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重生之不负韶华

1227:老好人的人设,塌了

重生之不负韶华 宝鹿 22634 Oct 5, 2022 10:12:36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章节阅读:

    ★第一节认识神经官能症
    什么是神经官能症
    每个人都有承受外在压力的基本能力,但当所承受的压力太大或本身的承受力太低时,便可能形成焦虑性的疾病,可能造成包括广泛性焦虑症、恐惧症、恐慌症、强迫症及重大创伤后遗症等心理疾病。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轻性心理障碍的总称,是有一定人格基础的心理疾病。可表现为多种症状,既包括具有某些特征性的神经症性症状,如神经衰弱、焦虑、强迫、疑病、抑郁等,也包括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躯体症状,如口干、胸闷、心悸、早搏、腹胀、尿频、尿急、阳痿、痛经、耳鸣、头晕等,是情绪过度紧张的不适应症状,主要由欲求不能满足、纠葛、压抑和极度不安感等因素引起,通常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超过了个体所能对付的能力或社会支持所能保护的水平所致。它不是神经组织受损害而产生的症状,而是神经组织产生了机能性障碍。它与精神病不同,精神病当事人已丧失了“自己有病”的意识和判断,而神经症患者对此有强烈的意识。
    神经官能症的病因和影响
    神经症被认为是文明病。随着文化进步、社会变得复杂、竞争激烈,有应激反应的人也多了。为了在好的学校上学,在好的公司就职,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竞争也一定要获胜。父母和子女的这种努力必然会造成有神经质的孩子。常见的神经官能症是有神经质倾向的人。这种性格倾向有从父辈那里在体质上、遗传上继承的部分,也有在早期教育中产生的部分。神经质倾向有胆小怕事、杞人忧天、规规矩矩、认真、强烈的完美感、不服输、骄傲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过敏、强烈向上发展等特征。
    对于神经症,一般性的应付策略包括自我防御机制的“正常”使用已经不能奏效,个体不得不采用一些极端的防御反应。尽管神经症行为是适应不良的产物,但是它并不包括对现实的全面歪曲或者整体的人格解体,也不太可能出现针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暴力行为。因此,神经症当事人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缺乏效率、心情郁闷、怀有内疚感等症状。
    神经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观感觉方面的不良,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表现为当事人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动求治。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全世界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为100‰~200‰,我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附:神经官能症测试
    (一)神经症综合诊断测验
    下列30道题中,每题有“是”与“否”2个备选答案,你只需就描述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即可。
    1.上床后,你是否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不能熟睡,只是做梦?
    2.你的心情焦躁不安,做事没有效率,情绪不停的变化,精力不集中,健忘——是否符合其中一项?
    3.你是否懒得做任何事,也没有干事的精神,虽然很焦急,认为“这样不行”,但却仍然游手好闲、虚度光阴?
    4.你是否与人见面感到麻烦?
    5.你是否对诸如“胸中积着唾液”、“自己身上有怪气味”或“口臭”等这种事情很在意?
    6.你是否有某种想法浮现在脑海里,难以忘记,怎么也排除不掉?
    7.毫无道理的失败、严重失败、不道德或粗暴的事情、犯罪——你是否有做了其中某项的感觉?
    8.你担心是否锁门了或着火了,躺倒床上以后,又起来确认,或刚出门就返回检查?
    9.你是否与人见面就脸红,或害怕给对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10.你是否一紧张就出汗,或血一下涌上头,身体莫名其妙地开始颤动?
    11.在高处、宽广的场所、上锁的狭窄房屋、电梯、隧道、地道、拥挤的人群等——你是否害怕其中某项?
    12.你是否害怕特别的动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
    13.你是否感到被谁监视、被窥探或被人暗地说坏话?
    14.你是否有某人想加害自己、企图陷害自己的感觉?
    15.你是否不做占卜之类的事情,就不能外出、不能工作、不能上台阶;或走路不隔一块基石迈步就不舒服,或有与此类似的事情?
    16.你是否伏案工作时,数纸的面数、铅笔的支数。对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不计算就不行?
    17.从吃早饭到上班,或从下班回家到就寝,你是否不按程序举行仪式就不行?
    18.你是否一天必须洗几次手,公用电话的话筒不擦就不能使用,或对不洁极端在意?
    19.在鸦雀无声的集会或重要会议中,你是否极想大声叫喊,或产生其他冲动?
    20.你是否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大厦顶、路边,有摇摇晃晃跳下去的感觉?
    21.你是否面临担心的事情和困难的场面,就有呕吐、腹泻、胃疼、头疼、心脏病发作及发热等症状?
    22.白天突然被不可抗拒的睡眠所袭扰,无论怎样抵抗,你是否还是睡着了?
    23.在工作、学习中常因疏忽而出现错误,你是否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感到怀疑?
    24.你是否对心脏声音和呼吸深浅非常介意,或为此难以成眠?
    25.你是否有突然感到心跳停止,呼吸困难,要晕倒,或类似的事情?
    26.“灾难临头”或“遭受不幸”等虚构的令人担心的事情,你是否经常在脑海中盘旋?
    27.你非常担心是否患癌症、脑疾病、公害病、成人病、种种传染病及其他疾病?
    28.你是否悲观地看待诸事,无精打采,心情忧郁?
    29.你是否认为自己不行,或给周围的人添麻烦,虽想活着,但又无可奈何?
    30.除上面列举的症状之外,你是否常常判断“自己一定患有神经综合征”?
