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穿书大佬在修仙界兴风作浪

第693章心魔劫

穿书大佬在修仙界兴风作浪 一块钱的缘份 2678 Jan 29, 2022 12:44:26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三国:一切皆可鉴定》章节阅读:

  这场作秀效果还是很好的,至少各县的豪族,开始给鲁达送来请帖,邀请他过去赴宴。

  陈登帮忙挑了挑,大概分成三个类型:

  第一种也是最可怜的,就是家道中落急需盟友的,若得不到鲁达的友谊,最多五年就会消亡。或者也不能说是消亡,只是换个身份继续生活下去。

  第二种基本家里有女,也有可能是临时收养或者过继一个女儿的。用陈登的话来说,过去当天怕是就会把这女儿送到鲁达枕边,哪怕是侍妾都无所谓。

  第三种家中都有年轻子弟,且很大概率是明年孝廉候选,为了提升概率于是主动亲近。

  话说回来,这节骨眼跑来拉关系的,基本也就只有这三种情况了。

  总不能真就仰慕鲁达少年英雄,特意在家中设宴,近距离瞻仰什么的……

  “说起来,我最近查阅资料,顺帝时规定要四十岁以上才能察举来着。”鲁达有些疑惑。

  在他印象里面,汉末三国时期,二十多岁的人举孝廉的并不少,比如陈登就二十五岁举孝廉。

  就算没跟着自己,三年后他也会举孝廉出仕,担任县令。

  “毕竟《礼》有记载,人到四十才称强,因而可以为官。尚书令左雄提出来的,这位也是举孝廉出身。”陈登闻言一愣,随即笑道。

  是个读书读傻的家伙,儒家经典那么写,他就那么建议,关键顺帝还真那么做了。

  “问题四十岁以上,那得熬到什么时候?就算真举孝廉出仕,四十岁的年纪精力也有限。不得已把一年的试职时间,提升到十年,才能提升容错率。”陈登冷笑。

  四十岁的年纪,早就过了敢打敢拼的时期,精力也逐渐跟不上,最后治政效率大大下降。

  这倒是让鲁达想到后世,过了三十五岁就不许考公。

  可不规定,那五六十岁的是不是也能考公,考中就混日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地方经济发展不起来,反而办事起来磨磨叽叽。

  再结合这年头的情况,四十岁都自称老朽了,才开始出仕,那也的确够呛……

  不是说四十岁以上就没人才,程昱六十岁才出仕曹操,奈何这样的例子太少。

  “于是最近十年,大家都假装这规矩不存在,尤其陛下西园卖官之后。”陈登回道。

  刺史都开始出现属官,举孝廉也开始忽视年龄问题,很正常的事情。

  也可以说没有违反,毕竟顺帝还有规定,如确实“有茂才异行”,也可破格察举。

  这就得说回鲁达,十八岁的年纪直接举孝廉不行,所以举茂才出仕。

  举茂才而不是举孝廉,朝廷显然也是有深思熟虑的。

  总结起来,如今这年头举孝廉基本就两个情况:

  没什么身份和人脉,也没钱去打点的,三十岁以上才有可能举孝廉。

  低于三十岁举孝廉的,实际就相当于是举茂才。

  那么甄豫有茂才吗?

  当然有,人家的茂才就是钞能力!

  整个辽东的民生经济因他获得提升,十五万流民逐渐得到安置,这不是茂才是什么。

  “好家伙……”鲁达算服气,原来空子还能这样钻。

  就说这帮世家豪族,动不动就修桥铺路,赈济灾民的。

  扣除养名之外,怕是还在给自家子弟的仕途铺路啊!

  可话说回来,刘宏在西园卖官,多少岁年纪的都能买官上任。

  于是士族这边也是‘你不仁我不义’,这察举制也不那么讲究了。

  后续诸侯争霸,大家那更加不讲究,别说四十岁,二十来岁的诸葛亮都给重用了。

  “至于说这些请帖,没落的这些早点完蛋还好点,扶持起来也没什么好处。家中有子弟等着举孝廉的,可以适当亲近拉拢。最后那批不用太亲近,也不用太疏远,毕竟他们总会有适龄子弟。”陈登就这些请帖进行分析。

  主要是鲁达不清楚要不要赴约,过来向他询问,那也只能帮忙分析一下。

  要说这妹婿文武兼备的确没错,不过对官场和人际关系显然有点太稚嫩。

  虽说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好歹能帮忙分析分析。

  退一万步说,鲁达不来找自己帮忙,又能找谁帮忙。

  已经没落的家族,很难再一飞冲天,扶持他们还会与其他豪族交恶。

  就算真有谁起来,鲁达早就不在辽东任职,鲁家也更强大,也不怕被他们的后人怨恨。

  说不得到时候鲁达在官场压一压,刚起来的那子弟就被免职了。

  倒是鲁达愿意,现在可以帮忙把他们压垮,多少能分到一些好处。

  有适龄子弟的家族,那是绝对要求着鲁达,只要要求不太过分,他们都会答应。

  反正辽东原本就三十几万人口,如今又新安置入籍数万人。

  四十几万人口,每年妥妥举四个名额。

  也就还有几万人没安置妥善,否则的话可能还能再多一个名额。

  也别看辽东能举孝廉多,其他地方普遍大量流失人口。

  以冀州为例,不少郡都下降到四十万人口以下。

  原本一年可以举两个,如今只能一个。

  经过这场黄巾之乱,中原与河北各郡,少说不见二十个孝廉名额。

  “正好现在没什么事,抽空就过去吧。”陈登说完,继续回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眼看都到年底,这大雪纷飞的日子,能有什么事情。

  这时节商队都不来,大家都忙着储备过年的物资,最多是治安和防火问题需要关注一下。

  说起来也巧,鲁达安排一大堆的百姓进入长白山脉定居,于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柴火,作为商品被运输到各县。

  这不仅没有和当地的樵夫抢生意,还缓解了当地燃料不足的问题。

  就是樵夫可能会有些许意见,毕竟好不容易涨价的柴火,又跌价了。

  暖炕倒是迅速推广出去,别说是辽东各县,乐浪和玄菟那边已经有人过来学习,辽西那边就更不必说,这玩意大概会在汉末彻底流行起来。

  毕竟这小冰河时代,也的确是够折腾人的。

  更有人举一反三,把暖炕的烟道与火墙结合起来,把整个屋子都改造一番。

  不仅用火更安全,同时保暖性也大大提升。

  鲁达对此无所谓,能多一些人在冬季活下来就好,专利费什么的就算了,也管不了那么多。

  “什么叫做没事,最近我这不在研究别的东西。”鲁达没好气的拿起一把草。

  “对对对,你最近在长白山收了不少这样的干草……”陈登点头。

  说起来也奇怪,鲁达为什么专门找人收这些干草。

  “试试!”鲁达也不废话,拿起一双鞋子,直接就是用这种草编织而成。

  陈登也不说什么,拿过来试了试,结论是不如自己是皮靴,不过可以保暖。

  “草免费,直接填充到靴子里面,或者这样编织成草鞋,无非花点时间。”陈登若有所思,“不,不仅是草鞋,草席或者做成别的东西,保暖效果多少会有些,主要是便宜。”

  “毕竟这是乌拉草,穷人的宝……”鲁达感慨。

  都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乌拉草鞋草褥这些,那可不就是穷人的宝。

  “我打算建个作坊,专门做这生意。”鲁达说道,“赚多赚少无所谓,主要是少点人被冻死。”

  “那好歹给别人回个话,免得他们胡思乱想。”陈登回了句,摇了摇头继续埋首案牍。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