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小说 我在娘胎已无敌

第二千零四十章 丐帮总部

我在娘胎已无敌 沉沦和尚 12473 Sep 26, 2021 7:44:33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章节阅读:

    第五卷 百家争鸣、群雄并立--大气磅礴的春秋战国(2)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兵书?
    
    《孙子兵法》,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
    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和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后来,孙子来到吴国,在伍子胥的极力推荐下,受到吴王阖闾的召见,孙子向吴王献上了自己苦心钻研蔚为大观的兵法十三篇,得到吴王的赏识。
    之后,孙子辅佐吴王破强楚、伐齐晋,为吴国春秋霸主地位的奠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然而,就在吴国强大之时,孙子却急流勇退,悄然隐去,不知所终,惟留下《孙子兵法》传诵人间。
    
    孙子兵法思想,既自成体系,独放异彩,又与其他各家互相融通,相映生辉,在政治上,继承了先王们治国御众的统御策略;在思想方法上,又与道家、儒家有许多相通或相似之处;军事上,基本承袭了姜尚、管仲等用兵制服之策,如奇正、利害、阴阳和神速、戒备等等,正是因为孙子集中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才使得《孙子兵法》留传后世,千古不衰。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不但被我国人民所推崇,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公认。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的唐代,《孙子兵法》就流传到外国,陆续被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孙子是中国的孙子,而《孙子兵法》则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
    
    鲁昭公客死他乡的原因何在?
    
    公元前517年,鲁国公室失去实权已有四世(宣公、成公、襄公、昭公),而季氏掌权已有三世(文子、武子、平子)。
    此时,鲁昭公在位,季平子专权。
    有多家贵族与季平子有过利益冲突,其中的一些矛盾本属微不足道,但他们为了个人利益,就鼓动昭公用武力消灭季氏。
    昭公兵败,出逃到齐国。
    昭公本想与季平子讲和,而与昭公一起出逃的其他家族则暗中作梗,因为他们害怕季平子的报复。
    因此,鲁昭公此后再也未回到自己的国家,而鲁国国内也始终未立新君。
    就这样,鲁昭公到死时一直在齐国流亡,鲁国国内则是无君的状态。
    
    公元前511年,鲁昭公在齐国流亡了七年之后,客死在该国的乾侯。
    所以,在鲁国史书《春秋》的记载中,总是说“公在乾侯”。
    
    弭兵之会有何意义?
    
    弭兵之会是由受大国争夺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两次,是春秋后期中小诸侯国要求停止争霸战争的会盟。
    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
    楚联秦,晋联齐,南北对峙、旗鼓相当。
    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侯国几乎全部卷入战争,终年争斗,兵连祸结,几无宁日,受害最深者以郑、宋为甚。
    
    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盟约,共同约定:“凡晋、楚无相加戎……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
    此为第一次弭兵之会。
    三年之后,楚乘晋国发生内争之机,撕毁盟约,再度与晋争霸,楚、晋经过一系列战争,晋连败楚国,并侵入齐、秦等大国,国势再度上升。
    但不久,晋国六卿赵、韩、魏、智、中行、范氏之间内争再起,无力外顾。
    这时楚也受制于吴,不思北进。
    宋国大夫向戌再次约合晋、楚于宋都,齐、秦、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等国也积极参加,举行了14国诸侯共同与会的第二次弭兵之会。
    会议主要决定“晋、楚之从,互相见”,即晋、楚原有属国此后对晋、楚同样朝贡。
    虽然这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满足晋、楚两国贪欲的,但此后四十多年间,晋、楚之间再未发生较大战争,这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贪名刺庆忌的人是谁?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成功地登上王位,是为吴王阖闾。
    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庆忌则逃到艾城,招纳亡命之士,邀周围的国家相助,准备攻打吴国,以报杀父之仇。
    
