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裁豪门 总裁爹地宠上天(唐悠悠季枭寒)

第2072章 最美的新娘

总裁爹地宠上天(唐悠悠季枭寒) 贝小爱 21193 Aug 7, 2021 10:14:38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婚配与生育》章节阅读:

    第八章 育儿的两次机会   
    育儿的第一次机会——0~3岁   
    育儿时最重要的“第一次机会”   
    幼儿期分“幼儿前期”和“幼儿后期”,前期的0~3岁和后期的3~6岁,身心成长的部分各有不同。
    
    孩子的0~3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母亲也是最不安定的状态,因为初为人母,什么事都还掌握不完全,而且孩子还小,无论时间、身心等各方面都受到束缚。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对待孩子的方法错误的话,孩子就会产生出像第四章中所提到的偏差行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而另一方面,孩子的生命力以这个时期逐渐出现的心智活动为核心,如果你能遵循着生命法则尊重他们发展,孩子便可以稳定地长大。
    不仅如此,婴幼儿时期开始慢慢增强的精神能量,是幼儿后期自发性和积极性的原动力。
    
    所以幼儿前期时能顺应自然法则,正确地掌握孩子内在展现的力量,并且帮助这个力量充分发挥,就可以说是掌握到育儿的第一次美好机会了。
    
    为什么说它是“第一次的机会”呢?
    有两个理由。
    第一,这个时期正确的应对,将成为孩子未来一生中安定和积极性的基础。
    另一个理由是,如果不幸错失了幼儿前期的机会,那么还有幼儿后另一次的机会。
    这些在后面详述。
    
    但是不能说因为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就不在乎第一次机会。
    因为确实的利用育儿的第一次机会,你的教养才会有希望。
    
    可是该怎么去利用呢?
    这可能是新手妈妈的烦恼吧。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位有相同烦恼的妈妈,这份报告是叙述她在育儿期间,观察到自己孩子在自然法则导引下而努力、自立的过程,进而全力支持孩子的经过。
    
    想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这里所介绍的是一位母亲。
    她是我的学生,我们昵称她“美眉”。
    美眉学过蒙台梭利教育,后来又在蒙台梭利幼儿园服务了8年,结婚后辞职。
    在她当妈妈时,她决定要“忘掉蒙台梭利方法”,因为她想如果以蒙台梭利教育的框框来面对孩子,孩子可能会受到束缚。
    
    她说,她所做的,只是仔细地去观察孩子心里散发出“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的生命力。
    
    “我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经济或时间充裕的妈妈,因此我的‘育儿经’也不是优渥的生活观察。
    我不过是个新手妈妈,虽然对我的孩子充满了感谢和爱,但是当孩子一直哭个不停时,我也是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从生产后生活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仅没有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
    对一个不成熟的新手妈妈来说,我女儿小美那股奋发的生命力量,成了我生活中的光。
    初次生孩子、带孩子,对在‘现代妈妈育儿的孤独和神经衰弱的无助中’挣扎的我而言,就是小美那股要活下去的生命力,像光一般引导着我。
    虽然从她爬行、学站,可以知道她在成长,孩子的心中、生命中,也有一股顺应自然极力地想要吸收不断成长的生命力,不断地涌流出来。
    而我能做的,就是观察小美的这股生命力,并且成为她的支柱,这就是我想向老师报告的。”
    
    但是她的妈妈写这封信给我时,她反复地搬了三次家,小美当时很爱哭,对年轻的妈妈来说,每一天都是很辛苦的。
    当我征求她的同意,将这封信刊载在我的书里时,她对我说:“我不是一个‘优渥的母亲’,那些纪录也并不是好学生的成绩单,记载她学会了什么,或不会什么……今后小美还要累积许多经验,当她成长而遇到挫折时,我希望她能想起,在她很小的时候,曾有一股自己想要活下去的生命力,是上帝赐给她的生命力。
    我希望这些纪录在日后能够勾起她的回忆。”
    
    然后她很谦虚地全权交给我刊载,“如果这份纪录能成为其他妈妈育儿时的参考,那就请老师使用吧!”
    
    美眉妈妈对孩子的看法;观察孩子“敏感期”和“心智”的方式;对孩子那股生命力所抱持的敬畏和谦虚,以及她帮助孩子活出生命方法和她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循着蒙台梭利步伐,再次走过蒙氏的轨迹。
    本来她决定要忘掉蒙台梭利教育的,但当小美4岁时,她环顾四周发现,“唉呀!我所做的,不都是蒙台梭利教育嘛!”
    
    以下所记载的事项,是美眉给我的信中整理出来的。
    主词是“我”的地方,我做了一些删改及整理,把它改成“妈妈”。
    
    一岁前   
    小美很喜欢“丢”这个动作。
    书桌上、架子上的cD全都被她往地上丢,妈妈每天只有叹气的份儿。
    
    接下来对“洞”很感兴趣。
    一找到洞,就会去触摸。
    发现自己和妈妈的鼻子和耳朵有洞时,高兴得不得了。
    家里所有有洞的地方都去摸一摸。
    公园里的蚂蚁洞、动物形状的椅子的洞,就像每天的功课一样,都去触摸。
    
    一岁的春天   
    “丢”的动作和“洞”连结。
    开始热衷于从洞丢下东西。
    用手抓东西丢进洞里,抓树叶、树枝和石头从下水道的水沟盖的洞里丢下去,拿树叶和小枝子丢进公园的烟灰缸里,拿绑头发的橡皮筋塞进洗衣篮的空隙里等等。
    
    令人惊讶的是,连妈妈都没有发现的洞,小美却发现了。
    “才不过一岁的孩子,就对某一个特定的东西这么敏感,并且投注心力。”
    我对于孩子的“内在的呼唤”的确是深受感动。
    
    所以当她乐在活动之中时,我尽可能不去打扰她,只在一旁守候观察。
    我想这是培养小美集中专注的第一步。
    我为小美做的是“圆形塑胶的物体上面加了柱状的握把,可抓起丢进盒子里”这是小美所喜欢的编号第一号的“工作”。
    
    爸爸也说:“这么便宜的玩具就让她玩得那么高兴,她只玩这个呢!”
    并且很热心地和小美一起玩这个玩具。
    看到小美那么高兴,妈妈也很高兴,又为她做了以下的东西。
    
    丢球到木盒里。
    
    在瓶口盖上布,布口剪一个洞,洞口大小刚好可以让孩子的手穿过去,然后把小沙包丢下去。
    
    从狭长的瓶口丢进下弹珠。
    
    木板上挖洞,从洞丢下塑胶的陀螺。
    
    木棒上套上塑胶的圆圈环。
    
    (1)从洞丢东西下去→(2)从洞放东西进去→(3)放入大的东西→(4)放入小的东西;东西及洞按大小区分阶段,逐渐增加困难度。
    
    小美爱极了“从洞丢东西进去”,就算是困难度增加,她也仿佛被“心里的呼吸”牵引着,一直很高兴地反复在做。
    
    小美慢慢地学会控制自己手指的力量,注意力也能集中了。
    她的成长妈妈并没有使上什么力,而是在非常自然的情形下进行的。
    我也做了其他的东西给她(像拉橡皮筋、卸下橡皮筋等东西),但她好像对那些东西不太感兴趣,没有怎么去碰。
    
