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典架空 太古丹尊

第八百零三章 元尊出手

太古丹尊 狐言 4170 Aug 6, 2021 4:22:37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明郑1652》章节阅读:


“惠州的黄应杰无关紧要,他的实力也就比郝尚久强一些罢了。最关键的,还是广州的尚耿二藩,陈泰的谨慎超过了预期,根据泉州城内传出的消息,清廷在城中至少留下了六千八旗,还有数千绿营兵,总兵力在一万以上。”
“招讨大将军府”的军议室内,洪旭,甘辉,王秀奇,黄廷,冯澄世,以及万礼,周全斌,赫文兴八人都围站在了侃侃而谈的郑成功身前,眼睛都看着面前的地图。
泉州城内传出的消息是冯澄世负责的,他作为军情司指挥使的身份第一次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下被郑成功当着明郑内部高层的面强调,脸上的笑容显得十分真诚。
“江南清军防守甚严,钱达所部暂时被隔绝在了太湖之中,张名振和陈六御多次上岸袭扰被击退,他们那边可能很难再取得突破了,泉州的清军不动,漳州的压力就会很大。
中军四镇到时若想及时回援,就必须要在进攻惠州之时,引尚可喜或者耿继茂中的一部支援惠州,咱们在惠州的旷野山间与之决战,只有全歼其主力,广东才能最终顺利拿下。
否则以尚耿和广东本土的绿营军兵力,只有本藩的一万大军和李定国的疲惫之师,广州城便是一年都攻不下,到时尚耿二藩再和清廷援军内外夹击,局势就会变得十分严峻了。”
诸将看完冯澄世递交的军情汇总之后,其实对局势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经过了“漳州大战”之后,对于攻城的艰难也深有体会。
广东除了尚耿二藩本部的两万藩兵以外,还有数万绿营军,除了南雄,韶州等援军入粤的必经之路和粤西南四府,粤东二府被隔绝牵制之外,尚耿完全可以收缩超过两万大军固守广州。
一个不过四五千绿营军固守的漳州府城都难以攻克,更何况是高大坚固的广州城,里面还有数万精锐守军呢?
郑军的行动郑成功可以自己把握,但清军和李定国,郝尚久等人的行动,他就必须考虑周全,提前布局了。否则,广东之战将会打得十分困难。
“可清廷如此谨慎,西面又有李定国的大军,尚可喜和耿继茂恐怕不敢轻易出城浪战吧?”甘辉想了想,皱眉道。“反正若是末将,绝对会选择收缩兵马,死守广州城。”
“甘提督说的没错,虽然现如今湖广,四川,两广,以及江浙都已经处处烽火,但清廷很快就会发现江南不足为患,而他们在全国依旧有兵力优势,主动权还紧紧握在手里,只要等陕西和江南调来的援兵一到广东,李定国就难以支撑了。”周全斌昂首挺胸,踏前一步,接着说道。
其实,这还只是说出口的,若是局势到了那一步,难以支撑的何止是李定国啊?