    阖闾听说庆忌的计划后,召见伍子胥说:“庆忌有攻打吴国的想法,他在世一天,我就一天也不得安宁。
    我想找个勇士去刺杀他,以绝心头之患,你有这样的人选吗?”
    伍子胥说:“我有一个叫要离的门客,大概可以办成这件事。”
    阖闾说:“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个门客怎么行呢?”
    伍子胥说:“他虽然只是一个门客,但实际也有万夫不当之勇。”
    阖闾便让伍子胥请要离见面。
    
    见面后,要离提出了一个刺杀庆忌的计划,阖闾同意了。
    第二天,伍子胥带要离上朝,要离假意请吴王出兵伐楚,吴王斥责要离,要离强争。
    吴王大怒,命左右砍掉要离右臂,关进监狱。
    伍子胥吩咐狱卒放走要离,吴王便杀了要离的妻子和儿女。
    
    要离逃出吴国后,就投奔了庆忌。
    庆忌虽然聪明,却难以想象会有如此残忍的苦肉计,非常信任要离。
    在要离的鼓动下,庆忌决定出兵伐吴。
    在伐吴的路上,要离侍机将庆忌杀死了。
    
    为什么楚平王活该被鞭尸?
    
    公元前506年,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由于楚平王和陷害忠良的费无极都已经死去,而他的儿子楚昭王带着妹妹也弃国而逃,伍子胥一时找不到可以发泄仇恨的地方,他忽然想到了平王的陵墓,便派人四下打听,终于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了平王的陵墓位置。
    他命令兵士将陵墓打开,只见楚平王面色如新,显然是用一些药物处理过。
    伍子胥一见仇人,怒火中烧,他提起铜鞭,朝着平王的尸骨狠命地打去,边打边怒斥说:“你活着的时候有眼无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杀我父兄,既然你活着时没能亲手杀了你,死了也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阵鞭打,尸骨全烂,伍子胥命兵士将打碎的骸骨抛往荒郊,然后忿忿而归。
    
    夫差曾让霸给谁?
    
    吴、越都是长江下游的国家。
    吴属于荆蛮,都城在姑苏(在今江苏);越属于越族,都城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时,晋国曾联合吴国对付楚国,吴的国力也日益强大。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用楚的亡臣伍子胥和军事家孙武率军伐楚,楚军大败,吴军直入楚国都城郢。
    这时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国又乘虚攻吴的都城,吴被迫撤兵。
    
    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于公元前494年伐越,并大败越于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西山),围越王勾践于会稽。
    勾践求和,并愿意做吴国的附属国。
    
    公元前487年,吴国在江北修建邗城(今江苏扬州),又开通邗沟,联结江淮,通粮运兵,大败齐兵于艾陵(今山东泰安)。
    公元前482年,吴国又与晋、鲁的国君及周天子的代表会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
    由于当时越王勾践趁机进攻吴国都城姑苏,夫差把霸主地位让给了晋定公后回师吴国,这件事就被称为“夫差让霸”。
    
    你知道孔子武艺超群吗?
    
    孔子在中华民族中一直享有“文圣”的称号,但他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只不过武名被他的文名所掩盖,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据《列子》记载:“孔子劲,能招(扛举)国门之关。”
    
    春秋战国时,贵族子弟都要受六艺教育。
    孔子的“射艺”,在当时就很有名,《礼记·射义》载:有一天举行“乡射”,孔子“射于瞿相(地名)之圃,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
    在先秦的“武艺”概念中,善跑也是一技。
    而孔子在这方面,堪称“飞毛腿”,《淮南子》称他“足蹑郊(狡)兔”--连奔跑的兔子都能捉到。
    
    在孔子的诸多“武艺”中,驾车可能是他最精通、最娴熟的一门。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孔子听别人说他博学而缺乏足以成名的强项,便与弟子商议选一艺来展示专长。
    在射箭、驾车之中,孔子经权衡而选定驾车,可见其驾驭战车的本领比射箭更强。
    
    中国第一部《刑书》出自谁手?
    
