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末世灵植师之我有药田空间

第162章 162好消息

末世灵植师之我有药田空间 切个闹 2571 Aug 6, 2021 12:47:10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苍穹神殿之大周风云》章节阅读:

    没有见到吕候,南公带着楚娥离开西翟,悠哉悠哉西行。一路亲自教学离火诀和各种古今闲谈,抵达五十多里外的平邑休整。第二天继续启程,抵达吕国西部重要城邑谷口,又是五十多里行程。不过轻松旅程至此结束,从这北上就有些吃力,速度实在快不起来。
    北上吃力并非道路不好走,事实上这里是汉江平原西部,地势算得上平整广阔。湍水发源于北部翼望山,奔流湍急而得名,和丹水一起把整个广阔谷地分割成三份,中间最大最肥沃的叫析谷,夏商时就南方土人的乐园,大周朝取得天下后,对这地方同样力有不逮,夷戎蛮杂居很普遍,才是旅途走不快的原因。
    非常友好地和土人们交流买卖,南公叹息说道:“楚人乃高阳氏苗裔,生活在中原地区,昔日彭、韦两国起来反商,楚人因参与其中,被商王驱逐离开中原南逃,也曾在析谷落脚立足”。楚娥默默听着师尊唠叨古今,南公继续说道:“说来有些可笑,除了楚人参与支持彭、韦联盟外,还有如今的汉江流域的郧yun、绞、毂(谷)、轸、罗、州等诸侯国”。
    楚娥躬身问道:“弟子愚昧,未能看出其中玄妙”。南公抚须笑道:“何来玄妙,老夫只是感慨世事无常罢了。昔日为了对抗强大的殷商帝国,这些人组织起同盟,结果数百年后,大周取代殷商,他们就都成了周天子的诸侯封国,又开始为各自的生存发展,开始新的斗争”。
    楚娥低声问道:“不知这样的联盟,还有可能重新组建吗”。南公抚须摇头说道:“太难了,追溯上古渊源,多少特定时期,有过非常牢靠的同盟,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已是昨日黄花。时代在变化,利益诉求也在变,使得大家都很难在重回同盟,要知道大周也曾是殷商扶持的盟友”。
    楚娥躬身受教,沉思片刻后问道:“以师尊看来,庸国是否是这些昔日盟国重归于好的契机”。南公抚须笑着点头说道:“猜得不错,不过时过境迁,汉江流域又有新变化,这一轮能直接获益的,只有庸国南面的楚国,北面的丰国和濮国,以及西面的巴国”。
    楚娥问道:“东面无获益,是因为涉及到吕、申、随等大国同盟纠纷,为何彭国不能直接获益呢”。南公抚须道:“彭国和庸国离得太近且残破了,不适合扶持,除非大周和庸国直接撕破脸。且彭国是昔日彭、韦反商联盟的发起者,周天子同样看不惯这样的叛逆头子”。
    楚娥躬身受教,见师尊准备闭目养神,不由追问道:“弟子还有些疑惑,居然金锡道如此重要,天子为何不在这条路上分封诸侯国呢”。各种铜锡金属矿产的运输命脉道路,留给夷戎蛮混居杂居实在是有些费解。南公闭目说道:“天下间的土地,没有那个君王不想拥入怀中,为何如此重要通道不搞分封,这个问题不妨多想想,等走完这条通道,抵达关中弭国时,老夫再来问对”
    一路缓缓而行,路过昔日楚都丹阳北乡邑时,南公特意停下来,给楚娥做介绍,指着如今热闹的城邑说道:“昔日楚国作为大周封国在此地时,可是很不得周遭民心拥护,但在楚人南迁寻求发展后,留守的楚人后裔却没受到迫害,周边依然保留浓厚的楚人文化,这是为何呢,动动脑多想想”。
    楚娥躬身受教,这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师尊原本可以不说,也就是故国之土重游引发感慨,才会如此。楚娥认真说道:“虽然这些人的语言各不相同,却能融洽生活,他们讨厌大周规制城邑,更喜欢市集风格”。南公抚须笑道:“市集风格,这个是很有历史渊源的,甚至可追溯到上古黄帝时代”。