    看到这样,我重新确认在小美心里真的有“自己想要做的事”,现在想想,“她选择的,她想做的事”就等于“必须要做的事”也就是“自然给她的习题功课”。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小美会出现一些很有趣的行为。
    那就是把小熊的填充玩具放在娃娃椅上,从洞丢东西的“工作”球是放在钢琴椅子上,唐老鸭的玩偶们则放在各个不同的房子里。
    
    我稍微把位置移动之后,没过多久就看到那些东西又都回复了原来的位置。
    小美她告诉了我,现在她“对地点的秩序感开始萌芽了”。
    于是我立刻准备了架子,把不玩的玩具都收起来,然后只把小美喜欢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上设定好。
    
    小美的头脑里对“整理好的环境”似乎很在意,甚至作梦时说梦话,都会指着架子的方向喃喃自语。
    当然把东西放回原位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好,不过她真的很乐于把“东西放回原来的位置上”。
    
    一岁的夏天   
    小美开始察觉“打开”这个动作!   
    把已经不用的纸尿裤展开,好不容易折好的衣服又把它摊开。
    我只觉得“唉呀”!可是如果退一步想,小美有兴趣的事、想做的事、必须要做的事都是她“内藏的讯号”,那就不会焦躁生气,看到她的行为也不至于发脾气。
    
    对于这个时期的小美,妈妈为她做了一个工作,她用“4厘米见方的方形纸,在一面画了图画,然后折了四折,把图画那面折在里面,让她可以打开”。
    
    小美很灵巧地移动着她的手指把纸打开,“是雪人!”
    “是雨伞!”
    小美好高兴。
    妈妈看到小美每天反复这样做,于是再为她做了同样原理、但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她用“大张的纸折成8折”。
    因为纸比较大些,手的动作也得变大,于是一张薄薄的纸容易就被拉破了,对她来说似乎有些困难,但小美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享受它的惊喜。
    
    当小美能够做到“打开”的动作和“同一个地方放同一件东西”时,我为她准备了餐垫。
    打开餐垫,在餐垫上放上爸爸、妈妈、小美的餐具,而且每件餐具都放在固定的位置,这些事成为小美最喜欢帮忙做的事了。
    
    一岁的秋天   
    小美开始知道“撕开”的乐趣。
    不论是贴着好好的胶带,或是邮寄包裹的塑胶宽胶带,她都执意地要把它们给撕下来。
    看到她这么想撕开胶带,于是我为她准备了“贴上彩色塑胶胶带的瓶子”。
    我也注意调节胶带的长度和执握的部分的大小,以分别困难度。
    那时候外婆也为她做了“各类水果,背面缝有魔术沾”的玩具。
    这下子小美可乐了,每天“撕开”的“工作”让她乐此不疲。
    
    一岁的冬天   
    小美发现“相同”的意义!这件事可真不得了!早上一醒过来,她就躺在床上,高高举起自己的手盯着瞧,然后抓起妈妈的手说:“妈妈的手和小美的手一样。”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妈妈的脚和小美的一样”,然后盯着我说:“妈妈的眼睛和我的一样。”
    接着是嘴巴、鼻子、耳朵、肚脐……这样一直对照“一样”下去。
    
    结束之后,到了吃饭时间,又出现这样的对话:“妈妈的汤匙和小美的一样。”
    准备要去公园时“妈妈的衣服和小美的一样。”
    接着是鞋子、帽子、包包……等一直说下去。
    
    读图画书时也是这样,她会说:“这个汽球和那个汽球一样”,唱歌时也想在歌本里找到同一首歌;弹钢琴给她听,她也翻乐谱要找到相同的曲子。
    
    看到小美这样的表现,我知道在小美所看见、所听见的所有事物中,她都用“一样”这个概念去整理。
    所以在和小美的对话,或向她说明事情时,我会注意使用“一样”这个字眼。
    这么一来,她对我所说的大致上都能了解,而且她明白了“一样”这个概念之后,其他大部分的事都很容易一说就懂。
    当我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才第一次明了“一样相同”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小美每天的“一样”发现,对妈妈来说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小美在“工作”上也有了一些转变。
    譬如以前对“洞”感兴趣的时候,只有一股脑的用棒子穿过去所有有洞的东西。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察觉了“一样”的颜色,所以她会把同样的颜色穿进同一个棒子里;为了让她玩插木板洞的玩具,我为她准备了5个陀螺,在收拾时却看到同一个框框里放进了同样颜色的陀螺。
    连在填洞的教具上,她也意识到用“一样”的排列法。
    
    所以接下来我设计的“工作”是“准备两个一组画有图案的相同木板,然后找出一样的排列”。
    这个玩具大大赢得她的欢心!一天不知重复排列多次,一个人喃喃自语地说:“一样”、“一样”、“一样”!“她真的那么喜欢玩吗?”
    我很讶异,但看到小美那喜悦的眼神,不可思议地连我也觉得发现“一样”是那么快乐的事了!   
    紧接着妈妈和小美一起想出了这样的“工作”:“在箱子里放进两个同样的东西,一个拿出来后,伸手进去找出相同的另一个。”
    这个工作她也非常喜爱,她每天都要玩一个半小时。
    
    在这样反复进行当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开始是由我和小美取出同样的东西,彼此对照说“妈妈的和小美的一样”。
    但是渐渐的小美会自己拿出两个同样的东西,然后说“这是妈妈的”,“这是小美的”,再分别放入不同的篮子里。
    
    从“一样”转变到“区分”了。
    “相同”和“区分”这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
    更令我惊讶的是,这一切都没有人教,而是孩子自己学来的,自然的引导力量令我再一次的体认到它的伟大。
    
    日常生活中的游戏玩法也改变了。
    
    小美会把同种类的靠垫并排,在上面放上填充娃娃,或把同样的晒衣夹和同样的球分门别类。
    另外,她还会把自己做的小娃娃并排好,然后在小娃娃前把相同的玩具分开放好;又或是在两张同样的椅子上,分别放上同种类的东西,从“一样”到“区分”,小美乐在其中,小美心中的快乐发现和创意,也感染给我。
    
    我感觉如果是我要她做的,在达成目的之前的过程总是乏善可陈,但是如果他遇到自己心里“真的想要做”的事,即使不过一岁大的小孩,也能在那样的过程中努力、发现。
    而那种喜悦就在她跃起、咯咯的笑声中,转变为成长,这些都是小美叫我看见的。
    
    真希望大人不要任意地用自己的主张急急地为学习下结论,去仔细观察孩子,和他一起感动,和他一起往前走。
    
    满两岁前   
    小美察觉“大、小”的概念了。
    
    当你看到小美的表现,就会认为用“察觉”这个字眼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因为从某一天起突然间所有的事物好像对准了小美的兴趣天线,令她兴奋起来。
    
    那是一种融合了惊奇、发现和快乐的气氛的感觉,孩子闪烁的目光是大人按自己想法制作出来的教材,以及一些填压式教法所看不见的,这就是“敏感期”。
    正如毛毛虫对光特别敏感,是为了朝着光爬到树梢,去吃嫩叶。
    同样的,上帝赋予孩子这个时期独有的敏感期,也是为了让孩子得以成长。
    