    公元前543年,子产当上郑国的正卿。
    为了强兵富国,子产坚定地实行社会改革。
    他命令把田地划清边界,修好农田设施,宣布土地私有。
    在私田上立法按亩收税,把农民按户口加以编制。
    他又规定农民有战功的,可以当甲士。
    甲士是战斗时战车上主要的军事人员。
    和平时期,甲士出任诸侯国的小官吏,立了战功的农民也可以做甲士,这就打破了以前对甲士身份的限制,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对贵族当中那些忠心国事,生活比较俭朴的人给以嘉奖;对那些横行无忌、奢靡浪费的人给以惩罚,限制旧贵族不敢为所欲为。
    他还准许百姓议论政治,并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子产十分注重法制。
    为了让国家有法可依,他组织人员制订了一套国家法律--《刑书》。
    这套《刑书》开始是刻在竹木简上,由国家的官吏施行。
    公元前536年,子产下令将《刑书》铸在鼎上,摆在王宫门口,使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刑书》,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刑鼎。
    
    祁黄羊荐人有什么样的标准?
    
    祁黄羊是春秋时晋国的大夫,是晋平公手下非常得力的谋臣。
    一次,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位县令,你看派谁去能把那里治理好呢?”
    祁黄羊说:“我认为解狐是最合适的人选。”
    晋平公听了祁黄羊的话,十分好奇地问:“你平时对解狐没有好感,甚至很少往来,现在你怎么会推荐他去南阳作县令呢?”
    祁黄羊说:“大王,您是问我谁做南阳县令最合适,而没有问我对谁的印象如何啊!”
    
    晋平公听取了祁黄羊的建议,任命解狐为南阳县令。
    果然,解狐很有才干,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晋平公对解狐的政绩非常满意,更满意祁黄羊举荐人才得当。
    
    又有一次,朝廷急需一名法官,晋平公急召祁黄羊征询他的意见。
    祁黄羊对晋平公说:“祁午当法官最为合适。”
    晋平公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儿子吗?
    你推荐他做法官,难道不怕引起别人的非议吗?”
    祁黄羊心胸坦荡地说:“大王问我谁当法官合适,我考虑的也只是谁能担当起法官这个职务,而根本没有去想被推荐人与我的关系。
    祁午是我的儿子,我知道他会成为一名称职的法官,所以我才推荐他。”
    
    晋平公听取了祁黄羊的建议,任命祁午做了法官。
    但他总是有些放心不下,便不时派人去了解祁午在任的情况。
    派去的人回来向晋平公报告说:祁午办事公正,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从此,晋平公对祁黄羊更加信任。
    
    这件事传到了孔子的耳中,他感叹说:“祁黄羊真是大公无私呀,荐举人才不回避仇人,也不回避亲人。”
    
    卧薪尝胆的典故从何而来?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他的儿子勾践继位。
    吴王阖闾得到消息,借机出兵大举攻越,吴、越两军大战于檇李。
    吴军大败,吴王身受重伤,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临死前,阖闾曾对夫差说过:“千万不要忘记越国的仇恨!”
    
    夫差继位后,不忘父仇,一边整顿内政,操练兵马;一边扩充军备。
    他还指定一个人每天问他一遍:“夫差,你忘掉越王杀父之仇了吗?”
    他则大声应答:“深仇大恨,岂敢忘怀!”
    就这样,夫差励精图治,使吴国逐渐强大起来。
    
    勾践得知夫差准备征讨越国,就想先发制人,举兵灭吴。
    谋臣范蠡、文种坚决反对。
    可勾践听不进去,带兵三万攻吴。
    夫差立即率领精兵良将进行反击,两军激战于太湖一带。
    越军大败,勾践带着残兵败将困守在会稽山上,被夫差率领的追兵团团包围。
    
    勾践苦思冥想,也没有计策退兵,范蠡建议忍辱求和。
    于是,勾践派文种到吴**营里拜见夫差求和。
    夫差本想同意,可伍子胥极力反对。
    勾践闻讯以为走投无路,就准备与夫差拼个你死我活。
    文种、范蠡认为应当另找出路,他们觉得夫差好色,他的权臣伯嚭贪财,这是敌人的致命弱点,越国可以利用这些来达到求和的目的。
    