    (二)测验计分与测验结果的分析
    评分规则:只要符合每项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答“是”,记5分。选“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20分以下:请放心,你的心理非常健康。你的神经强韧,能顺利地适应现实。但是也许过于强韧,请反省自己是否给周围的人“有点缺乏细致和灵活”的印象。
    25~50分:如果你在从事脑力劳动或费神的工作,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是,你必须要改正“神经综合征与自己完全无关”的想法,你也有患神经综合征的可能性。
    55~100分:你在精神方面有些疲劳,应减少工作量,或通过休假和娱乐改变情绪,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105分以上:黄牌警告。你有可能患了神经综合征,建议你去看神经科医生。如在这种自我诊断中得分较高,就立即断定自己是神经综合征还为时过早,但有必要找专门的医生进行细致的检查。
    ★第二节神经官能症的自我诊断与调适
    焦虑症:总担心有什么对自己不利
    (一)问题描述:
    徐先生,某化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里以能力强而出名。他才华横溢、经验丰富,公司里有了难题,总让他带着人去解决,年近中年的他已是副总经理。但最近他总感到在开车或办公时,出现心前区不舒服。还有件事也刺激着徐先生的神经,他的父亲在前年患心脏病去世,他担心此病遗传。尽管医院检查并未发现问题,但他仍不放心。有一天,他开车时,突然感到心前区疼痛,便叫了急救车。这次他不敢大意,住了2个月的院,还是没查出什么事,徐先生真正困惑了。
    (二)问题分析:
    在心理门诊中,常看到这样奇怪的“心脏病”人。这些“心脏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患了心理障碍:焦虑症。
    焦虑是人们对于所处的不良环境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由于有焦虑的产生,迫使人们萌生出逃避或摆脱这种不良环境的主观意愿,故在一定程度上,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任何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体会。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针对所接触的环境或事务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如高考前的学生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赛前有的运动员会四肢发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随着处境的改善,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情绪趋于稳定,这就不能算病。只有对那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小挫折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的人来说,才能算病。在临床上,我们把由于很轻的原因所引发的,以比较严重焦虑为中心的一组症状称为“焦虑症”。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划分,焦虑症属于中度心理不健康的范畴。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患焦虑症的人数不断上升。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3%~5%,近年来,我国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到2%~3%,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群体里,如科研、教学、机关、管理等职业中的患者人数要高于体力劳动者,因此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
    焦虑症常见的类型有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类型。惊恐发作又称间歇发作性焦虑,它的特征是严重惊恐的反复发作,每次发作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景和环境,像徐先生一样。发作焦虑、惊恐可能在开车时、也可能在办公室,症状因人而异,可能是心跳过快、胸口疼痛、头昏,也可能感到恐惧,觉得要死了、要发疯,甚至失去控制,在几分钟到半小时后,常不治而愈。两次发作之间虽然正常,但因频繁发作,常不敢去公共场所。徐先生虽在以前是一位以能力强而出名的副总经理,患病后因不敢上街而长期休病假,连妻子都为守候他而不去上班。还有一类病人,总怕自己或家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每天上班忧心忡忡。患者总感到紧张、肌肉发抖、出汗、头晕、胃部不舒服等,但医生对他进行的躯体检查却无结果。这类病人患的是广泛性焦虑。还有其它的焦虑症类型,如恐怖性焦虑障碍等。
    (三)解决之道:
    1.焦虑症发作时的自我控制
    下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焦虑发作的方法,包括四个步骤。
    (1)叫停:一旦你感到有某种身体的不适(比如心跳加快、头晕),同时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时,立刻说“停止”。如果你曾经发作过焦虑症或正处于焦虑症发作时期,可以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
    (2)找原因:每个人都会有头晕、心跳加快、胸闷的时候,那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这些反应发生时,先找到原因。想想:“我干了些什么?(一直坐着又站起,所以会头晕。)”“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说气压很低,所以感到胸闷。)”“我昨晚休息得好吗?(整晚没睡,所以很疲劳。)”
    (3)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你目前的感觉无关的事情上,使自己无暇进行灾难性的推测。调动你所有的感观去注意周围环境:假设你走在一个广场上,你感到隐隐的不安,马上去注意广场周围有什么建筑,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你以前进去过吗?假设你正参加一个集会,不祥之感袭来,你马上观察你旁边的人或是某个主持人在说什么,干什么?
    (4)控制呼吸:焦虑症发作时病人呼吸急促,这会导致二氧化碳减少,进一步加剧身体症状,如头晕、四肢刺痛。
    对于没有进行过呼吸训练的病人来说,简单的方法是用双手将一个没有漏洞的纸袋(不能用塑料袋)紧紧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
    用下面的“控制呼吸法”呼吸不仅有“急救”的作用,还能够降低你总的焦虑水平。这需要平时的训练。方法如下:
    腹式呼吸:保持坐姿,身体后靠,不要驼背,五指并拢,双掌放于肚脐上。把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把气球充满气,保持2秒钟。这时你看到你的手被“顶起”。再用嘴呼气,给气球“放气”,看你的手是否在慢慢回落。
    慢呼吸: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你要用4秒的时间吸气,再用4秒的时间呼气。
    控制呼吸的方法,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多次。在你练习的时候,它已经在帮助你降低对焦虑的易感度。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达到不假思索地使用这种呼吸法,在焦虑发作时,是派不上用场。
    2.焦虑症的自我预防与治疗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2)积极进行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3)学会自我放松。活动你的下颚和四肢。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容易咬紧牙关。此时不妨放松下颚,左右摆动一会儿,以松弛肌肉,缓解压力。你还可以做扩胸运动,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呼吸不顺可能使原有的焦虑更严重。欲恢复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
    幻想。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岸边,波涛阵阵,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海鸥在天空飞翔,你光着脚丫,走在凉丝丝的海滩上,海风轻轻地拂着你的面颊……
