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九百七十八章 佛家理论怼寄奴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5176 Feb 25, 2022 2:59:57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归来江湖断魂处》章节阅读:


  大玉儿当然明白,她对范文嫣道:“有机会,我一定要看看你的庐山真面目呢?”范文程点点头,道:“姑娘温文尔雅,就像是一块千年不遇的灵玉,大玉儿的名字也是实至名归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范文程的恭维话让大玉儿是喜上眉梢。
  大玉儿接着问道:“范先生身居辽东,一路西来到我科尔沁草原,想必受罪颠沛,吃了不少苦头吧?”范文程想起这一年多来的颠沛流离,低头叹息道:“真是一言难尽啊。”大玉儿开口道:“既然一言难尽,那就慢慢的说给我听好了。如若不嫌,你们就在在我们草原上住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那也就是我大玉儿的朋友,在这科尔沁是没有人会赶你走的。”
  杨先开至此,并不知道大玉儿这位知己朋友到底是神秘人。但是他却也并没有问。大玉儿本就是一个全凭心情做事的姑娘。更何况,她自己口中不说,自己又何必去问,倒让彼此尴尬呢?
  范文程却又接着开口道:“实不相瞒。我兄妹二人从辽东一路过来,并不仅仅受了神龙子指点,而是特意来找寻大玉儿,想要找一个长期安稳之所。”大玉儿听到范文程提到“神龙子”,不禁心底一颤,那一日与神龙子的相见却又浮上心头。她看着兄妹二人,问道:“你们来到科尔沁,就可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大玉儿接着道:“满洲大明连年征战,倒是让整个蒙古草原却也相对平静安稳了。自从姑姑哲哲下嫁满洲大汗皇太极,更是让我们拉近了和他们的关系,更是让我们整个科尔沁成了他们保护的范围。”
  范文程虽然按照神龙子意思,来到了科尔沁,大玉儿也是如此爽快收留。但是在他心底,却还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不知道满洲和大明的征战几时方能停止,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再会到自己的故乡……
  “神龙子”,杨先开再一次听到了神龙子的名字,却是在这一个落魄的流民口中。难道说他真的还活着?他惊异的看着范文程兄妹二人,他不能够确定此事是真是假。更没有想到的是,大玉儿,这位蒙古草原的格格,竟然会将神龙子引为知己。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子,确实就像是神一样的存在着。
  杨先开是见过神龙子,自然更知道江湖上关于神龙子的传闻。他却故意开口问道:“神龙子,可是江湖上传闻的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子?没有想到,我们的格格竟然也会他的知己朋友?”大玉儿心底深知,能够成为神龙子的朋友,是一件令人荣幸的事情。因为她早已经听杨先开讲过很多关于神龙子的事情。但是听杨先开一句话,知道对其隐瞒了关于神龙子的事情,令他有些不快。
  大玉儿侧头瞥一眼杨先开,他的脸上还是似笑非笑,心底更是感到颇有些尴尬。但是想到范文程兄妹二人到来科尔沁,此事定然是无法长久隐瞒的,不如就索性承认。她开口道:“杨先生,我和神龙子有过约定,就是要替他保守秘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
  杨先开脸上一笑,他并没有责怪之意,开口问道:“范先生,神龙子真的还活着?”江湖上的传闻,神龙子天山一战,跌落山崖,生死未卜更是下落不明。杨先开接着问道:“你们可知道神龙子现在何处?”
