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阿斗:开局送走刘备老爹

第77章汲水

重生阿斗:开局送走刘备老爹 三五两 2112 Aug 6, 2021 2:29:48 AM

    第77章汲水
    老汉的提问基本说出了其他人心中的疑惑。
    刘子峰缓了缓气,抬手指向李二站的那个位置:“这不是在进水口那边还挖了个平台吗?”
    “到时候做个水车把河水提上来就是了。庄稼地比河水高才好,不然哪天发个水我们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进水口和出水口挖通当然不是为了让水自己流进来,而是因为这种泥土的挡口不靠谱,所以我们要在进水口修上水闸。”
    之前播种完成的时候,大家以为活干的差不多了,结果刘子峰说没有,要给农田追肥,还要修建基础的农田水利。
    现在好不容易将高粱地的水渠挖出来了,大家以为活终于快干完了,刘子峰还是说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想太多,除了几个手巧的人要跟着造水车,剩下的人要继续挖水渠,将水渠挖到苜蓿,水稻田,菜地直到将整片营地的农田连起来。
    看这些人个个忙得一脸懵逼,刘子峰便将还要挖池塘蓄水,建畜牧的牛羊圈之类到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怕对他们太打击,直接甩手不干。
    制作水渠进出口的水闸不算难,用在附近找来的比较规整的的石块加上造房子用的土水泥将口子堵上,留两三块活动石头在有必要的时候能挪开就可以。
    至于造水车,那可算是个技术活。
    这个时候已经有翻车这玩意了,翻车又名龙骨水车,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翻车的叶板用作链条,卧入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刘子峰要做的自然不是翻车,而是跟轮子一样的圆形大水车,翻车只能算是水车初阶般,而大家熟悉的车轮状的水车则是中国古代农业千百年发展下来的水车顶级版。
    这玩意不算难,但光靠刘子峰一人来说自然是不够的。
    一根圆木破成两半,一半中间掏空斜卡在进水口的上方,做将水车带上来的水引流到水渠里的引水工具,这个苦力活活刘子峰直接交给了李二和他的几个跟班。
    上面的工作只需要有蛮力就可以,费事的是水车主体的制作。
    好在刘子峰之前搞手推车的时候逮到一个之前跟着木匠当过学徒的人,有这么个人帮忙干活,水车造起来也不算太难。
    水车结构简单,整体为车轮状,边轮部位用削好的木片做成侧面为三角形的水槽,当河中水流带动水轮转动时,边轮上的水槽就能自动将处于低位的河水带到高处。
    不管是现在用的龙骨水车,还是真的带水车,原理都是相同的,区别只在大小、形式和取水的水槽上。
    选地的时候,刘子峰就选了带比河流高许多地方开垦,所以现在挖出来的沟渠进水口跟河面少说有一米的高度差,考虑到春夏秋三季的河面高度会有不同,为了方便根据水位的高度调整水车高度,刘子峰让人做的是较为小型的水车。
    这样的小水车的可能在取水的效率上有所逊色,但可以在水槽上下功夫——通过加深水槽的宽度和深度来增加水车每次提水的水量,从而弥补在效率上不足。
    五天后,一个直径约三米,以最简单的卡式榫卯结构造出来的水车终于完工了。
    将水车的轴承圆木插入用石头和黄泥砌出来的平台上,另一端用打入河底支撑。河岸的平台可以通过加塞石石块或者木桩来抬高轴承,河里的木桩上凿出多个用于支撑轴承高度的卡槽,倒时候视河流水位的变化,六个青壮就可以调整水车的高度。
    水车入水后,车轮在河水的带动下吱呀吱呀地转动起来,在水车转动的吱呀声中,水车边轮的水槽蓄满水,并随着水轮的转动将河水带到高处,流到接引流水的引流木槽内。
    水车如水,不仅是典农司马,连向宠都被惊动了,前来跟着一起观看。
    看着河水被水车缓缓地带往高处,典农司马一脸感叹:“甚善!此器虽慢,但远甚于人力。”
    “如此一来,这水直接到营地附近,便利许多,可以不用到河边取水。”
    “是矣,甚善!”
    一群儒官在那连连感叹。
    刘子峰笑了笑,转头给站在旁边一脸新奇的几个帮手解释道:“这水车虽不及几个拿瓢盆使劲舀水厉害,但这东西不会累也不会休息,我们干活的时候它在汲水,我们休息的时候它也在汲水。”
    “除非河流结冰或者干涸,不然它就会天天在这里,年年在这,永不停歇地将水带进我们挖的水渠里,方便我们浇灌田地。”
    那几个汉子纷纷露出震撼的小表情,那个跟着一起做水车木匠更是一脸骄傲地挺了挺胸膛。
    向宠笑道:“光这一个水车怕是不够吧。”
    刘子峰颔首:“还要在造一个。总不能只有一块地浇水,把浇水的人手精简一下,这样就有更多人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他话音刚落,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怪异,李二更是龇牙咧嘴。
    还没从高兴自豪的劲头里缓过来木匠和帮工立马脸皮僵硬地看向他:“……”
    刘子峰朝他摊摊手:“熟能生巧,已经做过一次了,你们这次定能顺利许多。”
    高粱虽然抗旱抗涝但也不是一点水不需要的,何况近千亩的地还有大量是很吃水的菜地,一条水渠都没办法解决灌溉问题,光一架水车怎么够?
    现在即入夏,偶尔还能见上雨水,要是今年夏季比较干旱,作物浇水不足那就等着减产吧!
    将木匠和几个帮手的都赶去做水车后,刘子峰等人这才离开水车的汲水平台。
    跟着一群中午休息官员们回到营地,回去的路上刘子峰就一直感觉向宠神色不太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刚进帐篷,不顾其他人还在,向宠就道:“怀山,这几日辛苦你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