    于是,文种暗地里用美女、宝器买通了吴国大夫伯嚭,然后再拜见夫差求和。
    伯嚭因收受美女、宝器在先,便也在一旁帮腔。
    夫差就答应了讲和,但他要求勾践和范蠡到吴国来服役。
    
    勾践把一切国事都托付给文种,然后就带着妻子和范蠡来到吴国。
    夫差派人在阖闾墓旁筑了一间简陋的石屋,将勾践夫妇、范蠡赶入屋中,让他们穿上罪衣罪裙,负责看坟养马。
    夫差有时还故意羞辱勾践,出游时让他牵马徒步跟随;回来时让他更衣、脱靴,甚至上厕所也让他侍奉。
    勾践担心自己忘掉耻辱,每天夜里睡在柴草上,还在门上挂一只苦胆,每次吃饭时都要先舔一舔苦胆,以此鞭策自己,这就是“卧薪尝胆”的典故。
    
    文种为什么被越王勾践所杀?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就少了个范蠡。
    后来传说他带着美女西施,隐姓埋名跑到别国去了。
    范蠡走前,给文种留了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
    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文种不信。
    
    一天,勾践把文种叫到自己的身边,对他说:“你教给我攻打吴国的七条计谋,我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条在你那儿,你还不如跟着吴国的国王去,试试你的计谋,看是不是能救了他们。”
    说完就给了他一把剑,让他自杀。
    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
    文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自杀了。
    
    范蠡为什么称“陶朱公”?
    
    范蠡对成就越国的霸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灭了吴国后,范蠡感到自己的名气太大了,又深知勾践的为人,于是就决定离开越国。
    在一个夜晚,他带着家眷离开了祖国,来到了齐国。
    
    范蠡在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做商业买卖。
    就这样勤劳数年,集聚了许多财产,成了一个大富翁。
    齐国人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就推举他为相国。
    他做了一阵,感到还是没兴趣。
    一天夜里,他在月光下散步,感叹道:“我做官做到了相国,挣钱挣到了成千上万的财产,做人做到这一点,也就不错了。
    我的一切都达到了顶点,对我来说并不是好事。”
    于是就辞去了自己的官位,将自己的万贯家财都分发给穷人,从齐国的大地上悄悄地消失了。
    
    范蠡来到了一个叫陶的地方住了下来,自称“陶朱公”,就在这个地方做买卖,开作坊,事业干得很红火。
    很快,他又成了一个富人,人们传说他的财富足可以抵得上一个国家的收入,即所谓的“富可敌国”。
    后来,人们常以陶朱公来表示富翁。
    
    老子的《道德经》著于何处?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后期著名的大哲学家。
    据《史记》记载,他出生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带)的一个李姓人家。
    刚一降生,人们就发现他的相貌不同于常人:前额宽阔,耳垂特别大。
    于是,父亲干脆给他取名叫李耳,又用一个表示大耳垂的“聃”作他的字,希望他真的福旺寿长。
    
    老子从小聪明好学,广泛阅读了各种书籍。
    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老子孤身一人来到了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东周都城洛阳。
    很快,凭自己的才干,他当上了国家图书馆的官员。
    
    在这个当时最好的读书环境里,老子如饥似渴地拼命读书,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学问家。
    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向他请教问题,孔子也曾专门向他请教有关礼制的问题。
    
    当时东周正一天天衰落下去,还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战。
    老子觉得洛阳没法呆了,他决定去民风淳朴、战乱极少的秦国安度晚年。
    
    老子骑着青牛,没几天就到了函谷关,一过函谷关就是秦国境内了。
    这时,守关的官员尹喜迎出来恭恭敬敬地向老子施礼说:“老先生途经这里,未曾远迎,希望您别见怪。
    素闻先生学问广博、见识精深,既然路过这里,就请小住几日,将您的真知灼识写成一部书,一来可让我拜读,二来可让天下老百姓受到您的教诲,请您不要推辞!”
    
