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苏晓婉

第1002章 早有准备

苏晓婉 苏彤 2059 Aug 7, 2021 12:37:25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山中明灯照前程》章节阅读:

    泼辣的王巧丽可不是温柔腼腆的王艳红,对上不讲理的亲爹亲妈,这姑娘一点都不带怂的,王四喜话一出口,王巧丽的话茬就接上了。一句又一句,嘴上一点亏都不吃。
    “是不是回家嫁人,现在可不是你们说了算。”王巧丽理直气壮地盯着王四喜:“你们当初收了钱签了协议,不许拦着我上学,咋?现在想变卦?变卦可以呀,那你把钱还回来,顺便把我这几年的生活费也还上。”
    “凭啥。”王四喜嚷嚷道:“我没拦着你上学么,你都高中毕业了还想咋?”
    “不想咋,我该上大学了。”王巧丽朝王四喜一伸手:“想让我回家,行,掏钱给我上学。”
    “上啥上。”王四喜眼一瞪:“么钱!你嫂子刚生了娃,正愁没人帮着带么。挺大个姑娘一点不帮衬家里么。该说亲的年纪么,上啥学。”
    “我收钱让我出来的时候,已经提前收了我的嫁妆。”王巧丽答道:“咋滴?还想再把我卖个二遍?哪来那好事!我超过十八了,要往哪去用不着爹妈允许,我就是要上大学,你想再让我回去押我嫁人才是做梦么。”
    没读过书的王四喜当然说不过能考上重点大学的王巧丽,这人急了就一招,那就是动拳头。不过王家坪的村干部都在场,谁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犯糊涂。
    “四喜!”王书记气得直蹦:“你在村里犯浑也就算了么,丢脸还给我丢到镇上来了么!娃娃考上大学那是天大的好事,这可是咱王家坪飞出的金凤凰,砸锅卖铁也得供着么,你咋还想拦着娃娃上学么。”
    指望王四喜两口子懂道理,当然是不可能,但他想在平安镇上闹事,显然也不可能。王四喜两口子吵闹了一阵子,最终选择丢下王巧丽自己回去了。
    对他们来说,掏钱让女儿上大学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王四喜两口子走了,但王书记和孙主任他们却没走。王书记先向张寒梅道过歉之后,才朝王巧丽说道:“巧丽娃,莫怕,大伯在,你爸不敢拦着你上学。你把你那交钱的通知拿给大伯看看,不担心,你就好好读书,咱村上给你凑钱,送你去上学。你可是咱王家坪第一个大学生,以后毕业了要当大干部,咱山窝窝里好不容易供出你一个娃,可不容易么,这多亏了你们老师,你好好,学成以后好好敬着你们老师,要牢牢记住老师的恩德么。”
    “王书记,你这是什么话,我不需要感激。”张寒梅立刻摇摇头:“巧丽能考上,那是孩子努力,一切都是她自己争取来的。钱的事,你们也不用担心,巧丽符合条件申请助学贷款,生活费之类的,你也不需要担心。”
    “咋能这样说。”王书记立刻摇摇头:“要不是当初老师一趟趟往咱村上跑,巧丽这娃娃哪有机会考大学么。巧丽这些年在你家里么,都是你照看,这娃一年学费吃住都要好多钱么!咱不说巧丽,还有之前的红红,现在红红在城里打工,一个月也不少钱么,要不是老师把她带出来,她现在还不一定在哪个山沟沟窝着么。张老师,你是个好人,你为咱村娃娃做的这些,咱都记着呢!”
    “张老师,你已经供了巧丽娃这么些年了么,一路把娃娃供得考上大学,不容易!眼下巧丽娃要上大学了,咱村上哪好意思再让你继续供着么。老师你放心么,四喜两口子虽然混,但巧丽娃也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娃娃,咱村上人不会看着她不管的,咱王家坪虽然穷些,但大家一起,一定能把娃供下来。”
    王家坪的村干部们,很真诚地对张寒梅表达感激,又给张寒梅和王巧丽留下了不少土产山货之后就离开了。他们走了之后,一直态度强硬与父母对峙的王巧丽却哭了。
    才十八岁的女孩子,被亲生父母如此对待,她毕竟还是难过失落的。张寒梅将她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都过去了,一切都会好的。你已经走出去了,没必要再被身后的这一切束缚。”
    “是他们先不要我的。”王巧丽红着眼睛答道:“我再也不回去了。妈,我有你就够了。”
    张寒梅没有回答,她只是伸出手,温柔地摸了摸王巧丽的头。
    很快就到了八月末,王巧丽准备去天津上学了。张寒梅本来准备亲自送她去学校,但王巧丽拒绝了。
    “妈,你放心,我自己能行的!”王巧丽这样告诉张寒梅:“红红姐都能一个人去城里打工,我咋不能自己去学校么!你别送我,车票贵着呢,大姨说了,坐火车去天津要好几天,可受罪,你身体又不好,你一个人回来,我还不放心呢。”
    “是呀,”和张寒梅一起帮着王巧丽收拾东西的孙晓萍也点点头:“孩子长大了,总得自己出去闯一闯。”
    “明天我带你去县里百货大楼买新衣服。”张寒梅笑着说道:“我姑娘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去上大学。”
    “我不要。”王巧丽摇摇头:“妈,去年过年买的新衣服就很好,别给我买新的。我啥都不缺。”
    王巧丽去上学的这一天,张寒梅亲自送她去县里坐长途车,她提前联系了在省城打工的王艳红,让王艳红在长途车站接王巧丽,再把她安全送上去天津的火车。
    “路上小心,钱包要看好。”张寒梅就像个普通的母亲一样,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女儿:“火车上别随便跟人搭话,骗子和小偷可多了。自己在外面,可得多长心眼。”
    一起来送王巧丽的,还有王家坪的村干部们。王书记从兜里掏出一卷皱皱巴巴的钱,塞给了王巧丽:“娃,这些拿上,留着吃饭。钱不够了,记得写信回家来说,放心,有大伯,肯定不会苦着你的。”
    “放心,”王巧丽朝着来送她的长辈露出带泪的笑容:“我会好好的。妈,大伯,你们都放心,别惦记我。”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