    放声大喊。在公共场所,这方法或许不宜。但当你在某些地方,例如私人办公室或自己的车内,放声大喊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
    (4)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5)可以尝试自我催眠法。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
    3.焦虑症的饮食治疗
    患焦虑症的患者,饮食上应有所注意。一般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合理安排生活,防止暴饮暴食或进食无规律,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加重症状。对有心脏病症状的患者来说,则应远离有刺激性的烟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因为它们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心脏早搏等,使已有的症状更突出。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进食后不要马上休息。对于腹胀、便秘者,也可以服用助消化和通便的药物。
    (1)饮食宜忌
    饮食相当重要,避免可乐、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麦粉制品、土豆片等易刺激身体的食品。饮食需合50%~75%的生菜。三周内勿食乳品,之后,陆续加入饮食中,并观察是否有什么不适症状。
    酒精、药物可能提供暂时的解脱,但隔天紧张又来袭,而且这些物质本身也残害健康。因此,应该学习如何调适,而不是光靠逃避。在身心面临紧张及焦虑的迫害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饮食正当。除了避开咖啡因及酒精,还需远离糖、白面粉制品、腌肉、辛辣刺激的调味料等。勿吃垃圾食物!正确的饮食将强化身体,使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状况俱佳。
    (2)保健药膳
    ①玫瑰花烤羊心。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5克),羊心50克,精盐适量。将鲜玫瑰花放入小铝锅中,加精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花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成。可边烤边食。功效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的惊悸失眠及郁闷不乐等症。
    ②枣麦粥。枣仁30克,小麦30~60克,粳米100克,大枣6枚。将枣仁、小麦、大枣洗净,加水煮沸,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每日2~3次,温热食。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烦躁、神志不宁、精神恍惚、多呵欠、喜悲伤欲哭,及心悸、失眠、自汗。
    4.焦虑症的其他自然疗法
    (1)按摩。大部分人在处于焦虑时,会发生某部位肌肉紧绷的现象。这有点类似恶性循环:焦虑产生肾上腺素,使肌肉紧缩,结果导致更多肾上腺素生成,使肌肉更收缩。改变之道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颈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后按摩数分钟,按摩太阳穴也可缓解疼痛及治疗各种疾病(间接地)。按摩太阳穴里的神经,将松弛其他部位的肌肉——主要是颈部。
    (2)听音乐。音乐是对抗焦虑的好帮手。它不仅使肌肉松弛,也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使你积聚的压力得到释放。
    (3)芳香疗法。芳香疗法被认为对治疗焦虑症很有效。尝试用熏衣草油、茉莉或蓝菊,在织物上滴1~2滴,然后吸入或将这些油放入蒸气吸入器或蒸气浴缸中。也可以涂一滴在太阳穴处。
    (4)指压疗法。按压位于手腕内侧正对小指皱褶处的神门穴位,可能对焦虑所致的睡眠障碍有益。紧压拇指和食指间部位1分钟。然后重复另一只手。
    按压间使穴位,有助于镇静和减少忧虑。将拇指放在你的手腕内侧,距腕部皱褶2指宽的前臂两骨中间处。紧压1分钟,重复3~5次,然后重复另一臂。
    (四)测试
    你有焦虑倾向吗
    下列每一个问题,A代表“很少有”,B代表“有时会”,C代表“经常有”,D代表“绝大多数时间是”。
    1.老板对你一笑,你回家后分析足足1小时,怀疑他别有用心。
    2.同事说他把刚发的工资弄丢了,你很担心他怀疑小偷是你。
    3.各种传媒大炒世界末日之际,你已经买好了救命用的各种储备。
    4.不常看恐怖片,但总觉得看见自己被人大卸八块,不过不痛。
    5.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却觉得今天一定会倒霉。
    6.季节没有到隆冬,你却时时感到四肢发抖、手指发颤。
    7.坐在办公室里觉得头痛、背也痛,好像刚刚踢完一场足球。
    8.晚上从不会通宵打麻将,白天却一样呵欠连天、四肢无力。
    9.似乎屁股上有刺,你总是坐不下来,心里一团糟。
    10.明明是坐电梯上楼,却突然觉得心跳加快。
    11.小学时你曾因同桌向你笑而眩晕过一次,现在却经常发生。
    12.频繁叹气,并非心情不好,而是觉得缺氧、胸闷。
    13.睡觉时觉得床上有小蚂蚁,因为手指、脚趾会一阵刺痛发麻。
    14.不常吃生猛海鲜,胃还是经常会痛,还会拉肚子。
    15.正在逛街时突然想扶着墙,因为觉得自己要昏倒。
    16.不愿与人握手,手总是很湿。
    17.没多喝水却总要频繁去厕所。
    18.并没有人向你暗送秋波,你却觉得双颊发烫,脸色发红。
    19.躺在床上总是睡不着。
    20.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吓醒:该死的,又做噩梦。
    记分标准为:A:1分;B:2分;C:3分;D:4分。将总分乘以1.25,4舍5入取整数即为你的最后得分。
    分数很低吗?恭喜你,你一点儿都不焦虑;有点高?50分?没关系,你需要放松一下了;就算超过50分,也不用太担心,适当调适会很快没事的。
    焦虑程度测试
    下面从五个方面列举20种信号,每种可以分为5个等级:“没有”、“几乎没有”、“有时”、“经常”和“总是”,分别给予0、1、2、3和4分。
    1.活动方面
    (1)完全失去对社交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觉得它们似乎太耗精力。(  )
    (2)对空闲时间自己该做什么,一点也没有底。(  )
    (3)经常去做一些难以完成的事情。(  )
    (4)因为要做的事太多,感到不知所措和失控。(  )
    2.感觉方面
    (1)觉得一天当中很少有自己的时间。(  )
    (2)感到不被家人赏识。(  )
    (3)时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满和气愤。(  )
    (4)经常在寻求别人的恭维和夸奖。(  )
    3.胃口方面
    (1)紧张或焦虑使自己不思茶饭。(  )
    (2)靠吸烟或喝咖啡来支持自己。(  )
    (3)想用巧克力和其他糖类来应付焦虑。(  )
    (4)有恶心、腹痛或腹泻的症状。(  )
    4.睡眠方面
    (1)经常失眠。(  )
    (2)睡了整整一夜,但是仍然感到没有休息好。(  )
    (3)在晚上,不想睡觉的时候睡着了。(  )
    (4)需要长时间的午睡。(  )
    5.观念方面
    (1)失去了幽默感。(  )
    (2)情绪急躁易怒。(  )
    (3)对未来很悲观。(  )
    (4)觉得自己麻木,无动于衷。(  )
    测验结果说明:本测验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在看你的倾向。
    如果总分为1~20分,表明存在焦虑;21~40分,有轻微的焦虑;41~60分,表示焦虑属于中等,应该设法放松;61~80分,提醒你处于极大的焦虑中,必须对生活加以重新调整。
    强迫症:明知没意义还得去做
    (一)问题描述
    “小华,不用担心了,肯定锁上了。”同伴安慰她。小华是某高等学校的在读研究生,很文静,生活有条不紊,学习认真,待人亲切。9月的一天,小华所住的宿舍楼里出现了盗窃事件,有人从阳台翻入,盗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由于被盗者就住在小华的隔壁屋,这让小华感到非常的不安全。从那以后,她基本上不再打开阳台的门,并且每次外出时,都反复检查门窗的安全。尽管如此,她在外面的时候,还是会反复担心宿舍的安全。常常下了楼,还想着要回去再检查一遍,别人怎样劝说都不行。她说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担心毫无意义,但她无法控制自己,总害怕回去的时候会发现门窗大开,屋里狼藉一片,以至于浑身都不舒服。
