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继汉

第11章外戚

继汉 中哲 3233 Aug 6, 2021 12:16:22 AM

  今日,何进兄弟同时覆亡,太后全身白色素服,不施粉黛,权做孝衣。
  “玄德,你是哪一家宗室之后?”
  刚刚坐定,太后便搂着天子,试探着问道。
  “属下乃中山靖王之后,出自前汉景帝……”
  “好远!”太后皱了皱眉,这么远的亲戚,要是没有族谱,根本就分不清辈分。
  “今日多亏玄德救下天子,又在朝堂上仗义执言……”太后在他身上打量一番,暗自估摸一下年龄,道:“不如就让天子叫你皇叔吧?”
  “属下不敢……”
  “我们自家人不必见外——”
  太后放开天子,走到刘备身前,跪坐在案几对面,低声说道:“大兄多次寻吾议事,却从未说过抓捕阉宦亲属之事……”
  “那封信令当是袁绍狗贼伪作!”
  “没想到这厮居然如此恶毒!”刘备装出一脸的震惊。
  “玄德——”太后瞪着双眼,咬牙切齿道:“袁氏欺人太甚,可否将其合家诛灭,为我兄长报仇?”
  “怕是不行……”刘备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为何?”
  “当今朝堂,袁隗身担参录尚书事,袁术身为虎贲中郎将,执掌京中禁军,袁绍则为士人领袖,诛灭阉宦,为天下所敬仰……”
  在东汉时期,以尚书台综理政务,其长官为尚书令,后来荀彧就曾长期担任此职。
  若是没有尚书令,则由参录尚书事代行处理公务,之前便是何进与袁隗共管。
  虎贲中郎将相当于后世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负责保卫皇宫与天子。
  可见,袁氏此时势力之强!
  “而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刘备感叹一声——
  “此时,若是袁氏登高一呼,怕是成为第二个王莽,也并非难事!”
  “啊——”何氏惊呼一声,俯身近来,凄声问道:“叔叔会保护我们娘俩吧?”
  伴随着一股馨香,刘备抬头见她泪光点点,楚楚可怜,顿时就热血上涌,情不自禁的保证道:“下官就是拼了性命不要,也一定会保护太后的安全!”
  不,应该是热血下冲,脑部供血不足,智商急剧下降……
  “有叔叔在此,哀家就放心了……”太后感叹一声,继续问道:“现如今,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袁家势大,光靠皇室,怕是难以相制……”刘备沉吟片刻,道:“当今之际,须要为天子寻一门外戚!”
  “依靠外戚的力量,制衡袁氏,控制朝堂。”
  两汉四百年来,外戚一直都是朝堂之上的重要力量。
  “也就只能如此了……”太后点点头,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如今,何氏外戚同时殒命,刘姓宗室无人出头,除了刘备,净是些野心勃勃之辈!
  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天子外戚了!
  “玄德可有人选?”太后美目盼兮,似乎把他当成了主心骨。
  “首先,必须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
  要想成为外戚,必须立刻就能带兵进驻皇城,保护天子的安全。
  若是连安全都无法保证,就不要妄言其他!
  而且,刘备手下那群丹阳兵,也很不安稳。
  他们都是刚刚招募的雇佣兵,千里奔波,只是为钱!
  能够站在后面帮你喊两嗓子,就已经够意思了!
  为你效忠拼命?想都别想!
  刘备毫不怀疑,若是有人花钱收买他们,怕是立刻就能叛逃而去。
  此时此刻,真正能够为他所用的,也就只有一百多位游侠儿!
  “第二,要有一定的政治威望!”
  现如今,袁氏势大,作为大将军,不但要保护天子,还要在朝堂上争夺权力!
  若是再找一个像何进那样的屠夫,怕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他要这个意愿!”
  此时的朝廷,就像一个被人玩坏的热兵器,外面还欠着高利贷,就算想要找人接盘,至少也得人家自己愿意吧!
  “确实如此!”太后点点头,继续问道:“不知玄德有什么人选?”
  “最好的人选应该是皇甫义真、朱公伟,以及我老师卢公……”
  他们是都是平定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无论能力,还是威望,都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肯定不愿!”太后苦笑一声。
  “那是……”刘备点点头,后戚虽然位高权重,但却一直被人瞧不起。
  官宦世族肯定不会愿意!
  比如,何氏外戚便是屠夫出身……
