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大唐之我真是纨绔皇子

第九十一章:关中旱灾

大唐之我真是纨绔皇子 等燕子归来 2135 Aug 7, 2021 7:14:06 PM
    李愔要交给来福做的事情,就是办造纸厂和印刷厂。学宫里的孩子,要写字练习书法,就要用到纸。
    而这个时代的纸张,价格贵的惊人。
    就算是武城村村民,大家都在矿上做工,家里也小有积蓄。
    但是他们,也负担不起学生读书所耗费的纸张。
    读书,真的不是穷人家负担的起的。
    寒门何曾出贵子!
    所以,这些纸张,就要由李愔来提供了。
    但是很快李愔便是发现,这个时代,纸张真的贵的惊人。
    虽然就凭玻璃的收入,他并不是负担不起,但是他可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更何况,他还在系统商城里面,购买到了造纸还有活字印刷术的工艺。
    接下来,李愔就要准备建造造纸厂和印刷厂。
    现在,因为上次绑架事件,李愔十分信任赵四和赵五。
    只要是赵四挑选出来的可信之人,李愔就敢大胆的使用。
    所以,现在李愔可用之人很多。
    不像之前那样,身边没有可用之人。
    造纸厂和印刷厂,同样是来福总负责。
    只不过,这一次的骨干人员,都是赵四推荐的武城村忠诚可靠得村民。
    现在,不但赵五得到蜀王重用。
    就连赵四,都跟着水涨船高。
    蜀王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全部都是由赵四推荐上去的。
    现在赵四得待遇,每月都有三贯钱。
    这个工钱,以前赵四要存好几年才能存这么多钱。
    本来就是里正的赵四,现在在武城村的威信,已经达到了巅峰。
    ……
    无论是中华学宫还是造纸厂和印刷厂得建造,对大唐朝堂来说,都是陈芝麻烂谷子得小事儿。
    最近让满朝文武忙的焦头烂额得头等大事就是,开春好几个月了,到现在已经到了夏天。
    但是老天爷迟迟没有降下雨水。
    春耕的时候,百姓手提肩担,从河里提水,将庄稼种了下去。
    但是因为一直没有雨水,庄稼生长的很差。
    减产是肯定要减产了。
    现在更要命的是,直到现在,一直没有下雨的迹象。
    如果再继续一个月不下雨得话,整个关中,怕是大部分地区都要绝产。
    到时候,不知有多少百姓要被饿死。
    不知有多少百姓要颠沛流离,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甚至于,因为百姓走投无路,发生动乱也未可知。
    现在朝廷已经密切关注关中大旱得问题。
    朝廷已经开始囤积粮食。
    但是,各地世家商贩,早已经得知消息。
    粮食价格,节节攀升。
    并且,现在已经买不到粮食了。
    而户部结余的钱财,已经所剩无几。
    万一真的一个月时间不下雨的话,国库的那点库银,根本就不够赈灾所用。
    就算加上自己的内帑——
    自从和愔儿合伙做生意之后,每月他都能收到一笔不菲的分成。
    这段时间,李世民小日子过的十分滋润。
    连带着,在宫内杨妃都十分受宠。
    每月李世民去含象殿歇息的日子,甚至已经超过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虽然未免有些不快,但也一直没表露出来。
    谁让她虽然背靠长孙世家。
    但是纵然是长孙世家,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得,每月送陛下这么多钱财啊!
    李愔这个小家伙,倒是真能干啊!
    且让他得意一段时间就是了。
    对李世民来说,每月的分红,固然是不少的。
    但是,如果用于赈灾的话,就算全部拿出来,也是远远不够啊。
    嗯,如果让愔儿将他的钱财也全部拿出来呢?
    以前的时候,李世民隐约间也觉得,似乎愔儿给他的分红有点少。
    明明说好的是五五分成,但是总感觉他分得,要比愔儿分得少很多似的。
    但是,账房先生可是他自己派出去的。
    而这个账房先生,并没有发现丝毫猫腻。
    这样李世民纵然觉得不妥,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如果到时候真的需要赈灾,就让愔儿将他赚的钱也都拿出来吧。
    虽然可能依然不够。
    但是至少也能缓解很大得压力不是?
    剩下的缺口,还不知道要怎么解决呢。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就是一阵烦躁。
    接下来,李世民命人将袁天罡请来见驾。
    不多时,袁天罡应召而来。
    “贫道拜见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说道:“起来说话,袁天罡,你算一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下雨?”
    袁天罡掐指一算——
    其实这段时间一直不下雨,袁天罡早就推算过了。
    不过,既然是皇帝询问,他总要做一做样子的。
    掐算一阵之后,袁天罡不由说道:“启禀陛下,今年乃是九龙治水之年,主大旱。”
    “可能要一直到秋后,才有几场小雨。”
    听到这里,李世民愈加烦躁。
    不由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能不能祈雨?”
    袁天罡为难地说道:“陛下,祈雨其实并不管用!下雨,是因为天上有积雨云,有水气,才会降雨——”
    没等袁天罡说完,李世民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朕不想听你解释这么多。既然不能祈雨,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
    ……
    忽忽半个月过去,天依然没有下雨。
    庄稼地里,就跟着了火似的。
    麦秆已经半干,一点火星,怕是都能将之点燃。
    整个关中,无数百姓,都已经绝望了。
    今年到现在,一场雨没下。
    今年的庄稼,要绝产了。
    而绝大多数百姓家里,都没有余粮。
    接下去,一家人都要被活活饿死了。
    纵然家里有点余粮的,也没剩下多少,肯定是不够吃。
    那些中青年,已经拖家带口,准备逃亡。
    家里只剩下那些老人, 在家里留守等死。
    关中各地,到处都弥漫着一片绝望的气息。
    逃亡的百姓,日渐增多。
    每日,路边都有饿死的百姓。
    因为没有人收藏,很快就会腐烂变臭。
    而大多数的逃荒百姓,都逃入了长安城。
    还有一些,四散逃入周围的,没有受灾的州府之中。
    各地的州府,都如临大敌。
    流民太可怕了。
    一个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就会酿出祸端。
    而求助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入长安城。
    长安城中,百官顿时忙碌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