    (二)问题分析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指反复出现的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主观上又无法摆脱的观念、意向的行为。
    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意向及行为两大部分。
    所谓强迫观念,是指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例如,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有的人一看见黑纱,便联想到死亡或即将大难临头,心情非常紧张;或是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上文中的小华就属于这一种;还有的人反复深究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世界为什么存在”、“树木为什么向上生长”等。他们明知思考这些问题毫无必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思考;还有些人,每当接触到某些概念和词句,就会联想到和它相近或相反的概念,从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立即想到“坏蛋”等。
    所谓强迫意向及行为,是指有些人常为某种与正常相反的意向所纠缠。例如,走到河边或井边,老想往下跳,但又害怕真的会跳下去。有的患者有强迫行为,如书写后反复检查是否写错字。有的患者常怀疑自己的手或衣服被玷污了,虽然反复洗了几次,仍不放心。有的患者每当见到电线杆、台阶、柱子等,便不由自主地依次点数,明知毫无必要,但不数他就会感到心情不安,甚至漏掉了又得从头数起。有的患者常重复某种动作,以解除内心的不安,如一个胳膊碰椅子,另一个胳膊也一定要碰一下椅子;进门一定要左脚先迈,否则要退回去再走一遍。
    关于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病因未明。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1.遗传因素:该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作为一种遗传特征的红细胞(ABO)血型,与强迫症关联的研究发现,强迫症有较高的A型发生率和较低的O型发生率。
    2.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3.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
    (三)解决之道
    1.听其自然法
    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如好象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东西好象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2.刨根究底法
    根据精神分析学说,让患者意识到造成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有助于症状的消除,所以你可以依靠自己或亲人,从以下几条线索来探究童年的创伤**件:
    (1)幼时受过的伤害**件(如毒打、诱拐、诱奸等)。
    (2)幼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件(如使人致残、死亡,使财物严重受损)。
    (3)幼时与你最仇恨的人和你最歉疚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同时你还应该探究症状的最初起因和隐藏的含义。
    3.满灌法
    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让你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比如说你有强迫性的洁癖,请你坐在一个房间里,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你的助手在你的手上涂上各种液体,而且努力的形容你的手有多脏,这时你要尽量地忍耐,当你睁开眼,发现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脏,对思想会是一个打击,即“不能忍受”只是想象出来的;若确实很脏,你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你的助手将禁止你洗手,你会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消退,但此法适合意志力较强的人。
    4.系统脱敏法
    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就洗手癖而言,应一步步地减少洗手时间,增加脏物的刺激量,依次执行下去。
    5.当头喝棒法
    当你开始进行强迫性的思维时,大声喊“停”,或给周围的人信息让他喊“停”,但要注意信息要给得及时。当你在自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别忘了向你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寻求帮助,大喊一声“我不要受‘强迫’”!
    (四)测试
    强迫症的自我检测
    以下是一种简单检测方法,请你根据最近一周以内的下述情况和感觉进行评定,评分标准分为5级:没有评为0分;很轻评为1分;中等评为2分;偏重评为3分;严重评为4分。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7.难以作出决定;
    8.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
    11.反复做毫无意义的仪式动作;
    12.常怀疑被污染;
    13.总担心亲人,作无意义的联想;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
    评分方法:
    将各条目的分值相加,根据我国的正常值标准,总分超过20分,应考虑有强迫症的可能,建议您要积极做自我调节,必要时需到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作进一步检查确诊。
    恐怖症:一上车我就害怕
    (一)问题描述
    陈石,男,36岁,公务员,自从7年前结了婚,正式成为有车一族后,一直驾车上下班。他为人谨慎,遵纪守法,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最近两年时间,却逐渐害怕起开车来,开车也不如以前那样得心应手,经常出现心跳加剧,呼吸急促,手脚不听使唤,因此差点发生车祸。陈石怀疑自己患上了心脏病,多次到各大医院检查,结果表明心脏正常。因为害怕开车,他开始搭同事的顺风车上班。虽然不再开车了,陈石还是忐忑不安,一上车就紧张,整个人绷得紧紧的,跟平时恍若两人。不过这些症状,一等到下车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避免坐车,陈石多次谢绝了单位的出游活动,因而受到一些同事的嘲笑。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害怕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为此深感烦恼。
    (二)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恐怖症有以下五个特征:
    1.某种客体或情境常引起强烈地恐惧;
    2.恐惧时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呼吸急促、头晕、出汗等;
    3.对恐惧的客体和情境极力回避;
    4.自己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没有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5.在预计可能会遇到恐惧客体或情境时便感到紧张不安,称为预期焦虑。
    我们发现,陈石的症状均符合以上五个特征,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乘车恐怖症”。
    恐怖症又称恐怖性神经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怖对象有特殊环境、人物或特定事物,每当接触这些恐怖对象时,即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紧张的内心体验。患者神志清晰,明知其不合理,但是一旦遇到相似情境时,仍反复出现恐怖情绪,无法自控,并且产生回避行为。脱离该情境,症状逐渐缓和消失,间歇期基本如常。
    事实上,恐惧是一种正常情感成分。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例如人们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毒蛇猛兽都可能产生恐惧性回避反应。儿童、女性、胆小者和某些心理缺陷者,恐惧心理尤为明显。
