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妙手小医仙云汐吴东

第1437章

妙手小医仙云汐吴东 云汐吴东 2260 Aug 6, 2021 12:57:34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在亡国之君的路上狂奔》章节阅读:


  殿下这是要自己在昭狱保下何鼎,当然,作为回报,殿下也会除去李广这个隐患。
  别看李广现在不及自己,可萧敬在这宫里见过太多的奴婢攀附上主子一飞冲天,他萧敬不也是这样的。
  陛下还在东宫时他就守着陛下,他萧敬在宫里在那些个老祖宗眼里也是一文不值,可结果呢?
  等陛下登了大位,他萧敬也是水涨船高,最后也做到了老祖宗啊。
  萧敬太明白了做奴婢的立身之本是什么了,就是主子的信任。
  李广若真的得了皇后娘娘的宠,到时候要是皇后娘娘再在陛下耳边吹上枕边风,进司礼监到也不是不可能的。
  太监,有甘居人下的吗?
  萧敬发现自己陷入两难之地,若是保住何鼎,就是恶了皇后娘娘,可要是不保,就是开罪了太子,未来的皇帝啊。
  更何况,陛下只有一妻,琴瑟和鸣,只有一子啊。
  这其中的孰轻孰重,要是一般人还真是不好把握。
  可萧敬很快就做出来选择,让人加紧了昭狱的看守,没有陛下的诏令,一律不许入内。
  萧敬专门强调了,只有陛下才行。
  第二日,朱厚照专门让刘瑾告知了东宫的詹事杨廷和,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王华,左春坊左赞善费宏三人,今日务必都到,有要事商量。
  杨廷和自上次以后,不论是看在太子为之求情的份上,还是出于对太子手腕的忌惮,在朱厚照面前已是收敛不少,谦和许多。
  朱厚照倒也是投桃报李,平日功课也都不落下,二人的关系倒也算是进入蜜月期。
  往日里都是三人或是翰林,礼部等官员轮番给太子授课,今日到是第一次三人被太子同时诏见。
  三人虽是惊愕,但不敢耽误,紧赶慢赶的赶到东宫。
  刘瑾见三位大人已到,进殿拜下:“殿下,三位大人到了。”
  “进来吧”,朱厚照吐出三字。
  杨廷和,费宏,王华三人进殿以后,惊的目瞪口呆。
  朱厚照一身明黄衮服,九章九旒冕,端坐正前。
  杨廷和三人都是饱学之士,自是知道衮服的重要。
  大明典籍记载,明黄,只有天子,储君可用。
  九章九旒冕,仅次于皇帝十二章,就是一般的亲王也绝不敢私下使用。
  这一套衣服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只有太子跟着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才穿的。
  三人突然感觉今天大有不同,怕是有事要发生啊。
  杨廷和三人拜下:“臣见过殿下,不知殿下今日将臣三人诏来,殿下如此,又是何意?”
  朱厚照不慌不忙开口:“三位师傅免礼。
  本宫自出阁读书以来一直学习孔孟之道,经史子集。
  本宫想着,今日正好三位师傅都到了,本宫想开一次议政,三位师傅意下如何啊。”
  议政?杨廷和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礼法的确赋予了皇太子议政的权力,左右春坊也是为此而设,但关键是历代太子也没有人用过啊,要知道这可是子弄父权的嫌疑啊。
  朱厚照心里一点也不慌,要是换个嘉靖皇帝或是万历皇帝那样权力欲极强和多疑的皇帝,自己绝对会做个乖宝宝,但这是弘治朝啊。
  杨廷和三人苦着脸,看来殿下心意已决了,要不然也不会把衮服都弄出来了,但愿不会弄出什么天大的事。
  在杨廷和三人的战战兢兢中,朱厚照心满意足的搞完了议政,弄出了份奏章让刘瑾最快速度送往宫内。
  奉天殿,今日的户部尚书周经火气很大啊。
  何鼎这个宦官,是个好宦官啊,对户部来说简直有大恩啊,当年先帝的传奉官制度完全搞乱了朝堂正常流程的授官制度,引发了朝堂不满。
  其中怨言最大的就是户部,不为别的,皇帝你一张嘴就把官职许出去了,可问题是內帑也不管俸禄,全都是户部开支,走国库啊。
  我的天,先帝封的还不是一个两个,要是一个两个,户部开支也就开了,可问题是足足几千人啊,平白无故又要养几千人,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户部更加不富裕了。
  陛下登基以后,关于传奉官制度,百官心有怨言,但没人敢说啊。
  父死,子三年不改其志,谁也不好张口啊。
  后来多亏了何鼎上言才废除了,总算是让户部甩掉了这个大包袱啊,何鼎在历代户部尚书眼里的口碑这也就起来了,大伙也都是心存感激啊,看来咱们大明还是有好太监的。
  何鼎莫名其妙下狱,听说和两位国舅还有关系,虽说宫里封锁了消息,可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张家兄弟能是什么好东西?
  几件大事论过以后,又是到了各自自由发言的时间了,周经坐不住了,出列半步,声若洪钟“陛下,臣有事要奏。”
  弘治皇帝心里一抽,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弘治皇帝面上依旧带着和蔼的微笑:“卿家何事啊?”
  周经毫不犹豫说到:“陛下,臣与同僚上书,望陛下将内廷何鼎与寿宁侯,建昌伯一事公之于众,可为何奏章石沉大海,还望陛下明示。”
  “嗷”,弘治皇帝打了个哈哈,故作惊奇,“朕怎么没有看到,司礼监怎么没有拿给朕,萧敬?”
  萧敬心里神会,“回陛下,可能是司礼监的人出了纰漏,等奴婢回司礼监彻查一番,定然给陛下和周大人一个交代。”
  “好,不可有下次了,赶快寻来给朕过目,你萧敬也是老人了,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周经哪里看不出这主仆两人一唱一和,这是要一拖再拖啊。
  周经正欲开口继续,刘健立刻开口打断:“伯常,陛下说了到时自有公道,还不退下,其余有事继续启奏。”
  刘健开口以后,周经虽是不满但还是退了回去。
  在大明,直言顶撞皇帝,你是英雄,要是被打了板子,更是莫大的荣耀。
  可要是首辅,那是百官之长,那可就全然不同了。
  弘治皇帝松了口气,想来可算是遮掩过去,转过头看着张家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货,火气就腾腾上来了。
  这是,一个小太监蹑手蹑脚的举着一封奏章入了殿,胆战心惊的开口:“陛下,东宫有本上奏。”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