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不败天王陈帆苏迎夏

第1616章 杀暗帝

不败天王陈帆苏迎夏 二师兄 1275 Sep 20, 2022 6:36:37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习近平讲故事》章节阅读:

    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扬帆远航,多次到访新加坡。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有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以纪念这一伟大事件。明末清初,许多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的民众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带来了中华文化和技术,也播下了中新友好的种子。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2015年11月7日)
    延伸阅读
    在距今600多年前的15世纪初,一支由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从中国太仓的刘家港起锚,先后7次,历时28年,由海路造访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这一壮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声。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中,“体势巍然”的宝船,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曾称赞“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就特别指出,郑和下西洋“有深当注意者二事”,其中一事,就是明朝“航海利器之发达”。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换算下来,船长为125米,宽50米,吃水9米,排水量17000余吨。在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哥伦布舰队的旗舰(长米)不过是“一叶扁舟”;4个世纪后,英国举全国之力、6年财政预算建造的木质战舰“维多利亚”号,也“稍逊风骚”。明朝当时国力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下西洋却不是为了侵占掠夺他国,更不是要充当“海上霸主”。恰恰相反,郑和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和平使者”。他每到一国,第一件事就是宣谕皇帝诏书,表达共享天下太平之福的期望;第二件事是向国王和官员赠送礼物,传递建立和发展友好往来的意愿;第三件事便是商谈贸易。郑和七次下西洋,没有占领他国一寸土地,没有掠夺他国一点财物,对所有国家民族都以礼相待、平等交往。而且,还给所到之国的人民带去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精美物品。也因此,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郑和宝船至今仍被视为“和平”“友好”“交流”的象征。
    坐落于新加坡圣淘沙岛的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就有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宝船足有三层楼高,雄伟异常。宝船的船头,也是博物馆的开放式剧场,参观者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动画短片,重温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
    **访问新加坡时,一个“亲”字,一个“新”字,是屡屡见诸中新两国报端的文字。他在演讲中讲述新加坡复制郑和宝船的故事,既表达两国具有“人缘相亲”的情谊,也寄寓共同书写“历史新篇章”的期待。
    **访新,新加坡各界满怀“亲戚”来家的感觉。当地人不无感慨地说道,**在福建工作多年,而新加坡华人绝大多数来自福建与广东,对**格外有亲切感。其实,早在20世纪**十年代,**就曾三次来到新加坡。他与陈庆炎总统、李显龙总理也曾多次见面,都是老朋友。中新友好,**既是亲历者,更是推动者。**在新加坡演讲结尾时的一段话,真挚而深沉:“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发自内心的语言,往往更能深入人心。**之所以屡屡在访问时引发“中国旋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