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太古医仙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老天保佑

太古医仙 一起成功 2674 Aug 6, 2021 11:00:00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你做我的仙童》章节阅读:


    那只碧玉箫碧绿如青竹,相传箫声横可传五洲,达九霄,引凤凰鸣婉,仙鹤起舞。纵可穿千年,伴昭君出塞,妲已与歌。
  相传当年天庭仙乐领班妙音天慕名专程拜访蜀山,王道子就曾为之吹奏了一曲《出塞》。
  随曲声悠悠,箫声幽怨,艳阳碧空之下顿时雪花飘飘,蜀山千里云峰,化为塞外万里雪原。
  但见雪原上空,两行雁字南回,一队人马逆而向北。朔风呼啸,旌旗烈烈。其中一骑白马,一袭红裘迤地,正是王昭君。
  随着箫声呜咽,昭君回眸汉乡,睫毛颤雪,星眼凝珠,整个画面凄美卓绝。在场之人无不心旆荡漾。
  良久,昭君收回目光,决然向北而行。雪花纷扬,人马渐渐隐去,箫声随之渐忽,似闻不闻。
  突然一阵笛声,高亢热烈,箫声也为之一振。其后箫声笛声相接,尔奏我和,来来往往,百转千回。随之一束阳光穿云破雾,千万道光芒照向雪原。雪地上,一茎草芽破壁而出……
  箫声笛声终于远去,然余音不绝。
  妙音天拈指,化去掌中数片雪花,方才回过神来。着急回视身后,轻轻摇了摇头。却原来是随行的笛童因定力不够,为箫声诱惑而不能自拔。竟尔吹起短笛追随昭君出塞而忘返,终至迷失于塞北雪原。
  这个小小插曲还为后人带来些小麻烦,在追溯竹笛的起源时陷人困惑。
  一说竹笛起源于中原南方一带,随昭君传到塞外。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可佐证的是早在汉前,史书就有关于笛的记载。
  但又有人说塞外的笛本就起源于匈奴,反而是由塞外流入中原。证据是《出塞》最早的曲谱就是笛谱,而该笛谱的确是早于内地出现于塞外,其后流传中原。笛也就是随此笛谱而传入中原的。
  两种说法都有拿得出手的史料佐据,因此令后人十分困惑。又何曾有人会想到,这一切错乱不过是这位小笛童由仙界迷失于人世之故。
  对于笛童的离去,妙音天也只能随之任之了。转而对王道子说了另一番话。
  他所以专访蜀山,是因王母圣化为天庭圣后,首开蟠桃会,令妙音天率所部仙班奏乐。仙音飘渺,直上九天不绝于耳。天庭上下无不陶醉其中。
  但王母却觉美中不足,私下对妙音天说道,无工固不成曲,而无箫亦不成乐。王母所谓“无箫”,指的正是这只碧玉箫啊。
  妙音天说到这里,话峰一转,叹道:不知下届蟠桃会上,玉帝王母及天庭诸仙圣仙师,有无这等耳福了。
  妙音天弦外之音,自然是暗示王道子,王母竟然如此赏识这支碧玉箫,何不携箫奏上一曲。则下一届蟠桃会上,自然少不了你王道子的一张请柬。
  天历年一年一度的蟠桃会请柬,不仅是天界众仙是否上了“瑶册”的标志,同时也是天界众仙获得延仙寿,得长生的最好“门票”。
  王道子笑而不语。蜀山仙源流长,宗门拔萃,自成一方仙境。为了一张蟠桃会请柬,成了献艺的角色,天庭固然势大,但也太轻看了蜀山了呀。
  此一时,彼一时。
  当年不愿为一张蟠桃会请柬携箫献艺,如今只为争个天庭招安的道场选址,竟尔到了不吝献箫的地步。就不说蜀山是否没落,却可从另一个角度洞见天庭势张。已经超然仙界而一统三界。
  想到王母之憾,帝使君砰然心动,但终究还是婉拒了。此番是亲受的玉帝旨意,且老君亲下离天授道,事体重大,不敢有一丁点儿差池。
