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金荣的石头记

名相下野国主求亲上

金荣的石头记 不懂拐弯 2967 Oct 19, 2021 3:13:13 PM

  这套制度的形成是多么的曲折繁复:金荣初到草原,朝克图就是土皇帝,与达达族狼狈为奸,对土默特事务“名不正言不顺地”一言而决。其他孛尔只斤们虎视眈眈要瓜分这地理位置绝佳的金帐汗国,庞然大物百部盟跃跃欲扑。
  用了一年多时间,金荣在贾氏、宫布、巴图的支持下站稳脚跟,给青城引来赵国商队,用钱货收买了半个草原。
  为了打破清国与蒙元百年盟约,金荣找借口故意剥去王子迪古裤子,迫其下窖烧煤,挖战壕,考汉语四六级,各种侮辱——就是要把清国诱出来打,使蒙清裂痕越来越大。结果在赵国配合下消耗掉清国的一半国力和战争潜力,甚至让清国国内矛盾尖锐到换了个皇帝的地步。
  金荣出走,为土默特另寻支撑,而眼红的汗王酋长们伺机造反,抢夺青城财富。青城本地并不忠于金荣的蒙人和汉人乘机加入打砸抢,却被童隰一把火全灭。赵国十多路大兵冬季行军,将造反的部落与汗国杀光抢光,断根立威。这才算稳住了天下会这个唯一的草原盟约机制,把原来的南狩百部盟踩碎。
  图播则是个意外。与金荣暗中作梗的敌人居然不是维拉特,而是图播背后的一赐乐业人。在金朵朵她们连出昏招的加持下,清国、西域、蒙元、图播潜伏的犹太人全部落网,成为争天下游戏的枯骨。
  南越归心,这标志着蒙、维、藏、越未来协同发展的“大金荣势力圈”的成型。
  赵国虽然在经济上占了大便宜,对蒙清形成碾压之势,但在更大的版图上,赵国看上去竟有些摇摇欲坠,苟延残喘似的——事实上大多数人以为赵国欣欣向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水硕却知道,如果金荣稍微用点力,赵国的四平八稳的和平宁静立刻就会崩溃。
  本来水硕想趁着贾敬初亡,不少宗师们又被收买了,金荣失踪,皇城司实力大涨之机,把伏于赵国机体上吸血的大毒瘤贾氏给平了——可惜功亏一篑:不仅损失了六灯、几个准宗师、姜芪等高手,连大将军都殁了。现在保山君、娇音、巢宗师任务失败的消息也传了来,青城山的贾道士们居然没有全灭,最可怕的贾淮,用五六个宗师人命去兑换,居然也活了下来。
  惨败!
  万里之外的事不说,双圣突然现身京城,加上贾珍排出十门小炮,手里的江湖打手缠住了九门提督的兵……战斗还没开始就僵持住了!而且场面一度极其难看。
  凌三攴虽然有心杀贼,但力有不足,难以回天。
  看看迫不及待进宁国府的那几个王爷——水氏族中对自己不满的人不少啊!皇帝闷闷地寻思,胜负未分你们就下场拉架了?
  王子腾又是怎么回事?他凭什么敢插手进来?你仗了谁的势?
  皇帝下了朝,看过了云皇后——可能她命不久了,也许她认为只要她死了,儿子们就能回京守孝,顺便被赦免?
  她是一心求死啊!
  水硕安慰了皇后几句。
  不得不说,她的这个小心思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如今的皇帝和四大家族的斗争交锋点已经不在皇子上了,大家开始审视凌三攴的执政能力。
  对凌三攴的围剿是意料中事,贾氏原本就不会放过皇帝手下头号疯狗。要解决此人,必须从治事入手!话说人在做事,总有疏漏,贾珍们自然知道要打垮凌三攴,得重料才行,却不难找。
  天网报第二刊发表了《论童隰十宗罪》,大批御史们研究了土默特丞相之所作所为后与凌大学士一对比,怒火上冲,都不用贾政贾珍来挑逗:蛮荒之地有贤相,致“贤能皆为所用”,“德主刑辅”,“礼法合治”!而你凌三攴呢?自己孙子都管不好,灭人满门,丧心病狂!
  一入秋,纷纷扬扬的议政奏章就开始暴涨,直到最后十倍于平时。
  有老资格公开在朝会上说,“治政当以民为本,德为导,贤为用,礼为约,财为饶,政为齐,法为裁,兵为防,邦为协……”那闪烁的目光流露出“凌相你要多读书啊”之涵义。把凌三攴给气的!合着小学生都懂的东西我不懂?这话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连皇帝都抚额……为这个低端骂口下场去吵,真是降低了身价!