    每当我感受到这一点,就不禁在每天忙碌的育儿生活中充满感情。
    
    小美很快乐地吸收着“大、小”的概念。
    
    “妈妈的手好——大哟(声音变大),小美的手手好——小哟!(声音变小)”   
    “妈妈的脚好——大啊!(声音变大),小美的好——小啊!(声音变小)”   
    最后,连大便她也一边欣赏一边说:“好大的便便,好小的便便!”
    另外吃东西的时候,“这个蛋好大,小美的嘴巴要张大大的,啊——晦!”
    ,“这个蛋好小,小美的嘴巴小小的,啊——呣!”
    她会配合着食物的大小来决定嘴巴张开的程度。
    “妈妈好大,所以盘子也好大,小美好小,盘子小小的!”
    她了解到人和盘子的大小也都一致。
    
    当在读图画书时,“比较”出现了。
    
    “这个汽球好大,这边的好小!”
    她的视点开始转变了。
    以前她会说:“这个星星和那个星星,一——样!”
    但现在因为绘图远近法的表达,所以就有了大小之分。
    
    歌曲方面她也喜欢和大小有关的歌,如“在那大大的栗树下”,“大鼓咚咚小鼓咚咚”,而且会随着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的程度,转换声音的大小和动作的夸张程度。
    
    我为这个时期的小美,在她的工作架上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球和立方体。
    她把大的立方体集合在一起,或把小的立方体集合在一起,或放在手心里比一比,自己去体会大小的不同。
    另外小美也很喜欢俄罗斯人偶。
    由于大人偶里面放了小人偶,小的人偶里面还有更小的,所以她的表情总是随着不断变化的人偶笑逐颜开,令在一旁看的我也感染了她的喜悦。
    
    在她开始体验大小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喜欢“挂”的动作。
    就像在门钩上挂上衣架,而且衣架上挂上许多东西,在镜台抽屉的握把挂上橡皮圈,项链挂在椅子上等“挂”的动作充斥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立刻预备了帽子的挂钩、背包及毛巾的挂钩钉在房间里,每天要出去公园玩(从挂钩上拿下背包、拿下帽子)和玩回来之后(背包和帽子挂在钩子上,毛巾挂在挂钩上)该做的动作,她都可以自己一个人做到了。
    
    小美就这样渐渐学会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这是一段愉快的成长,而我也发现,小美在这段期间,尤其在爬公园的攀登架时,总是会用手去转动螺丝帽。
    
    所以我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她的手很想用手腕到处动动的样子。
    譬如转动音乐钟、扭开水龙头,不过因为还不知道如何转动,所以总在中途就放弃了。
    于是我用收集来的瓶子,为她做了一个“瓶盖开闭”的“工作”。
    
    虽然只是瓶盖的开关这样单纯的活动,就能令想要做手腕运动的她雀跃不已。
    慢慢地她知道只要往同一个方向转动,就可以“打开”或“关上”。
    而像音乐钟及水龙头,在她一番地辛苦努力之下,终于可以自己来了。
    到后来饭桌上的果酱罐、海苔酱罐,她也都会帮我打开。
    就这样,小美又学会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我盼望每一件事她都能渐渐“自己来”,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小美开始喜欢活动手指的动作,在“工作”方面也愈来愈富于多样化及变化。
    像是贴贴纸、扣纽扣、打开纽扣、在挂钩上挂东西、把挂钩串起来、用剪刀剪、用夹子夹、用晒衣夹夹起许多东西玩“太阳公公大拜拜”、用线来串东西等,只要和动手指有关的事,她都乐在其中。
    
    这些经验也活用在她的日常生活之中。
    像穿衣服时自己扣扣子、自己拉开拉链、自己拉上棉被套的拉链,自己拿剪刀剪开点心的袋子;花买回来时,剪下花自己插上,书本破了自己找胶带把它贴好,等等。
    
    以前做什么事都要叫妈妈,现在变成“我自己会!”
    可以感觉小美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很快乐自在的样子。
    如果随意去帮她,她反而会生气而且还会哭呢!   
    从小美的生活中,妈妈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应对之道!   
    一、仔细观察小美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做的活动。
    
    二、把那些事物、动作教具化,并以“工作”的方式来实践。
    
    三、透过这样的帮助,小美日常生活的幅度逐渐扩展开来。
    
    接下来的小美特别对“大小”和“颜色”感兴趣。
    以前只是“大小”而已,现在已发觉“从大到小”、“有阶段”的分别。
    因为妈妈怀孕了,她就分“第一大是爸爸”、“第二大是妈妈”、“第三大是小美”,妈妈肚里小贝比是“最小的”,身边周围的事物都以大小等级去区分。
    
    看到树叶、石头和花时,她会停下来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小美,这是小贝比。”
    很喜欢去探索有“四个阶段”差异的东西。
    
    透过“粉红塔”这个教具(注:粉红塔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感觉教具之一,由粉红色三边各为10到1厘米的十个立方体所构成,把它堆高起来时,看起来像一个塔,所以称作粉红塔。
    )配合着小美的成长,外婆亲手帮她作了一具粉红塔,她的“大小渐次性”有了整理归纳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小美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大小”及“渐次性”的教具,她也很喜爱那些东西,只是教具本身的目的,并没有很明确地传达给小美。
    
    例如有一组“10个由大到小的色彩茶杯”,一眼看去好像满讨好的,但是因为上面有彩色的图案,玩到一半,孩子对那些图案的兴趣会分散她的注意力。
    为了要让孩子理解大到小的渐次性,那些彩色的图案好象多余的、是阻碍的。
    也就是说孩子在玩味“大→小”时,却突然冒出“这是蓝色”、“那是狗狗”。
    我发现它会影响孩子对“大→小”注意力的集中。
    
    蒙台梭利的教具果然很了不起!以前含糊不清的“大小差异”概念,孩子现在一次就懂了。
    小美自从接触粉红塔之后,很清楚地掌握了“大小”的概念,也能够做归纳整理了。
    
    接下来是对“颜色”的敏感表现。
    
    外出的时候,以前只会说“大车车”、“小车车”,现在她会说:“哇,红色的车车,蓝色的车车,下一台是什么颜色的呢?
    是绿色的!”
    
    和别人擦肩而过时,也开始对别人的衣服颜色感到兴趣。
    看见穿黄色T恤的人,就说:“小美也有黄色的衣服,对不对?”
    看见穿蓝色西装的人,就说:“我也有蓝色的衣服。”
    最劲爆的杰作,就是肚子饿时说:“哇!肚子好饿哟!我好想吃白色的饭和红色的番茄噢!”
    真教我捧腹大笑。
    
    对颜色是那么的敏锐,还能以感觉去捕捉周围事物,似乎她已培养出直觉的能力了。
    
    接下来开始热衷于衣服、鞋子和发带的搭配。
    
    “今天的衣服是红色,所以用红色的发带吧!红色的衣服和红色的发带,所以鞋子要穿红色的。”
    搭配时,小美乐于选用一致性的搭配,所以她不会做出类似粉红色衣服配红色鞋子的奇怪搭配。
    
    帮纸娃娃穿衣服也是一样,她真的经过仔细思考呢!   
    “红色的衣服,哇!好漂亮,好看!好看!那再加上红色的鞋子吧!”
    ;“粉红色的衣服,哇!好美噢!好,那鞋子就穿粉红色的。”
    
    早上一醒,还睡眼惺忪的,就开始用颜色说出所看见的东西。
    “啊!黄色的太阳”、“红色的车车(玩具)”、“粉红色的小熊!”
    