  范文程脸上一笑,开口道:“我与神龙子不过只有一面之缘。”范文程便将自己如何施舍一顿饭之事,将刀爷如何出手搭救范文嫣,如何按照刀爷交代一路西行来到科尔沁的事情讲述一遍。
  大玉儿并没有再见到神龙子,但是听范文程一言,心跳似乎都已经加快,整个身体似乎都有些发热……神龙子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英雄。大玉儿不禁暗想道:“如果有一日,他能够在此站在自己面前,又会是怎么样一种情形。不知道是哪一位幸运的姑娘,会坐上他的花轿,成为他的新娘……”
  杨先开听他们一言,方知道大玉儿竟然和神龙子有如此际遇,两个人竟然还有秘密书信来往。但是自从天山坠崖消失在江湖的神龙子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他这样隐藏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开口问道:“格格,没有想到科尔沁的格格,竟然会神龙子这样的人来往如此慎密?”杨先看着大玉儿,转头又看一眼远在天边的天山,开轻叹一声,接着道:“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子。”
  大玉儿并不想过多的提前神龙子,那样她的心底会泛起一点点刺痛。
  她跨步搀起范文嫣的胳膊,开口道:“既然你们是神龙子的朋友,那也就是我大玉儿的朋友,来到了科尔沁,那这里就是你们的家。”范文程兄妹两个相视一笑,点点头。
  他们得得神龙子情谊,刀爷相助,从锦州逃亡到蒙古草原,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来到了科尔沁草原,却被察尔和像猎杀牲畜一样的困住,竟然又差点让人祭了腾格里。现在见到大玉儿终于可以喘一口气,至少可以暂时的在此居住一段时间,真正的可以去想人生的下一步。
  因为他们已经是科尔沁草原公主大玉儿的朋友了。
  大玉儿望着不远处的高地,那匹红鬃马还在那里,她轻轻吹一声口号,马儿就撒了欢似的向大玉儿跑过来。大玉儿牵着马缰绳,和范文程兄妹二人踩着软软的草地向寨桑贝勒的蒙古包走去。杨先开并不是多话的人,他平时说话本也并多。现在就默默骑马跟在大玉儿身后。但是他心中却荡起一层层涟漪,无法平静。
  那位身穿甲胄的站在高地的年轻人却跟在了四个人身后不远处的地方。
  杨先开走的很慢,他并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人,但是他可以肯定,这个人并不是科尔沁草原的人,更不知道跟在他们身后所谓何事,因此上不敢大意。
  杨先开微微侧头,就看清楚了来人的脸。
  中年人清秀俊朗,二十四五岁年纪,一条长辫子托在脑后,手里拎着头盔,腰间悬着一柄战刀,就像是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这分明就是后金满洲人的装扮。
  杨先开曾经跟随寨桑贝勒去盛京参加了努尔哈赤的葬礼,见到过太多如此装扮的满洲人。
  大玉儿早已经看见了这位年轻人,她虽然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要跟着他们。但是她却一点害怕胆怯都没有,因为这是在科尔沁,在她的地方,无论是谁在这里都不敢肆意妄为的。
  杨先开就在自己身后,单凭杨先开的武功,她也绝对不会害怕任何人。范文程也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人,好人或是坏人,但是他知道这个人是后金满洲鞑子,而且身份地位并不低,那身铠甲本是满洲人的甲胄,也是最好的说明。
  大玉儿牵着马,却开口对范文程问道:“范先生,现在满洲后金大汉皇太极蓄势待发,想要冲破山海关,直取中原,而我们整个蒙古部落都已经成为了其附属,你感觉后金和大明两虎相争,后金汗国能够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吗?”
  大玉儿跟随杨先开接近十年,自然也学会了很多成语典故。因此,说话间也不自觉的就将这些成语运用其中了。
  范文程沉思一下,反问道:“大玉儿,你也关心政事?那么你认为他们谁能够笑到最后呢?”大玉儿摇摇头,道:“我不想过问,更不想妄下推断。但是父亲每天都要说上几遍,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想我们科尔沁人,世代在这草原上牧马放羊,我一直都想不清楚为什么却要跟着满洲人攻打大明江山呢?”
  范文程看着绿草悠悠,牧马放羊,抬头就见鹰击长空,道:“站在科尔沁的草原,你就仿佛可以看见辽东局势。五百多年前,宋徽宗时,就在辽东的黑水白云间,金主完颜阿骨打统一了整个部族,建立了大金朝,打败了契丹人的大辽,与大宋朝分庭抗礼。”
  杨先开没有开口。那段历史,大玉儿却是知道的,因为杨先生曾经给她讲起过。
  范文程接着道:“现在还是在那片土地上,满洲后金主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铠甲,以七大恨祭天,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揭开了战争的序幕。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中,大明王朝大厦虽然将倾,蓟辽总督熊廷弼传首九边,但是在宁远锦州线,却还是固若金汤。守备袁崇焕调度有方,用兵也可以说是机敏,加上红衣大炮,努尔哈赤却也没有占到便宜。努尔哈赤心忧成疾,不久便病逝了。”
  范文程是个聪明人,在没有弄清楚身后的那个人是什么来历的时候,他说话很是婉转,接着道:“努尔哈赤生前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对待辽东汉人的事情。他实行了野蛮的屠戮政策,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全都发泄在我们这些辽东汉人身上。多少有才华的辽东汉人被冤杀,又有多少汉人逃回关内,记恨着后金。如果说当年努尔哈赤可以多亲近一些汉人,我想大败宁锦防线的袁崇焕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现在……”
  杨先开是一个江湖人,虽并不热衷于政治,但是听到范文程娓娓道来,似乎将自己也带回到了那场苦难的战争中去了。
  他忽然想到了神龙子,他和癫大师路经科尔沁,他们莫非也是去了辽东战场吗?若真如此,他们去辽东做什么呢?
