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顾九辞

第2028章

顾九辞 大佬甜妻宠上天 2174 Aug 6, 2021 8:46:00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快上船,反清复明啦》章节阅读:

    土木堡。
    “轰~”
    红衣大炮发出怒吼,黑火药燃烧产生的烟雾遮蔽了战场。
    此时的准噶尔军队,火炮能用的已经不足100门,大部分由于炮管过热,不得不暂时陷入沉默。
    而这,也给了清军机会。
    杨遇春抓住机会,让后方等待许久的炮队,开始对准噶尔进行反击。
    炮兵们将手推炮推到阵前,随着炮兵指挥官的命令,清军的手推炮开始发出怒吼。
    炮战开始了。
    时值正午,双方各有损伤。
    嘉庆在中军大营,听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心情既开心又不安。
    开心的是,清军顶住了压力,待双方炮战结束,可以有计划的进行反击。
    不安的是,准噶尔的军队,火器装备率很高,大大超出了了嘉庆的认知。
    因为从前线传回来的情报看,准噶尔的火枪装备率近乎百分百!
    新军的火器是从沙俄买的。
    难道准噶尔的火器也是从沙俄买的?
    正当嘉庆冥思苦想时,后勤官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军粮草不多了。
    “什么?朕不是带着15天的粮么?
    这才第9天!”
    “皇上,户部准备粮草的时候,确实准备了15天的份量。
    但是刚刚微臣听士兵说粮食有问题,微臣大惊便去查看。
    然后,就看到那些底层麻袋中装的不是米,是石子啊皇上!”
    “还剩多少粮?”
    “暂时无法统计。”
    听到这,嘉庆猛地站了起来。
    整个大帐静悄悄的。
    杨遇春立刻安排亲信前往后勤处,先将人员控制住,然后在大帐周边严密巡查,防止消息走漏。
    “皇上,事已至此,我军要先撤回居庸关再从长计议!”
    “对,撤回居庸关!”
    嘉庆心中焦急。
    军粮告罄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历史上相应的事件,发生的太多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但是,战场上的撤退,尤其是正在作战之中,如何撤退是一门学问。
    上万人的军队,绝不是将军一声大喊就能组织撤退的。
    此时的大清新军分布在土木堡4里的范围内,大小军阵无数。
    这么远的距离,什么样的嗓门能传到士兵的耳朵里。
    并且敌人不是傻子,一旦清军撤退,阵型之间的衔接被破坏,很可能被敌人抓住机会,直接一波冲击打成溃退。
    所以,杨遇春在规划好各军阵的撤退顺序、路线和时间点后,通过200多传令兵通知到各个军阵。
    下午1点,当双方炮兵彻底沉寂,大清新军的撤退开始了。
    按照计划,居庸关方向的新军开始向中路集合,并在将领的指挥下,以宽大的扇面向东面进军。
    同时,中军预备队向两侧机动,组织两翼防御阵型。
    与鲁特罗斯主力对峙的前军,则负责断后,等后军击穿准噶尔防线再进行撤退。
    居庸关方向的准噶尔骑兵,很快发现清军的动向。
    准噶尔大将瞬间明白,清军这是要撤退了。
    他一边安排骑手给鲁特罗斯传信,同时调集附近游离的骑兵,开始在外围迟滞清军步伐。
    战马奔腾,大地震动。
    准噶尔骑兵端着短火枪,骑在战马上向清军阵型冲来。
    他们没有傻乎乎的直冲军阵,而是在抵达300米的距离后,开始向两侧散开。
    准噶尔骑兵分成两队,慢速前行,从上下两侧方向,向清军斜着切削过去。
    这是相对标准的龙骑兵战术,侧向环绕,在敌军侧翼进行火枪齐射。
    300米。
    200米。
    100米。
    当距离进入80米,双方都进入了火枪的有效射程。
    “砰砰砰~”
    双方火枪开火了,战场上烟雾弥漫,白色的雾团在上方上空升起。
    中弹的士兵很快倒下,身后的战友前进补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厚的烟雾让双方都无法看清对方的队列。
    大清新军师承沙俄,准噶尔骑兵也是师承沙俄。
    都是同一个师傅教的,都破不了招啊。
    双方就在80米的距离上对射,非常有默契的排队枪毙。
    这样的战况正中准噶尔大将的下怀。
    对于他来说,阻止清军前进就是首要任务。
    清军组织撤退,阵型被拉长,想来在另一边军力匮乏。
    只要鲁特罗斯收到情报,一定会派遣重兵插向两翼,优先吃掉暂时留守后路的清军。
    只要吃掉一部分,胜利的天秤就会向准噶尔倾斜。
    清军被阻滞。
    杨遇春得知情况后,分了100亲兵给嘉庆,又吩咐小李子和韦大宝,要求他们等30分钟。
    如果30分钟后,居庸关方向还没有被打开,就下令全军四散突围。
    这些亲兵会趁着战场大乱,尽力将嘉庆救出去。
    在安排好一切后,杨遇春跨上战马,带着为数不多的50人亲兵赶赴前线。
    等杨遇春赶到前线,整个战场都被烟雾笼罩。
    今日无风。
    是个好天气,至少对于突围的清军来说,是个好天气。
    杨遇春立刻安排附近的传令兵,给前线玩排枪击毙的清军传令。
    杨遇春的方法很简单,学大英帝国的龙虾兵,学大明武士团。
    要求全体火枪手保持队列前进,在进入20米的距离后再开火。
    此刻,杨遇春不得不感谢这些来自索伦的铁血汉子,不得不感谢沙俄军官,将这些兵训练的太好了。
    如果是绿营,别说20米了,就是200米都不一定能稳住阵型。
    这些来自白山黑水的汉子,面色坚毅的扛着燧发枪,在队官的带领下冒着敌军连续不断的枪弹前进。
    烟雾给了清军保护色,准噶尔骑兵的连续射击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对清军的杀伤力有限。
    由于视线被遮挡,准噶尔火枪手无法准确的瞄准清军兵线,大量的铅弹射在地上,或者越过清兵的头顶。
    战场上似乎只剩下准噶尔骑兵的火枪声。
    准噶尔大将面露疑惑,随后亡魂皆冒。
    因为他看见了在浓浓的烟雾中,十几个身穿将军铠的清军将领举着剑走出来。
    他们的身后,是身穿白色棉甲和银色胸甲的清军,迈着整齐的步伐。
    这些清军就像是从地府走来的恶灵,穿过重重烟雾来到准噶尔骑兵面前。
    “枪下肩!”
    “举枪!”
    杨遇春高举长剑,猛地下劈大吼:
    “射击!”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