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佑明荣光

第196章三位国公的决定

佑明荣光 归尘y 2107 Dec 10, 2022 10:13:58 PM

    更加具体一些的关于经销商的解释,崇祯花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就写的差不多,随后让王承恩派人去交到朱纯臣手中了。
    其实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
    崇祯皇帝只负责给这些勋贵们皇家杂货铺当中某一种商品的制作方法。
    至于材料、人手、场地,全都由勋贵们自己制办。
    若是买不到材料,也可以出价跟工坊这边购买。
    并且崇祯明确的规定,这些勋贵贩卖商品的所有账本,都要经过东厂番子的监管,每一年年底,都要将今年赚取的纯利润送两成,到皇帝自己的小金库里面。
    除此之外,皇帝需要这些勋贵们严格保密生产制作方法,若是方法泄密的话,皇帝将会收回该商品的经营权,并且根据这名勋贵往年赚到的钱,给予巨额罚金。
    当然,这个巨额究竟是怎么个巨法,还是皇帝说的算。
    这种限制,倒不是说为了防止这些勋贵们不小心泄密。
    开玩笑,这么挣钱的事情,崇祯可想而知,这些勋贵们一定会严防死守,不允许任何人偷到自己获得的生产方法。
    崇祯要防止的,就是这些勋贵们拿着皇帝给他们的制作方法,绕开明面上的店铺,自己在私底下进行贩卖罢了。
    毕竟崇祯可是一点也不相信这些勋贵们的自觉。
    在尝到这些东西有多么挣钱以后,这些勋贵难免不会生出要将皇帝踢开自己单干的事情来。
    朱纯臣这边,也没有让崇祯失望,在命人将皇帝送来的东西抄了好几份。并且跟英国公、定国公府上通过信以后,便命人将京城内的勋贵们全都请到了自己的家中。
    至于那些北京城之外的勋贵?朱纯臣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管他们。他们就自求多福吧。
    其中,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两人因为身体原因,所以来的是他们俩的长子,张之极还有徐允桢。
    等到来的人差不多了,朱纯臣便出面向这些勋贵们说清楚了皇帝之前跟朱纯臣说的事情,并且将那个特级经销商的解释也都发给了他们。
    “这是真的?”
    临淮侯李祖述看完了以后两眼放光的说道。
    “陛下金口玉言,难不成还能欺骗你不成?”
    朱纯臣看了一眼李祖述说道。
    “嘿嘿。”
    李祖述傻傻的笑着,朱纯臣甚至都觉得要是再过一会,这货会不会流下来口水。
    “这么说,临淮侯是决定要当这个特级经销商了?”
    朱纯臣问道。
    “那是当然!”
    李祖述十分确定的说道。
    “那你可看好了,陛下在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所有账目,必须要在东厂番子的监督之下,并且每年要给陛下两成的分红,若是在这里面动什么手脚......”
    “成国公放心,我李祖述不会这么没数。即便是要交两成给陛下,剩下的八成,仍然是可以保我临淮侯福一直富裕下去了。”
    李祖述的账算得很清楚。
    皇家杂货铺生意的火爆,他不是没有眼馋过,但以往,这是皇帝自己的生意,谁敢动?但今天,自己居然可以得到杂货铺里面一种产品的生产步骤,这怎么能让李祖述不心动呢?
    其实从关于李祖述的记载中,也能看出来,这个人吧,就是一个当今那些贪图享受的勋贵们最好的模板。
    贪财,惜命。
    若不是如此,李祖述也做不出来日后李自成大军进京的时候,负责守城但却开城投降,随后跑到南京,在螨清入关以后于南京降清的这种事情来。
    这样的人,你让他放弃这么好的财路,去让自己家子弟去军队里面厮混?这怎么可能!
    “唉,想当年,曹国公李文忠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后人竟然沦落至此......”
    朱纯臣心中这样想道。
    此刻的他,浑然忘记了,比起自己的先祖朱能,他差的也不是那么一星半点。
    “贤侄,英国公那边,是什么态度?”
    心中感慨了一下以后,朱纯臣看向了张之极。
    其实本来他的打算就是想要先询问张之极来着,但谁让李祖述刚才先一步刷出了存在感呢?
    “秉成国公,来之前,家父便嘱托过小侄,不论如何,都要请成国公跟陛下说一声,将小侄那不成器的孩子给送进那大明军官学院。”
    “秉成国公,家父也是这个意思。”
    一旁的徐希也这么说道。
    “果然啊。”
    朱纯臣心中默默地想道。
    国公,别看这个爵位看起来显赫,但想要衰落,也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别的不多说,直到成祖时期,大明有着整整八十六位国公,现在呢?绝大多数的国公,爵位都已经不在了。
    好一些的,就如同刚才第一个蹦出来刷存在感的李祖述一样,还能有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位置坐着,虽说比不上国公那么显赫,但好歹也算是上流社会的一员。
    至于剩下的那些国公,他们的后人现在在哪?
    一些运气好的,现在还顶着伯爵、子爵之类的爵位在下面坐着,另外一些运气不好的,后人恐怕早就绝了。
    而到了如今仍然是能够坐在国公这个位置上的,即便比起先祖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最基本的政治嗅觉,还是灵敏的,知道应该舍弃什么,应该抱谁的大腿。
    就比如说朱纯臣。
    “哈哈哈,果然,英国公跟定国公是和本国公想到一起去了。”
    朱纯臣笑了几声之后,看向了下面。
    “还有人想要跟我们三人一起,将家中子孙送进军官学院的吗?”
    不得不说,三位国公府的表态,的确是让下面还处于摇摆位置的勋贵们更加犹豫了。
    一方面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会赚大钱的生意,凭借着他们的势力,只要得到了那些东西的制造方法,即便贩卖的时候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说,还要接受东厂番子的监视,但仍然能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另外一方面,则是三位国公都一同决定的,要加入的大明军官学院。
    不过接下来朱纯臣的一句话,倒是让这些摇摆的人们,瞬间决定了自己的选择。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