  五年来却一点消息都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
  范文程见大玉儿瞪大眼睛听着自己讲解,已经忘记了刚刚的危险,接着道:“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蒙古铁骑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整个中原,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大元朝。但是就是因为他们信奉‘马上得天下,马上制天下’的策略,想要用手中的马鞭征服汉人,他们根本不懂得汉人中还有一种气场,更还有那宁折不弯的硬骨气……”
  他看着手中的扇子,看着文天祥那首诗,继续说道:“汉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忠君爱国的意识已经深入血骨里面。他们都知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理,那又岂是手中马鞭能够驾驭的。就犹如这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用以明心志,从而不屈赴死。”
  杨先开脸上略一冷笑,心中暗骂一句,道:“迂腐。文人特有的迂腐。性命都已经不在,岂能谈论其他。古人语‘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也绝对是有道理的,留下性命,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才是正途。”
  杨先开并没有开口反驳,心中却想道:“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谁又能说他们不是真英雄呢?倒像那文天祥视死如归,又能怎样,难道能够抵挡历史的车轮碾压过自己身体。蒙古铁骑不还是踏破了宋朝江山,建立起大元朝吗?”
  他心中气不过,也便不再多去听他言语,渐渐的与他们拉开了些距离。
  大玉儿听着范文程的话,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在睡觉前听大人们讲故事。她接着开口问道:“范先生,你对大明朝又是如何来看呢?他们是否能够抵挡后金八旗呢?”
  范文程立于原地,抬眼望着东南方向,越过万里长城,那里就是富庶的中原,美如画的江南,大明王朝朱家的江山一坐就是二百多年。
  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就像是一座挖透了地基的楼房,随时都会在风雨摇摆中塌陷。
  范文程长叹一口气,道:“古书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年,我朝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元末动乱与起义的动荡中乘势而起,统帅红巾军经过十多年的东征西讨,更是在刘伯温,徐达冯胜,邓愈汤和等一批文臣武将协助下战败陈友谅,大败张士诚,平定四方,定都金陵,称帝为王,建立大明。朱元璋虽然注重恢复不安的社会,发展经济,与民休息,却为了保朱家江山长治久安,用诸子守边,严惩**贪污,继而兴党狱,杀功臣,以至于驻守北京城的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在自己侄子手上夺取了江山。”
  范文程对明朝历史如数家珍,接着道:“成祖朱棣,迁建北京皇城,著作《永乐大典》成一时佳话。永乐大帝前半生戎马,北征蒙古各部,后来三宝太监远航西洋,扬华夏之威,令四方进贡朝贺,其名望不亚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天可汗’。成祖朱棣虽然奠定了明王朝的声威及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格局,但是也因此是劳民伤财,造成了国家财政经济的困难。”
  范文程顿一下,接着道:“朱棣之子仁宗朱高炽,孙子宣宗朱瞻基,倾向于守成平稳之策,信用内阁诸臣,当时朝中有三杨辅政,致力于文治,是明王朝自开国扰乱,靖难动荡的局势下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称为‘仁宣之治’。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两个的‘仁宣之治’也绝不亚于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李隆基的‘开元盛世’。”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而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征服大宋,建立了由蒙古人当政的大元王朝。但是蒙古人从马上得天下,却还要从马上治天下,从来不关心黎民百姓死活,更不会关系汉人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大元朝统治不足百年,各地发生兵变起义甚多且愈演愈烈。更是让太祖朱元璋等人为首的各方红巾军割据势力合力打回了蒙古,从此而一蹶不振。
  大玉儿虽然也并不了解多少汉文化历史,但是由于连年战争,很多汉人流离失所,成了蒙古人家中的奴隶。大玉儿从小便爱在茶余饭后听那些汉人奴隶讲解汉人历史,从而也知道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唐明皇李隆基的“开元盛世”。
  杨先开来到科尔沁,让她更多的知道了汉人的历史典故。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听杨先开讲故事。
  范文程长嘘一口气,道:“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大秦王朝,到两汉分三国,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更迭,隋唐五代,再到宋元明,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最后没落,被其他王朝吞并消灭的抛物线。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能够逃过历史的宿命。盛极而衰,当明王朝走过‘仁宣之治’的盛世繁荣,就开始一步一步走上了下坡路。朱棣在位,虽然五次深入漠北追击蒙古各部,但是都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胜利。”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