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唐小柔方羽

第三千二百九十一章 困不住我

唐小柔方羽 李道然 2120 Nov 17, 2021 10:44:31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红楼我本无意当皇》章节阅读:


有了礼物的加持,贾文和与北静王交流变得更轻松融洽,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听贾兄的意思,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
某一刻,北静王惊得下巴都要掉了,活了快大半辈子第一次听到如此荒谬的言论。
“是啊!将来若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当你由西向东出发不回头,最终还会站在这里。”
贾文和轻声解释,之所以向北静王说唯物论,是因他内心也是隐藏着一个不安分的冒险灵魂,只是被身份限制了自由。
一个拥有后世记忆的谬论,一个想对未知的探索。
这时,彼此间的沟通反而有一种惺惺相惜的错觉,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若非尚存几分理智,只怕他们已磕头拜把了。
“倒是本王小看了天下。”
北静王悠然付长叹,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身看了贾文和一眼,轻声道:“接下来的诗会你怎么看?”
“坐着看,如果能躺着看更好!”
贾文和用不着想,脱口而出,像什么诗会靠边站就行,毕竟自家之事自家知,抄诗还行,若是现写不可能的。
“你…”
北静王到嘴边的话却说不出来,一想到贾文和的身份,不由得暗暗干着急,因为朝廷上早有流言蜚语,说贾府日薄西山云云。
贾文和倒是看得开,什么身份、名声,在他看来没卵用,更在乎的是身家性命和黄白之物,与其被人白嫖,还不如拿来装X呢。
所谓诗会,贾政也郑重提过一二,说国子监每当遇到什么节日都会举办一场交流赛,此次也不例外,打算依从往常一样走个过场,谁知不凑巧碰上藩属国进京。
那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机会挑起动乱,自然不想放过,所以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也积极参与。
这样一来,被有心人宣传之下,事态升级最后变成了读书人的争斗,诚会玩!
没多久。
在北静王的引路下,与贾文和来到了举行诗会的地方,放眼望去入目之下全是人。
适才来的路上,通过交谈,像蒙古、倭寇、西南夷…等外族敌对势力,多少都会派人文人前来参加,躲在暗处的某些人大概率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借此诗会搅动风云。
此次诗会,当今圣上也比较重视,即要杜绝某人搞破坏,还得避免让人在最擅长的被打败,否则脸面过不去。
“外邦无社交,干就完了。”
贾文和暗自低估,借着北静王的便利,恰好占到一个有利位置,看向场中动态一目了然,同样也见识到了每个国家的参赛选手。
“第一场比赛,请在一炷香内写一首不限题材的诗。”
根据流程,最前方摆放了一个香炉,其内插着一炷刚点燃的香。
当当当!
某一刻,突然锣声敲响,站在高台上的人,宣布道:“时间已到,请停止动笔,收卷!”
在场外等候的小厮闻言,赶紧上台把每个人写得诗词收了过去,再依次递给那边评判。
依照以往,评论诗词的最多是三位有能力的教学先生,然后公布获胜的诗,再请所有人鉴赏一番,以示公正。
可这次不同,涉及到外国社交,规格程度相对来说提高了一个等级,今日评判的都是成名多年的大儒。
“结果已出,请以下学子参加下一轮考核。”
裁判拿到纸条,第一时间宣布结果,继而念出了每个人的名字。
不可知否引起了一阵议论。
“唉!差强人意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了。”
“可不是吗?去年参比败给了羌族,今天是不是要败给西南夷才甘心?”
“自从那次失败,就再也没赢过,努力了这么久图什么?”
“希望能保留点体面。”
贾文和站在不起眼的位置,听着他们的谈论,心里有些犯嘀咕,小声道:“国子监落魄到这种地步了?”
“空有其表而已。”
北静王左右看了眼,方才低声道:“当作学问的人,不如投机钻研的人,谁会放弃走捷径呢?”
就在他们感叹不公时,第二场比试也有了结果,只听那人宣布道:“最终获胜三位分别是关旭、杨宁、方洋…请不要骄傲。”
“这没得看了,获胜的三个人全是敌国势力,我们堂堂国子监居然被外人打脸,我忍不了。”
“就是就是,平常一个个自持身份,说起来头头是道,今天连个小小诗会都能败北,要之何用?”
“你们说,如果贾府的那人来参加会不会一改颓废之举?”
“可惜他还不是正式国子监学生,如果他来参加,岂能容这些人呱噪。”
“嘿嘿!一首《春望》和一首《清平调其一》吊打他们,真想看看。”
贾文和躲在旁边看热闹,想不到会有人提到他,无意中作的诗在贾府流传说明不了问题,归根结底八卦是某些人的天性,但要说整个京都都知道,那就不是八卦那么简单了。
如果没有人推波助澜,我就倒立。
“贾兄?”
北静王面色透着几分古怪,自从贾府传出那些消息时,他高兴了好一阵,觉得衰败的荣国府有崛起之势,尤其通过今天的有效沟通,更加坚定了决心。
只是想不通,明明有机会展现锋芒的他,反倒不为所动。
同一时间,当今圣上梁晓也收到了锦衣卫传来的消息。
御书房。
今日下朝,梁晓一直在批阅奏折,不过今日心神不宁,使早该处理完的政事,耽搁了好久。
“启禀圣上,国子监全部出局,仅剩下匈奴、女真、安南三国派来的代表,就剩下最后一局了。”
锦衣卫总指挥纪牟跪在地上,把国子监发生的一切叙述了一遍。
“被贾府推出的那位旁支子弟可参加?”
“回圣上,据最新消息来报,他只能旁观并未参与,听说还未办理入学手续。”
梁晓思绪了良久,索性把朱砂笔放到一旁,对着纪牟道:“你先下去吧。”
“臣遵旨。”
望着纪牟消失在殿外背影,梁晓突然道:“萧伴伴,你去传旨谁能获得第一名,可省去参加科举,入职六部。”
“皇上?”
“快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