  “除此之外……”刘备皱着眉毛,低头沉思,暗自回想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太后也寻思片刻,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此时此刻,要想寻找一位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的接手人物,还真是不易!
  突然,刘备抬起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太后,兴奋道:“下官想到一人,应当可以……”
  “究竟是谁?”
  “董卓董仲颖!”
  “怎么是他?”太后皱了皱眉,很不满意。
  不得不说,董卓在朝堂之上,名声极差,几乎已经被认定为叛逆之臣。
  之前,就有多人提议,要把他直接杀掉!
  “我听说,董卓嫡子早逝,只留下一个嫡亲孙女……”刘备仔细解释道:“可以让天子娶之为后。而且,他年岁已高,又常年征战,浑身暗伤,用不了几年……”
  董卓年纪太大,嫡子早逝,最为亲近的继承人只有女婿牛辅,和弟弟董旻。
  等到他两腿一蹬,就可以暗中挑拨牛辅与董旻的关系,让天子轻松继承岳丈的遗产。
  听到他的解释,太后眼睛一亮,觉得确实可行。
  不过,转眼又患得患失,连忙问道:“董卓已然封侯,他会愿意吗?”
  按照常理来说,应当不会!
  不过,按照常理,他也不应该废立天子啊!
  你说你都半截脖子埋进黄土了,又没有继承人,为何要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呀?
  究竟能得到多少好处呀?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凉州士族的心态问题——
  东汉建立,定都雒阳,远离关中,对于凉州和西域的控制越发衰弱。
  以至于产生了绵延上百年的羌人叛乱!
  而且,朝堂之上,尽是山东士族,对于雍凉出身的官员极力打压与排挤。
  再加上逐渐施行的三互法,地方官员必须异地任职。
  以至于,在凉州郡国任职的主要官员,全部来自山东士族。
  可是,自古以来,凉州便是苦寒之地,民风彪悍,不服王化。
  所以,前来任职的官员就会产生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是极力搜刮,敲骨吸髓,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榨取更多的钱财,去贿赂上官,调离此地。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酿成一波又一波的叛乱与民变。
  而且,很多时候,生活不下去的汉人和羌人会联合在一起,四处袭扰,勾结胡人,造成更大的动乱与损失。
  这样以来,不但增加东汉朝廷的平叛难度,还让朝廷官员逐渐丧失了对于凉州士民的信任与认同。
  第二种情况就是攻击羌人部落,谋立军功,以调离此地。
  帝国边境,大大小小的羌人部落数不胜数。
  既然想要建立军功,自然得挑软柿子来捏!
  如此以来,小型部落被逐渐剿灭,空出了一块块的生存空间,使得大型部落越来越强。
  用不了多久,便会主动生事,攻破边境,四处劫掠。
  可是,之前的官员早已升职离去,只留下本地士民首当其冲。
  有的身死族灭,有的屈身为贼,同流合污……
  就这样,凉州羌乱就像是帝国身上的一块溃疡,连绵数十年,消耗数百亿的钱粮,却一直无法根治。
  到最后,朝堂之上,开始怀疑凉州士民的立场与认同,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凉州的声音。
  也就是说,山东士族已经不再将其认定为同族!
  这让凉州士民很是受伤!
  所以,朝堂之上,对于凉州士民的态度,一直都是无视、鄙视、和歧视!
  但在凉州百姓的视角下——
  没错,因为羌乱,你们确实在凉州消耗了数百亿的钱粮!
  可我们凉州人呢?我们消耗的可都是自家亲族的鲜血和生命啊!
  这数十年来,哪一家没有族人喋血沙场?哪一家没有亲友身死族灭?
  可是,这些战乱,难道只是我们凉州人的过错?
  所以,而在凉州士民心中,对于汉室朝廷,也就只剩下仇视了!
  想当初,黄巾起义刚刚平定,就有凉州士人劝说皇甫嵩造反!
  那人名叫阎忠,在历史之留下两件事,另外一件便是认出了贾诩的良平之才。
  因此,西凉出身的董卓才会在历史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废立天子,肆无忌惮!
  他们不管不顾,只想登上权力的顶端,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口气!
  经过刘备的解释,太后似乎有些懵懂,但还是颇有顾虑,道:“让哀家再仔细考虑考虑……”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