    恐怖症通常急性起病,以面对某一物体或处境,爆发一次焦虑发作为先兆,患者虽知这种恐怖是过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不接触或脱离所恐怖对象时,则表现正常,因此,常伴有回避行为。恐怖对象可归纳为三类:
    1.广场恐怖症。在1871年创用本症名词时原本是指有一类病人,一参加公共广场集会或群众性狂欢时,就出现病理性恐怖反应。一旦迅速离开广场后,病情随之消失。以后发现本症患者对商场、大百货公司、登高、仰视高大建筑物,乘坐电梯、公共车辆、过江轮渡,穿过隧道、繁忙的马路,以及走过很深很长的走廊等都会产生恐怖反应。深入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才发现,任何环境如果存在拥挤、封闭、使其感到无法逃脱或回避,皆可导致恐怖发作。因为患者感到进入或留在这些地方,对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险,有发生晕厥或失去控制而无法逃离的可能。因此,广场恐怖症名不符实,亦可称为“特殊境遇性恐怖症”。多数在25~35岁时起病,女性多于男性。这类病人初期只对1~2种环境产生恐怖和回避,如乘汽车恐怖时改乘火车旅行尚能适应。只要有人陪伴,甚至与爱犬同行,尚可出门办事。若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延,病情逐渐加重,症状泛化,对上述任何场所、环境都产生包围感和威胁性恐怖心理,伴随严重的回避行为,最重时自我封闭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2.社交恐怖症。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类恐慌症,故又称为“见人恐怖”。这类病人平时不接触人群,见到自己父母等熟悉亲近的人,无恐惧紧张现象。一旦遇到陌生人、异性、上级领导甚至马路上的行人就会恐惧紧张,出现拘束不安、焦虑不宁、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昏呕吐、四肢颤抖等身心异常反应。同时本人想方设法加以回避,脱离现场,躲避人群,以求减轻心理不安。社交恐怕症如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发展,恐怖病症日益加重,恐怖对象逐渐扩大,最后发展到不敢外出,拒绝出席一切群体社交活动,内心异常痛苦忧郁,甚至产生消极自杀言行。
    3.单纯性恐怖症。除了对环境和人物恐怖以外,其他都归入本症亚型。临床常见形式有:(1)动物恐怖。害怕狗、猫、老鼠、昆虫等小动物,不敢碰摸,甚至不敢看,有时连对动物的玩具、图片和影视形象也感到紧张恐怖,竭力回避。(2)疾病恐怖。患者害怕患特殊疾病,例如心脏病、结核病、麻风病、中风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对癌症的心理恐怖,则称为“恐癌症”。(3)其他恐怖。名目繁多的病名,与具体恐怖对象有关,例如见到鲜血恐怖,甚至突然晕厥发作,称为“见血恐怖症”。
    关于恐怖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恐怖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恐怖的病理机制。案例中的陈石在追寻自己害怕开车的原因时,经过努力的回忆,想起多年前,他的大学同学小张发生过车祸,造成左手和右腿残废。本来陈石早已经忘了这件事,但就在2年前,他无意中再次遇到小张,看到残废的小张,陈石的情绪异常激动,便开始变得不敢开车甚至不敢坐车了。
    此外,恐怖症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有一家机构调查显示,在患有恐怖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他们据此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性格特征: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3.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
    有专家指出,恐怖症并不是什么难以治愈的顽症,只要接受适当的治疗,90%的患者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无论病史多长、病情多重,治疗效果都很好。
    (三)解决之道
    1.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恐怖
    通过解释、疏导,告诉自己之所以对某种物体、情境或人恐惧,是因为主观意念所致。如社交恐惧,就是自己的一种强迫性的消极观念占上风,总担心与别人谈话、交往,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不管事实上是否真如此,总觉得很不自在、很尴尬、很恐慌。所以,要消除恐怖症,就要勇敢地面对引起恐怖的事物,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挫折也是一种磨练,要拿出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自己的路要靠自己的脚走。不必太在意外界因素,你的信心和努力才是真正能使你成长的动力。
    2.针对个案采用系统脱敏法
    所谓系统脱敏法也称缓慢暴露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其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每次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自己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怖症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鼓励自己去接触使自己产生恐惧的人群、事物或情境,即使暂时会产生恐惧,也要忍受和适应,直到恐惧情绪全部消失为止。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
    找出所有使自己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然后将这些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排列。
    (2)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3)系统脱敏练习。放松;想象脱敏训练;实地适应训练。
    如陈石对坐车反应激烈,可见车厢是引起反应的物体。
    按刺激的强弱程度制订刺激步骤:
    第一,想象自己在狭小的车厢里,感到紧张时深呼吸,调节情绪。让自己在这种不断的“想象”中,获得对坐在车中那种可怕情景的免疫力;
    第二,在大街上远距离观看车辆,想象自己就在车中,告诉自己车辆并不会伤害自己;
    第三,在朋友的陪同下尝试乘坐公共汽车。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练习,可以纠正惧怕乘车、心理紧张的弱点,增强心理的承受力。
    系统脱敏法的关键是确定引起过激反应的事件或物体。但有时较容易看到的过激反应事件并不一定是真正引发心理障碍的原因。所以应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结合“认知调整法”标本兼治。如有的人异**往恐惧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当不理解致病的真正原因时,系统脱敏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找到了真正的致病原因——身体缺陷导致自卑、逃避、幻想、心理失衡时,对自身身体采用系统脱敏和认知调整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就会立即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测试
    恐怖症的自我检测
    1.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时,你会有焦虑不安、紧张恐惧和觉得孤立无援的感觉吗?
    2.当你坐飞机时,你时常会担心飞机会掉下来自己会摔死吗?
    3.你对商店、广场、摩天大楼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害怕的感觉吗?
    4.你有过小时候看见一个小孩被剪刀刺破眼球之类的经历,从此以后就对相关物有恐怖心理的经历吗?
    5.你极度害怕自己的皮肤和动物接触,怕被染上疾病吗?
    6.你害怕在公共场合被人注意吗?
    7.在公众面前讲话时,你有谨慎紧张、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感觉吗?
    如果你对上面七条问题中有两条以上持肯定回答,那么你可能患有恐怖症了。
    趣味小测试:你有怎样的恐怖症
    这是一个五岁小女孩的梦,小女孩的母亲牵着小女孩的手走着,但就在女孩采摘开在路旁的蒲公英时,母亲却逐渐愈走愈远。女孩急急忙忙想追上母亲,但不知道为什么双脚却不听使唤。于是女孩大声叫:“妈妈!”请问你认为在梦中的这位母亲会有什么反应呢?