    老子被尹喜的真挚所感动,便住下来,把自己关于道德、无为而治、以柔胜强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全部融于一书之中,写成一部五千余字的《道德经》。
    这部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道”。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都由“道”转化和生成。
    老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源头之一,一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国人。
    
    孔子为什么自称“丧家犬”?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郑国,跟弟子走散了,就一个人站在东门外等候。
    有个郑国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前额长得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腰部以下又比禹要短三寸。
    又瘦又疲惫像只无家可归的狗。”
    子贡把原话告诉给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说成这副模样也没什么。
    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倒是说得对呀!说得对呀!”
    后来,唐宋一些著名的文人如杜甫、苏轼、黄庭坚都曾以“丧家之狗”自嘲。
    
    豫让为何两次行刺赵襄子?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在智伯瑶手下做事,智伯瑶非常看重他。
    赵襄子联合韩、魏消灭了智伯瑶后,豫让下定决心要为智伯瑶报仇。
    
    于是,豫让改变姓名,混进宫廷,企图找机会刺杀赵襄子。
    由于赵襄子警觉,豫让被发现了,赵襄子把他抓了起来。
    经审问,赵襄子认为豫让肯为故主报仇,是个义士,便将他释放了。
    
    豫让并不死心,为了改变相貌和声音,他在全身涂抹上油漆,又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了自己的声音,乔装成乞丐,等待机会报仇。
    
    一天,豫让打听到赵襄子出行会经过赤桥,就事先埋伏在桥下,准备刺杀他。
    赵襄子路过赤桥时,胯下的马突然惊跳起来,埋伏在桥下的豫让被卫士抓了起来。
    虽然豫让改变了容貌和声音,但赵襄子还是认出了他。
    
    赵襄子说:“我上次放了你,这次不能再放你了。”
    豫让突然放声大哭,赵襄子以为他怕死,可豫让却说:“我不是怕死,只是想到我死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替智伯瑶报仇了。”
    赵襄子听了非常感动,就解下佩剑说:“我不想动手杀你,你自尽吧。”
    豫让接过剑,请求说:“我两次行刺都没有成功,对不起我的主人。
    如果您能脱下外衣让我砍几剑,借以寄托我为主人报仇的真心,那我死也瞑目了。”
    
    赵襄子非常赞赏豫让的气节,当即脱下锦袍递给豫让。
    豫让把锦袍挂在柱子上,猛砍三剑,叫道:“智伯瑶,我到九泉之下来见你了!”
    说完,豫让便挥剑自杀了。
    
    西门豹是怎样治理邺城的?
    
    西门豹是战国时魏国著名的政治家,他聪明能干,深得魏文侯的信任。
    魏国的邺城(在今河北)是个军事要镇,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县令。
    
    西门豹到邺城上任,见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把当地父老请来,询问原因,父老们告诉他:每年夏天,漳河都要发大水。
    巫婆说是主管漳河的水神河伯每年要娶一位漂亮姑娘,他就保佑人们风调雨顺,不然就兴风作浪。
    所以每到巫婆挑女人时,穷人们都带着家人远走他乡。
    
    西门豹明白了,他想了个办法。
    到给河伯送媳妇那天,西门豹也来了,他对巫婆说:“这个女孩不漂亮,你去跟河伯说,过两天再给他送一个漂亮的来。”
    就命令士兵把巫婆扔到河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又让士兵把巫婆的大弟子和另外两个弟子扔到河里去了。
    接着把几个乡绅也扔到河里去了。
    剩下的官吏赶紧磕头求饶,表示再也不敢搞迷信害人了。
    周围的人起初感到很吃惊,后来看到一个个作恶多端的人都淹死了,心里别提多痛快了,他们非常佩服西门豹。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
    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
    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
    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
    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
    
    战国七雄具体是哪七个国家?
    
