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黑夜见过他深情全文

第1100章

黑夜见过他深情全文 宋襄严厉寒 1951 Oct 6, 2021 5:33:39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西岭雪一回一回解红楼》章节阅读:

    姑苏林黛玉
    红楼诸版本关于六十七回的文字颇不相同,曹雪芹生前抄出的三个版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都没有六十四、六十七两回,现在通行的版本是从别本过录来的。程高本名为《馈土物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列藏本名为《馈土物颦卿思故里讯家童凤姐蓄阴谋》。
    列藏本中,文字相对粗俗,但比别本多出许多内容。比如薛蟠从江南办货回来,给妹妹宝钗带了一箱子手信,无非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差错。”——的确都是苏州特产。苏州的香粉花扇、手工艺品,到今天也是很闻名的。
    这一段中,梦稿本、程高本都只做“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会,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
    而戚序本中却作:“宝钗一见,满心欢喜,便叫自己使的丫头来吩咐:‘你将我的这个箱子,与我拿到园子里去,我好就近从那边送人。’说着,便站起身来,告辞母亲,往园子里来了。”
    两相比较,后者显然不及前者多矣,那宝钗不是眼浅之人,岂会见了胭脂头油等物便“满心欢喜”?
    宝钗很会做人,将礼物分成一份份地送给园里诸人,连赵姨娘、贾环母子也不落下,又特地给黛玉的加厚一倍。黛玉见了礼物,触景思乡,梦稿本作:“惟有林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的又伤起心来了。”
    戚序本作:“惟有林黛玉她见江南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因想起她父母来了。便对着这些东西,挥泪自叹,暗想:我乃江南之人,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只身一人,可怜寄居外祖母家中,而且又多疾病,除外祖母以及舅母、姐妹看问外,哪里还有一个姓林的亲人来看问看问,给我带些土物,使我送送人,装装脸面也好?可见人若无至亲骨肉手足,是最寂寞,极冷清,极寒苦,无趣味的。想到这里,不觉就大伤起心来了。”
    境界笔触,高下立见。那林黛玉虽敏感多愁,岂是喜欢送礼装脸面的虚荣之人?怎会发出这般小家子气的长篇大套来?
    诸如此类絮叨,还有很多,看去倒像是后人续补红楼时仿曹氏文墨写出来的膺笔,又经再三删减编辑的。
    宝玉来了看见,不免安慰再三,又约她往宝钗那里道谢。黛玉说:“自家姊妹,这倒不必。只是到他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些南边的古迹儿,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游子乡情,溢然纸上。正如王维诗中所写:“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红楼梦》多以诗词入文,黛玉又是一个诗性的少女,所思所想,俱有诗意。这一段原写得恰到好处。
    然而戚序本上却偏偏没了这一句,倒换成“黛玉原不愿意为送那些东西就特特的道谢去,不过一时见了,谢一声就完了。今被宝玉说得有理难以推托,无可奈何,同宝玉去了。”
    林黛玉是苏州人,五岁时随父亲林如海来到扬州。次年母亲亡故,又随蒙师贾雨村投奔贾府,与三生石畔旧精魂的贾宝玉隔世重见,从而结下一段伤心缘。
    苏州五年加上扬州一年,黛玉对于江南的记忆最多到六岁为止。这段文字特别强调黛玉的思乡之情,也是为了和《金陵十二钗》加深联系之意。
    书中一直在强调“金陵”这个概念。但是金陵在这里是泛指,南京、姑苏、杭州乃至淮扬等地都属金陵。
    清代笔记小说《姑妄言》开篇有一段对金陵的记录:
    “这金陵系江南之地,春秋属吴,战国属越,后属于楚。因楚威王埋金于此以镇之,故谓之金陵。嬴政改为秣陵,孙权更为建业,西晋曰建康,东晋曰丹阳,隋曰蒋州,唐曰升州,宋仍建康府,元时称集庆路,至明太祖建都于此,改为应天,今之江宁府是也。”
    从这段话可见,江南吴越之地都属金陵。
    苏绣驰名天下,姑苏女子大都擅长女红,大家闺秀的林黛玉也不例外。尽管袭人背后讽刺黛玉说:“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然而书中关于黛玉做针线的描写其实并不少,只不过黛玉是小姐不是女工,又生性高雅,加之身体柔弱,不以针线为意罢了。更何况活计在精不在多,“巧”才是第一位。
    宝玉的香囊、荷包,乃至通灵宝玉上穿的穗子,都是黛玉所做。如果黛玉手工不巧,活计不精致细巧,哪敢到处招摇?老太太就第一个不答应。
    第二十八回中连宝钗也说:“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而且宝玉问他是谁让裁的,可见黛玉有时还要负责园里其他人的裁剪。
    她在咏白海棠诗中曾有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这正是她的自我写照。
    但黛玉是嫦娥,不是织女,不会视纺绩为本等要事,却也是一样的精于缝缟,而这,正是故乡苏州打在他身上的烙印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