    小美认为蛋一定要有黄色和白色,早餐煎蛋时,我做成了炒蛋,小美就哭着说:“白色呢?
    白色的呢?”
    不仅如此,她所看到的世界,全都转换成有颜色的了。
    而且那段期间她很喜欢的歌是“红色的小鸟,你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因为吃了红色的果实啊!”
    
    小美告诉我她的发现   
    有一天下过雨的黄昏,她看着天空说:“哇,水蓝色的,白色的耶!”
    我本来以为那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仔细再看一下,就像小美所说的,并不是灰色的,而是和白天的水色不一样,是略带白色的水蓝色。
    另外,她看到晚上的夜空,就说:“哇!蓝色的!”
    我一向以为夜晚是黑色的,不过认真的看,才发现它和白天的蓝不一样,是“深深的蓝色”。
    
    大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许多一成不变的观念,连颜色都被定形了。
    但小美不同,她用自己的眼、自己的感觉去感受,不但让我确信她的感性得到了成长,而且再次让我确认到“感觉”所带给人的温馨感受。
    
    看看现在的小美,我觉得她活在感觉之中,她将感觉不断地锻炼沉淀,一切都以感觉去捕捉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温暖亲近。
    如果只是教科书,我想并不能带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历练。
    
    以“大小”、“颜色”、“声音”、“一样”这些基准快乐地去分类、集合;并且在过程中,动手去做。
    
    我希望这种生**验让小美乐在其中。
    
    然而今天的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很多孩子在还没进幼儿园前就先进补习班,而且补习班各式各样都有,资讯泛滥,让人摸不清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大家都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样是为他们好,所以就恶性循环,愈来愈严重了。
    
    但是,孩子生在这个世上,我希望他能使用上天赋予他的“手指、手、脚、身体、眼睛、鼻子和嘴”去感觉、去体验,而且一生只有一次的这个时期里,尽情地乐在其中。
    因为当孩子能够品味到这种喜悦,那段过程便会在他心里生根呼吸。
    希望我们都能珍惜上帝所赐给我们的“感受的心灵”。
    
    美眉妈妈在这之后,仍不断地以信件和传真传来信息。
    我因为她顺应自然的引导、在生命法则前那种谦虚的态度而深深感动。
    由于限于篇幅,所以只节录一些能带给新手妈妈的启示的部分。
    
    心灵在幼儿期形成   
    有位年轻的妈妈到我家来,看了美眉妈妈给我的信和照片,回家后立刻实行从美眉妈妈那里得到的启示。
    于是她两岁的孩子改变了。
    孩子变化的情形写在她给我的信中,于后介绍。
    
    这位妈妈是小儿科医生,为了照顾孩子而暂时停下工作。
    虽然停下那么重要的工作来和孩子相处;但她说事实上她真的不懂和孩子相处的技巧,感到非常的沮丧。
    这种困惑是结婚生产以前曾在社会上工作或发挥自己才干的女性们共同的问题。
    为了刚出生的小孩,连自己的工作都舍弃掉,为他们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和体力,有这样的必要吗?
    愈是有能力的女性愈是感到烦恼。
    这封信或许可以成为回答这个困扰的一份珍贵证言吧!   
    在与老师见过面回到家后,我的家中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所做的,有以下几点。
    
    (1)清除多余的玩具,把还要玩的玩具和女儿一起放在“该放的地方”。
    早上起床时把房间整理干净。
    
    (2)生活中的许多片段,尤其女儿想要帮我做菜、折衣服、挂上抹布、洗碗筷等,我总是很仔细地做给她看,并且和她一起做。
    
    (3)过去我总认为剪刀很危险,都由我来保管,不过现在我把剪刀和容易剪的纸一起放在漂亮的盒子里,摆在女儿拿得到的地方。
    
    (4)我试着做了一些玩具,不过她似乎还没兴趣,现在我静观她有兴趣的动作,像是“用夹冰块的夹子,夹各种东西,放在托盘上,在玩面包店家家酒”。
    
    以前我女儿早上醒来时都会哭,不过现在醒过来时总是笑咪咪地换衣服(上衣的扣子自己会扣了很满足),然后和我一起做蛋包饭(打蛋、打散、撒盐、倒进平锅里)。
    而且她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剪刀了,这件事令她很高兴,看她那么热衷于我为她预备的剪刀和纸,真教我吃惊。
    一直到最后做完收拾到小垃圾桶里,她都很高兴的样子。
    
    从这样的生活中,女儿的表情出现了某一种安定或像自信那样的东西来。
    情绪上也变得很安定,特别表现在对周围的人体贴、友善上(像会去抱在哭的小朋友,吃饭时会问妈妈,你吃饱了吗?
    等等)。
    
    或许因为我知道并体贴她的感受,她有一种安心感的缘故吧!所以她也会把自己感觉到的事跟我说。
    前几天在公园里,她说:“妈妈,你听,好像有什么声音!”
    于是我和她抬起头,听见隔壁的树上传来啄木鸟“叩叩”的小声音,两个人静静地享受了那样的声音。
    
    身为小儿科医生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看生病的孩子”,从来没想过,要如何去培育健康的高品质的孩子。
    我深切感受到身为小儿科医生,真的不够格!辞掉工作和孩子相处后,我现在正可说是在“妈妈的敏感期”,而且也是“医生的敏感期”呢!   
    在珍贵的成长期陪伴孩子,是一种幸福   
    当一个学有专长的女性,辞掉工作面对养育孩子的问题时,她们会在各种状况时不断地自问:“我这样为孩子辞掉工作,对吗?”
    在接到前面那封信后两年后的现在,孩子已是幼儿园中班了。
    
    我把最近接到的一封信当做“续篇”介绍给大家。
    
    ……辞掉工作时只想说是配合孩子的时间,能从容不迫地带孩子就好了。
    当时单纯的想法使我成为全职妈妈,但是现在我每天都深刻地感受到,能够在孩子珍贵的成长期与他为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然而在实际育儿的过程中,当我与孩子应对不理想时,我就会怀疑自己停掉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好像自己眼前的东西已失掉它的价值感;也引发了停职的焦躁感。
    
    无论任何时候,我都希望自己能认识孩子的美好,并且能和他们有很好的互动。
    毕竟,能够支撑一个母亲的心的,不就是好好认识自己孩子的美好经验吗?
    
    虽然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做的也会愈来愈困难,但在孩子正处于幼儿期的现在,如果能一起为他构筑心灵的基石,我深信孩子以后也会理解妈妈为什么要出去工作的心理了。
    
    A少年的事件之后,有人说无法消除家有14岁以下孩子的妈妈心里的恐惧与不安。
    A少年母亲的那段话:“我本以为我所做的是对他好,结果却把孩子逼到绝境上去。”
    这话无论谁听了都会在心中沉重地叹息吧!   
    《圣经》当中记载,有一个犯了罪的女人被抓到众人面前,大家要用石头打死她,耶稣却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他们听了不但没有人用石头去打她,反而从老的开始,一个一个的出去了。
    
    我相信,在教育小小孩的谦虚母亲,一定也没有勇气拿石头去砸这位母亲吧。
    “我没有把握我的孩子不会成为A少年那样,”我似乎听到说这话的母亲们真实的心声。
    
    只有小小孩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却看不见这个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不要错失“自己眼前东西的价值”,多多认识“小孩的尊严”,那句“构筑幼儿期孩子心灵的基石”的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育儿的第二次机会——3~6岁   
    帮忙做家务   
    如果你是一位新手妈妈,面对刚出生的孩子,正忙得手足无措,哪一天却察觉到孩子好像有点过动的倾向,坐不住定不下心来,或是做什么都不起劲。
    然而,尽管如此,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因为3~6岁还有许多修正的机会。
    