如果中军四镇不回援,仅靠被抽调了大部分精锐补充进虎卫镇,骁骑镇的左右两军和卫戍五营,也难以抵挡汇合了江南援军的清军,郑成功同样东西不能兼顾。
“可固守广州的话,尚耿就没有退路了,难道他们就不怕重蹈孔有德的覆辙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李定国啊!”万礼看了看地图,若有所思道。
“尚可喜和耿继茂恐怕不会一开始就把自己陷入如此死境,收缩兵马,固守广州固然稳妥,可要是南雄和韶州再被李定国拿下,他们等的援军也就难以进入广东了。”
郑成功点了点头,他如今有意培养麾下将领们发言分析的能力,在战前的局势分析和方略决定上,都鼓励这些大将发言,并肯定其中具有战略眼光的意见。
真正具有压倒性战斗力的军队并不能只在军饷粮草上改变,还需要在体制上进行符合时代的改革。郑成功现在还没有这个时间,但打完这场战之后,他就必须要着手了。
“万礼所说的不无道理,尚耿二藩与孔有德一样,都是二十几年前便已经叛国投清的大汉奸,相互间知根知底。清廷三年前将他们从辽东调来的时候,孔有德的兵马最盛,实力远胜于尚耿,其后又迅速击败了广西的朝廷大军,不可谓不气盛。
可如今被李定国一战而败,轻而易举便被逼得**而死了,清廷中最为惧怕李定国的,恐怕就是尚耿二人了。他们两人不到迫不得已,都绝对不会退守广州,让自己陷入只能固守待援的境地。到时恐怕粤西,粤东,甚至是粤北等地的清军见势不妙,都会反正。
这是趋利避害的人心,当初桂林能被迅速攻破,反正的绿营军官王允成就功不可没。而桂林一破,线国安,马雄等部,近万绿营军便直接失去斗志了。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尚可喜和耿继茂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藩主所言极是,尚耿二人绝对不敢如此冒险,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阻击的。”甘辉一脸佩服,看着地图上潮州到广州的漫长路程,又有些担忧道:
“不知道咱们到潮州的时候,李定国会不会已经攻破肇庆,进逼广州了。若是那样,尚耿二人在广州搜刮的巨额财富就没有咱们的份了。”
郑成功听罢,却是笑着摇了摇道:“李定国野战强悍,但攻城却是不精,桂林不过是因为孔有德主力已丧,心胆坠地,他才能取巧,轻易拿下。而更早之前的辰州,李定国却是久攻不下,肇庆也是一座坚城,守将是清廷总兵许尔显,还有广州援军,恐怕就不是那么好拿下的了。”
甘辉并不畏惧广东的绿营军,便是尚耿两人,也丝毫不怕。相反,作为郑军中的头号猛将,已经被福建百姓建庙供起来的传奇,他很想和李定国比一比,看看谁更强。
不过,他并不清楚李定国的实力,只是知道国姓爷口中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的功绩,还远远不是自己能比的。而如今听郑成功那么一说,又忽然有了能比对方更早进逼广州,压过其一头的希望。
“若是如此,尚可喜或者耿继茂就必然要出兵惠州,阻击咱们了。不然,根据冯参军汇总的军情,以肇庆当前的兵力,一旦广州被围,面对数十倍的攻城大军,便是坚城也支撑不了多久,迟早会被李定国攻破。
可等咱们击败吴六奇,黄应杰和尚耿大军,彻底收复潮州,惠州之后,可能已经四月中旬了。不是说李定国大军粮草只能支撑一个多月吗?这个时候秧苗才刚刚长起来,哪都没有粮食,难不成咱们到时候还得给他们支援粮草?”
“必要的时候,该支援就得支援,帮李定国就是帮咱们自己,广东咱们自己吞不下。而且,让他欠了咱们的人情,日后很多话也就好说了。不然,死的还是咱们好不容易练出来的兵。粮草没了,再买再征就是了,可是人没了,咱们的土地和百姓,就没人守护了!”
