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傅慎言

第1086章 抢人

傅慎言 陆欣然 3197 Sep 16, 2021 4:37:48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隋唐天字七书》章节阅读:


  李靖自有打算。
  他并没有派一兵一卒去追击颉利可汗,因为,他知道,李世绩早已在碛口,等待颉利的自投罗网。
  颉利的老巢和家底全部被一锅端了。
  他虽然暂时还没被抓获,但东突厥已经名存实亡,再无翻身的可能。
  李世民得到李靖大破颉利的消息之后,他毫不掩饰久经压抑的情怀,一朝释放的欣喜。
  李世民扬眉吐气地,对着所有的朝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然后,他充满霸气地说道:“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
  李世民终于大仇得报,大耻得雪,或者在这一刻,他心中想起了玄武门事变。
  虽然地是无法掩盖的杀兄屠弟的事实,但经此一役,他已足够洗刷自己私德上的污欠,他已经足以站在历史之上帝王之肩。
  李世民将这次胜利,视为自己人生最重大的胜利之一,他大赦天下,允许天下大醉五日。
  干杯,狂欢。
  为了这难得的胜利。
  但李靖这次犯了事,他虽然荡平了颉利,但突厥部内的财富,却并没有归入唐朝的国库。
  颉利可汗是突厥的大可汗,本部十万的人口,多年经营积累,无可置疑地拥有巨大的财富,以至于连唐朝堂堂三品官,御史大夫都有眼红之感,
  可以想见,当年那个战火连天的夜晚,那个喊杀声震天响的日子,是一种多大的疯狂,久受屈辱,备受压抑的情怀,终于也可以有尽情释放的一天。
  复仇的快感,燃烧了每一个久经屈辱的战士。
  李靖感同身受,他也享受这种滋味。
  因而,他对于温彦博的指控,并不加以否认,但他却不能忽视李世民的责备,也许,当时这个唐朝皇帝的心里,或许也充满了对那个夜晚的向往,但身为一国之君,他必须要政治正确。
  感性必须让位给理性。
  李靖接受了李世民的指责,他向李世民请罪,但胜利者,是永远正确的,也是不该被指责的。
  但李靖已是功高不赏,也是需要敲打的时候了。
  冷处理是必须的。
  许久之后,李世民再次召见李靖,他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赦公之罪,录公之勋。”
  然后,给李靖升官赐物加实封。
  但给予的赏赐,实在微不足道,也许在李世民的心里,这虽然是一次足以铭刻史册的胜利,更多的却是乘对手的虚弱而胜。
  但即使胜之不武,也是足以名耀千古的胜利。
  颉利可汗遭到了双重打击。
  当他准备北渡碛口,进入漠时,看到了李世绩的身影,唐军早已等候他的到来。
  一步错,全盘皆输。
  颉利可汗前无进路,退无归途,他已穷途末路。
  他的部下再没有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
  颉利可汗部下的大酋长,替他做出了正确,也是必然的选择,他们举族投向李世绩投降。
  李世绩又俘获了五万人马。
  颉利可汗不愿意这么早投降,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搏一下。
  也许坚持就是胜利。
  他和少量心腹,投靠苏尼失部落,这是突厥最后的一支力量。
  苏尼失是颉利可汗的铁杆粉丝,忠于他,臣于他。
  颉利想在他那里修整之后,再南奔吐谷浑,也许在那片蛮荒之上,他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但李世民不会再给他这种机会。
  他派出的六道讨伐大军并不是吃素的,虽然事实上,有二路军队根本就没有过和突厥交战的记录。
  但唐军的视线聚焦在颉利身上,围追颉利,活捉颉利,这是必然的收官之战。
  行军总管李道宗探知了颉利的遗迹。
  他率领唐军逼近苏尼失部落,明确命令苏尼失抓住颉利,送给自己。
  对抗全盛的唐军,这不是苏尼失一个小小的部落,所能承受的压力。
  颉利可汗只能再次闻风而逃。
  但他是折翼的可汗,他已走到了他的宿命和归途。
  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他根本就不可能跑得远。
  虽然他躲在最荒凉偏远的山谷之中,但苏尼失也依然派出骑兵将他轻松抓获。
  但苏尼失却并没有立即将颉利可汗送给李道宗,显然,在他的部落之中,存在不同的声音。
  也许事情还可能出现反转。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李道宗派出副总管张宝相,直接在苏尼失驻地耀武扬威,向他索取颉利。
  可怜颉利一代大可汗,竟然被当作物品,转手进贡给了唐朝。