    幼儿后期充满了专注集中就可以达到正常化的能量。
    而且这个时候的孩子想主导自己的行动,所以会很积极地去学会行动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把这股力量的方向导向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在这里介绍一位母亲,她以“让孩子帮忙做家事”的具体方法来实践引导孩子。
    
    这里所介绍的“阿哲妈妈”,过去曾是我的学生。
    她是个求知欲很旺盛的女性,她最初的挑战,就是要“驳倒张老师”。
    她怀着这个目标很热心地听我的课,不知不觉中却被蒙台梭利教育给迷倒了。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东京国际蒙台梭利教师培训中心,学习“蒙台梭利方法”的完整体系的教育。
    
    之后,她担任蒙台梭利教师工作了好几年,然后结婚当了母亲。
    儿子出生后很像这位有骨气的妈妈,从婴孩时期开始就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小宝宝。
    睡觉对他来说好像是一种浪费,每天睁着大眼睛不睡觉,仿佛想要做些什么。
    
    “阿哲妈妈”每天跟这个不睡觉的小宝宝串门,可以说筋疲力尽。
    只要看到她不耐烦额头冒青筋的样子,就可以知道她是多么的辛苦了。
    不过阿哲妈妈成功地把育儿的辛苦转换为喜悦。
    她将从蒙台梭利教育所学来的东西,巧妙地运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看到孩子的反应就感动,就喜乐。
    阿哲妈妈在公园和孩子互动的悠闲神情,总是让公园里其他妈妈留下不可思议的印象。
    
    发现阿哲妈妈与孩子的对话与众不同的其他妈妈们,慢慢地来与她攀谈进而熟识起来,有时也会来到阿哲妈妈的家中,要阿哲妈妈借她们看她为孩子制作的各式各样玩具,同时也学习“观察孩子的方法”和“帮助孩子的方法”。
    
    经过这样的过程,阿哲妈妈为妈妈们开放自己的家,并且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儿童工房”。
    她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场所,让孩子们有一个从事“自己成长所需要的工作”的地方。
    在孩子们默默地做“自己成长所需要的工作”的同时,妈妈们就向哲美学习“帮助孩子”的诀窍和重点。
    “支援育儿”的场所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今天已见到确实成效。
    
    这里所介绍的是阿哲妈妈平常写给这些妈妈的一份通讯,是有关在家中帮忙做家事的事。
    
    由于阿哲妈妈是把她日常生活中实际所做的事与大家分享,所以任何人看了都可以得到启示吧!她写那封信时,儿子已经5岁,这篇文章是以孩子在家中“帮忙做家事”做范例所写的故事。
    
    早上的准备   
    我在孩子2岁半的时候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
    那就是在他去读幼儿园以前,要学会早上起床可以自己换衣服(包括扣扣子、拉拉链、别上安全别针、叠好睡衣),而且可以自己来准备早餐。
    也就是出发至幼儿园以前的准备,他可以自己做好。
    
    一般家庭都会想:“去幼儿园之后,老师自然会教的啦。”
    而并不特别在家里教孩子,又或以忙碌为由,三两下地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
    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不管到几岁都不会自己做。
    因为他会错过这段快乐学习事物的时期。
    只要一过4岁,孩子就会想“还是妈妈来帮我做比较快”,自己就不会想去做了。
    从小都是妈妈帮忙做好,不用自己动手做的孩子,会对自己穿脱衣服时笨拙的双手感到不耐烦,也觉得自己动手是很麻烦的事。
    特别是扣扣子和系鞋带。
    
    妈妈不能把孩子当成机器人一下子要他做这个,等一下做那个(如果这样,孩子会变得什么都不想做),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行动。
    当他落后时,可以问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你知道吗?”
    “今天妈妈什么都没说,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要准备的东西有三样,你猜是什么呢?”
    等等,以问答的方式快乐地进行,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他们都做好了一被夸奖一表现得更好。
    
    由于从小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所以5岁的孩子在准备早餐的模样,是很精准的。
    
    寒假时的三餐烹调,也是孩子应该做的事,然后,两人合力完成。
    因为我是以“帮助孩子可以自己做”的心态教他的,诸如这样帮助小小孩的情景,在蒙台梭利学校是常可见到的,譬如说:当两岁的孩子困难的作地图拼图时,一般体贴的大哥哥大姐姐会帮他们捡起来并且帮他们收拾,不过,在蒙台梭利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会说:“这是在哪里的呢?
    应该是在这边的,放得进去吗?”
    然后开始教那个孩子。
    
    像这样自己去思考、准备早餐,不是到了5岁一下子自然会的。
    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让孩子一点一滴地去思考、自己去完成,累积这样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料理   
    过了1岁,孩子很喜欢在厨房玩。
    他会打开梳理台下面的门把,把锅子、酱油等拿出来、发出喀哧喀哧的声响。
    从那时开始我就让他们熟悉做菜这件事。
    
    在他们很爱去碰调味料的瓶瓶罐罐时,我就叫他们当调味料负责人,“接下来请把油拿给我!”
    “哪一个?”
    “这个吗?”
    这样过了不久,他们就记得油是哪一个,并且会使出全身的力量搬过来给我。
    
    再来是自己要喝的东西自己倒。
    刚开始(2岁前)我是扶着他的手来倒,从3岁左右起无论什么饮料他都可以自己倒了,而且不会弄洒。
    
    “倒,注入”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动作,因为它需要手腕的柔软度、手眼的协调、量的移动以及力的调节与控制。
    “倒”在所有做菜的场面中都有出现的机会。
    如果这个动作做得好,做菜的过程就会很顺利,很少失败,而且又很快乐,便会愈做愈好。
    
    我家的孩子过了1岁之后,也就是可以走得很稳,常走到我身边来扰乱的时候开始,我就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学做菜,我在此介绍让他们做沙拉的例子。
    
    当我在做沙拉时,怪兽来了(我家孩子),我把蒸好的马铃薯给他一个,准备一个装皮的容器,先剥马铃薯的皮给他看,然后交给他做,在他一边流口水一边剥的时候,我在旁边已剥了二、三个。
    我会夸奖他说:“做得很棒噢。”
    或教他“你抓住这边看看!”
    或是问他:“皮要放在哪里呢?”
    
    剥好的马铃薯和皮要如何来分类,可以交给孩子去判断。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愉快的挑战,也是让他们愿意做到最后一个步骤的重点。
    同时,这也是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并且持续做一件事的诀窍。
    
    孩子得到要领以后,剥的个数也慢慢增加,到后来,他们剥完所有的马铃薯时,会很有成就感:“全部都是我剥的!”
    