    A.没注意到小女孩的叫声,继续愈走愈远
    B.立刻回头,跑到小女孩的身边,抚摸它的头
    C.停下脚步,并回头向小孩挥手,示意她“快点过来”
    分析:
    选A的人,倾向广场恐怖症。在潜意识里对“分离”感到不安。或许你的幼年期断奶断得比较晚,导致对于离开心爱的东西会感到恐惧。由于比一般人更害怕孤独,因此,一旦置身于空旷的地方,便会产生强烈的孤独和不安。相信只要找到一位能够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心的恋人,应该就不会再对广场感到恐惧。
    选B的人,正好相反,有密室恐怖症的倾向。此答案显示在幼年时期受到过母亲过分的保护。受到母亲过分的疼爱虽然不错,但相对的,却丧失了主体性。因此,你心理上感到不安,害怕完全被母亲控制。此种窒息感便以密室恐怖的形态出现。建议你必须训练自己独立,以取回自己的主体性。
    选C的人,是属于正常的人。和母亲之间有适当的距离。表示从幼年期开始便和双亲之间维持着稳定的心理关系。换句话说,至少你对空间不会感到恐惧。
    疑病症:身体好像出了问题
    (一)问题描述
    陈飞是一位马拉松长跑选手。有一天,他在新闻上看到一位队友在大赛中突然倒地身亡,死因是心律失常。陈飞开始为自己把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心律上,偶有跳脉就觉得自己的心脏出现了故障,可能会发生类似灾难性的心脏病。不久,陈飞打算放弃长跑以求安全。这时,一位极有声望的医生为他进行了仔细的体检,认为他的心脏极好,应该把那个意外忘掉,继续跑下去。但是陈飞一点儿也不相信,又去看了别的专家,也没检查出他的心脏有任何问题。可笑的是,这些结果不但没能让陈飞放松,反倒使他更加着急。他觉得那些医生都没有看出问题来,或者看出了问题却又瞒着他。于是,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开始花无穷多的时间来读医学文献和期刊,或到网上查阅应该做的化验和可能的疗方。他的朋友开始回避他,因为他完全只考虑自己所谓的疾病,所有的谈话都只集中在他自己的健康问题上,他也觉得朋友和医生都对他的问题不够严肃。
    (二)问题分析
    生病看医生,这是正常现象。可是有的“病人”反反复复看医生,却始终查不出是什么病,这就令人费解了。其实,这种人确实有病,只是他的病不是在身上,而是存在于思想上、精神上。从医学心理学上讲,这种病叫做“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简称为“疑病症”。
    疑病症主要特征是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自己患上某种躯体或精神疾病,但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足以消除患者的固有成见。病人整个心神被对疾病的疑虑和恐惧所占。临床症状的内容为:疑病性烦恼,如对健康过分注意;疑病性不适;感觉过敏;疑病观念。疑病症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1)对自身健康毫无根据的先占观念,叙述身体的某部有特殊的不适感。疼痛或异常感觉。(2)认为自身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坚信某种异物侵入身体,病人终日为之忧虑、恐惧,四处觅医,然而最终常是医药无效。
    这类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身体功能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引起患者注意。而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病的证据。在警觉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一般轻微的感觉也会引起患者明显不适或严重不安,使之感到难以忍受,从而使患者确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尽管各种检查结果并不支持患者的揣测,医生也耐心解释、再三保证患者并无严重疾病,其往往对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医生的解释感到失望,仍坚持自己的疑病观念,继续到各医院反复要求检查或治疗。由于患者的注意力全部或大部分集中于健康问题,以至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常受到明显影响。
    疑病症是由于亲友或熟悉的人患病,或由于曲解了医生的言语和医学知识,或由于误信了不正确的科普宣传,产生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关注和担心,误以为自已生了重病,如担心自已生“癌”、“心脏病”、“艾滋病”等,以致把常见的身体不适、正常的血管跳动和骨骼隆起以及含糊的检查资料作为患病证据,虽多次检查结果正常,医生一再解释都不能使病人解脱。这是一种心理疾患。
    病因未明。疑病症患者病前常有过分关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或固执、吝啬、谨慎等性格特征,男患者常有强迫性特点,女患者中具有癔症性格者较多。约1/3患者是由躯体疾病所诱发,多数患者可能是医源性。心理社会因素的强化作用在疾病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
    患者病前个性常常是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自我中心、自怜和孤僻,可因躯体疾病后衰弱状态而促发,也可由于环境的变迁、个体生理心理条件的改变,如月经初潮、绝经期等的疑虑或由于医务人员言语不当造成。自我暗示或条件联想,如见友人死于心肌梗塞,使患者对自身轻微胸痛过分关注,或婚外**后染上性病而产生焦虑与恐惧等。
    正常人在某一时期过分重视自己的健康,对不严重的普通疾病或不适感的疑惧,可出现疑病观念,但经检查证实无病,给予适当解释后可放弃疑病观念。这类表现则不属于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症患者通常以身体的某个部位、某系统、某脏器有某种不适或疼痛证明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并不断加以强化,企图用各种办法以获得别人的同情。根据其知识水平的不同,分别认为自己受了“风”、“寒”、“病毒”等侵袭,患了“痹证”、“肝炎”、“肺病”、“癌症”、“心脏病”等,主诉喉部有异物阻塞,肠子被扭曲,血液在皮下流动,小虫在体内行走,或为部位不恒定的疼痛。某些病人则诉述闻到某种难闻的怪味,自身形态发生了奇异的变化等。病人可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惶惶不安,反复要求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对检查结果的细微差异十分重视,认为这种差异“证实”了自己疾病的存在。对于别人的劝说和鼓励不是从正面理解,常认为是对自己的安慰,更证明自己疾病的严重性。患者受疑病观念的驱使,东奔西走,到处求医,寻求“最新”诊断。作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是重复的检查,对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常感到不满,而对于偶然出现的“阳性”结果虽认为抓住了“证据”,但也常感到怀疑。
    病人除表现有日趋严重的疑病症状外,其他认识良好,主动求医,无任何精神衰退,体检或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一般诊断较易明确。
    疑病症患者通常不容易被别人说服,患者自己去阅读有关书籍又容易造成自我暗示,这些做法使得症状变得愈加复杂。因此,患者一定要做好早期的预防工作,即使患上疑病症,也要做好自我调节工作。
    (三)解决之道
    1.通过心理调整法加以调节
    患者通过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病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认真学习各门学科,把精力、精神集中到其他与“病”无关的事上,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彻底的调整。因此,患者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心理调整工作:
    (1)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它不是身体上有病,而是心理上有病。要在“无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努力放下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从个人“疾病”的小圈圈中跳出来,轻装前进。
    (2)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转移自己对“疾病”的过分关注。无所事事和长期休学是无益的。
    2.通过自我暗示法加以调节
    自我暗示语可以是:“我的身体其实是很好的,这已被所有检查过的和化验过的结果所证实,医生也都说自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现在自己应该坚信这点了。过去自己感觉到这儿痛那儿痛、这儿不舒适那儿不舒适,都是自己太敏感的缘故。其实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这样的现象,这不是病,是一种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会很快过去的。我今后不去想它了,不舒适的感觉就会消失了。现在我已经感觉到舒适多了,也不再为此而烦恼了,现在我对自己的健康充满信心。”自我暗示语可以根据自己疑病的情况,重新编写。但暗示语一定要毫不犹豫、直截了当,使自己接受“不必怀疑”的观念。一般每天自我暗示一次或数日一次,其效果较佳。