    楚娥连忙躬身请教,南公笑道:“相传黄帝击败蚩尤,取得天下正统主权之后,将蚩尤本部及核心,从东夷迁移出来驱至南方,即所谓有苗氏。为安抚天下民心,特意在中原、东夷和有苗之间地带,开放通商贸易交流,形成特有的商地文化。此后的上古贤明帝王们,都在推行这样的划地通商交流策略。大周是承袭殷商的大成者,想把市集纳入城邑中,却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并保留古老传统的通商邑模式,尤其是不服王化的夷戎蛮狄”。
    楚娥躬身问道:“以师尊看来,这两样孰优孰劣”。南公抚须笑道:“纳入城邑,制定礼仪规矩,最为安稳。散居通邑,承袭传统,古老而自由。孰优孰劣实在不好说,也许入城是未来的趋势,也许该大城邑如此,乡下又该复古,谁知道呢,各有优劣的东西,恐怕得数百年之后,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吧”。
    马车上有神殿标识,这让南公一行顺畅无比,路途虽难走,却没人敢骚扰打劫。神殿备受世人尊重,这点毫无疑问,楚娥没见师尊表明身份,但那些土人们却很尊敬热情。碰到一队大周押送锡铜的队伍,人数不算太多,土人没敢上前招惹,绕着走有些敬畏,目光却很冷漠。
    对于不服王化的土人、野人,是用威还是靠德,又或威德并用,这在大周礼制天下后,依然再热烈讨论。周天子在京畿道或许能做到信手拈来,但分封在一方的诸侯国君们,肯定有自己想法,他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对,不会盲目追随天子的高尚仁德,事关自己封国的存亡发展,由不得半点疏忽。
    少女陷入沉思,眼神也越来越明亮,南公抚须说道:“看来你已经摸到其中的道理,老夫甚是欣慰”。楚娥躬身说道:“虽有所悟却不全,还请师尊详细讲解一二”。南公笑道:“土地离得太远,直辖力有不逮,搞分封就不错,但有些地方并不合适。如这金锡道,地形狭长而封闭,数百年堆积成各族共和,分封就得投入时间和大力气,成本和收益太不成正比”。
    编外话:大周、秦、楚其实很相似,都是犯错被迫流放他处,最终发展壮大成就一方。大周姬姓是黄帝之后,但周人追溯的根脚是后稷(姬弃),后稷是黄帝后裔,帝喾之子啥的,但历史进程下的溯源回流覆盖实在明显。周人早在夏朝时,就被迫西迁或者说流放,和殷商也有过蜜月期,实力太强时才被针对。
    周人或许只是站错队,保留着自身习俗同时,积极吸收融入华夏文明,也或许是环境迫使他们改变,关中本是华夏源头,在这块地方生存,就得主动融合吸收。赢秦是跟着殷商混得开的东夷,被西周整到戎人之地,就有点返璞归真的习俗大回归,同样是恶劣生存环境造就。楚国也是如此,被分封的楚子国一开始还是大周良民,可是被汉江诸姬排挤打压,生存环境迫使他们主动南迁。
    史学界、考古界虽无盖棺定论,但楚子国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楚国,是没有力量对抗西周的,他们的崛起,是南迁整合兼容之后的扩展。作者采用的说法就是:在今天荆山秭归附件,曾经有个楚方国,又叫做荆楚或蛮楚,一度不服大周的统治,和虎方、扬越等结盟,威胁大周铜锡原产地,搞得大周发动好几次南征讨伐,最终战败消散在历史进程中,而楚子国为求发展主动南下,兼容整合后大肆扩展,才有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之楚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