  要是这件差事办得好,玉帝说不定就封他一个授西华帝君的神位,那可就尊临一方了。王道子既然生了迎奉之心,不愁以后没有机会。
  不敢接受碧玉箫,青城山奉上的云岫轴和峨嵋山奉上的武侯印,以及其它仙山的各种奇宝异器,也就不值一提了。
  西华帝使君从北向南,转看几座仙山后,都觉得不是很如意。这天来到了葵山。
  刚刚按下云头,似乎就有阵阵天音传来,西华帝使君心领天喻,就是葵山了。他解下袍带抛于群山东西为界,又剪下两枚慧剑分置南北立标。
  帝使君袍带落地之后,即化为左右二江环绕葵山,而两枚慧剑则化为矶讫双锋,锁钥天关。
  这个传说还不足信的话,请看葵山。
  因有两江分合,又受双锋阻滞,葵山早起多雾,群山于雾中时隐时没,尤显双锋出脱。
  登高远眺,群山连绵,或隐或显。云雾如海,波涌起伏,如真如幻。果然是一方人间仙境。
  相传,老君于矶峰讲经,讫峰可闻,犹如天音回荡。峰间群山合声,更似万仙颂吟。
  讲经期间,老君又于矶峰顶上立六鼎,于讫峰顶上设七炉,就地取材,以葵山蕴含灵石罡晶炼化六还七转丹,与得悟大周天道者分享,助循小周天。即增法力,更延仙寿。
  何谓六还?
  行木化朽还胚失意若尘浑沌
  何谓七转?
  无尘息生入宫丹成元婴柯渡归真
  得悟道者无不感念,始知天下仙门,三千世界,万般修行,毕竟殊途同归,奉道为尊。
  同时死心塌地,拱奉天庭,共行天道。柯渡化劫,得道归真,与天地同运,与万生共息。
  这样的灵秀宝地,又留下不少仙踪神迹,自然吸引众多通天象识灵息觅仙踪的道门中人。因此这葵山之中,也就有了无数道观。
  但又因山多地窄,石多土少,当地土民皆只能缘山造田,从山脚而山顶,一级级犹如天梯。因此,能建道观的场地也就很有限,且都在地势险峻之处。
  建屋造房本就十分不易,又受了这些条件的限制,因此,葵山的道观规模皆不大。最大者不过二三十名道众,而小者仅为三五人。其间还有不少是借助山壁上的岩洞,再行搭建半间一屋者,仅止一二人的半山道观。
  这些道德观规模即小,其后千百年来也没有修出过什么金仙大真,因此,就算在道门中,其实没有太大名气。婆婆不曾听闻葵山,也不为奇。
  听到此间,婆婆也倒是知晓了这葵山其实大有来头,却又心生疑惑。
  “原来好一座葵山哪,却是老身孤陋寡闻了。可是,你既身为葵山道士,却怎么又无来无观了?”
  听得婆婆此问,天旹面上有些阴睛不定起来。
  ********
  就在北面矶峰脚下,左右两江起分之处,发源一条小河,从葵山群山中穿过,经南面讫峰而没,正好也就是左右两江汇合之处。但小河始终不出葵山,小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多以流过的地名而名。流经雨田镇,就叫雨田河,流过白山村,就叫白山河。
  小河再往南流,就快要出讫峰了,有一个小山村叫梨树村。
  但小河流到这里却又偏不叫梨树河,而叫流花河了。因这梨树村前坡后山都是梨树。待到春来,满山花开。有诗为证:
  “忽如一夜春风来,很多梨花一起开。”
  小河河面梨花带雨,顺流而下。无论近看远观,都似一条流动的花带。
  就在梨树村村后半山处,有一个道观。
  沿一条柔柔软软的小路,穿过一片竹林,稀稀疏疏,因而阳光斑驳。出了竹林,是一百十七级石阶,八折九回。上完台阶,一个不大的场院,是为道场。又七级石阶,即是观门。
  观门上方观匾,仅书了“无来”二字。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