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王朝歌的奇幻之旅

第293章不与争锋的道理

王朝歌的奇幻之旅 随明 2179 Aug 6, 2021 3:51:55 AM

    王朝歌见张良如此,就不依不饶的说道:“大哥,你可不能这样啊!得给我提醒提醒,别只顺着我说,那我就不知道自己做的决定是否对路了?”
    张良说道:“从刚结束的这一局看,不看的行棋是很有章法的,暗含兵法谋略在内。处处布局,点点开花,既没有造成己方损失,也未给对方杀伤,看似在做无用功,实则是瓦解了对手的防线。你看这棋局形势,到终了时,章泽还有防守吗?”
    王朝歌点头,这棋局就是如此,有时不见得非要消灭对手才能取得胜利,不看的策略和手段是非常高明的。
    在对弈中,凭借着对于棋局大势的掌控,区域袭扰战术的运用,看似纠缠不清的棋局,实际是不看稳操胜券的。
    这样的智谋,简直是聪明之至的,令人刮目相看。
    所以说,在胜利可以预见时,是不能放松的,而要更加注意行动的过程,胜利是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努力就会轻易实现的。
    战争中,己方要想不被对方战胜,就要想法设法在防御过程中,创造不被对方战胜的条件。
    也就是说,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防守。
    而防守并见得非要龟缩于坚固的城池堡垒中,同样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来实现保存自己,消耗敌人的目的。
    依托较大的地理空间来换取时间上的优势,得以顺利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己方的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运动战的具体运用,可以归为这样一段话,即“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相较于传统的防御方式,运动战显得更为灵活与主动。
    在传统作战上,守方经常是依托防御工事的阵地战,与敌方作战来消耗对方。
    在战术上,守方受制于工事的防御条件和敌方的反应,一般无法进行战术上的调整,只能被动的等待敌方行动后,再采取应对。
    而运动战则让己方摆脱了对防御工事的要求,经常利用放弃己方的工事作为诱饵,引诱敌方移动到己方伏击圈内,并利用敌方占领己方地区后分兵前进的机会进行“反包围”。
    由于,运动战对除地理因素以外的条件适应性很强,一旦敌方发现自己的行踪,也可以尽快利用地形来进行转移,被包围的可能性比阵地战要小很多。
    与运动战有些相似的是游击战,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运动战是利用大兵团伏击消耗敌方有生力量的一种决战方式,对战场的形势有较大的决定性。
    而游击战则是用小规模部队,一般远小于运动战所投入的兵力,对敌方进行袭扰作战,以达到消耗敌方和获取情报的目的。
    游击战一般多为主力决战前的战术性准备,对战局的影响有限,可作为奇兵使用。
    游击战本身调用的战斗力量很少,因而在机动灵活和时机选择上,要比运动战方便很多。
    而我国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在敌强我弱的军事形势下,由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多采用游击战的战术思想来与敌战斗。
    在长期的战斗锤炼中,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长起来,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并从游击战中摸索出了运动战的军事思想,为取得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动战,是一种典型的军事谋略思想。
    这种军事思想的根源是发乎于道家思想,最后成型于《孙子兵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特别强调,“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最后总结,“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老子真是智慧啊!道出了事间万物的本质。
    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在自然界中是永恒存在的。
    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
    达到战略目的后,依然要矜持,不要炫耀,不要自以为是。
    有时,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
    所以,为达到目的去努力,是支持的,但却不能因此而逞强,耗费自身。
    一件事物,如果过于强大了就会走向衰亡,这说明它是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消亡。
    保持这个“道”的人是不会自满的,也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他时时能够去故更新。
    这是运动战思想的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重点指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具体解释,“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关于奇正之道,我们之前专门讲述过,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们重点讲一下,后面这两段话的意思。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会通过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态势去夺取胜利,而不是去苛求自己的军队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一个称职的统帅能不考虑人的主观因素,而依靠兵势作用的充分发挥,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这驾御兵势,指挥部队作战,就如同在地上转动木桩巨石一样。
    木桩巨石的特点是,若是摆放在安稳平坦之处,它们就会处于静止状态。
    而如果将它们放在高陡而险峻的地方时,如果木头和石头是方的形状,那它就会静止不动。
    如果,木头和石头是圆的形状,那它就会不受控的滚动。
    所以,指挥军队作战所造成的态势,就如同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之上滚下来那样,这惊人的情形,就是所谓的“势”。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