    3.相信专业人士
    疑病症患者千万不要自己看了点儿有关医学方面的书就“对号入座”,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些不适或与书上描述的症状相似或相近,就诊断为自己患上了某病。实际上许多症状在许多疾病中都可能发生,就是正常人也有所表现。因此,千万不能不去看医生自己就“对号入座”。到医院看病,最重要的有三条:
    (1)要相信医生,相信医生的各种检查,相信医生的解释和劝告,相信医生经反复多种检查后所作出的无器质性疾病的结论。
    (2)要如实客观地陈述病情,不要夸大和做出不切实际的解释,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诊断,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强加于医生。
    (3)要正确看待医生间的诊断不一致的情况。
    (四)测试
    你有疑病症倾向吗
    如果你有下面情况的存在,那么你毫无疑问有了疑病症的倾向:
    1.你坚信自己患有某种疾病。
    2.看过了医生,在医生做了全面的体检并对你说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你仍然相信自己有病。
    3.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
    4.自己内心非常的苦恼,不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5.这种担心持续不散并延续三个月至六个月以上。
    神经衰弱:老觉得自己精力不足
    (一)问题描述
    李女士在政府机关工作,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太大,她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据李女士自述,大概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常常感到一天到晚精神很疲乏,工作时很容易分心,读书看报也不能集中注意力,总爱胡思乱想,记忆力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由于李女士感觉到自己工作效率低下,于是,生性敏感的她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弄得自己整天都不开心。后来,她的病情越来越重,终日头昏脑胀的,总觉得很烦,常常为一点儿小事就和周围的人争吵。心慌、失眠、头晕、月经不调等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症状也越来越重,她简直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二)问题分析
    很多人都可能听说过神经衰弱这个病名。有的人说睡眠不好是患了神经衰弱;有的人记忆力差就怀疑自己患了神经衰弱;也有的人认为自己精力不足,也是患了神经衰弱……众说纷坛,让人似是而非。但究竟什么是神经衰弱呢?
    我国精神病学家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烦恼,入睡困难。有的病人还表现为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是神经症的一种。1985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在《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重写了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指一组精神障碍,为各种躯体的或精神的不适感、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所苦恼。其病理体验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但缺乏任何可查明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力图摆脱,却无能为力。”神经衰弱也符合上述特点,病人无器质性病变,常为失眠、脑力不足、情绪波动大等不能自主的症状所苦恼。但是神经衰弱的病人,没有严重的行为紊乱,这与严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是有区别的。
    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
    1.衰弱症状。这是本病常有的基本症状。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肢体无力、困倦思睡、特别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复其疲劳感。很多患者诉述做事丢三落四,说话常常说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
    2.兴奋症状。患者在阅读书报或收看电视等活动时精神容易兴奋,不由自主的回忆和联想增多:患者对指向性思维感到吃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维却很活跃,控制不住;这种现象在入睡前尤其明显,使患者深感苦恼。有的患者还可对声光敏感。
    3.情绪症状。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容易激惹。烦恼的内容往往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感到困难重重,无法解决。另一方面则自制力减弱,遇事容易激动;或烦躁易怒,对家里的人发脾气,事后又感到后悔;或易于伤感、落泪。约1/4的患者存焦虑情绪,对所患疾病产生疑虑,担心和紧张不安;例如,患者可因心悸、脉快而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或因腹胀,厌食而担心患了胃癌,或因治疗效果不佳而认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这种疑病心理,可加重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结,形成恶性循环。另有约4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短暂的、轻度抑郁心境,可有自责,但一般都没有自杀意念或企图。有的患者存在怨恨情绪,把疾病的起因归咎于他人。
    4.紧张性疼痛。常由紧张情绪引起,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患者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或颈项僵硬;有的则诉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5.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诉述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还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感到白天思睡,上床睡觉又觉脑子兴奋,难以成眠,表现为睡眠节律的紊乱。有的患者虽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但醒后坚决否认已经睡了,缺乏真实的睡眠感。这类患者为失眠而担心、苦恼,往往超过了睡眠障碍本身带来的痛苦;反映了患者的焦虑心境。
    6.其他心理生理障碍。较常见的如: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心慌、气短、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萎、早泄或月经紊乱等。这类症状虽缺乏特异性,也常见于焦虑症、抑郁症或躯体化障碍,但可成为本病患者求治的主诉,使神经衰弱的基本症状掩盖起来。
    神经衰弱一病的发病病因目前说法不一,但是总的不外乎是西医和中医两个方面的说法:
    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据有关资料统计,脑力劳动者发病占96%以上,这也间接地说明神经衰弱与过度脑力劳动有关。但是,有些人常年加班加点,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未发生过神经衰弱。这说明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该记住“劳逸结合”这一名言。
    中医认为致病病因多种多样,不过比较公认的还是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对于不良情感诱发疾病,古书上有不少记载。如狂喜可致精神病,范进中举这个故典,说范进一心想中举,几次考试都落榜,由于勤奋学习,终于实现他多年来的愿望,结果却因过分兴奋而患了“癫狂病”。这就说明任何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都会引起身体疾患。
