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尊王朝 李峰胡媛媛完整版小说

第2511章 最后手段

李峰胡媛媛完整版小说 剑锋 2305 Aug 6, 2021 3:42:41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章节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http://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见到当今太子殿下亲自搀扶太子妃进殿后,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怔。
    长孙皇后随即露出一丝笑意。
    李世民指了指临近左手边的第一个座位,说道:“入座吧。”
    古代以左为尊,宫宴的位置亦有讲究。
    秦寿坐在临近陛下的左手第一个位置,也就代表着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而房瑶漪则是坐在尤为舒适的位置,座上垫着厚厚的布帛,似乎唯恐哪里叫她觉得不舒服了。
    这么布置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着房瑶漪身怀六甲,另一方面则也是因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尤为喜欢这个丫头的缘故。
    作为一年一度的中秋宫宴,此次的规模仅逊色于年庆,座下三品以上的官员亦是带了亲眷前来。
    待全部入座后,李世民端起酒杯,笑道:“朕今日设宴招待诸位,一是因着中秋佳节日,而另一方面也是为庆祝我大唐大败突厥,此乃双喜临门啊!”
    座下百官齐齐庆贺。
    又接着说了几句场面话后,宫宴便正式开始。
    宫宴,无非就是载歌载舞,吃酒作乐。
    但坦白来说,秦寿这顿饭倒是吃的不是很舒服,他时不时去看看房瑶漪,充满关切。
    在外人看来,倒是一副恩爱的局面。
    李薰儿坐在不远处,同样看到了两人,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了一丝羡意。
    “当真是神仙眷侣啊。”
    “何时我也能嫁得如此好郎君,也叫旁人羡煞该有多好。”
    李薰儿目光微冷,端着酒盏,朱唇轻启,道:“你在这儿嘀咕什么呢?”
    程处亮挠了挠头,贱笑道:“薰儿将军,你自方才就一直盯着太子殿下那边,莫不是也羡慕了?”
    李薰儿今日兴致蛮好,自然不愿与程处亮计较,冷哼一声道:“你若是皮痒了,我倒是不介意帮你松松骨。”
    程处亮赶忙撤了撤身子,道:“别,我知错了。”
    李薰儿瞥了程处亮一眼,幽幽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只是眸中却多了几分惘然。
    “李薰儿过几日又要走了?”秦寿皱了皱眉,疑惑不解。
    李薰儿在这次平乱军时立下了功劳,父皇也是赏了官职,按说起来应该在长安城安稳待下来才是。
    这怎地又要走了。
    房瑶漪一脸失落,微微叹了口气道:“薰儿姐姐是自愿前往边疆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薰儿身为李靖唯一的子嗣,肩负起整个李府的未来。
    李靖乃是大唐名将,不管是为了李薰儿自身的前途,还是为了维护李府的名声,李薰儿都要离开长安,前往军中。
    如此一来,才能在朝廷稳固李家的地位。
    秦寿悠悠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也没什么可劝阻的了。”
    待宴会进行一半,歌舞渐歇。
    有大臣吟诗作对,鼓瑟为伴。
    武士護时任吏部侍郎,自然也带了家眷前来。
    他主动站起身说道:“陛下,臣女素来习丝竹琴瑟,今日宫宴如此尽兴,可否叫小女奏一曲为诗会伴奏?”
    因着这毛遂自荐的声音,秦寿也循声望去。
    只见到在其身后,一位身着淡雅规整的玉白色镶花旗服的少女,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
    面如满月,目若青莲,星眸皓齿,杏脸莺舍,怎一个美字了得。
    此人正是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墨。
    李世民自然没理由拒绝,当即点头应下。
    武墨微微欠身行礼,而后走到殿中。
    苹苹玉手在古筝弦上宛若舞蹈,发出了悦耳的乐声。
    李世民微微颔首,朗声道:“诸位可有什么好诗?”
    此言既出。
    一众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了秦寿的身上。
    无论是《明月几时有》,还是灯火阑珊处,都是一等一的好诗。
    在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的流传度极广。
    秦寿一下成为了所有人的关注点。
    说起来,自打月影阁的灯火阑珊处登场后,秦寿就再也没做过诗句。
    此时恰好是中秋,秦寿这一路虽有坎坷,但如今已是位居太子。
    想必应是春风得意,不知又会做出怎样的诗句来。
    武墨垂首抚琴,美眸中亦是闪过一丝异彩,显然也在期待着。
    这些日子以来,秦寿的名声在长安城可谓是如雷贯耳,学富五车、少年武将,又是当今太子。
    试问这样的少年郎,又怎么无人爱慕。
    秦寿沉吟片刻,略作思索。
    这又是到了我装逼的时刻吗?
    唐诗三百首中,关于中秋的诗句,自然不在少数。
    只是因着有《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千古佳句,而且意境又是相同,该拿什么诗句来作比对呢?
    如此想着,秦寿的眼角余光触及到一脸平淡的李薰儿,突然间眼前一亮。
    既然中秋意境的诗词无法超越,不如就拿别的意境的诗来。
    而他脑海中正有一首适合的诗。
    正座之上,李世民自然看出了诸位大臣的心思。
    他的视线落在秦寿与房瑶漪的身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说来也是,被称为长安第一才子和才女的两人坐在这儿,其他人若是主动献诗。
    待到这二人出手,难免就有些班门弄斧的感觉。
    但若是秦寿先行作诗,就算是自己的诗句比不上他,那也不会显得那么尴尬。
    如此想着,李世民便点了秦寿,说道:儿,你的诗才被称为冠盖满长安,你若是不先开场,怕是这些人都不敢作诗了。”
    “这样,你便以中秋为诗眼,作一首诗如何?”
    这话里算是把秦寿捧到了很高的位置,余下大臣也是纷纷应和,称赞李安之的诗才。
    秦寿缓缓站起身,拱手道:“既然父皇如此说,那儿臣便抛砖引玉,献丑了。”
    “不过今日儿臣在得知薰儿将军将奔赴边疆,想请父皇准许儿臣不以中秋为题,而是以送别为题。”
    此话叫李薰儿突然一怔,一脸惊诧地看向那位站得笔直的少年郎。
    李世民听罢后沉吟道:“送别?”
    突然,李世民笑了起来。
    湿儿这孩子当真是鬼心思多。
    此时要求换题,定是怕做不出比《明月几时有》更好的诗,丢了脸面。
    不过李世民也没点破,他笑着点点头道:“薰儿将军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前又是与你保卫长安,你要为友人饯别倒也无可厚非。”
    “既然你如此说了,那朕就准了。”最新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