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流年不负笙情

第3512章: 冤枉华笙

流年不负笙情 蓝莓爱芝士 3082 Aug 5, 2021 11:24:51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河飞鹰》章节阅读:


    汤足锅贴饱,两个孩子心满意足。
    “我姓付,名可乐,天津长大,祖籍浙江。你们也说说吧,你们两个是什么情况,家里人呢?”付可乐问道。
    个子小的孩子抢先回答:“我叫王子凡,14岁,山东人。几年前山东大旱灾,我爹娘带着我和弟弟逃难。只有我爹和我活着到了南京,我爹去年四月也病死了,就剩我一个人了。”
    付可乐心头一酸,这孩子肯定是营养不良,所以他的年纪才会比自己估计的大了一些。一个孤儿,无依无靠,自己撑着过了一年,没饿死就很了不起了。再说他就是有爹娘的时候,应该也是一直吃不饱的。
    高个点的孩子接着回答道:“我姓百里,名叫藏锋,17岁,辽宁锦州人。我父母和我妹妹都被日本飞机炸死了,我一路讨饭到了北京。北京也有很多日本兵,我就在北京火车站混上了往南京的火车,没有买票的大人小孩被查到后,都会在下一站被赶下车。没多久我就被赶下了火车,好不容易走到了南京。我到南京快3年了,头两年有个卖灯油的老伯收留我,给我吃住,我帮他干点小活。后来洋油店到处开起来,他生意做不下去就回乡下老家了,我就再次无家可归了。”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虽然还没有直接全面军事占领北平、天津,但是已经有了在平津地区的驻军权,刀就架在你的脖子边上。
    中国在流血。
    付可乐道:“你会日语?”他之前在医院注意到了这孩子对日语的强烈反应,他不确定这孩子是懂日语还是能听出是日本人在说话。
    百里藏锋答道:“我懂日语,我父亲教的。我父亲到日本留学,学的是法律。他回中国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我们家里穷,上不起学,父亲就在家里自己教我和我妹妹,教了四五年,教中文,教数学,日语也是他教的。”
    付可乐越看越觉得他,长得像当初李锦华给他的那两套,日本人遗留证件里的照片上的人。之前付可乐给他做急救的时候,他的脸上又脏还带有血痕,头发像乱草堆,再说当时他心思都全神贯注到急救上了,所以他那时候没看出来。
    他没再多想,就做了决定,本来他就打算帮这两个孩子找条生路的,其他的事情,以后再看情况发展吧。他就对两孩子说道:“你们两个跟我去天津吧,我在那边想办法帮你们找些事情做。”
    王子凡从来没有遇到过付可乐这样善良大方、有本事的人,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他觉得应该让百里藏锋决定。这一年来,如果没有藏锋,他可能已经饿死了,所以他就满怀期待地看着百里藏锋。
    百里藏锋有些犹豫,他从锦州逃到北京,又逃到南京,就是因为恨日本人,但他只是一个孩子,又没有办法报仇,所以只能逃得远远的。现在付可乐让他回天津,天津那也是有日本驻军的地方,他不会高兴看到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是自己和王子凡一个难得的机会,得有多大的运气才能碰见付可乐这样好的人呢?
    付可乐有点猜到了他的心思,正色道:“我和你们说实话,我这个人,就是专门对付日本人的。你们要是跟我走,等你们长大一些,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要求你们去对付日本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付可乐没觉得自己这样去影响两个孩子的未来有什么不妥。
    百里藏锋听他此言,眼里都发光了,赶紧道:“好,我跟你走,无论去哪里都行。”
    “嗯嗯嗯,我也是。”王子凡赶紧接着表态。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付可乐收了两个小弟,也就没按照原计划去南京大学了。他先带他们找了家客店,自己单独一间,两个孩子住了一间。
    当天晚些时候,加上第二天的一整天,付可乐都带着两个男孩在南京四处游玩,主要是去吃各种好吃的,其他的事物两孩子平时游荡的时候看得太多了,不稀罕。付可乐带他们将秦淮八绝吃遍了,还带他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可怜的两个孩子,这样快乐满足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多久没有经历了。
    次日付可乐再度前去南京复兴社特务处,戴处长很快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让他稍微等候一下,他要准备一些要带给蒋校长的汇报资料,然后马上就带他去面见蒋校长。