    春秋末期,中原大国晋国也日渐衰落。
    晋的权力由栾、解、赵、魏、韩、智六家大夫把持,后来只剩韩、赵、魏、智四家,四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野心也最大。
    智伯瑶打算下一步侵占韩、赵、魏三家的土地,于是把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人请到家中,设宴款待。
    席间,智伯瑶对三人说:“为了重振晋国雄风,我主张每家献出一百里土地和相应的户**国君掌管。”
    韩康子害怕智伯瑶的势力,首先表示赞同;魏桓子心里不愿意,但也不得不表态,也把百里土地和九千家户**给智家。
    智伯瑶见赵襄子一言不发,便用言语威胁他。
    赵襄子性格耿直,看智伯瑶贪婪的样子,非常气愤,便说:“土地是祖宗遗产,要送给别人,我实在不敢作主。”
    智伯瑶听罢立刻翻脸,智、赵席上争吵不休,赵襄子一甩袖子走了。
    智立刻决定讨伐,并亲自带兵马为中军,让韩为右军、魏为左军,三军直奔赵城。
    赵襄子寡不敌众,边战边退,退到晋阳(今山西太原)闭关固守。
    整整打了两年的仗,智军就是攻不下赵城,智伯瑶就筑坝放水冲淹晋阳城。
    
    大水淹进晋阳城以后,赵襄子焦虑不安,愁眉不展,就与谋士张孟谈探讨对策。
    张孟谈分析说:“我看韩、魏把土地割让给智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我们何不派人游说,把韩、魏争取过来,请他们帮我们一起对付霸道的智伯瑶。”
    赵襄子就派张孟谈连夜出城,直奔韩、魏两营。
    韩、魏二大夫正担忧自己的前途,经张一说,都赞同合力对付智伯瑶。
    
    于是,韩、赵、魏三家全歼了智家军,并乘势瓜分了晋国土地。
    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使者去见周天子,要求晋封他们为诸侯。
    周天子见木已成舟,就顺水推舟,正式晋封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三人为诸侯。
    从此以后,韩、赵、魏与秦、楚、燕、齐四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李悝是怎样进行改革的?
    
    公元前406年,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在政治上采取了一套对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的政策和措施。
    
    “尽地力之教”鼓励自由开辟耕地,勤劳耕作,发展小农经济,增加生产。
    “平籴法”是把好年收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收成也分成上中下三等,好年成由官府按等级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此即后世**王朝的“均输”、“常平仓”等法的先河。
    
    李悝在政治上推行的改革措施是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和“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政策。
    军事上,创立了常备“武卒”制度,使国家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
    李悝在全面改革的同时,不断广泛收集春秋末期以来各国的法律条文。
    在这个基础上,李悝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用法律形式把地主阶级的利益确定了下来。
    从李悝改革开始,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的革新逐渐进入更深入、更广泛的层面。
    
    吴起为什么亲手杀妻?
    
    卫国人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
    《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原是一个市井无无赖,横行乡里。
    为此,常被母亲责骂。
    一次,母亲骂吴起时,他猛咬自己的手臂,鲜血直流,还发誓说:如果这辈子当不上大官,就决不再来见母亲。
    母亲哭着留他,吴起却头也不回地出了卫城大门。
    
    吴起来到了鲁国,在孔子的弟子曾参的门下学习,非常刻苦。
    曾经在齐国担任大夫的田居非常赏识好学不倦的吴起,把自己的的女儿嫁给了他。
    
    吴起在曾参那儿整整学习了一年,曾参问他:“你已经出来这么久了,为何一直不去看望母亲?”
    吴起说:“我与母亲有誓约,不取高官厚禄,这辈子不入卫城。”
    曾参心里对这个弟子产生了厌恶。
    时隔不久,卫国有人捎信说吴起的母亲去世了。
    吴起闻听后,只是仰天大嚎了三声,然后立即擦干眼泪继续读书。
    见此情景,曾参大怒,冲吴起嚷道:“你母亲死了不回去奔丧,可见你是个忘本之人。
    你这家伙连母亲都可忘记,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说完,他命令众弟子把他赶出了门,从此不容相见。
    