郑成功早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他有水师可以运粮,只要能在四月中旬之前进逼广州,联络上李定国,对方就绝对不会轻易退兵。
“所以咱们一定要快,潮州绝对不能发生意外,然后直接挥师北上,击溃吴六奇,撵着他去找耿继茂决战。耿继茂也不敢避而不战,冒险让咱们直接进逼广州。”
“藩主说得没错,咱们虽然要和李定国合作,但不能把希望全都寄在他的身上。李定国攻下广西已经快一年了,堂堂一省,十万顷土地,连几万大军半年的粮草都筹集不了,其兵马又连战一年,或许已经疲惫不堪,实力还有几成都难说。”
洪旭比甘辉,万礼等人都要老道周全得多,对于李定国的战神光环表现得很平淡,因此在看了经过郑成功补充之后的军情汇总之后,对李军的综合实力也有了怀疑。
“该打的硬仗还得是咱们自己打,而且还要打得够快,够好,把清军打怕了,最终的两军会师,合围广州才能顺利,彻底拿下整个广东才会有可能。”
郑成功听了洪旭的分析,笑了笑道:“不仅仅是粮草,短短两个多月,广西又缺少铸炮所需的铜铁,李定国连火炮和弹药都相当匮乏。到时若能顺利围攻广州城,李定国大军攻城所需的火炮弹药,咱们还要卖一些给他。”
作为后世来的人,郑成功远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历史细节,自然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过度高估李定国的能力。
当然,李定国没那么强,只是相对于历史上其他力挽狂澜的天之骄子而言的。他是没那么强,但在这个时期,比他更强的人甚至不到一手之数。或者,更准确地说,李定国只是一个帅才,而非军政全才,本就难以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毕竟,便是没有桂林一隅,这个时期,广西一省的生产力也是超过云贵川三省的,单单是还在耕种的田地便在八万顷以上,远超经过孙可望等人经营五年之后的云贵,人丁也在百万以上。
而且,若是站在长远角度,李定国完全可以先将战线推进到肇庆西部,与潮州呼应,牵制清军使其不能东征潮州,然后派出偏师南下攻略拥有大量人口和粮食盈余的粤西廉,雷,高,罗定四州,以他的声威,那些本就不坚定的绿营军必然不敢战。
届时,清廷援军未至,尚耿不敢浪战,借着永历大旗,还可以收编广东沿海的陈齐策,邓耀,陈上川,以及恩平的王兴所部,获取广东土著和海上力量的支持。
而东扼德庆和罗定州,北守柳州和平乐,以西江水系为沟通,梧州为枢纽,和清军在肇庆,桂林两地分别对峙,清廷主力在湖广陕西,江南的援军又实力不足,守城有余,进攻乏力。李定国此时治下二三百万生民,又通海贸,大可休养生息三两年,积蓄实力之后再东征。
只能说,在北面有孙可望牵制清军南征八旗主力,广东尚耿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李定国若是有孙可望经营地方的一半能力,只需要两三年时间,在清军腾出手来进攻广西之前,和当初在云南一样,将收编的两广明军,绿营军,甚至是桂西的土司兵整编,再练出五六万野战强军并不成问题。
但这一切终归只是郑成功的事后分析而已,机会是有的,可能不能把握得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好李定国的大军,为他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他也需要两三年,积蓄实力的同时,不断消耗清廷有生力量,才能克复八闽,筑成霸业之基。
“这么说来,这场仗成败胜负根本就不在李定国,而是在咱们,只要咱们能击败耿继茂,收复潮惠,此仗便算是胜了。反之,尚可喜一旦支援肇庆,李定国最终必然会因为粮草不济,不得不撤兵。
而到那时,清廷的援军便会进攻惠州,咱们便是守得住潮州,也必然难以守得住惠州,漳州更是得面对清廷的大军压境。”黄廷又恰到好处地总结道。
“鞑子咱们都不怕,都能杀个片甲不留,难不成还怕两个狗汉奸?”万礼已经操练虎卫镇三个多月,此时信心十足,“到时候就让耿继茂那小子尝尝咱们虎卫镇的厉害,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大明的男儿!”
“没错,若是野战,咱们辛苦练出来的将士绝对不输给那些连祖宗都能忘记的汉奸兵,到时候我甘辉一定也要蹶一蹶那些所谓的名王,看是那尚可喜和耿继茂的狗脑袋硬,还是我的刀硬!”甘辉也赞同道。
“好,面对强敌,就得有这样的胆气士气!”看着这些意气风发的部下,郑成功也不免豪情顿生,当即点头赞同道:
“将为兵胆,我大军有这样不畏强敌,敢打敢杀的猛将,何愁不能饮尽胡虏之血,荡平中原之鞑靼!李定国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我大军之将士又如何不能?”
郑成功知道,他必须用军事上的胜利来阻止原本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场场灾祸。每次想到这些,他都不由得心头发紧。曾经他只是知道,可如今是亲身体验,亲眼所见,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