    蒋校长除了特别正式的政府公开活动,不经常去总统府,几乎从不住在那里。他在南京的时候,多数时间都喜欢住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憩庐”里。因为这里环境幽静,戒备森严。蒋校长觉得军校学生对自己敬重有加,生活在这里是最安全又最自在的。
    戴处长和付可乐一起到了南京军官学校的“憩庐”,在外面大厅沙发上坐着等了大概十来分钟,一个侍卫军官将他们带了进去。从头到尾,没有人来对他们进行安全检查,可见戴处长在蒋校长这里还是很吃得开的。
    蒋校长已经从戴处长那知道了大概的情况,但是他还是要求付可乐将整件事情讲述了一遍。他听的很仔细,中间过程中还提了好几个问题,而付可乐的回答也让他很满意。蒋校长站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视野和戴处长还是不同的。他虽然也明白付可乐的德国外交官员以及情报局情报官员,这两个身份的重要价值。但是他更看重施可乐只用三个月时间,就超过30个学了一年的德国精英,拿了第一名,这很给他长脸。这些年来用了这么多的部队,花了这么大的时间、精力、资源来五次围剿红军,还是一次次地失败,德**事顾问们已经觉得他的军官们太无能了。
    过去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听从德国高级军事顾问的各种意见,他也已经很习惯德国人强烈的优越感了,可他还是为了付可乐能够证明中**官同样出色,甚至比德**官更加出色,感到由衷的满意。对,他就是这么想的,他就是认准一点,付可乐踏进柏林军事学院之前,就是一个中国上尉军官。他不考虑付可乐的四分之一德国血统,也不考虑付可乐接受了8年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的教育,很接近德国式的教育。
    蒋校长又问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表示出他的亲切之意。然后他又鼓励付可乐要勇于任事,碰到困难也要及时上报。蒋校长还当着付可乐的面告诉戴处长,要他尽快提升付可乐的军衔,不能让他的军衔级别低于在德国那头的。
    听到他这么说,付可乐肚子里乐了,下回中国这边升官了,德国那边也要看齐,这样升级速度应该会更快吧。
    蒋校长又告诉戴处长,付可乐是难得的人才,要让戴处长认真想想怎么样用好他。若不是付可乐二十岁刚刚出头,还是个毛头小伙子,看到蒋校长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照爱护他,戴处长都几乎觉得自己要吃醋了。
    戴处长随即对蒋校长表示,他对付可乐的军衔提拔和未来工作岗位已经有了计划。他认为付可乐作为中国唯一的接受了德**事情报局下属的,柏林军事学院的情报官员培训课程的人,而且还拿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是一定要加以重用的。
    浙江是蒋校长的故乡,杭州有国民政府的重要军事工业基地,杭州也是付可乐的祖籍地。中国的情报官员现阶段在杭州的浙江警官学校进行培训,到了今年九月份,将有一批新的学生进来。付可乐这样有能力,戴处长打算让他去新建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任站长,同时在浙江警官学校兼任教官。这样才算人尽其才,两全其美。至于他的军衔,稍后就会将他提到少校,对外表示是为了奖励他很好地完成了护送国际友人的任务。
    蒋校长听完点头表示认可,他能算当时中国最懂培训学生意义的人之一,他也是极有乡土观念的人。他有今日的成就,一半的原因就在于他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所以戴处长要把付可乐用到培训工作上,用到他的故乡浙江,他觉得非常满意。其中还有个关键点,浙江财团是蒋校长钱袋子的最重要来源。最后,蒋校长还特意指出,付可乐不管是现在回天津站,还是将来到杭州站,到杭州警官学校当教官,都要保证他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以便于他完成德方的一些工作要求。
    不得不说,蒋校长还是有相当魅力的,这一番关心爱护的言语、动作,身居高位而亲切温和,如果付可乐不是心中早已经有了坚定的信仰,还是很有可能被打动的。表面上的诚惶诚恐、感激涕零那必须是要有的。
    蒋校长对付可乐的接见到此结束。戴处长还有另外的事情和蒋校长谈,他就让付可乐先回天津,等候军衔提升的嘉奖令。并且提前做一些准备,九月份到杭州履行新的职责。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