  又有人上奏曰,青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相比之下,我大赵到处都是因私谊私利私心而害公者,吃饭不干活儿的也有,人浮于事太寻常了,塞责诿过屡见不鲜,官场风气难堪啊……难道凌相拿不出办法来和童隰一样修理百官万吏吗?
  凌三攴大怒:童隰可以挥着一支笔,说干谁就干谁,想推倒哪儿就推倒哪儿,我行吗?权力受方方面面掣肘,每句话都被挑刺,放个屁都会有人说不够臭……
  又有退休老干部上书曰:老夫去青城旅行了一次,深有体会:“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政使贤、用能,则民允”。我大赵也有贤才,如在青城身居高位的家庭妇女和宫女嬷嬷,一个侍郎一个尚书……为何他(她字此时还未被刘半农推广)们在赵国只能身居灶台?而赵国去蒙元大展鸿图的各个小吏与读书人,原本在国内,埋没乡野,连十分之一本事都没发挥出。难道说朝有奸臣,妒才嫉贤,阻塞言路,打压直能?就像武大郎开店,一个更比一个低。为什么童隰就能把普通人培养成干臣能吏?我大赵的学士们做错了什么?
  这话太难听了!还没等学士辩解科举考试不带女人玩儿,就先下结论说学士们做错了什么!怎么不把你老婆女儿贡献出来做秘书,做小吏?你敢不敢让你小妾下去收税?气死老夫了。
  有人专门谈青城法制,“不辨贵贱,唯道之所在”!公开剥衣展览是“刑人必于市,与众弃之,以令人迁善而去恶”。我大赵犯罪率似乎连年上升,刑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惩恶没有达到教化作用?司法系统有没有进步空间?又闻我大赵高官一句话就能给关系户脱罪减刑,面子条子金子都能影响判决!有法不依,执法混乱,谁之过也?凌相,听说青城灭门惨案是你孙子在调查,有结果了吗?
  凌三攴只好解释,小孩子哪有那查案的本事?早回来读书养性了……老哥求放过。
  唉,把柄在人,腰杆子硬不起来啊!
  还有人专门讲青城的外交成果,“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四方归之,天下畏之”。而我大赵一直善待外国人却换不来忠诚与畏惧,他们只想来占我大赵便宜!不能再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吃亏啦……凌相在青城大展威风,取得丰硕的外交成果,一定要落实下去,好好贯彻啊……不然以后史书怎么记载呢?
  呸!凌三攴怒——清国皇帝都换了,你落实一个给我瞧瞧?至于和蒙元的一体化进程……老子也不太懂啊,这事儿得问金荣的意思——你个贱人就是来踩我的!
  奏折多,皇帝留中不发,但折子里的话则越来越重,越来越难听,特别是有些人明指凌三攴暗骂皇帝,用词险诡,用典刁钻。哪怕以凌三攴脸皮之厚,也抵挡不住,只好请辞。
  官员们上折子数量是有硬性规定的,必须达到一定数量!许多御史为完不成KPI整日里忧心忡忡,泡在刑部或者皇城司里不走。如今忽然思路大开,下笔如有神,把青城夸得跟花儿似的,有如人间灯塔。还把凌三攴这个“名相”暗中刺、明里损,拐着弯骂,似乎世界和平不降临完全是凌相给破坏的……其乌烟瘴气之盛况为大赵建国百多年以来仅见。
  虽然凌三攴早有退意,朝庭上下皆知,但是这酸言辣语的,一代名相难道就这么灰溜溜下台,晚节不保?明明是中直的盛世宰相,结果被骂得好像是蔡京严嵩似的。
  凌三攴虽知道史书会把这十年盛世一半归功于自己身上,但朝内这股阴风、妖风,暗戳戳,让他腻味死了。这几股势力中有火急火燎想早点上位的大学士,有即将退休的糊涂老干部,有贾氏收买的打手,有从青城回京的书呆子,也有暗箭射向皇帝的不明底细的势力。
  沛然大势,合力已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