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青阳市华鼎大厦门口林云

第四百六十章 高大伟岸的身影

青阳市华鼎大厦门口林云 北辰本尊 2359 Aug 6, 2021 12:54:37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章节阅读:


  李宗学的计策很简单,就是单纯的用运粮民夫消耗王浩军队的体力。
  这期间死伤多少民夫都无所谓,反正都是炮灰。
  只要他们能够将敌人,也就是王浩的部队给拖垮就行。
  可这必然会让那些民夫死伤惨重。
  说白了,跟流寇驱赶流民让他们冲击官军阵地一样。
  解学龙有些不忍:
  “还有别的办法吗?”
  李宗学摇摇头:
  “抚台,我军人数不够,精锐亦不多,只能用这个法子了。”
  解学龙犹豫了片刻后,最终还是答应了。
  他虽然号称“四万”大军,可实际的作战部队只有王浩的两倍左右。
  本以为带了两倍的兵力来此处会是又一次的犁庭扫穴。
  可结果却是一次接一次的失败。
  现在军心已经有些浮动了。
  解学龙命令手下的军官们加强了夜间管理。
  防止士兵出现营啸。
  不防不行啊。
  上次惨烈的攻防战制作出了几百号轻重伤员。
  许多士兵只能得到最基本的沸水清洗纱布后的包扎。
  连金疮药都很少。
  再加上大明军官欺压士兵是太普遍的事情,所以一旦有人在营帐里痛哭或者叹息,很可能会引发同病相怜者的连锁反应。
  在黑夜里谁也认不清谁。士兵正好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千百年来因为营啸而导致失败的战事实在太普遍了。
  深知几番失败后,军中怨气更浓的解学龙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夜间管控。
  何敢于在营帐中喧哗的人都一定会被立刻处死,绝不宽宥!
  他同意使用李宗学的计策还有一番原因正是因为无论是乡勇还是卫所兵还是士绅送来的良家子。
  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
  再让他们拼命那肯定是现实的。
  这些人得歇一歇了,那么就正好让民夫们出来顶替一波。
  拿定主意后,解学龙开始开始一道道的签发命令。
  先是写给李邦华的信,让他在遂水对岸吸引王浩的注意力。
  接着又是去信让万安知县催促粮草。
  万安是他屯粮的地方。
  先前大军携带的粮草一大半就存放在万安县。
  等军中粮草一过半就要下令让万安知县派遣民夫送来。
  现在差不多也过半了,正好签发一批粮草过来。
  龙泉挺穷的,外加上县里闹王浩。
  解学龙也不好意思让刘汝谔给他筹措粮草就地解决。
  ............
  却说,自打解学龙领兵前来后,在双方交战的第一天,王浩就悄悄的趁着夜色,将自己的骑兵全部渡到了对岸。
  这无疑是一步险棋,但是能在敌军后方快速机动的,也就是骑兵了。
  王浩的步兵肯定做不到。
  或许能,但没那个必要。
  张玉山的任务是从遂水对岸绕路绕到万安县,想方设法烧毁解学龙储存粮食的粮仓。
  如果无法办到,那就在粮道附近埋伏,专门袭击和骚扰运粮队。
  虽然现在身在敌境,但是因为龙泉出了个坐寇王浩的缘故。
  离龙泉隔河相望的对岸那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一时间纷纷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大小王,他们有的学王浩分田,有的成为大股土匪。
  导致各地的村落也统统结寨自保,官府也疲于奔命,应付辖区内的各种琐事。
  所以张玉山这一小队骑兵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地方的土匪不敢招惹他们,也没有能力出来攻击这样的队伍。
  眼前最大的问题是马匹问题,以前在自己的地盘上,马匹都可以从马夫哪里得到草料。
  但是眼下因为张玉山是带着任务的。
  所以马匹只能吃青草,两天下来马儿就都变得无精打采。
  张玉山的计划是趁着解学龙大军还在堵着龙泉,自己一波绕后袭扰对方的后方,顺带焚毁粮草。
  但是解学龙将粮草留在了万安县城内。
  张玉山多番打听和探查,这才搞清楚了粮草所在地。
  却是在高大的城墙内,根本无从下手。
  粮草又一直不出来,没有运粮队出现。
  那自己这支部队就失去了目标。
  张玉山有些沉不住气。
  只好每日都在万安县周边晃悠。
  等待下手的机会。
  正当他考虑要不要试着派人变装进城去试试看能不能烧掉粮仓时,手下却向他报告。
  有一伙明军出现在他们后方。
  张玉山很是惊奇。
  怎么,姓解的这么料事如神吗?
  我去绕他后路,他反过来绕我后路?
  大为不解的他跟着手下的骑兵悄悄靠近才发现那支明军也就二百人的规模。
  好像只是赶路碰巧路过,不是来找他们麻烦的。
  张玉山原本不想管这支明军,但是奈何这帮人要去的方向不由得令张玉山警惕起来。
  这支明军先是在相安镇大肆制造旗帜招募乡勇,接着就准备开往禾源。
  这禾源可离龙泉就只有四十里路了。
  随说隔着一条河,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也能看出来那就是奔着龙泉去的。
  那奔着龙泉去,他们目的还能是什么?
  不还是王浩吗。
  “呀,这是干嘛?想偷渡?也没带船啊,弟兄们,跟上我,咱去去看看。”
  张玉山一声令下,二十多个骑兵远远地跟在那股明军的后面,小心翼翼追在明军屁股后面,生怕对方发现自己。
  张玉山撞见的明军正是李邦华。
  他带二百多乡勇,经过一路行船和腿上奔波,终于抵达禾源。
  这里距离龙泉有四十多里,隔着一条河,西边就是左安镇。
  这一路来的可谓相当不顺。
  两百多个乡勇,一路迂回而来,沿途可谓是秋毫无犯。
  在李邦华的约束下,甚至庄稼都不去踩,借用百姓的稻草铺床都会归还。
  太安分了,太善良了,以至于谁都不怕他们!
  结果在相安镇上,当地驻守巡检司的太监不愿意提供军粮和配合他征调民夫。
  故意磨蹭拖延。
  李邦华无法筹集民夫,气的前任大明兵部尚书只能纵兵抢粮。
  没办法,他也只能抢粮食了。
  每次巡检司和当地太监配合,他根本无法征调民夫。
  ............
  马上要上架了,没想到这段坚守根据地的剧情写的比我预想的要长,本来应该结束的,没成想只写了过一半剧情吧。
  接下来我会屯点稿子在月底左右上架,还请各位读者老爷能够支持一下我。
  拜托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