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裁豪门 战国工程师

第48章城门论战

战国工程师 寒武纪pi 2148 Aug 6, 2021 7:09:27 PM

    在那城楼之上,韩皋不吝赞誉之词,眼神也充满敬佩之意。工师谋感觉有些受宠若惊,这才明白刚刚在城外之所以言辞冷淡,皆是因为自己的刻意试探伤了身为王室成员的韩皋的自尊。
    韩皋是个武士,及其看重自己的尊严,要是换做别人,刚刚城下的那警告性的一箭怕是瞄准的就是他的心窝了。
    想到这,工师谋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项上人头,感觉一切无恙,心中暗呼庆幸。
    韩皋见他行为如此乖张,不禁笑道:“不曾想工师先生竟然也如此惜命。”
    工师谋说道:“生命只有一次,如何不叫人爱惜。只不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若是此刻稀里糊涂地丢了命,那这条命的价值就真的比鸿毛还要轻了。”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韩皋不断咀嚼着工师谋这句话,不禁连连点头称赞:“妙哉!妙哉!”
    接着,他又问工师谋道:“敢问工师先生,为将者战死沙场,其命是否重于泰山?”
    韩皋久在军中,战死沙场一直到时他这辈子最大的抱负,故而才会有此一问。
    工师谋神情严肃地说道:“那要看这个人是为了什么而战了。若是为一己私欲,四处杀伐,那他的战死便轻于鸿毛。若是为了世间正义,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战,那他的战死自然就重于泰山。”
    韩皋再问道:“现今秦楚大战一触即发,韩、魏两国身为秦国盟国,恐怕也难免深陷其中。敢问先生,若是大战爆发,哪一方可视为正义呢?”
    工师谋叹道:“诸侯混战,生灵涂炭,何来正义可言?然此番若是楚国主动挑起战端,韩国为守卫国土,守护国之百姓免遭杀戮,备战迎敌,可视为正义。”
    韩皋点了点头:“先生言之有理。久闻墨者多重兼爱非攻思想,为答此抱负奔走诸国为弱国守城,今日观先生言行,乃真墨者也。”
    接着,韩皋站起身,朝工师谋躬身拜道:“如先生先前预料的一样,近日楚柱国景翠正率十万楚军向我大韩南部屏障雍氏进发,这便是韩国举国小征之因。韩皋斗胆,替韩国即将受难的百姓向先生求败楚之策。”
    如此军事机密,韩皋对工师谋和盘托出,毫无保留,足见其心意之诚。
    工师谋并非军事爱好者,败楚之策,他断然无从知晓。但是他在前世的时候,《战国策》却是常读的古籍,所以对于秦楚大战引发的一系列诸侯征战过程,还是比较清楚的。
    他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又向韩皋回了礼,这才说道:“楚军之意,主要在秦国,征伐韩国,也只为拖住韩军不西进驰援秦国而已,所以定会选择围而不打之策,所以高筑城,广积粮方为韩国备战首选之策。”
    韩皋兴奋道:“先生此策,与韩某不谋而合。这也是韩某向大王进言,在楚军到达之前举国进行小征之因。”
    工师谋心中一震:原来现在韩国举国开始的声势浩大小征之令,竟然是出自于偏远的高都一个小小司马的进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韩王虽然害怕王室子弟夺权而将他们悉数发配,但也及其重视王室子弟的进言的两面性。
    他接着说道:“韩国国力甚微,即便举国之力,也难与强大的楚国抗衡。只有联合秦、魏两个盟国的力量,才有自保的资本。所以,加强与秦国的联系,修复与魏国的关系,都很重要。”
    韩皋点点头:“先生言之有理,现今高都有人将鲜虞聚落屠杀一事甩给太行山魏国守军,怕是正有要离间韩魏两国关系之意。”
    工师谋说道:“所以在这大战在即的关键时候,查清幕后之人的身份,迫在眉睫。”
    韩皋说道:“韩某身为高都司马,定会竭尽全力去查实,不会让任何一个乱臣贼子在我大韩国境兴风作浪。”
    工师谋接着说道:“现今诸国,与楚国交好者,唯有赵国。所以一旦秦楚大战爆发,赵军很可能会南下伐魏。齐、宋虽与楚国交恶,但是齐国一直忌惮秦国实力,而宋国一直都垂涎魏国东部屏障煮枣,所以两国到时候定然会趁火打劫,西征魏国。”
    韩皋点点头:“先生分析的有理。韩魏两国虽然有隙,但如今也是唇亡齿寒的盟国关系,所以一旦赵、齐、宋三国伐魏,魏军主力定会调至东部和北部,所以来自于南方楚国的压力,就更加落在我韩国身上了。韩皋再请先生应对之策。”
    工师谋说道:“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自己的朋友。我们只需联合赵、齐、宋三国的敌国,便可悉数化解。首先,现今赵国正在全力讨伐中山国,魏国为了些许蝇头苟利,也在骚扰中山国边境,中山国国民不断逃亡,大有亡国之势。所以此时韩国应该派人前往魏国劝说魏国停止骚扰中山国,以使中山国能够集中精力对抗赵国。”
    “其次,燕国爆发子之之乱,齐国以讨伐子之匡扶正义的旗号发兵攻燕,齐军攻入燕国国都蓟城,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深为燕人厌恶。如今燕王职新近得王位,颇有抱负,到时候可以游说其南下伐齐复仇。”
    “至于宋国嘛。宋王新进得志,有些膨胀,灭了滕国。滕国本是越国属地,后来虽重新立国,但也一直为越国所控制。所以游说越国北上伐宋,应该也并非难事。”
    工师谋一番话,让韩皋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他自认为熟读兵书,行军打仗这一块虽说没有大的功绩,但是运筹帷幄的谋略这一块却还是颇有建树的。他前前后后给韩王献过不少计策,很多都为韩王所采纳,这也是为何韩王会重视他的进言的原因之一。
    而如今工师谋的这一番分析及应对之策,让他有了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韩皋拱手再向工师谋拜道:“今日闻工师先生败楚三策,方知工师先生大才果然名不虚传。”
    工师谋亦拱手行礼:“韩司马谬赞了。”
    他倒不是说客套话,毕竟自己这些分析,也都是基于两千多年后的历史书籍分析而已。
    二人此番城门论战,很是投入,不经意间,天色已经逐渐开始亮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