    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失意之事,如失恋、夫妻关系不合、上下级及同事间关系不好、意外打击、高考落榜等。如不能正确对待,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神经衰弱是能够治愈的,虽然需要较长时间。合理安排生活,改变不良习惯,起居定时,生活有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和工作学习的计划性,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主要环节。
    (三)解决之道
    1.自我按摩法
    有头痛者,可擦颜面,按摩太阳穴;有头晕者,可加用“鸣天鼓”手法;有失眠、心悸者,可于临睡前擦涌泉穴。
    具体操作法如下:
    鸣天鼓:两手心掩耳,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滑下,弹击脑后(风池穴附近)20~30次,可听到击鼓样的声音,这对减轻头昏、头痛有一定作用。
    擦涌泉:两手握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至足心发热为止,然后依法用左手擦右足心。一般以擦四次为佳,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失眠、心悸症状的缓解。
    2.冷水浴
    冷水的刺激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体质。因此,神经衰弱患者适宜于洗冷水浴;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早期先用温水擦身,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习惯以后改用冷水擦身,最后用冷水冲洗或淋浴,每次30秒到1分钟左右;从夏天起可以参加游泳,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大。
    3.适度的劳动或运动
    散步和旅行:根据实验研究,神经衰弱患者作较长距离(2~3公里)的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精神振作、心情舒畅、头痛减轻。
    其它运动:情绪较差、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适宜于进行提高情绪的游戏或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跳绳、踢键子等,也宜于在户外做轻量劳动。
    有位中学数学老师由于经常进行单一而过度的数学思维活动,导致了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在医生指导下,他采用多样化活动的治疗方法治疗,即每天从事多种活动,如做家务、到菜园子劳动、浇灌花草、修剪盆景,搞些小修理,指导孩子学习,探亲访友等等,每种活动的时间都不长,一个接一个,很紧凑。一段时间后,睡眠改善,上床就寝,很快就能入睡了。按照他的体验,如果一天只从事单一的活动,尽管很疲劳,也难入眠。多样化活动之所以对治疗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是因为在多样化活动的情况下,由于大脑广泛区域神经过程交替活动,使脑细胞得到了锻炼,逐渐增加了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作用(这种作用在过去因大脑负担过重而被减弱了)。因此,到了夜间,大脑中经过白天兴奋性活动的许多神经中枢都发生了负诱导作用,并迅速成弥漫性抑制。这样,“常夜难眠”就变成“长夜好眠”了。
    4.放松疗法
    这是一种通过一定的程度训练,学会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疗法。即练习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渐放松全身肌肉,藉而获得心理上的松驰。具体做法是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首先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把牙关咬紧,使两边面颊感到紧张,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驰感,逐次将头部各处骨肉一一放松,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颈部,尽量使脖子的肌肉弄得很紧张,感到酸痛,然后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松,觉得轻松为止。第三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两手上,将两手用力握紧,直至发麻、酸痛、两手开始放松,然后放置在舒服位置,并保持松软无力状态。第四步是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气,憋几秒钟,缓缓把气吐出,再吸气,如此反复,让胸部觉得轻松为止。这样反复类推,将注意力集中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最后,全身软软地处于轻松状态,保持2~3分钟。按此法学会如何使全身肌肉放松,并记住放松的次序,每日照此法做2次,持之以恒,可使自己的心身轻松,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5.药膳疗法
    在祖国医学宝库中,有不少关于药膳的论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项宝贵的医学遗产。数千年来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今对不少慢性疾病的防治,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现就有关防治神经衰弱的药膳配方介绍如下:
    (1)桂圆红枣粥:桂圆15克、红枣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盗汗的患者。
    (2)百合粥:老年人体弱多病,心血不足,往往导致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心烦意乱、多愁善感,甚至整夜不能人睡。用百合30克,先用清水浸泡半日,去其苦味,再加大米50克,共煮至米熟有清香气味,加冰糖适量,早晚各服1次。失眠严重者,可冲服朱砂1克,每日2次。百合内含有少量淀粉、脂肪、蛋白质、微量生物碱(秋水仙碱)。具有清热养阴、润肺安神的功能,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强壮滋补有效药物。
    (3)地黄枣仁粥:由生地黄、酸枣仁、粳米组成,是一剂治疗心肾不交所致失眠心烦的良方,具有滋肾水、清心火、安心神之功效。地黄枣仁粥的煮制方法是:取酸枣仁30克捣碎、地黄30克,以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以药液煮粳米,粥熟即成。每日l~2次,连服5~7天。脾虚大便稀薄者慎用。
    (4)桂圆童子鸡:童子鸡1只,桂圆肉30克,料酒、葱、姜、盐适量。将鸡取出内脏洗净,斩去鸡爪,把腿别在鸡翅下面,使其团起来,放人沸水锅中焯一下,以去血水,捞出洗净。桂圆亦用清水洗净。把鸡放人蒸锅或汤锅,再放人桂圆、料酒、葱、姜、盐和清水,放蒸笼内蒸1小时即可。本菜特点是汤呈褐色,略带甜昧,清鲜可口。有补气血、安心神之功。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头昏健忘、心悸失眠尤为合适。
    (四)测试
    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吗
    请对下面的问题作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1.一星期中,你至少有两天觉得精神饱满、身心舒畅。
    A.是B.否C.都不是
    2.已经睡了8小时甚至更多,仍感精神不振。
    A.是B.否C.都不是
    3.精神不振,但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
    A.是B.否C.都不是
    4.以下症状中有哪几项是你经常经历的?
    头痛,头晕,呼吸不畅,心慌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习惯性腹泻,精神紧张,四肢乏力,长期失眠,精神不振,容易疲倦。
    项以上~7项项以下
    5.身体不适时,你是否向他人倾诉?
    A.时常B.偶尔C.从不
    6.你周围的人是否重视你的存在?
    A.非常重视B.重视C.不重视
    计分规则:
    第1题选“是”,2、3题选“否”,4、5题选C,6题选A,各得1分。
    第1题选“否”,2、3题选“是”,4、5、6题选B,各得2分。
    第1、2、3题不选择,4、5题选A,6题选C,各得3分。
    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0~7分,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8~11分,你已经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了,应该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
    12~15分,你已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应重视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