    不仅是剥皮,大概在1岁10个月左右,我就开始让孩子有少许机会用菜刀切菜。
    孩子还没力气去切会滚来滚去的圆柱体或长长的蔬果,所以大块的菜由妈妈来纵切,小片的就交给孩子。
    孩子切的量,刚开始只有很少,切得不错以后再慢慢增加。
    接下来如果慢慢地把“工作”交给他们做,他们就不会只执著在“切”的动作。
    
    至于菜刀的用法、握法、该怎么切、要怎么压住材料、切菜的准头等,每一个动作,都要分解开来用很慢的速度做给孩子看,让孩子容易了解,并且看得很清楚。
    同时在做示范的时候,不要嘀嘀咕咕地说个没完,应注意孩子有没有看清楚,尽可能控制不要说太多话。
    当然在教孩子菜刀的用法时,也要很清楚地告诉他们菜刀的“危险性”。
    
    我想在孩子10岁以前,至少可以学会10种以上的餐点做法。
    哥哥目前会做的有煎蛋、土司料理、松饼或煎蔬菜饼等,只要看分量自己就会做。
    
    或许这样说有点过分,不过我认为,若是放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家里,他能自己做东西来吃,或是虽然功课成绩不好,但会自己削苹果皮、开罐头,这样该有多棒啊!   
    会做菜的孩子,有专注的集中力、做事又有条不紊,这才是真正头脑好、聪明的孩子,不是吗?
    等到会认字,也会自己去量分量时,我想可以画图为他准备好做菜的顺序。
    
    到现在为止,我的孩子都是用身体来记忆的。
    有时候,我会像大厨师在教弟子一样催促他:“做菜要动作快,有条不紊,要不然菜就要烧焦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做得不得了,总是高兴地和我一起做。
    因为做了菜之后,可以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可以很得意地对大家吆喝“开饭了”;还有最后大家发出“好吃!”
    的赞美声,使他对做菜乐此不疲。
    
    上一个寒假时,我想寒假只有两周那么短,如果不做点什么事的话,一下子就结束了。
    所以就决定做“菜”。
    我心里决定“每天都和哥哥一起来做”。
    为了让他做得轻松愉快持续不断,就算菜色少一点,或他不会做比较精致的菜也无所谓。
    总之,就是尽可能选择可以做得很愉快的菜(像煎蔬菜饼等)。
    
    还好,为期两周的寒假,过得又充实又愉快。
    因为每天都在做,孩子的手艺还真的进步不少呢!毕竟,做菜这件事“习惯成自然”,我深刻感受到了!   
    帮忙摆碗筷及摆上饭菜   
    吃完饭之后,我让他们收拾碗盘(因为吃完了不必担心会弄洒)。
    做得不错之后,就让他拿还有剩饭的碗(从不容易倒洒打翻的东西开始),然后是菜,最后是有汤的东西(容易弄洒的东西)。
    
    现在小孩(2岁2个月)要喝牛奶时,自己会拿杯子倒牛奶。
    他会很小心地把杯子端到桌子上。
    一天有重复五、六次的机会。
    他就像在“线上步行”(注:所谓“线上步行”是蒙台梭利教育中所实行的练习。
    以正确的姿势走在线上。
    有时配合着音乐,有时手上拿着东西、头上顶着东西,以正确的姿势慢慢地行走)一样,端东西时总是稳重谨慎。
    
    最喜欢帮忙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自信,可以自己去想、自己去行动,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做!”
    这个时期可以成为“行动的主角”,因此我们要利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状况,尤其“让孩子帮忙做家事”是相当重要的机会。
    
    我想只要你看到孩子们在“儿童工房”里的贴心时间帮忙的情形,就可以明白他们是多么喜欢帮忙参与了。
    
    他们用力地擦桌子、打开桌巾、用注壶倒牛奶、发盘子、用夹子夹点心,把毛巾卷起来、用扫把扫掉地上的点心屑等等。
    
    该怎么样交给孩子去做呢?
    有以下几点诀窍:   
    (1)准备孩子很高兴而且很愿意去做的小尺寸毛巾或扫把等。
    
    (2)第一次做给孩子看的事物,必须要在他的面前让他看清楚做法后,才让他做。
    例如:   
    我用注壶倒东西的时候,总是在孩子的眼前慢慢地、重复地做给他们看。
    
    (3)之后再一点一点地加困难的动作。
    
    有的父母亲感叹自己的孩子“不会整理”、“不会自己穿衣服”,那是因为在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时期”,没有“帮助他自己做”的缘故。
    只要是人,每一个人都想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谁都不想被人家命令去做事。
    调整随意肌运动的幼儿期,正是要照自己所想去行动的时期。
    
    这个时期,他们非常努力地尝试做各种动作,达到自己完成的地步。
    这是自然赋予人类自立的机会。
    希望我们都把握这个机会!   
    诚如孩子在某个时期对收拾整理很感兴趣一样,他们也有段时间对自己换衣服感到非常有趣。
    当他们对纽扣感兴趣(2岁左右),以及什么都想模仿妈妈的时候,就可以帮助他,让他学会自己换衣服。
    
    一开始可能很花时间,但只要你帮他自己做的话,就会愈做愈好,等他做得很好时,就一点也不麻烦了。
    而且孩子对有趣的事学得也快,不用很费劲地很快就能学会。
    当他可以自己做时,就能产生“自信”。
    朝着“自立”成长的孩子,“自信”是最大的礼物。
    
    孩子能够享受和你一起做事的时光,只有现在!孩子从小就帮忙做家事,最近的状况如下:   
    (1)下雨之前,他会帮我把衣服收进来,把收进来已经干的衣服,很整齐的叠好。
    
    (2)最近包办洗所有的碗盘。
    在他刚开始想洗碗盘时,我教他盘子的放法、汤匙和筷子的方向和位置、不要浪费水、动作要快等,现在他可以做完而且做得很好。
    在这之后,不管碗盘再多,我都可以很安心地交给他,因为他已经可以做得很完美。
    
    (3)早上起床,自己换衣服,叠好睡衣,拿出面包放进烤箱,转动时间钮、在烤的时候准备奶油或盘子、抹上起司或果酱,倒好牛奶,然后叫大家吃早餐。
    
    (4)自己折好手帕和卫生纸,放进口袋,自己把名牌用安全别针别在衣服上。
    
    在他自己做的那段时间,我就去晾衣服或做便当。
    两岁的女儿有时会早起,有时起得晚就自己一个人吃。
    她把面包放进烤箱,旋转按钮(我会确认烤的时间),然后她会告诉我“已经叮——了哟!”
    ,我帮她拿出来(只帮到这里),她自己涂上奶油。
    或是自己把起司片放在土司上面。
    
    如果吃的是日本式的早餐也是一样,打蛋、撒芝麻、舀味噌汤等等,有很多事都是孩子可以帮得上忙的。
    
    写了这么多“帮忙做家事”的种类,并不是说我的儿子每天都做那么多。
    就像在“儿童工房”里的孩子自由地从架上选择“工作”一样,当他们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就会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这才像个孩子。
    
    现在他最喜欢做的就是“洗碗盘”和“饭后的收拾”。
    
    让孩子自己想接下来该做什么   
    阿哲妈妈的信中所谈到她这段时间个人的实践经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位妈妈的目标在于“孩子透过帮忙可以自己思考,自己行动”。
    “自己思考,自己行动”正是幼儿后期的孩子从生活中自己做、自己静忙当中学会的。
    
    接下来所介绍的这位妈妈,在认识蒙台梭利教育以前,当孩子表示想帮忙的时候,她会把孩子赶走,并且对他们说:“你们不来帮我做就是帮大忙了,到旁边去!”
    事实上,在孩子3~6岁的时候、如果大人不把一件事的意义和顺序传达给他们的话,孩子真的只会愈帮愈忙。
    这位母亲自从认识蒙台梭利教育之后,开始重视孩子的每一个行动,同时,也开始给孩子们帮忙的机会。
    借着这些过程,她发现她的孩子改变了,他们变得会“自己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也会自己去行动”。
    