    吴起被中断学业,从此放弃儒学,开始学习兵法。
    三年后学有所成,他首先到鲁国去求仕。
    鲁相国公仪休经常跟他讨论兵法,发现他确实具有过人的本领,于是把他推荐给了鲁穆公,穆公任命他为大夫。
    不久,齐国派兵攻打鲁国。
    鲁国的相国公仪休又向鲁穆公推荐吴起为将军,穆公虽然口头上答应了,可他知道吴起的妻子是齐国的田氏之女,心里始终充满了疑虑。
    
    吴起听说鲁穆公不肯用他为将的原因后,当即回家割下妻子的头,然后提着去见穆公,厚颜无耻地说:“臣有报国志向,而您却因我的妻子是齐国人而怀疑我。
    今天我把她的脑袋割下来献给您,来表明我是为了鲁国而不是为了齐国。”
    穆公脸色发青,对吴起杀妻求将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但为了避免吴起反过去帮助齐国,不得不违心地任命吴起为大将。
    
    乐羊为何婉谢魏文侯的封赏?
    
    乐羊,中山国人,战国魏文侯时期的大将,是乐毅先祖。
    乐羊初为魏相国翟璜门客,中山国君姬窟发兵犯魏,翟璜举荐了乐羊。
    可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王的将领,而且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
    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乐羊为帅。
    乐羊出兵后,为了不打扰百姓的生活,他们从小路去进攻中山国。
    乐羊率领的军队作战英勇无比、军纪严明,乐羊下令:途中如有骚扰百姓者,斩!所以,乐羊的军队得到了中山国百姓的拥护。
    魏**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中山国都城,中山国毫无准备。
    
    中山国国君听说是乐羊率军而来,便让乐舒劝其父退兵。
    乐羊没有答应,还劝儿子投降。
    乐舒说:“父亲先别攻城,我和国君商议一下,看他是否愿意献城投降。
    你先给我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一晃就过去了,仍不见中山国投降。
    乐羊准备攻城,这时乐舒又在城头出现,请求再给一个月的时间,乐羊又答应了。
    又过了一个月,中山国还不投降。
    魏国大臣议论纷纷,说乐羊不忍心攻城,怕害死儿子乐舒,而随军出征的将士也众说纷纭。
    
    这时,乐舒第三次出现在城头上,请求再宽限一个月,乐羊又答应了。
    将士们忍无可忍,对乐羊的不满之言便传到了乐羊的耳中。
    乐羊没有生气,对大家语重心长地解释了不攻城是因为怕失去民心。
    众将士一听乐羊的话,才知错怪了主帅。
    
    三个月最后的期限到了,乐舒被绑在城头,中山国国君对乐羊说:“你若想活着见你儿子,就退兵!”
    乐舒哭得伤心欲绝,他一是恨没听父亲的话;二是想让父亲看见他如此伤心,顾及父子情义,而放弃攻城。
    乐羊大喊一声:“攻城!”
    全体将士纷纷英勇杀敌。
    一番拼杀之后,城门已被攻破。
    中山国国君一看大势已去,一刀杀了乐舒,自己也上吊而亡。
    乐羊率大军攻入城中,中山**队统统投降。
    乐羊下令:一定要善待俘虏,对待百姓不许骚扰。
    乐羊找到儿子尸首后,放声痛哭。
    
    回国后,魏文侯知道乐羊为国弃子,决定给乐羊盖一座将军府。
    乐羊婉言谢绝了魏文侯,对魏文侯说:“主公,你不让我立军令状,说明您信任我。
    我三个月不攻城,您不但没有责怪我之意,反而派人去慰问我,说明您仍然信任我,这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墨子守城的妙招是什么?
    