  苏尼失也举族降唐,这也是突厥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力量。
  突厥,确切点讲是东突厥,完了。
  从此之后,漠南之地,虽然依然鸢飞草长,马肥牛壮,但却已经改换了主人,他是属于李唐的天下。
  但李世民有一个幸福的烦扰
  面对突厥如此庞大的归降人口,如何处置,安排他们,这引发了唐朝内廷的激烈争论。
  仗打完了,突厥的大可汗也抓住了,东突厥事实上也已经灭亡了。
  这是天大的功业。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号,以天之名,顺天之意,因承天之旨,他被称为“皇帝天可汗”。
  其实,这个称号,并不是独创,也不是原创。
  当年隋文帝杨坚文治武功,远超前古,就曾经接受过突厥“莫缘可汗”的称号。
  李世民接受四夷君长的”天可汗“的请求时,有些犹豫。
  他在朝堂之上,问那些外族的使者说:“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
  唐朝的君臣和外族使者们全部跪下,异口同声,山呼海啸般地称呼万岁万万岁。
  天命如此,天意所归,天大的荣耀。
  李世民自今日起,就是华夷共同的君长,东亚事实上的霸主,他叫皇帝天可汗。
  这是震古烁今的丰功伟绩,但**和快乐过后,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到台面上。
  如何处置这些归降的突厥人?
  这不是一个二个,而是十几万个突厥人,十几万人要吃饭,要生存,要过上有盼头有希望的日子。
  这是国策,是目前的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这引发了唐朝群臣的激烈争论。
  李世民准备集思广益。
  他叫群臣上书言事,这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宫廷辩论,前后上书言事的正式奏疏就有十一份之多。
  至于当庭辩论,往复认证,激烈交锋,可以想象不知经历过多少回合。
  所有的处置突厥的意见,总结出来,大体是分为三个方案。
  第一二种意见,都强调了华夷之防,但他们走了二个极端。
  第一种意见要变其风俗,化胡为汉。
  就是让突厥举族迁入中原地带,充实人口,转变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成为中原的农耕人口。
  可以达到“百万强胡,化而为汉”,“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空虚矣。”
  这有现实的依据。
  李世民名义上虽然接受了皇帝天可汗的称号,但当时唐朝其实还非常虚弱,隋末持续十几年的战乱,让人口断崖式下滑,很多地方千里渺无人烟,荆榛遍地。
  国家极需人口,也极需恢复生机。
  即使到了李世民登基六年之后,群臣纷纷上表劝谏李世民封禅泰山时。
  魏征也表示了坚决反对,他在奏疏之中写道:“自伊洛之东,……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可见当时,即使是富饶的河南平原地区,也依然满目苍痍,国家还非常贫困。
  即使到了贞观十一年,这已经是贞观之治时的盛世,一代名臣马周,这个被李世民誉为“我于马周,暂不见便思之。”的国之重臣,在奏疏之中,还明确说道:“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
  可以想见,唐朝以此成果,就可以称为贞观之治,那隋时盛况,足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
  人,总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最重要的资产。
  既然中原大地缺人,并且有地,那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将突厥人举族迁徒到山东的兖、豫之地。
  将突厥人变成华夏人,让他们耕种土地,同时又可以少去一个劲敌,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这个方案,于事为难,理必不可,无法真正实施。
  因为这违背了人的天性,
  胡始终是胡,汉也始终是汉。
  胡人无法全民族化为华夏之族,或许在时势所迫之下,小规模可以转变风俗和习惯,但全民族的短时间同化,却很难在现实之中完成。
  况且,唐朝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撑这个方案。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