    我一直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自己带孩子。
    但是我只是照顾他的吃穿,至于这个孩子现在想做什么?
    现在对什么感兴趣等,我根本没多余的时间去想。
    
    孩子是我在认识蒙台梭利教育后才生的。
    照顾他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蒙台梭利所说的敏感期,于是我舍弃以往的态度,用新的方法来对待孩子。
    譬如说,回到家要漱口洗手。
    我现在才知道二岁左右的孩子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玩水洗手,可是以前我却没有耐性等他们“快点!快点”,“不快点洗,我没时间准备晚饭了噢!”
    老是急着催促他。
    肥皂也是数“1、2、3”就把它抢走,不让他自己来。
    
    但是现在我对两岁的孩子却不一样,我帮他准备了一个小椅子,让他可以自己开洗脸台的电灯开关,以及够得到水龙头,擦手毛巾也挂在他的手可以及得到的地方。
    然后我跟他说:“洗好了,叫妈妈。”
    就离开他旁边,一边做其他事,一边探头看他做的情形。
    我看到这个小儿子在手上打上一层又一层的肥皂,然后放水冲走,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在做着。
    最后满足了,倒掉(放掉)洗脸盆里的水,关上水龙头,最后关上电灯,然后来跟我报告:“妈妈,手手,洗好了!”
    接着就去玩了。
    
    其他的事也是一样   
    有一天我在削苹果皮,6岁的女儿说:“我想削削看。”
    我以前会说:“太危险了,长大再说!”
    但是现在我却能对她说:“你看噢!要这样削!”
    慢慢地把水果刀的用法做给她看。
    在女儿开始削时,我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看到女儿削完时满足地说:“我削好了!”
    虽然能吃的地方已所剩不多,但我也跟着开心起来。
    对于我自己可以做到在一旁静观等待,自己也很高兴。
    
    记得我的儿子在3岁到6岁时跑来跟我说:“妈妈,我想帮忙!”
    我还对他说:“你滚到一边去,你不来帮我就是在帮我了!”
    多么冷淡又讨人厌的妈妈啊!不过现在我会邀他们:“要不要擦桌子?
    要这么擦!”
    于是儿子以非常认真的表情擦桌子,然后带着满足的表情说:“擦好了!”
    
    在倒麦茶时,以前儿子想要自己倒时,我就说:“会洒出来,不行!”
    如果他不听自己去倒,结果洒出来的话,就责怪他“我不是说了不行吗!”
    令他十分沮丧,使得他不得不说:“妈,你帮我倒!”
    
    现在我改变了,我会说:“要这样倒,你要不要做做看?”
    或者“洒出来了吗?
    用抹布擦一擦。”
    孩子们自己渐渐地会自己想,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不再每件事都来问我了。
    
    希望大家注意最后一段话——“会自己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不再每一件事都来问我了。”
    很多妈妈在骂孩子时的口头禅是“不要每件事都来问我,你不会自己想想看啊!”
    但是,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谁的责任呢?
    要是他想自己做,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时有人教他,就不会变成一个无法自己思考,无法自己去行动的人了,不是吗?
    
    把日常生活当作教室   
    在《妈妈的敏感期》一书的后记中,当提到美国的教育学者布鲁姆,曾在艺术、运动和自然科学这三大领域中,对晋身世界顶尖的人物在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作了一番研究。
    在他的研究中有一段“家庭和初期学习所负的使命”,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报告。
    
    这些世界顶尖人物的共通点是,他们的父母亲在他们小时候,就把家中许多杂事和责任分配给他们,让他们负起责任,这一点在他的报告中强调了好几次。
    当这些人长大后,对特定的专门领域开始有兴趣时,他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好好地去做。
    由于幼年曾被父亲要求反复地去实践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这样的训练帮助了他们,以至于他们能够超越且忍耐许多的历练,而最后达到世界级的顶尖成就。
    
    在幼儿园老师的聚会中常常听到,那些身边所有的事都是妈妈快速帮他做好,然后又被带到补习班或才艺班的孩子,常常不会自己思考,不知所措,而且笨手笨脚,是令人头痛的一群。
    
    或许帮助孩子在家庭每日的生活中,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行动,会比带他去补习班或才艺班来得麻烦也说不定。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有补习班和才艺班学不到的重要基础。
    很多家庭都认为“孩子只要把书读好就可以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亲代劳,什么都为他们做好了。
    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你再叫他“自己去做!”
    或“家里的事你也多少帮一点忙好不好!”
    都没有用了。
    因为孩子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把家里的事很有条理地做好。
    
    接下来,是“儿童之家”的老师所说的一段话。
    她观察蒙台梭利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后,认为“日常生活的练习”才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这套教育方法充满让人从教条化的人生当中解放,通往自立之路的契机。
    若要把孩子从“被人家说了才动”,“没有指示就不会判断”的重大危机中解脱出来,当务之急就是让孩子每天在生活中具体地练习“自己去判断实践,并在过程中吸收一些什么”。
    
    上一辈人教育孩子用“不管他,自然就会长大了”的那一套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因为现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放着他不管,他就可以自然体验生存之道的时代了。
    我们希望这个时代的孩子能够运用智慧应对事情;掌握自己的人生,具备不屈不挠的人格等。
    
    从幼儿期开始就强迫孩子成为专家的后补,在自然生活中剥夺孩子成长应有的步调,这种生活无法产生任何东西。
    因为丰富的情操和天才般的想像力,绝不是被管理下的那种教条式、规格化的方式中所能培育出来的。
    为了要孩子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过自己的人生,就不能缺乏“该怎么去生活?
    该怎么过日子?”
    的经验。
    唯有自己动手反复练习,用身体去学、用心去感受、锻炼自己的头脑,才能创造出孩子的明天。
    
    日常生活的行动分成三类   
    在日常生活中融人教育的规律行动,是蒙台梭利提倡的新教育法的基石。
    这和一般教育所说“基本的生活习惯”的原理不同。
    一般所称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指的是排泄、用餐、穿脱衣服等生活上基本的事情,以自己会做为目的。
    而蒙台梭利教育的基石是指“日常生活练习”,是以培育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为目的。
    
    在日常生活当中,孩子内在催促他“想去做”的冲动,帮助他自己去思考他不会做的事情,建立方向秩序,进而做到接近完美。
    而帮助他的方法,并不是只帮助他会做就好,而是帮助他可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实行。
    
    所以,把孩子想学的动作分割出来,按照顺序做给他看。
    在做给孩子看之前,自己必须先做做看:“起先拿这里……然后按住这里……再来移动……”也就是必须先将行为的要素分解,才能做出好的提示。
    
    当孩子看到大人一边想一边做出来的动作时,他们便会开始活动他们的头脑。
    等到自己做时,便可以一面回想自己所看到的,一面自己去做。
    那时,接下来的步骤也已经在他的头脑里,也就是说他在做目前阶段的动作时,也在预测下一步的动作。
    于是,能够养成做现在的事时预测下一件事的习惯。
    这是人学习先思考再行动的第一步。
    所以大人如果什么都不想,只跟孩子说:“就是这样做啊!”
    那孩子根本没有动脑的余地,更不能理解了。
    
