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封神劫起

第182章宴会

封神劫起 饮风流云 2259 Aug 6, 2021 11:25:11 PM

  “……”
  闻仲听到帝子辛如此一说,也反应过来,确实,大劫降临,无法逃避,与其逼反诸侯,不如让诸侯主动反商。
  前者师出有名,后者则就是叛逆了。
  帝子辛看到闻太师没有再说什么,便明白他理解了自己的做法,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那接下来,大王打算如何做?”
  “丞相莫急,孤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
  “大王是说,将大商的大军带到边境,直接在边境抵御叛军?”
  “不,王叔,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孤的意思是,打过去!”
  帝子辛斩钉截铁的说道。
  按照牧苍生关于封神榜的记忆,帝子辛知道,原定的轨迹是,姬发的大军,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
  截教死伤无数弟子,大商损兵折将,失城陷地,最终败亡。
  但现在大商是帝子辛在做主,帝子辛自然不会想和记忆中那般,让敌军一路横推,在朝歌城外决战。
  届时,就算帝子辛赢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大商,也是帝子辛无法接受的!
  天道的天命是,武王伐纣,周代商兴,道祖鸿钧的意思,应该更在乎的是收集量劫的力量,完善天道。
  因此,这是帝子辛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帝子辛常说,天命在孤!
  但是实际情况他心里清楚的很,天命并不在大商,而是在西岐,在未来的天子姬发。
  所以帝子辛要尝试一下,天命到底能不能改变。
  小势可改,大势不可逆。
  神通不敌天数。
  不知道,脑子这东西,能不能逆改一下天数。
  反正帝子辛无所畏惧,最坏的结局不就身死国灭。
  如果天命真的改变不了,至少帝子辛已经努力了不是。
  孤宁愿犯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
  “大王,臣等愿随大王,扫清叛逆,复我大商声威!”
  黄飞虎等众将,听到帝子辛的话,不由眼神一亮,他们是武将,天生就是属于战场的,于是纷纷请命。
  “老师以为如何?”
  “臣以为,若在边境之外作战,主动进攻诸侯们,物资需要从大商运送,耗费的钱粮,必然加剧。”
  闻仲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有利有弊,御敌于国门之外,可以避免大商百姓们受到伤害,大战结束之后,不必损失物资,修城安民!”
  闻仲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远的不说,就拿平叛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来说。
  大军所过之地,攻城略地,所过之处,一片废墟,若是在大商,又不知道多少人会流离失所。
  “嗯,孤就是如此考虑的。”
  帝子辛点了点头。
  “至于运送物资,完全可以动用修士和储物法器。”
  修士可以使用身法法术,储物戒可以大量运送物资,可操作性太高了。
  以往之时,修士都是随军作战的,哪怕是只会身法,没什么杀伐之术的修士,也可以编入斥候军。
  运送物资都是以没什么战力的普通军士为主,最多就是派遣几位修士,随军保护。
  而储物法器虽然也算是常见之物,但大多都是储存空间狭小的,那种大型储存空间的储物灵器,也是不常见的。
  而大军出征所需要的物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也因此,虽然帝子辛提出的方法虽好,但却没有多少人大臣附和。
  以修士和储物法器运送物资,太奢侈了!
  帝子辛见众位窃窃私语,不以为然的样子,也不气恼。
  这件事他是深思熟虑过的,也不是什么“何不食肉糜”,而是切实可行的。
  兵法曰,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打的是什么?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储物法器在战场上用处不大,而运送物资的修士能需要多少?
  几十个?
  几百个?
  就凭这些个身法好,战力不强的修士,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吗?
  不能!
  但是,他们运送钱粮物资的早晚,可以左右战争的胜负。
  “此次大战,是为国运之战,届时,大商的一切事物,都以国运之战为先,谁敢在这时候,拖大商的后腿,孤绝不会轻饶。”
  帝子辛想的很清楚,孤都要亡国了,那么,那些大族、门派,还敢敝帚自珍,孤不介意拉着他们一块儿上路。
  既然他们没有国家思想,只有自家思想,那孤自然也不需要把他们当做是大商的国民。
  帝子辛明白,若此次国运之战真的可以胜出,那说明天命并非不可改,命运并非既定的!
  那么帝子辛的皇图霸业,就可以一步步实施了。
  只要天道不阻止,哪怕前方是圣人拦路,帝子辛亦不惧。
  翻过那座山,你就会高过那座山。
  “大王,我等必会为大商鞠躬尽瘁(死战不退)!”
  两排的文臣武将们尽皆起身,向着帝子辛拱手说道,能站在这个大殿内的,都已经是大商最核心的管理层了。
  忠心方面,帝子辛自然不会太担心。
  费仲、尤浑?
  他们是奸臣没错,可不代表他们不能忠心。
  之前,他们才能有限,只能依靠一点小聪明,蛊惑大王,才有机会往上爬。
  但是现在,帝子辛直接把机会放在他们手里了,他们自然不会再想着玩那些小聪明,而是实实在在的为帝子辛掌控打更人、不良人。
  他们不是好人。
  打更人和不良人也不需要什么好人,只要他们能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应尽的本分就好。
  随后,帝子辛又安排了诸多事宜,并且令太子殷郊继续监国。
  宴会结束之后,帝子辛单独留下了闻太师。
  “老师,孤想去金鳌岛碧游宫,拜见一下上清圣人。”
  “大王是想求得师祖的支持吗?”
  “嗯,西岐后面站着的是阐教,孤需要截教的力量。只有圣人教统,才能对抗圣人教统!”
  帝子辛坚毅的说道。
  闻仲也是一脸深沉,没想到,昨日之大商,还蒸蒸日上,今日之大商,就有国灭之危机。
  我不就是去平个叛,左右不过一年时间,怎么局势就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最关键的是,这是天命,好像真的不能怪大王做错了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