    楚国的大夫公输般替国君楚惠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上去高得能够触到云彩,所以叫云梯,楚惠王准备用它进攻宋国。
    
    公输般是鲁国人,后来人们称他鲁班。
    公输般使用斧子非常灵巧,技艺高超,无人能比,谁要想跟公输般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人们就会说他不自量力,成语“班门弄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有一个叫墨子的人。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攻打宋国,就赶快跑到楚国去阻止楚惠王发兵。
    
    墨子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后,先去劝说公输般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并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
    墨子很诚恳地劝说楚惠王,楚惠王听他说得有道理,但就是没有动摇攻打宋国的决心,在一旁的公输般认为用云梯攻城必能获胜。
    
    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进攻不会占到什么便宜,你能攻,我能守。”
    他从身上解下系着的皮带,围在地下当做城墙,又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
    公输般采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演示出来,却被墨子守城的高招一一破解。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
    就这样,墨子运用智慧阻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
    
    商鞅变法为何会毁于一旦?
    
    春秋时期秦国的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是实行连坐法,就是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几家为一个组,让他们互相监督,如果其中有一个人犯罪了,其他人也要跟着受惩罚;第二是鼓励发展生产,废除井田制,实行重农抑商制度;第三是鼓励兵士杀敌立功,军队中的官位大小,就是要看他立下的功绩有多大。
    但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麻烦,执法不严的现象十分普遍。
    通过商鞅的努力,新法执行得非常顺利,秦国的力量大增,国力雄厚,人民安居乐业,前方将士英勇杀敌,所向披靡。
    
    秦孝公对商鞅也愈加器重,封他为大良造,这是朝廷中重要的官职,并让他领兵去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的力量已经很弱,秦军一到,魏兵不堪一击,秦军接连攻下多个城池,最后将魏国的都城也攻下了。
    商鞅凯旋而归,秦国的老百姓都自觉地到路边欢迎他。
    由于商鞅功勋卓著,秦孝公就把商等15个城市封给了他。
    商鞅原来不叫商鞅,叫卫鞅,因为这时他有了商的封地,他才叫商鞅。
    
    过了几年,秦孝公去世了,他的儿子惠文王继位。
    不久,商鞅被逼造反。
    惠文王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发兵攻打商鞅。
    最后,商鞅兵败被杀。
    商鞅死后,新法被废,秦国历经近20年的变法毁于一旦。
    
    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国、高两氏立齐景公的儿子荼为君。
    田乞(田桓子之子)发动武装政变,杀死荼,打败了高氏、国氏、弦氏、晏氏四大贵族,拥立阳生为君,为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
    
    公元前485年,齐悼公被杀,齐简公立。
    公元前481年,田常(田乞之子)与贵族监止分别担任左、右相。
    田常继续采取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来笼络平民,实力大增。
    当年五月,田常再次发动政变,杀齐简公,另立齐平公。
    五年之后,“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齐君的封邑还大,在外则和晋通使,成为齐国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前391年,田常的曾孙田和将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田和成了事实上的齐国国君。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诸侯,并沿用齐国的国号,史称“田氏代齐”。
    
    申不害的改革措施如何?
    
    申不害是郑国人,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杰出人物。
    后来,当韩非子总结法家思想时,认为法家的三把利刃之一,即法、术、势之中的“术”,就是由申不害发扬光大的。
    申不害担任韩国之相时,韩国的政治状况相当混乱。
    晋国的旧法还没有完全废弃,韩国的新法令又随之颁布;前代君主的法令还未收回,新君主的法令又制定了出来,并且往往是新旧矛盾、前后相悖。
    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循功劳、视次第”的按功行赏制度;国君平时无为,使臣下揣摩不到自己的意图,决策时则要“独断”,让臣下只能按国君决定行事,君主则“静观”考察臣下,这叫“无为”之术;任用官吏要称职,不许越职办事,要经常监督、考核;用出其不意的办法慑服臣下;国君操生杀大权。
    
    在申不害为相的14年中,韩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政局比较稳定,达到了强韩的目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