    在蒙台梭利教育里,不是推诿给“以后自然就会变好的啦”这种偶然的机会,而是将日常的生活行动分成三大类,分解每个动作,提示给孩子看,让他把这三类行为都做到完美。
    这三大领域称为“日常生活练习”。
    
    第一类是照顾自己,如自己洗脸、洗手、穿脱衣服、刷牙、梳头发等。
    
    第二类是照顾环境,如扫地、照顾小动物、照顾植物、分配碗盘饭菜、洗餐具及整理厨柜等等。
    
    第三类是日常的礼节规范。
    让孩子在这段时期学会无论走到哪都通用的礼节规范,是大人的重要工作。
    当他学会正确的举止规范,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的层面。
    只会傻傻站着不知所措,与好好地去学会是完全不同的。
    寒暄问候的方法、拿东西给人家的方法、用餐的方法、优美的动作姿态等,不是只做出笑脸就够了。
    正确性是必要的。
    
    这些教育并不是“管教”,而是在孩子“想要去做”时,引导他们去做,去思考,做自己行动的主人,然后能从对大人的依赖中独立、行动。
    并且养成面对目的去行动的习惯。
    ’在幼儿期学会动脑去行动的孩子,升上小学以后,当他决心“自己完成”时,便懂得去思考如何实现这件事。
    
    这样的孩子在小学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必要的事都可以自己来。
    像站、坐、打招呼、整理、扫地、做功课、预习功课等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是小学低年级时走进学校文化和学习的路线当中,不可或缺的行为。
    但是却有一些幼儿教育人士,袒护在幼儿阶段没有培养好这些能力的孩子,并且为他们辩护:“错的是学校一成不变的规律文化”,一味地这么主张好吗?
    
    幼儿教育人士难道不应自问,现在的幼儿教育是否对于只有在这段时期可以学习的事物,提供适切的原理技术和支援呢?
    
    幼儿期学会的生活行动基础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时会被统合起来,成为发挥自己真正实力的原动力。
    在幼儿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能力,而先去学进入小学才要学的东西,到了小学高年级就会开始失常混乱。
    今后综合性学习形态将不断地增加,这将要求孩子具备自己理清头绪、循序追究的能力。
    
    关于第二次机会   
    虽然无论课堂瘫痪或A少年事件,人们都直觉到似乎和幼儿期的教育有关,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把矛头指向教师的力量不足和心灵教育不足的方向去了。
    到底幼儿期教育的焦点放在哪里?
    没有人知道。
    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幼儿前期和幼儿后期不同的成长问题,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法去对应吧?
    
    但是,教育3~6岁孩子的幼儿园,目前正受到外来强大的压力。
    上级追究课堂瘫痪的责任,家长则要求要提供支援育儿的设备和知识。
    事实上,幼儿园教育纲领的修订中,已要求育儿设施及各种机能对社区的人们开放,以及在幼儿园教育结束后让孩子留下来,所谓的“安亲保育”。
    
    接二连三交代下来的指令,只是徒然增加第一线老师的工作负担而已。
    然而,问题的本身得到解决了吗?
    不如说只是带给老师疲累,问题解决之道却是愈离愈远。
    重要的不在制度的变革,而在对待孩子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上的变革。
    
    譬如后面章节中所介绍的那位太太,面对眼前失常混乱4岁的女儿,不知如何是好时,她从蒙台梭利教育中得到启示,用扯断的珠子改作成项链,而且透过这个教材,不知不觉中改变了4岁的小女孩。
    在幼儿后期,只要照着生命的法则,纵使只是些微的契机,即使是短时间内都可以使孩子转变。
    
    4岁小女孩的母亲在接触到孩子这股珍贵的生命力、感受到孩子“想要好好地活下去”的强烈愿望后,开始研究起蒙台梭利教育中如何去观察孩子、如何去帮助孩子的方法来。
    从最初使用晒衣夹、牛奶注壶等家庭用品,照着思考的法则做给孩子看开始,后来孩子的心智渐渐地往逻辑的学习上发展,进而对语言和数的世界感兴趣了。
    
    那时那位太太不只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邻居在育儿中的妈妈以蒙台梭利教育读书会的方式,加深教育的方法。
    像这样的努力,才真正叫作育儿支援。
    
    受到孩子涌现的强烈兴趣,那位太太接着亲手作了许多语言和数的教材。
    于是孩子们从数和语言的世界,向着更宽广的文化世界拓展开来。
    像这样具备发展能力的幼儿教育,真应该成为育儿支援的中心才对。
    
    那位太太的读书会叫作“天使之家”,他们一面以合理的活动方法,让孩子学会日常生活的功课,并以同样的原理,让孩子亲近文学和数的世界,并且引导孩子知道世界和宇宙。
    听说那些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都可以自己的步调开始进入学校的学习。
    那些孩子共通的地方,在于自发的学习,积极及安全的生活态度。
    和现今流行的“暴力孩子”还有“易怒孩子”是完全相反的。
    因为这些孩子不会轻易走向“暴力孩子”或“易怒孩子”这种忽略问题本质,只是简单地去把问题解决掉就好的路。
    
    近来许多人才刚刚针对“暴力孩子”及“易怒孩子”这两种类型的孩子,提出否定的议论,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幼儿期接受合理且良质教育的孩子,进入小学以上的阶段后,令人肯定的表现。
    然后我们就可以从他们的表现思考幼儿后期教育的课题。
    在我国各地,接受良好幼儿教育的孩子,已经有了成果,这一部分待终章时再介绍。
    
    “个体”的确立   
    虽然3岁以前养育上的缺失造成偏差发育,但孩子也能在3~6岁发挥他本来的美好,挣脱掉各种障碍而开花结果。
    无论是多么地失常混乱,但只要有适当的契机,都可以使孩子在短期间内产生变化。
    所以才叫作“第二次机会”。
    一直到现在我都说,由偏差发育到正常化只有一条路,但是要帮助孩子确实地走上那条通往正常化的路,却有许多条路可选择。
    
    对“不明白动作方法”的孩子,仔细清楚地用简易的方式,把“做法”做给他看。
    
    在日常生活中,一起“仔细地”做。
    
    在生活中让孩子分担家事的“责任”等等。
    
    尤其是“分担责任”这件事,在幼儿后期特别重要,我在法国最初接触到的幼儿教育,是应用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原理,叫作“人格化、共同体化教育”。
    这个体系认为“个性”与“共同体”是一体的两面,唯有先确立了“个体”之后,这些个体才能成为“共同体”良好的成员。
    和而且他们把“责任分担”的系统涵盖在日常生活所有的生活、活动之中,孩子们每3个星期选择一次自己要分担的工作,然后每天持续的做。
    做3个星期,学会该项工作。
    举凡整理书架、打扫、洗碗盘等,都有人来负责。
    
    之后我也造访法国多次,无论他们的幼儿教育是采用哪一种形态来运作,都可以看见墙壁上贴着责任分担的表格。
    毕竟把日常生活的工作分担给孩子,让他们去实践并负起责任,是幼儿后期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所以在幼儿后期,掌握各种机会,借由自己选择一持续做自己选择的事一不逃避困难全力超越一体会完成感和充实感等一贯的方式,帮助孩子、扶持孩子,走过这一连串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像“幼儿期快乐游戏最重要”的幼儿教育理论,在课堂瘫痪的现象出现后,已开始被提出来反省。
    研究幼儿后期并活用第二次的机会,可说是今后幼儿教育界的一大课题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