正义最有可能是黑暗的。
    这完美符合观众的认知,黑警察、骂政府在自由的联邦甚至是等于政治正确。
    这自由的空气之中,只要你不得罪大资本家,你就很自由。
    也算是修补一个漏洞——为何增强教授的作用。
    假警察知道自己不具备真正的警察的素质,于是保持着沉默,将主导地位让给教授。
    这里可以刻意淡化警察的作用,利用教授来指导人们的行动,代替这个“假警察”的作用,弥补漏洞。
    很合理性。
    紧接着开始设定第一个反转——黑店,老板开的是一个黑店,他也是一个隐藏的杀人犯。
    不过还是需要反差,表面上的老板斯斯文文,穿着干净整洁的西服,爱读圣经,喜欢祷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虔诚的圣徒。
    看上去谦和有礼,和暗中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
    想了想,佩顿打算将老板设定成为一个接受过高级教育,但是心理变态,具有反社会心理,就像雨夜屠夫一般的心理变态,天生杀人狂。
    这样的杀人狂都很文静,不张扬,挺讨人喜欢,原型参照梁家辉的“雨夜屠夫”。
    无意之中发现了这旅馆原来的的经营者,不过是一对没有其余亲人的老年夫妇,由此动了杀人的念头。
    最后他顺利继承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馆,开了一个黑店,多次对落单的旅客进行绑架、强奸、杀戮、谋财害命……
    这里就是他犯罪的天堂!
    人间恶魔,天使面孔。
    想了想,佩顿甚至觉得可以用更多的墨笔将这个老板,设定成为资本家的隐射。
    资本从出现在世上,每一个毛孔就充满了奶油和蜜汁。
    黑店老板和资本家有许多的共同之处,两者都是衣冠禽兽。
    同时两者的发家路线都是血腥的、充满暴力的,而且都在不断的压迫、奴隶别人。
    只不过资本家更加隐晦,而老板则是更加**裸,甚至是充斥着血腥、死亡。
    “增强张力!”
    “多加一些内容来隐射,可以把老板爱读圣经,改成爱读资本论。”
    “拿资本论去祷告,带着手枪去谈和,爱读资本论的圣徒?插着翅膀的恶魔,想一想就觉得这个角色很不错!”佩顿不由得微微一笑。
    这种疯狂设定,比较符合一些猎奇心理的人群。
    雨夜屠夫在梁家辉的演绎下,也是一个魅力角色。
    想了想,佩顿觉得可以去找克里斯先生寻找一些案件的卷轴,寻找一些血腥犯罪的真实例子用在老板身上,在加以形象化,更加的合理。
    暴力的元素也是推理不可缺失的一环。
    这种心理变态,需要更多的案件才好统合,描写具体,毕竟佩顿是一个正常人,或许理解不了心理变态的思维。
    “嗯,思维变态?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人,飞跃疯人院?”
    不得不说,人的思维当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只要发散开来,就没有想象不到的,短短的几个词语,顿时让佩顿联想到一部经典的影片。
    故事继续,在巡查的过程之中,暴雨的冲刷之下,众人发现了老板的秘密。
    众人在旅馆之中发现了他没有处理好的几具尸体,此时的几具尸体已经是变成了白骨,尤其恐怖。
    教授还发现之前的客人留下的些许蛛丝马迹——知晓这旅馆的老板是个杀人狂。
    看得这般景象,众人顾及不得之前逃跑的杀人犯,在警察的帮助下,众人连忙将老板控制起来。
    同时在对老板进行审问的过程之中,警察突然在老板身上发现了之前富二代的钱包,人赃并获,老板百口莫辩。
    在教授的建议下,众人留下几人控制住老板,同时警察带领着几人,继续寻找巡察逃跑的杀人犯。
    接下来开始第二重反转——在寻找的途中,警察等人发现了杀人犯的尸体!
    经过众人的查探,或许是在逃亡的过程之中,杀人犯没看清楚道路,跌入了一个捕兽陷阱,杀人犯死了!
    故事到这里似乎是结束了。
    杀人犯死了,杀害富二代的老板被抓住了,完美!
    接下来第三个反转——老板死了。
    看到杀人犯死了,警察等人只能回去。
    这一回去,他们却发现之前被绑住的老板也死了。
    老板依旧被捆绑住,嘴被毛巾堵住,在他的身后插着一柄匕首,已经流血不知道多久,显然是彻底死亡。
    在一番询问之下,之前负责看守老板的众人开始解释起来,外面吹了大风,窗子被吹破了,不断雨水飘进来。
    众人为了安全,结伴前去柴屋,一同寻找合适的工具,修补窗户。
    他们将老板五花大绑的绳索再一次捆绑,确定老板不会逃跑之后,安心的离去。
    没成想,一回来,老板竟然死了。
    此时的两拨人,一波人是随着警察前去抓捕杀人犯的,一波是前去柴屋的。
    这些人彼此似乎都能互相证明彼此的清白。
    但是老板不可能是自杀的,真正的凶手必定还隐藏在他们中间。
    此时死了富二代、杀人犯、老板三人。
    旅馆还剩下警察,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个牧师、一对医生夫妇,教授老者,还剩下七个人。
    从职业或者是标签,佩顿将这些人都设定成善良阵营的角色,提高游戏的难度。
    对于年轻的夫妇角色的设定,想了想,佩顿增添了一道感情暗线——两个年轻人不顾两个家庭的反对,冲破阶级的束缚,社会地位的的差距,因为爱情私奔出来,现在女孩还怀着孕。
    后世看来有些狗血的言情路线在这个年代,还很吃香,很符合潮流。
    《飘》还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讲真的,《雷雨》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也很狗血。
    至于说怀孕妇女的设定,这也是为了后面的故事考虑。
    在大众的眼中孕妇和小孩怎么可能是凶手呢?
    在大众的盲点认知,两者是无害的。
    处于这种盲点,于是在许多推理案件之中,都会出现小孩和孕妇,他们或者是迷雾或者是真正的凶手。
    这样的反转只要能让故事合理,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佩顿设定这一个人物,以孕妇的身份将妇女的威胁感降低到极限,也是方便后面可能的反转。
    牧师的角色则是为了迎合现在流行的宗教题材。
    设定一个在神学与科学徘徊,坚持用科学的思维解释神学的理智牧师,也算是个人风格鲜明的人气角色。
    疯狂和理智的冲突,神学与科学的冲突,充满了故事性,很符合这个疯狂的年代。
    甚至还可以扩展牧师的身份,甚至是增添一些悲**彩。
    做了一辈子的牧师,但是偏偏被人告知神是不存在的。
    从那一天开始,他生命的意义就改变了,他希望它能证明神的存在,然后用科学的方式将之理解。
    牧师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耗尽了用一辈子时间、精力,他只是希望用科学的方式来验证神时存在的。
    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这是理性和理想的碰撞。
    医生的设定则是为了方便推理的持续,从尸体或者其余方面获得线索。
    众所周知,伴随着案件的发生,验尸人员变得很重要,这里医生就可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福尔摩斯也有华生来发现盲点,佩顿设计一个医生角色,在之后推理情节发展很重要。
    想了想,佩顿觉得可以花哨一些,增添一些现代的花哨医学手段,让人眼前一亮,也能证明医生的价值。
    至于说,花哨的探案手法,比如探查血迹的鲁米诺试剂、滴落状血迹……这些都是这个年代,还很少出现的探案手段。
    作家的话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